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群英會》欣賞

2020-12-20 當局者458

1957年拍攝的京劇電影《群英會》

《群英會》也稱《蔣幹中計》或《蔣幹盜書》,是傳統京劇劇目。《群英會》是一部生、淨、醜行合作演出的三國戲。主要演繹三國時, 孫權(吳)、曹操(魏)兩軍對峙,孫權、劉備(蜀)聯合抗曹軍取得戰役勝利的故事。劇中人物的身份、個性各有不同,為各自的利益鬥智鬥勇。全劇情節緊湊、動人心弦。《群英會》以用計見長,鬥智逞謀,如重巒疊嶂,層出不窮,是三國戲中之精華。演藝頗難,皆須正角,方能奏效,如魯肅之忠厚誠懇, 諸葛亮之談笑自若, 周瑜之英爽風流,蔣幹之局促不安,皆非善於描摹神情者能得其形。此戲歷來最能薈萃名角,非名角不敢演。

20世紀50年代,馬連良、 譚富英、 蕭長華、 葉盛蘭、 裘盛戎、 袁世海等諸位藝術家聯袂合演,至今為人津津樂道。

1957年拍攝的京劇電影《群英會》,岑範導演,京劇大師馬連良、譚富英、葉盛蘭、裘盛戎、袁世海、蕭長華主演,電影中 馬連良(馬派老生,飾演足智多謀的蜀國軍師諸葛亮)、譚富英(飾演吳國忠厚的文官魯肅 蕭長華(丑角,飾演為曹魏勸降的奸詐之人蔣幹)、 葉盛蘭( 葉派小生,飾演恃才自負的吳國名將周瑜)、 裘盛戎(花臉,飾演施苦肉計的吳國老將 黃蓋)、 袁世海(花臉,飾演一代奸雄白臉曹操)

周瑜 (西皮原板) 人生聚散實難料, 今日相逢會故交。 群英會上當酒飽, 暢飲高歌在今宵。

周瑜 (西皮搖板) 我有心放他回營門不鎖, 回頭看蔣子翼早已睡覺。   

假意兒佯裝睡和衣而臥,   偷眼看仔細觀他行事如何?  

蔣幹 (西皮搖板) 離曹營到東吳身帶重禍, 行不安坐不寧兩眼難合。   

我只望念故交看待於我, 又誰知掌軍令賽過閻羅。(白)桌案有書,待我看來解悶

(西皮搖板) 曹丞相洪福大安然穩坐, 他哪知二賊子裡應外合。

若不是我過江機關識破,七日內取首級休想命活。   

(白) 我不免將書帶回,獻於丞相觀看,豈不是一場大功也。

周瑜(白) 嚇,哈哈……(西皮搖板) 曹孟德差蔣幹千差萬錯

魯肅 (西皮搖板) 周都督用計謀神鬼不覺。   

周瑜 (西皮搖板) 這件事天下人我都瞞過, 魯肅 (西皮搖板) 怕只怕瞞不過南陽諸葛。

曹操 (西皮搖板) 每日裡飲瓊漿醺醺大醉,我心中想不起一條計策。  

自造起銅雀臺缺少二美, 掃東吳殺劉備天意不遂。   

蔣幹 (西皮搖板) 在東吳得書信喜之不美,   進帳去見丞相獨佔高魁。

曹操(西皮搖板) 一時間錯中了周郎之計,   殺 蔡瑁和 張允悔之不及。

曹操(西皮搖板) 書呆子盜書信全不思量, 去了我左右膀反助周郎。   

我為爾錯殺了兩員上將, 你就是他二人送命無常。

蔣幹 (西皮搖板) 這一場大功勞不加升賞, 為什麼對眾將羞辱一場?   

我這裡低下頭暗暗思量, (白) 哦,是了! (西皮搖板) 一定是為周郎不來投降。   

(白) 周郎不降,與我什麼相干?哎,曹營事情,實實難辦。哼,真真難辦嚇!  

葉盛蘭&裘盛戎-可敬你報國心一言九鼎(京劇影外《群英會》選段)

04:11來自當局者458

相關焦點

  • 解讀著名京劇《群英會》
    《群英會》是三國故事改變的劇目,其中的主角無疑是周瑜周公瑾。無論是在文學作品中,還是歷史上周瑜都算是風流才子。文人名士筆下都是無比的讚美。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還有杜牧的: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 比較傳統京劇《群英會》與現代京劇《赤壁》
    在觀賞了傳統京劇《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和現代京劇《赤壁》之後,我的最大的感受便是,現代科技的發展和戲劇的新形式對傳統京劇的影響是巨大的。在泛娛樂化時代,京劇也面臨著巨大的改革。接下來,我將以《草船借箭》和《火燒赤壁》兩場戲,主要的來探討一下兩者的區別,並且對京劇的改良做一個簡要性的評論。京劇是戲曲的一種,戲曲是戲劇的一種。而我們通常所知的京劇,也就是傳統京劇,它以程式化的表演為主要的藝術特點,布景簡潔樸素,幾乎所有的調度都是由演員的表演來完成的。電影《霸王別姬》裡有那麼一種說法:「走七步才是楚霸王,走五步,那不成黃天霸了吧?」
  • 《小戲骨——紫金京昆藝術群英會「梅蘭芳華」少兒京劇大賽...
    由江蘇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文化廳、省文聯、省演藝集團為指導單位,紫金京昆藝術群英會組委會、泰州市委宣傳部為主辦單位的紫金京昆藝術群英會「梅蘭芳華」少兒京劇大賽定於2018年10月在江蘇泰州市舉行。作為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的故鄉,泰州市將致力提升紫金京昆藝術群英會的品牌效應,努力打造京劇「梅派之城」。
  • ...原創現代京劇《大樹成蔭》獲第二屆紫金京昆藝術群英會優秀劇目獎
    中國江蘇網12月4日連雲港訊(通訊員 周靈 姚紹莊) 11月30日,在省京昆名家名段演唱會暨第二屆紫金京昆藝術群英會閉幕頒獎晚會上,連雲港市贛榆區原創現代京劇《大樹成蔭》獲評第二屆紫金京昆藝術群英會優秀劇目獎,全省共4家京劇院團獲此殊榮,贛榆京劇團是其中唯一一家縣區級京劇團。
  • 滬上京劇群英會
    揚州網訊(記者 丁鶴林)周日,一位京劇戲迷來訪,我們一起暢談國粹京劇的藝術價值,並翻看我收藏的《菊壇演出影集》,去年秋由上海弘揚社主辦的《紀念京劇大師楊寶森先生誕辰110周年演唱會》盛況,那一幕幕動人情景又重新浮見,讓記者難以忘懷。
  • 26臺京昆好戲登上第三屆紫金京昆藝術群英會
    全國348個戲曲劇種中,京劇與崑曲影響最大。從11月1日晚開幕式演出京劇《眷江城》,到11月30日閉幕式演出崑劇《梅蘭芳·當年梅郎》,一個月內將有26臺京昆好戲登上第三屆紫金京昆藝術群英會。  京劇《陳修良》《梅園往事》回望戰爭年代,解讀偉人與英雄的光輝事跡;崑劇《世說新語》《浮生六記》、京劇《鐵證長堤》踏進歷史長河,探尋千年文脈、名士風流;京劇《幸福「158」》描摹當下反映民生,崑劇《崢嶸》講述抗疫故事,這些當代題材新戲融入時代審美,凝聚京昆戲曲人的時代思考和新鮮詮釋。
  • 江蘇首屆京昆藝術群英會落幕 京劇《青衣》摘紫金獎
    江蘇首屆京昆藝術群英會落幕 京劇《青衣》摘紫金獎 2016-12-作為一場京昆藝術領域的群英會,江蘇原創劇目尤為受到各界關注。  本次群英會評選出京昆藝術紫金獎「新秀獎」、「表演獎」、「優秀劇目獎」、「特邀獎」等四大獎項。  作為群英會開幕大戲,由江蘇大劇院出品、組織創作,並與江蘇省演藝集團聯合製作的原創京劇《青衣》等5部劇目喜獲「京昆藝術紫金獎·優秀劇目獎」;劇中主演李亦潔憑藉筱燕秋一角,摘得「京昆藝術紫金獎·表演獎」。
  • 京劇千秋 麒韻流芳 京劇名家裴詠傑從藝五十周年麒派專場演出預告
    湖北省京劇院將於12月1日-3日晚19:00在京韻大舞臺舉辦《京劇千秋 麒韻流芳--京劇名家裴詠傑從藝五十周年麒派專場》,依次上演《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麒派專場演唱會》、《徐策跑城》《古城會》經典曲目。
  • 非遺傳承人嚴慶谷用英文唱京劇 背後是這番良苦用心
    嚴慶谷(右)與青年京劇演員朱何吉與現場觀眾交流互動。「Nothing can do, I just fall on my knees.」欣賞京劇演出時,屏幕上打出英文字幕並不稀奇。但,如果這齣京劇是用英文演唱的呢?  今天下午,近300名觀眾在上海京劇院周信芳戲劇空間欣賞了一出英文版的京劇選段《搜孤救孤》,表演者是著名京劇演員嚴慶谷。
  • 徽班進京230年了,京劇到底「振興」了沒有?
    到了30年後的今天,我們忽然發現,喊了幾十年「振興」,好像京劇並沒有振興起來。相反,老戲在走下坡路,演出劇目乏善可陳;新戲排了一些,但也沒有幾齣能火起來。所謂「優秀演員」數不勝數,然而能稱得上真正的名家、領軍各門派的風流人物少之又少。——這就是京劇的現狀。聽史依弘講,劇團演傳統戲,就是置辦幾身行頭都困難,團裡不給添置。
  • 京劇名家--侯丹梅
    >《她從雪山走來》伴舞組織工作獎南京市文化局2003年1月1日,農曆壬午年十一月廿九日:2003年慶元旦迎新春赴港預演暨中國武旦群英會第一天演出慶元旦迎新春赴港預演暨中國武旦群英會演出在逸夫舞臺拉開帷幕
  • 京劇還能這樣唱 上海非遺傳承人用英文推廣國粹藝術
    欣賞京劇演出時,屏幕上打出英文字幕並不稀奇。但,如果這齣京劇是用英文演唱的呢?  11月19日下午,近300名觀眾在上海京劇院周信芳戲劇空間欣賞了一出英文版的京劇選段《搜孤救孤》,表演者是著名京劇演員嚴慶谷。
  • 《沙家浜》名角、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譚元壽逝世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師文靜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京劇代表性傳承人、譚派第五代傳人譚元壽先生於10月9日12時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譚元壽出身梨園世家,曾祖父譚鑫培為京劇「譚派」藝術創始人。譚鑫培創始的「譚派」是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個京劇流派。20世紀初期,京劇已風靡全國,京劇界甚至形成了「無腔不學譚」的局面。譚元壽祖父譚小培、父親譚富英,均繼承譚派老生藝術。
  • 新編現代京劇《青衣》來泰演出
    顧海燕供圖  中國江蘇網訊 一年一度的梅藝節即將大幕開啟,根據畢飛宇同名小說改編的大型原創現代京劇《青衣》將作為本屆梅藝節的首場演出,跟泰州市民見面。  《青衣》由江蘇省文投集團策劃,江蘇大劇院出品及製作,自上映以來,場場火爆,每到一處都引發掌聲和讚美聲無數。這部現代京劇到底有何魔力,記者帶您提前探知。
  • 京劇臉譜介紹,整臉、三塊瓦等
    寒江孤雁1987京劇的行當,現在有生、旦、淨、醜,淨和醜,是需要勾臉的。其他行當不勾臉嗎?不是絕對的。旦角的鐘離春,崑曲中就勾臉,這是特例。京劇臉譜,有一定的規律,不能亂畫,有規矩;京劇臉譜,卻無定律,不同戲中的同一人物,行當、臉譜也會不同。《響馬傳》中的程咬金,是花臉;《鎖五龍》中的程咬金,是醜;同一齣戲,同一人物,不同流派來演繹,處理也不同,如《連環套》的竇爾敦,金派、郝派、裘派的臉譜都不同。
  • 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中國國粹——京劇
    京劇是中國的國粹,是流行於全國的重要劇種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清乾隆55年(公元1790年),原來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4個徽調班社,陸續進京演出,同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相互影響,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並吸收了一些民間曲調,逐漸融合、演變,發展成為京劇。
  • 關於京劇老生行當裡的你不知道的潛在規則
    寫了篇關於京劇的文章,但都是介紹的京劇的整體,短短的一篇文章是無法把中國的國粹所表達完整的,同樣京劇博大精深,這需要我們去用心聆聽,用心感悟的。不是簡簡單單的就能領會京劇的精妙之處,簡單說了京劇的精彩歷程,服裝。
  • 譚孝曾:京劇擎燈者
    下個月他又要到天津參加2016年的「走近大師」非遺講座,向老百姓講授京劇知識和京劇故事。&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譚孝曾1949年出生,京劇譚派第六代傳人,系京劇名家譚富英之孫、譚元壽之子,代表作有《定軍山》《失空斬》《四郎探母》《群英會》《龍鳳呈祥》《將相和》等。
  • 「風從運河來」非物質文化遺產篇之臨清京劇
    臨清人愛唱戲,愛聽戲,並有一定的演唱和欣賞水平。《臨清縣誌》記載:「吾臨所尚秦腔最多,次則為亂彈,而嘲哳嘔啞,殊難為聽。演皮簧者幾如廣陵絕調矣。」乾隆三十年(1765)前,「吹腔」(徽班進京時的主要唱腔)就在臨清市松林鎮田莊村紮下了根,且傳承綿綿,久演不衰。1953年夏,田莊業餘吹腔劇團赴京演出了《掛紅燈》一劇,受到程硯秋先生的接見和好評,並贈送了戲裝。
  • 新年京劇晚會在京舉行 胡錦濤江澤民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曾慶紅...
    新年京劇晚會在京舉行 胡錦濤江澤民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曾慶紅吳官正李長春羅幹出席 胡錦濤、江澤民、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曾慶紅、吳官正、李長春、羅乾等,與首都近千名群眾一起觀看了在這裡舉行的新年京劇晚會《騰飛華夏》,喜迎2007年的到來。  當晚的懷仁堂裡歡聲笑語,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