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期 我與日語
最近乍一回首發現我與日語相識竟已有4年左右,稱的上一句「老朋友」,不僅如此,它在我心裡早已是「摯友」。細細回想與它的故事,感慨頗多,藉此機會抒發一二,與君共享。
初識時,僅是跟著老師的課程按部就班而已。課上認真學習,課後背單詞預習下一課內容,回想起來也覺沒甚趣味,只「按部就班」四字而已。
那時的想法多是圍繞「學習日語展開」,諸如如何提高日語水平,如何學好日語。就著這個想法,當時參加過不少提升日語的活動或者小班,其中印象比較深刻是朗讀團。
說來有趣,我參加朗讀團一次也沒能堅持下來過,至多5天左右,偏到了下個月又樂顛顛的交錢續報名,重振信心決心這次一定堅持完30天。當時朗讀所用的素材大約n3難度,對於剛學習日語不久連n5都沒有的我來說,著實難度不小。後來想想這也是我堅持不下去的一個原因吧。
後來也一直陸續想各類提升日語的辦法,利用日劇,也試著買過日文原版小說(僅看了2頁後它就吃灰去了),還有聽NHK,CRI廣播……
兩年後,了解到日語有JLPT等級考試,周圍也陸續有同學通過N2考試。等到了報名時間報名成功後就正式步入備考期,回想起來備考N2真的是最認真的一次,堅持背單詞,寫閱讀練習題,一直到最後一個月進入做真題階段。大概是因為第一次報名日語考試的原因(懷著忐忑不安與激動興奮的心情),後面即使是N1也只是臨時寫了一陣子真題,沒有刻意做很多準備。
又過一年,抓住赴日帶薪實習的機會出國3個月。身處異國,一個日語的大環境裡,逛充斥日語包裝商品的超市,路上標誌也都是日語,與人交流也是日語,真的很奇妙。距離這段日子已經過去了一年左右,目前回想起來有些東西已經變得模糊,回憶那裡的生活也好似隔著一層紗,朦朧虛幻但確實又實實在在的留下了些什麼。
去逛過那裡的書店,買過不少書也看過不少書;第一次看無字幕電影是在圖書館裡租了宮崎駿影碟用圖書館的設備看完的。
這些事開了頭之後,之後發生的一切仿佛順理成章。
回國以後由於疫情原因沒有開學,宅家期間陸陸續續看一些日文小說,隨筆等等。看視頻也不再在意是否有字幕,生肉也可以看得津津有味。後面動眼睛相關手術不能用眼期間,有小半個月是聽日文廣播劇度過的。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習日語」這個想法不再是重點,而是藉助日語更好的感受這個世界。
看日文小說、漫畫,聽日文歌,看生肉視頻,聽日文廣播劇,感謝「日語」這位老朋友,令我擁有了更多樂趣,更多可能性。
一開始說不上喜歡日語,只是按部就班,既然這是我的專業,那就學著。但學著學著漸漸得出了些趣味,感謝「老朋友」,現在和你相處越來越開心了。以後的日子也請多多關照。
曾經也有人問過我,如果我當初沒有學日語的話會怎麼樣?我想了很久,想不出答案。最後得出,現在就是最好的安排。
大家和日語之間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歡迎分享,想聽聽你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