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人的祖先最早信仰摩尼教,後來信仰佛教,並不信伊斯蘭教

2020-12-17 西部人文地理

提示:西大寺壁畫內容多反映佛教故事,還有高昌回鶻王室供養人像及其生活,出巡等,甚至還有亦高昌回鶻王、長史、公主之像。它們與西大寺的佛像、佛龕一起見證著今維吾爾族人的祖先事實、史實。儘管今天一些極端的人並不承認這些,但不管認可與否,它始終都在那兒。

伊斯蘭教最早在中國新疆地區大面積的傳播得益於喀喇汗王朝,應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要說是今維吾爾族人的祖先建立了喀喇汗王朝恐怕是不成立的。

喀喇汗王朝在行政架構方面很有意思,在王朝建立之初是一個完整的體系,但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與演變,逐漸分裂為兩個體系,即長支阿里系和幼支哈桑系,有一個正汗、一個副汗,王朝也有兩座王城,像大王和小王,各幹各的。具體的歷史是這樣的:大約自1041年起,喀喇汗王朝正式分裂為二,西汗(西部喀喇汗王朝可汗)為阿里後裔,通稱阿里系,領有河中地區及費爾幹納西部,以撒馬爾罕、布哈拉為都城;東汗(西部喀喇汗王朝可汗)為哈侖·卜格拉汗後裔,通稱哈侖或哈散系,領有怛邏斯、白水城、石城、費爾幹納東部、七河流域和喀什噶爾,以八剌沙袞為政治、軍事都城,以喀什噶爾為宗教、文化中心。

歷史學家們把這兩個派系通稱為桃花石族系,1041年伊卜拉欣用武力奪取布哈拉(位於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後,自稱桃花石·博格拉·喀喇汗,完全獨立自主,不承認東部喀喇汗為宗主。桃花石這個名字也很有意思,用長春真人邱處機的說法,即桃花石渭漢人也,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即是中國或者中國人。喀喇汗王朝的汗王們不但在自己的汗名前加上了這一名詞,而且在鑄造錢幣時也使用它,如1980年3月於新疆阿圖什縣發現的王朝錢幣上就有「蘇來曼卡得爾桃花石可汗」的字樣。

這個「桃花石」和喀喇汗王朝的名稱加在一起更有意思,有人說「喀喇」黑色的意思,甚至一些人還把喀喇汗王朝叫黑汗王朝,但這種譯法或多或少是有些問題的,如喀喇崑崙山總不能將它叫做黑崑崙山吧?在中國的陰陽五行學說裡,北方屬水,代表黑色,因此,喀喇汗王朝的正確譯法應該是「中國的北方王朝」,其汗大約可以稱為「中國的北方王朝的可汗」。事實也是喀喇汗王朝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地方割據政權,朝貢宋朝中央政府。

這就是說,喀喇汗王朝是中國人建立的,但這些中國人到底是什麼人呢?或者更直接地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即是他們屬於哪個民族?有人說,他們是今天維吾爾人的祖先回鶻人,但這個說法恐怕不是十分準確。

840年,回鶻汗國瓦解後,除南遷和依附轄戛斯外,還有一部分回鶻人分三路西遷,一路遷吐魯番盆地,稱高昌回鶻或西州回鶻;一路遷河西走廊,稱河西回鶻、甘州回鶻,後來成為現在的裕固族;一路遷蔥嶺西楚河、七河流域一帶,稱蔥嶺西回鶻、阿薩蘭回鶻。蔥嶺西回鶻越天山進入塔裡木盆地,最早停駐於庫車,後駐蹕於焉耆。今天一些人認為,是該部回鶻和當地其他民族一起組建喀喇汗王朝,這個說法或多或少有些草率。

有關喀喇汗王朝的建立民族及其建立時間一直是個未能破解的歷史之謎。長期以來,學術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樣磨說」、「葛邏祿說」、「處月說」和「西遷蔥嶺西回鶻說」等等。很顯然地,在這麼多的「說」專家們還沒有把這個問題弄清楚,即喀喇汗王朝到底是哪個民族建立的,大家還都說不清楚,不知道,沒有形成定論。

在傳播伊斯蘭教的過程中,喀喇汗王朝滅于闐王國後不久,就發動了對高昌回鶻的「聖戰」。艾哈邁德汗御駕親徵,率軍從八拉沙袞出發,越過伊犁河,攻入高昌回鶻境內。最先高昌回鶻擊敗了他們,但不久艾哈邁德就捲土重來再次攻入高昌回鶻境內。對自己的同胞高昌回鶻同胞進行了殘酷的殺戮,同時對佛教文化進行了大肆毀滅。馬哈茂德·喀什噶裡在他的《突厥語詞典》中記述了他們當時的行徑:「我們進行夜襲,我們四周包圍,我們斬去其額發,我們砍殺孟拉克(高昌回鶻地名)人」;「我們如潮水而至,攻陷了大小城池,佛像廟宇全搗毀,給菩薩拉屎撒尿」。

有人說,這是「兄弟鬩牆」、「同胞相殘」,但當我們了解了這段歷史,就能明白這種說法極有可能是不成立的——喀喇汗王朝的民族組成中是有一部分回鶻人,這一點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王朝有統治者不一定是回鶻人,而若是同族或者同胞也不至於下手這般兇猛。這就是說,由此引申出的維吾爾族人的祖先最早向中國新疆傳播了伊斯蘭教是不成立的。

摩尼教約於六至七世紀傳入我國新疆地區,復由新疆傳入漠北之回鶻,而盛行於該地。西遷至新疆後,開始與其他民族融合,開始信仰佛教,尤其是高昌回鶻在當地還創造了大量的佛教文化。據《宋史》載,高昌回鶻其王的稱號為阿廝蘭漢,漢譯名為師(獅)子王。宋建隆三年(962年)、乾德三年(965年)以及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和983年,高昌回鶻皆遣使獻方物於宋。其中,宋乾德三年(965年)十一月,「西州回鶻可汗遣僧法淵獻佛牙、琉璃器、琥珀盞」於宋。這表明當時高昌回鶻已以信仰佛教為主。

981年,高昌回鶻王向宋太宗上書時,自稱「西州外生(甥)」。這個政權境內的主要城市除了高昌還有北庭和輪臺。北庭故城是古代西域的著名城池之一,位於現在吉木薩爾縣城北二十公裡處。故城規模宏大,略成長方形,分內外兩城,像個巨大的「回」字。故城西邊有一座回鶻人建造的佛寺,高昌回鶻的王室寺院,被稱作西大寺。在西大寺現在存的文物中有一尊殘長13米的睡佛,頭北腳南,睡態安詳,還有一幅大型《分舍利圖》壁畫,保存完好。正殿東側15個佛龕每窟都有大小與真人略同的佛像。

西大寺壁畫內容多反映佛教故事,還有高昌回鶻王室供養人像及其生活,出巡等,甚至還有亦高昌回鶻王、長史、公主之像。它們與西大寺的佛像、佛龕一起見證著今維吾爾族人的祖先事實、史實。儘管今天一些極端的人並不承認這些,但不管認可與否,它始終都在那兒。(文/路生)

相關焦點

  • 七、伊斯蘭教不是維吾爾族天生信仰且唯一信仰的宗教
    五、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  六、新疆歷來是多種宗教並存的地區  七、伊斯蘭教不是維吾爾族天生信仰且唯一信仰的宗教  結束語  七、伊斯蘭教不是維吾爾族天生信仰且唯一信仰的宗教  維吾爾族先民最初信仰原始宗教和薩滿教,後來相繼信仰過祆教、佛教、摩尼教、景教、伊斯蘭教等
  • 西北地區大多信仰伊斯蘭教,為什麼還有敦煌莫高窟等佛教建築呢!
    西北地區大多信仰伊斯蘭教,為什麼還有敦煌莫高窟等佛教建築呢!眾所周知我國今天的西北地區大多數信仰伊斯蘭教,比如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甘肅、寧夏等省份都有很多伊斯蘭教的特色食品和建築。但是西北地區卻有著很多佛教的標誌性建築,例如甘肅敦煌莫高窟、新疆七個星佛寺等。那為什麼西北地區大多信仰伊斯蘭教,卻還有佛教文化建築呢?其實在早在兩漢時期,佛教通過西域絲綢之路傳入中國,那時候古印度、中亞東部地區、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是信仰佛教,佛教文化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也直接影響到了建築文化,所以現今我國西北地區保存著大量的佛教建築。
  • 歐洲這個國家的人長著亞洲面孔,還信仰佛教!難道祖先是中國人?
    近年來可謂掀起了一陣「旅遊熱」,很多人都會在有時間有金錢的時候外出旅遊,感受不同的民族風情與文化。有的人喜歡國內遊,因為比較近耗時少,語言也熟悉;有的人喜歡國外遊,因為對國外莫名有一種好奇感,想要體驗不同的文化氛圍。
  • ...原來是瞎編,維吾爾人原先並不信仰伊斯蘭教,敵對勢力還是省省吧
    白皮書詳解了新疆民族融合史、維吾爾人的變遷史、作為中華文化一部分的新疆各民族文化發展史,清晰說明了四件史實:其一,新疆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地,今天中國有56個民族,在新疆都有。而這裡最早的居民不是維吾爾族人。其二,維吾爾人不是突厥人的後裔,歷史上二者是敵對關係。
  • 中國人最大的信仰是什麼
    中國人最大的信仰,是自己的祖先。我們知道世界有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這三個宗教是世界上好多人的信仰。我們華夏民族,從古到今,沒有一個統一的宗教信仰,我們常說的佛道儒,看似是三個宗教,儒家不能叫信仰,他是一個學派,佛教是印度傳入,被儒家改良後的佛教,道教是土生土長的,他起源與道家思想,本身沒有統一的教義,流派眾多,內部都不能統一,所以更不能一統全國。
  • 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的起源與對比
    第四,我個人感興趣的方向是宗教的形成和演變歷史,有些東西可能信仰這個宗教的人自己都不清楚,現在說出來也許你的情感上難以接受,但是,這是歷史事實。  第五,《中華人民共和國宗教法》第二條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稱信教公民)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稱不信教公民)。
  • 新疆的宗教信仰自由狀況(全文)
    公元前4世紀起,祆教(即瑣羅亞斯德教)、佛教等相繼傳入新疆,逐步形成了多種宗教並存的格局,並延續至今。  新疆的宗教發展演變,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即原始宗教階段、佛教為主要宗教的多種宗教並存的形成階段、伊斯蘭教與佛教並立為主要宗教的多種宗教並存的演變階段、伊斯蘭教為主要宗教的多種宗教並存的發展階段。  公元前4世紀以前,新疆流行的是原始宗教。
  • 中國人無普遍的宗教信仰,為什麼?
    一、信仰信仰一詞最早出現於佛教唐譯《華嚴經》。基本解釋:對天地及祖先的信奉和敬仰。對佛、法、僧三寶之崇信欽仰。哲學解釋:一種強烈的信念,通常表現為對缺乏足夠證據的、不能說服每一個理性人的事物的固執信任。
  • 易中天談宗教和信仰
    以下內容根據易中天在中國科技大學演講整理:中國人有沒有宗教信仰?我的結論是沒有。為了證明這個結論,我們講邏輯講證據,我們是不是真的沒有宗教沒信仰呢?我們必須給宗教和信仰下一個定義。什麼叫宗教?宗教就是以信仰為中心的一整套價值體系和行為規範,以及生活方式。宗教的核心是信仰。什麼是信仰?
  • 中國伊斯蘭教的歷史是什麼
    經歷了1300多年的發展,現今伊斯蘭教已傳播至世界五大洲,擁有信眾15億人左右,佔世界總人口的1/5左右,並有40多個國家奉其為國教,特別是在亞非許多國家中,伊斯蘭教對社會政治和文化有深遠的影響。 唐宋時期(公元7世紀中葉),伊斯蘭教從阿拉伯傳入中國,至今有1300多年的歷史。伊斯蘭教傳入中國並發展起來。
  • 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3者有何聯繫?系出同源,信仰同一個神
    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3者有何聯繫?系出同源,信仰同一個神。怎麼回事呢?公元前18世紀,猶太人的先祖亞伯拉罕摒棄數量極多的原始宗教,確立唯一信奉的神~上帝。公元前14世紀,猶太人的一位民族英雄~摩西創立猶太教,制定猶太教教義,並將上帝稱之為~「雅衛」。
  • 中國人為什麼沒有信仰,還能那麼團結?
    最大的不同就是印度幾乎全民信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宗教信仰已經深入到印度人民的社會和文化中,廣泛影響著他們的生活,而在中國,這兩者對人們的影響卻非常小,因此,中國也曾一度被世界調侃甚至嘲諷是一個"沒有信仰的國家"。
  • 你以為「新疆美女」,只有維吾爾族?其實還有這些其他少數民族……
    各新疆傳統少數民族簡介維吾爾族:分布:主要集中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祖先:是古代回鶻、葛邏祿、吐火羅人、塞人等民族的混血後裔宗教信仰:普遍信仰伊斯蘭教使用的語言:維語主要的節日:古爾邦節、肉孜節、開齋節等傳統服飾:男女老少都喜歡戴帽子,夏天戴花帽、冬天戴皮帽。
  • 新疆的宗教信仰自由狀況(雙語全文)
    新疆的宗教發展演變,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即原始宗教階段、佛教為主要宗教的多種宗教並存的形成階段、伊斯蘭教與佛教並立為主要宗教的多種宗教並存的演變階段、伊斯蘭教為主要宗教的多種宗教並存的發展階段。摩尼教和景教(基督教聶斯脫利派)於6世紀相繼傳入新疆。9世紀中葉,信奉摩尼教的回鶻人進入吐魯番地區,建造寺院,開鑿洞窟,翻譯經典,繪製壁畫。10世紀至14世紀,景教隨著許多地方回鶻等民族改信而興盛,當時的疏勒、葉爾羌、于闐、輪臺、高昌、哈密、阿力麻裡(今霍城縣境內)等地都是傳教區。
  • 簡析民間信仰對基督教的影響
    一、認識民間信仰  民間信仰,不屬於我國官方認定的五大宗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然而它在我國源遠流長,自古就有。為了保佑四季豐收與平安,他們『祭天祭地,供奉龍王,禮遇一切與農耕生活有關的神靈』……」  民眾認為人有身體和靈魂,人死以後靈魂依然存在,他們祭拜祖先的亡靈,祈福消災,因他們相信祖先的亡靈「仍在冥冥之中左右著家族的衰旺興替」。「另一方面,中國家族制在幾千年的發展演變中……使祖先崇拜被打上儒家倫理思想的深刻烙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 文化|中國人為什麼沒有宗教信仰?
    經常聽到外國人說到中國人的文化時,說中國人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他們說錯了嗎?其實客觀地講,並沒有錯。從世界歷史上來看,200多個國家,絕大部分都有屬於自己的宗教信仰:以色列有猶太教;印度有印度教;歐洲還有基督教;另外,阿拉伯世界也有屬於伊斯蘭教的信仰。唯獨中國,在幾千年的歷史中,竟然沒有形成統一的宗教信仰。
  • 中國特有的燒香文化——篤信求神問佛,卻沒有宗教信仰
    逢年過節,或是心有所求,身有所失之時,很多人都會選擇去寺廟燒個香,或求來年心想事成,或求神仙菩薩答疑解惑。此時的人們,手持清香,一臉莊嚴肅穆,口中念念有詞,無非家宅平安、心想事成之類。屆時香雲繚繞,騰空而上,供養著上界雲府高真,中界嶽瀆威靈,下界水府仙官等三界諸神。燒香文化無論是道教還是佛教中,都有燒香之祭。
  • 到底什麼是信仰?信仰分為幾種形態?
    不過,信仰很少是對人身上的,宗教並非信仰物件,而是信仰的表現形式,表現形式不可作為信仰物件。哲學意義信仰,即是你的信任所在。與信任不同:信仰同時是你價值的所在。信仰是人們對生活所持的某些長期的和必須加以捍衛的根本信念。
  • 印尼是世界信奉伊斯蘭教最多的國家,華裔為何不信,而信基督教?
    而華人中也有信奉伊斯蘭教,但人數很少。而基督教也很少。後來印尼發生屠華事件後,印尼華人為了自身平安,才發信了宗教,有的改為伊斯蘭教,有的改為基督教。但改信後有部分華裔躲過屠殺,但有的華裔並沒有因此而躲過被殺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