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廣東入伏是什麼時候_夏季入伏高溫注意事項

2020-12-14 廣東中公教育

2018廣東入伏是什麼時候_夏季入伏高溫注意事項

2018-07-06 13:21:04

|

來源:網絡

俗話熱在三伏,冷在三九。那麼2018年廣東什麼時候入伏呢?夏季入伏後氣溫將持續升高,歷年入伏都是氣溫創新高的日子,那麼今年夏季入伏高溫怎麼辦呢?三伏天吃點什麼好呢?廣東中公教育為您解讀夏季入伏高溫注意事項,希望對您有幫助。

2018年廣東入伏時間:7月17日

初伏10天: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

中伏20天: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

末伏10天: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

伏,分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期,這是因為逐漸夜短晝長,陽光接近直射。但夏至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因為這時地面吸收的熱,晚上又散發了一大部分。

不過,每天吸熱多,散熱少,積累下來一天比一天熱,大約再過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氣就最熱了。

三伏的日期是從夏至日後數到第三個庚日是初伏,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

猜您喜歡:

>> 暑假這麼熱,不如來中公做作業?

>> 天熱不想動?想邊吃瓜邊學習?2019國考上岸直播課不可錯過!

夏季入伏高溫注意事項

2017年三伏天一共40天,入伏當日,廣東省即亮起40多個高溫預警,歷史數據顯示,2013年7月23日至8月14日,南方出現了連續23天的高溫天氣;同年7月25日至8月9日,北方也出現了連續16天的高溫天氣。

因此民間百姓說的「苦夏」就在「三伏天」。

廣東入伏後肯定是熱熱熱熱的了,那麼我們可以吃點什麼消暑降溫呢?

進入夏季,天氣炎熱,人體消耗增大,急需補充營養物質和津液。飲食應以湯、羹、汁等湯水較多、清淡而又能促進食慾、易消化的膳食為主,這樣才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同時,少吃或不吃油膩厚味、油煎的食物,並且每餐進食量不宜過大,應以少量多餐為原則。

古代學者認為「夏季暑溼,適宜清補」。事實證明,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喝水多,導致溼氣侵入人體,而外溼入內,使水溼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出現積水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

按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暑溼對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瀉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


各位考生,歡迎進入廣東中公教育網站!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來源於網際網路,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構成商業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信息反饋 | 政策諮詢 | 課程諮詢

關注廣東中公官方微信號:gdoffcn

廣東中公教育微信號(gdoffcn)

歡迎關注(廣東人事考試網),及時掌握公職考試信息!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gdoffcn)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2019年入伏是幾月幾日?入伏是什麼意思?三伏天習俗傳統及由來
    2019年入伏是幾月幾日?入伏是什麼意思?我國自古以來是農業大國,根據農業生產的時間有了三伏天的劃分,古人對入伏的時間有著豐富的詩歌描寫。那麼,三伏天的起源由來是什麼呢?說到夏季炎熱的標誌,那就當屬「蟬鳴」了。你腦裡是不是已經出現了一幅夏季蟬鳴的景象。大家了解入伏是什麼意思嗎?哪些人適合敷貼三伏貼呢?一起來了解三伏天的起源由來吧!
  • 2018年入伏時間點哪天 臨沂朋友提前做好準備
    朋友們都知道夏季最熱的時候就是三伏天,現在馬上就要入伏了,這也就代表著高溫天氣也會隨之而來,在這種環境下大家要注重身體健康。   2018年入伏是2018年7月17日。 古人以天幹地支記錄時間,每10天出現一個庚日,而由於各年庚日不同,所以入伏的時間各年也不一樣。   入伏後怎樣注意身體健康?   溫水澡,消暑勝過衝涼   天氣熱,不少人會選擇直接用涼水洗澡降溫,其實這並不是正確做法。
  • 今日入伏了 入伏吃什麼頭伏餃子了解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日入伏了 入伏吃什麼頭伏餃子了解下 7月16日進入頭伏。專家提醒,入伏後,全國多地進入桑拿模式和蒸烤模式,要注意防暑降溫,平安度過苦夏。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中,常用一些簡要的詞語表示冷、暖、幹、溼等氣象現象,在一定程度上補充了二十四節氣   原標題:今日入伏了 入伏吃什麼頭伏餃子了解下     7月16日進入「頭伏」。
  • 小暑是什麼意思含義 小暑是入伏嗎今年幾月幾日進入伏天氣候
    從小暑至立秋,俗稱「伏夏」,是全年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時候。炎熱的夏季會使人體發生一系列的生理變化,特別是體溫調節、水鹽代謝以及循環、消化系統等功能會發生顯著改變,對人體健康有較大的影響。那麼小暑是什麼意思呢?小暑節氣是代表已經入伏了嗎?具體天氣是怎麼樣的呢?
  • 馬上入伏,要熱40天,農諺說「入伏有5怕」,是什麼意思呢?
    導讀:馬上入伏,要熱40天,農諺說「入伏有5怕」,是什麼意思呢?時間過得飛快,小暑來臨之後不久,就要迎來全年之中氣溫最高的季節:三伏天,冷在三九,熱在三伏,雖然小暑過後天氣開始炎熱起來,但並未入伏,真正酷熱的天氣還未到來,今年什麼時候入伏呢?
  • 2019年入伏第一天朋友圈發什麼好?2019入伏空間說說清爽句子
    入伏第一天,朋友圈全是三伏貼、冬病夏治、入伏養生不碰冰的廣告ok 入伏第一天 在太陽下走了三分鐘 覺得自己活不下去了入伏第一天,天氣轉晴,是不是預示著一個炎熱的夏季來臨啦?
  • 農村老人常說:「入伏有6怕」,三伏天的時候,這6怕指的是什麼?
    夏日炎炎,很多朋友可能吹著空調並不覺得夏季有什麼特別。對於農民和戶外工作的朋友來講,到了夏天是非常難受的,頭頂烈日、汗水直流,空氣當中都帶著熱氣。我們農村都說「六月伏天」是最熱的,這是農曆的六月,而「伏天」也就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期。
  • 入伏後,大白菜什麼時候種植?看老農民怎麼說
    不過,三伏天是熱,但是對於各類蔬菜來說是好事,一般蔬菜是喜熱不耐寒的,所以夏秋季節是蔬菜旺長的時候,農民會抓住機會種植蔬菜。三伏天可以種植什麼蔬菜呢?俗話說「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種白菜」,這句話說得很明白,進入三伏天之後,在頭伏期間可以種植早收蘿蔔了,二伏的時候可以種植芥菜了,到了三伏的時候農民就可以種植白菜了,所以農民可以在入伏之後準備種植大白菜了。
  • 2018年入伏是什麼節氣 臨沂人伏天互發祝福齊避暑
    大家都知道入伏就是指三伏天的開始,夏天真正開始熱的時候。每年入伏的時間也不確定,簡單的「夏至三庚數頭伏」是老百姓來分清入伏是否到來的依據。    2018年什麼時候入伏   2018年入伏的時間是2018年7月17日,即是小暑節氣時段。
  • 農村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什麼時候入伏?
    農村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什麼時候入伏?夏季是一年四季中最熱的季節,在最熱的夏季中,伏天又是最熱的時候。伏天在農業曆法又是怎樣的來確定的呢?這是我國古代人的智慧的結晶,是依據農曆曆法來確定的。農曆曆法是古人依據月球繞著地球轉動,產生的一些客觀規律來決定的。
  • 農村老人說夏至不是入伏,哪啥時候才是入伏呢,今年三伏多少天
    夏至剛過,夏至雖然是全年日照最長的一天,但還真的不是入伏的到來,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十個,而入伏則不在節氣之列的,夏至跟冬至雖然一樣,一個是冷的開端,一個是熱的開啟,但數九跟入伏,是這兩個節氣截然不同的表現,有句老話叫做:冬至當天數九,夏至則不是,這句老話全稱叫做:冬至當天數九
  • 2019年入伏是幾月幾日從哪天開始算?關於三伏天入伏的古詩大全
    2019年入伏是幾月幾日從哪天開始算?我國自古以來是農業大國,根據農業生產的時間有了三伏天的劃分,古人對入伏的時間有著豐富的詩歌描寫。說到夏季炎熱的標誌,那就當屬「蟬鳴」了。你腦裡是不是已經出現了一幅夏季蟬鳴的景象。那麼,古人對夏季入伏有什麼感觸呢?
  • 2020入伏時間幾月幾號、入伏是哪天 什麼時候結束
    新華社天津7月14日電 快「入伏」啦!今年7月16日進入「頭伏」。專家提醒,「入伏」後,全國多地進入「桑拿模式」和「蒸烤模式」,要注意防暑降溫,平安度過「苦夏」。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中,常用一些簡要的詞語表示冷、暖、幹、溼等氣象現象,在一定程度上補充了二十四節氣的不足,如「三伏」「三九」等。
  • 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哪天「入伏」?「最熱天」什麼時候出現?
    導讀: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哪天「入伏」?「最熱天」啥時候?看完懂了俗話說「春播夏長,秋收冬藏」,這是農民耕種的規律,在一年中有四季,而每一個季節,農民也有不同的農事安排。現在已經進入6月中旬了,全國各地也基本都已經入夏了。
  • 2018年入伏是幾點幾分 臨沂三伏日期大概括
    大家一定都知道「夏至三庚數頭伏」,想必大家就開始好奇了,今年啥時候入伏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解一下。   2018年7月17日星期二為今年的入伏時間。   2018年入伏時間表   2018年初伏10天: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   2018年中伏20天: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   2018年末伏10天: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   三伏天養生食物推薦
  • 今年入伏時間2018:頭伏是幾月幾日 三伏天時間表怎麼養生
    今年入伏時間2018:頭伏是幾月幾日 三伏天時間表怎麼養生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一般是從每年的7七月份開始,一直持續二十多天。跟著小編一起從文中詳細了解吧。今年入伏是哪一天  2018年入伏的時間是2018年7月17日, 2018年8月25日末伏結束,一共40天。
  • 2017哪天入伏哪一天出伏 入伏時間怎麼計算
    2017哪天入伏哪天出伏?隨著天氣越來越熱,有不少朋友開始對2017哪天入伏哪天出伏感興趣。對此,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下。2017哪天入伏哪天出伏  三伏天開始時間:2017年三伏天從7月12日開始,8月17日結束,共40天。
  • 2019年什麼時候入伏共多少天?2019年入伏出伏時間具體日期
    2019年什麼時候入伏共多少天?如今已經是2019年7月中旬了,氣溫越來越高,太陽如同火爐炙熱著大地。氣溫的變化讓我們想到2019年的三伏是不是要到了,今年入伏出伏是哪天呢?接下來,小編整理2019年的三伏時間表以及入伏是什麼意思,三伏天吃什麼祛溼。
  • 2018年幾月幾號初伏 明天就是值得關注的入伏
    每年的初伏時間都是不一樣的,今年入伏是7月17日,進入伏天后夏季最難熬的時候就來了,所以大家有什麼避暑的妙招或是工具統統使出來吧。   2018年初伏時間: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為初伏,10天。
  • 今天入伏,民間習俗入伏之後該吃啥?聽聽農村俗語怎麼說
    聽聽農村俗語怎麼說今天正式進入伏天,一年之中最為炎熱的季節終將來臨,入伏之後陽光接近於直射,晝長夜短讓氣溫逐漸高漲,而且隨著暑氣的下沉空氣更加的悶熱,習習涼風已經不會再出現,煩悶的三伏天裡,民間習俗都要吃啥呢?三伏天吃什麼根據地域不同,各地都有各自的飲食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