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郵某小區內
兩個男子
一個在爬水管
一個在猛踹人家的防盜窗
他們這是做什麼?
原來
二樓一戶人家著了火
這兩位男子正在救火!
大火被撲滅後
兩人便悄悄離開了
雖然兩位英雄沒有留下姓名
默默做了好事
但網友「沒放過」他們
「搜」出了兩位英雄的家
24日
高郵市和揚州市相關負責人
上門慰問表彰了兩位救火英雄
壯舉回顧
目擊者為徒手攀爬的兩個好漢「捏把汗」
41歲的黃淦海,高郵開發區東湖五組人;30歲的馬傳文,安徽碭山人,來高郵打工11載,已成為「新高郵人」。一位當地養蝦人,一位外來務工者,原本不相識的他們,因為共同參與一場火災救援而被聯繫在了一起。
4日晚,高郵市區花灣路一小區二樓住戶家中突發火災。事發時,黃淦海恰好經過事發地,而馬傳文帶著妻兒在附近購物。此時,二樓住戶的廚房濃煙滾滾,火焰閃耀,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濃濃的焦糊味。黃淦海與周圍鄰居跑上樓,拍打大門,裡面沒人回應,試圖打開房門,一時打不開。黃淦海下樓觀察後,徒手順著一樓外牆壁的落水管道向上爬。隨後,馬傳文也跟著爬了上去,兩人用腳踹開防盜窗,進入廚房。
在現場,有群眾拍下了救援視頻,大家為徒手攀爬的黃淦海和馬傳文捏了一把汗,他們能不能成功?進入室內後,黃淦海發現液化氣灶上煮著食物的鍋已被燒乾,火苗兇猛地往外竄,他們倆邊捂著鼻子,邊拿起廚房裡的幾個熱水瓶,潑水將明火澆滅。火撲滅後,黃淦海鬆了口氣,準備與馬傳文從大門出去時,卻發現門怎麼也打不開。
「濃煙嗆人,感覺快要喘不過氣來了。」黃淦海說,出於求生的欲望,他和馬傳文拼盡全力終於將門踹開。「我這一身爬牆的本事還是以前做建築工人時練成的,沒想到關鍵時刻派上了用場。」黃淦海說,爬牆過程中,他的手部和肩部都有擦傷。
圖 當時的救火通道,防盜窗換成了新的。
救援結束後,黃淦海和馬傳文都悄悄離開了現場。救火英雄你們在哪?網友把視頻發到了網上,當地開始尋找見義勇為的好心人,並最終找到了他們。
12日,高郵市見義勇為基金會負責人,對黃淦海、馬傳文二人面對危險迎難而上的見義勇為行為進行了表彰。
救火大哥
把無血緣關係的老人當親人待,此前曾兩度救火
在鄉鄰眼裡,黃淦海是一個和睦四鄰、自小就有副熱心腸的「好人」。
黃淦海的鄰居黃怡兵,是一位80多歲的孤寡老人,黃淦海義務照料黃怡兵到現在,老人口袋裡長年揣著黃淦海的手機號,頭疼腦熱撥這個號,傷風感冒撥這個號,有需要就撥這個號。而黃淦海無論再忙,只要接到老人的電話,立馬以最快的速度出現在老人面前。長期的關心與幫助,老人對黃淦海有了一種親情上的依賴。不知道的人,以為黃怡兵是黃淦海的近親長輩。老人逢人便說,黃淦海比親兒子還要親!
記者了解到,黃淦海英勇救火的舉動,遠不止這一樁。2016年12月19日17時30分許,租住在高郵市濱湖巷17號的黃淦海,發現鄰居家失火,他不顧一切,翻院牆入火場,在消防人員到來之前,撲滅了火情,避免了鄰居的重大損失。前幾年一年春節,黃淦海與妻子回鄉拜年,途中遇小孩玩爆竹,點燃了枯草,火隨風勢越來越大,小孩子衣服被點燃,黃淦海與妻子情急之下,徒手抓火扯布,救下了小孩。「人一直善良下去,幸福就會越來越近。這是我的人生信條,我一直這麼去做,也一直感到活得很幸福。」黃淦海說。
圖 黃淦海接受有關部門慰問表彰。陳詠 攝
救火小弟
不想被找到說「兒子小名」,回家連父親都沒講
馬傳文送過快遞、開過快遞公司,現經營高郵市友誠專業打牆拆除公司。事發當天,馬傳文滅火後離開,現場有人問他叫什麼名字,他被追問後說自己叫「馬小寶」。原來,馬小寶是馬傳文兒子的小名,之所以說叫「馬小寶」,說兒子的小名,是為了不想讓別人找到他。
圖 馬傳文講述救火場景。
記者了解到,馬傳文的母親很早去世,他初中畢業隨父來高郵務工,送過8年快遞,風裡來,雨裡去,從未延誤或丟失快件,受到公司和客戶一致好評。為了讓父親、妻子、兒子生活得更好一些,馬傳文創辦了專業打牆拆除公司。馬傳文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工作,晚上工人都回家了,他還在處理打牆的後續工作。工友們說,小馬就是一匹馬,像打梁等危險的工作都是他親自去做。工友梁坤同馬傳文共事四年了,他說小馬為人耿直,誠信經營,工程結束後兩天內一定會將工資結清,從不拖欠。
據了解,馬傳文救火後,甚至連自己的父親都沒說。馬傳文笑笑說:「不敢向父親說,因為在父親的眼裡,我還是一個孩子,這件事確實危險,怕他擔心。」
高郵市文明辦負責人表示,高郵好人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他們身上集中體現了百姓認同、社會崇尚、時代呼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來源|揚子晚報記者 陳詠通訊員 張冠卿 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