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這裡是羅sir的專欄《十五節課,手把手教你做銷售》。
上一節,我介紹了影響客戶購買決策的原因,以及快速促單的技巧。詳見:《顧客說:「我還要再考慮一下的時候」客戶到底是在考慮什麼?》
第四節,我們主要講一個問題:為客戶分類。
客戶分類通常是根據客戶的屬性特點來劃分的。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衡量標籤就是:按照客戶對企業的價值來區分客戶。
一、為什麼要給客戶分類?
銷售人員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花在客戶身上。因此,我們就有必要清楚花在客戶身上的每一分每一秒是否「值得」。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你應該首先明白產品的目標群體。
坊間有一個段子流傳挺廣的:
阿里巴巴的馬雲早年在公司面試過一個人,這個年輕小夥是來面試銷售崗的。在面試階段,年輕人和馬雲之間的交流非常愉快。期間,馬雲問了那年輕小夥一個問題,「如果,我要你把一把梳子賣給一位和尚,你可以辦得到嗎?」
年輕人聽了不假思索地回答到可以。「我甚至還可以把稻草賣出去。」馬雲聽後搖了搖頭,迅速結束了和年輕人的交流。
其實,我們的問題不在於口才或者邏輯還有情商等等。我們的問題在於,沒有一個和尚會「想要」一把梳子。
不要以為你手裡拿著梳子,就看誰都像會使用梳子的人。
這跟那些手裡拿著錐子看誰都像釘子是一個意思。
給客戶分類的最基本條件:那就是區分意向客戶和非意向客戶。
你可能會說,那不一定啊,肯定會有和尚想要一把梳子的。況且自己的詭辯能力和邏輯能力,讓和尚買一把梳子並不難。
但是,你要相信,試圖說服一個不太需要梳子的人,比說服那些真正需要的人,要簡單得多。
至少,你與意向客戶探討的層面在對比哪家的梳子好一些。但你與那些非意向客戶探討的問題,卻還停留在梳子對你有用、你應該需要它。
看一個人的工作成果,不僅僅是看他做了什麼;還要看他是在多久時間裡完成的。所以,效率對銷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從這裡出發,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給客戶分類的意義所在。
分類客戶,提高效率。
二、給客戶分類的技巧
怎麼給客戶分類,這取決於特定的銷售行業。在某些行業來說,客戶只需分為兩類:意向客戶和非意向客戶。
但客戶類別的分法,除了意向非意向,還分為ABC類,進一步還有一些細分的方法,可以按照價格、職位、性別、還可以按照行為習慣和大致喜好來分。
但也極容易陷入一些誤區。
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銷售,而且還是保險銷售人員。曾經我以為保險是最難的銷售行業,但現在我
不敢這麼認為。
就那時候來說,保險行業之所以我會覺得很難。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我的時間花在無效的客戶身上。
現在回想,那時候的很大一部分時間都花在了給客戶普及保險知識上面。
你看,這就是一個簡單的邏輯問題,我錯誤得認為那些都是意向客戶,但其實他們甚至都不相信保險這件事,這就是一件極大損耗我的效率的事情。
如何區分意向客戶?如何細分客戶標籤和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