父親與丈夫僅能活一個,女兒難以抉擇,母親只用4個字令她豁然開朗

2020-12-19 騰訊網

這世界上最難回答的問題,除了「母親與妻子掉進水裡先救誰」,還有「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選擇誰」。這個終極難題,歷史中還真的有人遇到過,而她的選擇被議論了千年,對錯卻仍未有定論,還因此誕生了一個流傳至今的成語——人盡可夫。

故事的主角名叫雍姬,是春秋時期鄭國國相祭[zhài]足(又稱祭仲)的女兒,長大後嫁給了鄭國重臣雍糾。

鄭莊公在位期間,祭足深受寵幸,得到重用,高居大夫之位,權傾朝野,無人能及。鄭莊公駕崩後,祭足擁立公子忽即位,是為鄭昭公。鄭莊公另有一個兒子公子突,他的母親是宋國公主,宋莊公非常寵愛這個外孫,於是以武力威脅祭足廢掉公子忽,改立公子突,是為鄭厲公。

鄭厲公即位後,對祭足懷恨在心,於是決意殺死這位權臣,而受命刺殺祭足的不是別人,正是祭足的女婿雍糾。雍糾接到命令後決定大義滅親,對老丈人痛下殺手,但此事卻被枕邊人雍姬預先窺知。

雍姬得知丈夫雍糾要殺父親祭足後非常苦惱,如果她置之不顧,父親必將遭受慘死,但如果她密告給父親,丈夫也必將難逃一劫。一邊是父親,一邊是丈夫,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男人只能活一個,陷入兩難選擇的雍姬只能求助於母親。

雍姬問母親,父親和丈夫到底誰是更親的人?母親回答說:「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也就說說,人人皆可為夫,但有血緣之親的父親卻只有一個,二者根本沒有可比性。

「人盡夫也」,母親用短短4個字便讓雍姬豁然開朗,她不再糾結,立刻將鄭厲公安排雍糾刺殺祭足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訴了父親。祭足事先得知了消息,於是先下手為強,殺死了女婿雍糾,鄭厲公的計劃失敗,自知厄運將至,慌忙逃出鄭國,祭足則擁立鄭昭公復位。

這就是大孝女雍姬的選擇,這個故事被記載在《左傳·桓公十五年》中,隨之還誕生了一個廣為流傳的成語——人盡可夫。而今,「人盡可夫」是一個十足的貶義詞,專門用來形容作風不檢點的女子,但它的本意卻並非如此,是指人人都可成為女子的丈夫,但父親只有一個,父親是比丈夫更親的人。

雍姬在父親與丈夫之間選擇了父親,成全了孝道,卻也只能含淚看著丈夫死去,並從此守寡。母親與妻子,父親與丈夫,你認為誰才是更親、更重要的人呢?

相關焦點

  • 丈夫與父親只能活一個,怎麼選?她用一句話解決,從此多出一成語
    正如情侶間那個永恆的問題「母親和女友掉水裡先救誰?」,手心手背都是肉,任何男同胞都難以在其中做出抉擇。不過,在階級分明的古代封建社會,解決這個問題的邏輯顯然簡單得多。眾所周知,古代女性的地位是很低的,而百善又孝為先,自然是先救母親。那麼,倘若將選擇權交給古代女性,她們又會怎麼處理呢?在兩千年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有一位女性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 父親丈夫只能活一個,選誰?母親給出答案,誕生一成語流傳2000年
    對於一個女人而言父母、丈夫和孩子,都是自己一生中最親近的人。如果非要將其中一個人排除在外,相信一定是非常痛苦的抉擇。在封建社會,由於男人的地位比女人高,所以很多女人都屬於非常卑微的處境。無論是父親還是丈夫亦或是兒子,都可以凌駕於女人之上。
  • 父親與丈夫只有一人能活,選誰?她用8個字解決,從此多了一成語
    姬女聽到這個消息,如同一道驚雷在她面前炸開。她表面不露聲色將丈夫扶去休息,實際上內心早就翻了天:父親與丈夫成了仇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自己該怎麼辦?兩個男人都是她一生中重要的角色,可如今,卻只能選一個。 父親有養育之恩,丈夫是終身的伴侶。姬女內心矛盾,好幾天吃不下飯,回到娘家看母親時心事重重,母親發現了她的不對,問到底什麼事兒這麼愁。姬女苦惱地問母親:「您說,到底是父親於我而言更親,還是丈夫更親呢?」
  • 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你選誰?她回答12字,誕生一個罵人的成語
    說到成語,相信每個人都能隨口說出一兩個,並且很廣泛地應用在我們平時的溝通交流中。據悉成語最早的時候被稱作「成言」,出現在東漢時期,經學家鄭玄在《全後漢文》中記載的:「成言曰王后。」這裡的「成言」是「舊有之言」的意思。
  • 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因為她的一個選擇,從此誕生了一個成語
    如果將歷史的悲劇全部歸咎於一個女子的頭上也是不公正,誰都不願在丈夫和父親之間被迫做選擇。雍姬琴瑟和鳴的婚姻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名女子,她叫雍姬。雍姬的父親祭仲給她安排了一門親事去嫁給雍糾作為妻子。雍姬和她的丈夫雍糾無話不談,經常會推心置腹的說一些心裡話,二人琴瑟和鳴,生活好不快活。
  • 女兒問母親:父親和丈夫誰更重要?回答後誕生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女兒問母親:父親和丈夫誰更重要?回答後誕生一個成語,流傳至今流傳一直都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女生為了證明自己在男朋友心中佔的地位有多高,就會問當自己和他的母親一塊掉到水裡,會先救誰呢?我相信肯定是困擾了很多男性朋友,其實追溯歷史可以追到戰國時期,當時有發生了這樣的事,她的丈夫和父親必須選擇一個,她的選擇讓人意想不到,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女兒問母親:父親和丈夫誰更重要?回答後誕生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 民國最美名媛,94歲被熱水燙傷,醫生說最多活1年,她卻說了6個字
    民國最美名媛,94歲被熱水燙傷,醫生說最多活1年,她卻說了6個字鄭念,一個將自己的經歷寫成《上海生死劫》的作者,在其他人還在爭什麼民國才女的頭銜時,鄭念,正在以她高貴的姿態向世人詮釋「名媛」二字。鄭念原名姚念媛,1915年出生於北京,她的父親是高管,她一出生就是名副其實的名媛,學習各種禮儀和知識,先後就讀於天津南開中學和北平燕京大學,後到英國留學,在這裡她遇見了自己的另一半鄭康祺,他們本可以定居雪梨,過著富足安逸的生活,但是他們卻選擇了回國。
  • 丈夫和父親只能活一個,她的決定至今被人唾棄,還誕生了一成語
    丈夫和父親只能活一個,她的決定至今被人唾棄,還誕生了一成語大家都知道,戀愛是一件非常甜蜜的事情,如今,很多戀愛中的男孩都會被女友問一個問題,如果她和男孩母親同時掉進水中,男孩會救誰?這是一道偽命題,男孩無論選哪一個都是不正確的答案,所以男生通常會轉移話題。再者說,這是戀愛期間男女的玩笑話,可是大家知道嗎,歷史上的一位女子,卻真的面臨著這種兩難的選擇,她的父親和丈夫只能有一個人活下來,她的決定至今被後人唾棄,還誕生了一成語。古代女子生活的如何,要看她的家庭和嫁入的人家,而她嫁給什麼人,是由父母決定的。
  • 丈夫與父親只能活一個,怎麼選?她用一句話點透,從此誕生一成語
    這句話說說也就罷了,要知道在封建時期,普通臣民哪有什麼選擇權,唯一能做的就是決定取捨。《左傳·桓公十五年》中,曾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春秋時期,大約在公元前700年,鄭國國君鄭厲公剛剛上位不久,根基不是很穩。當時,大夫祭仲掌握大權,不少官員都是他這一派的人,鄭厲公擔心祭仲有一天會造反,將自己「取而代之」。於是,他在暗中謀劃,打算在無聲無息中,除掉祭仲。
  • 她被丈夫拋棄,阻止女兒戀愛,三個女兒一個死一個瘋一個遠走他鄉
    李麗鳳飾演的章母氣不過,帶著三個女兒大鬧前夫的婚禮……之後,痛定思痛,決定不再依靠任何男人,獨自撫養三個未成年的女兒。章母自小出身書香門第之家,畫得一手好畫,她就靠著這門手藝把女兒們都拉拔大了。但是,被丈夫拋棄後,在長年累月的孤獨和怨恨中,她的心理是扭曲的。她阻止女兒們接近男人,即使是小男生也不可以,如果違規,受到的懲罰是很可怕的。
  • 父親和丈夫之間必須要選一個,該作何選擇?此女用一成語給出答案
    01這道火遍全網的「送命題」一般出自情侶中女方之口,面對如此難以抉擇的一道題,想必大多數男同胞們會為此「焦頭爛額」,然而,有一個成語代表著古人的立場,給出了答案。這個成語便是「人盡可夫」。看到這裡,不少人會疑惑——為什麼成語「人盡可夫」給出了這道題的答案呢?
  •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親能陪伴,母親好情緒
    01父親能陪伴,孩子更優秀看過一項調查:在我國,42%的母親在孩子的教育中獨當一面,32%的家庭中教育孩子的任務由祖輩承擔,父親真正起主導作用的不過12%。很多人說,父親就像是一座山,沉默威嚴,卻也從來不懂遷就。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論調:「我也想照顧孩子啊,可是是真的忙,工作太多了。」
  • 一個留守母親和她的5個孩子
    一路走來,看到的大都是被母親拋棄的孩子,突然見到一個年輕的母親守在家裡,大家都很詫異,紛紛駐足。  聊了幾句後,所有人立刻對她肅然起敬。她一個人拖著4個孩子過活,兩個是她親生的,兩個是她第一個丈夫的弟弟的孩子。問她為什麼不像別人那樣走掉,她只回答了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我走了,他們怎麼辦呢?」幾年來,她就靠種地和打零工養活4個孩子。她的家雖然簡陋,但收拾得非常乾淨。
  • 母親拋家棄女,女兒丈夫去世後來跟她要賠償款
    根據鄉裡在外打工的人傳來的說法,是被個有錢人包養了,或者在外面做什麼齷齪的事。有一年小美母親回來,在鄉下待了整整一個月,在這個月裡選擇了小美的父親,一個執著又窮的老實人準備閃婚。第二年就生下了小美,大家懷疑過,甚至小美的爺爺奶奶還質問過小美的父親,小美是不是他的孩子。
  • 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選誰?此女的選擇誕生一成語,現家喻戶曉
    父親和丈夫只能選其一,你會選擇哪一個?這道題對於男性來說是不是有點眼熟,沒錯,這就是母親和妻子的原版題。儘管很多人會覺得這道很無聊,但是在歷史上,一名女子卻真實地面臨過這種難以抉擇的尷尬處境。
  • 父親能陪伴,母親好情緒,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不是家庭多麼富有,父母有多大的成就,能給予孩子多少金錢和資源,而是父親能陪伴,母親好情緒,兩者缺一不可。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親能陪伴。談說到做到——女兒學遊泳,他親自當教練;女兒放暑假想去遊樂園,他抽時間陪同;他會認真對待女兒的每一次生日;也會在長達21個月的總統候選期間堅持去女兒的每一次家長會。有爸爸的陪伴,女兒成長很出色,全世界都見證了她從一個被爸爸寵愛的小蘿莉,成長為現在的哈佛高材生,愛好廣泛、自信得體、讓人羨慕。
  • 她被尊為「金剛上師」,丈夫卻和乾女兒有染,看破紅塵活到117歲
    面對世間紛紛擾擾,你的抉擇決定你的餘生。而面對磨難,有人忍氣吞聲。有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有人深情難收,卻不願妥協。而今日要說的就是民國一奇女子,李國秦。她出身名門,嫁給才子,且丈夫官運亨通,本是幸福,卻不想遭遇變故如墜深淵,但她並沒有就此妥協,而是選擇了一個對她而言最好的選擇,成為「金剛上師」!
  • 56歲史可「另類」慶生:洋老公花式示愛,母親的3個字令她措手不及
    不僅如此,史母還在與女兒語音聊天時,對她說了一句"我愛你"。就是這麼三個字,令史可措手不及,一下子都沒反應過來。在她印象裡,她母親那代人是羞於啟齒的,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說出這三個字。更別說讓一個一輩子都沒說過我愛你的人,突然說一次,嘴可能張都張不開。老一輩人都是如此,不善於表達自己,但不說出來並不代表就不愛。史可早已習慣,才會如此驚訝,在她的記憶裡,母親一直都很擰巴。
  • 父親過世兩年,女兒主動給母親介紹對象:好的母女是希望彼此幸福
    前陣子,好友達達告訴我,自從父親去世後,母親一直鬱鬱寡歡,由於工作太忙,他又沒有太多時間陪伴母親,於是便萌生了給母親找老伴的念頭。可無奈母親卻並不領情,她總覺得達達這麼做就是為了推卸責任,何況父親去世才一年,母親覺得自己這麼快選擇再嫁是對不起父親。
  • 父親送女高考後身亡 母親聯手親人瞞女兒(組圖)
    黃濤請了個假送女兒黃佳燕去考場,他和女兒約好了,考完後會來接她回家,還要為她包餃子。  黃濤在去買菜的途中,天降鋼管,不幸當場遇難。愛人冉紅霞撫摸著丈夫冰涼的遺體,哭得死去活來,可女兒還在高考,女兒還需要疼她愛她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