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都知道夏季最熱的時候就是三伏天,現在馬上就要入伏了,這也就代表著高溫天氣也會隨之而來,在這種環境下大家要注重身體健康。
2018年入伏是2018年7月17日。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始於每年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古人以天幹地支記錄時間,每10天出現一個庚日,而由於各年庚日不同,所以入伏的時間各年也不一樣。
入伏後怎樣注意身體健康?
溫水澡,消暑勝過衝涼
天氣熱,不少人會選擇直接用涼水洗澡降溫,其實這並不是正確做法。伏天氣溫高,人體毛孔處於張開狀態,代謝速度也較快,直接衝涼,會導致皮膚表面溫度驟降,毛孔關閉,血管驟縮,體熱無法散出。
洗完後不僅不能起到解乏的作用,還可能讓人四肢無力、肩膝酸痛,甚至誘發關節炎和慢性腸胃炎。
因此,伏天最好還是洗溫水澡,水溫在35 ~37 最佳。這個溫度比皮膚溫高,卻比體溫低,非常適合消暑散熱。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老年人怕受涼,選擇用較熱的水洗,其實這樣也不對。
溫度過高可能會使浴室中的含氧量降低,容易發生因缺氧導致的暈厥。因此,洗澡的水溫要以溫水為最佳。
謹防「情緒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