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呈報固原市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工作進展情況的報告
自治區民政廳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中心:
為進一步規範救助工作,加強動態管理,破解對象識別瓶頸,精準識別對象,促進救助公平公正,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社會救助家庭經濟情況核對辦法(試行)》(寧政辦發〔2014〕240號)、《寧夏回族自治區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實施細則(試行)》(寧民發〔2011〕1號)和《固原市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信息核對認定工作規範(試行)》等相關規定及要求,我局強力推進全市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建設,加強救助對象信息核對,對在冊救助對象
定期進行覆核,切實提高核對實效,有效提高救助對象認定準確度,以信息核對助推救助工作精細化管理水平上臺階。現將2016年上半年我市開展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是精準識別救助對象的重要依據,是加強和改進救助管理工作,促進救助公平的基礎和關鍵。建立和完善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加強部門協調,實現核對信息共享是開展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工作的核心和保障。中央扶貧攻堅「五個一批」明確提出要社會保障兜底一批,為救助工作賦予新的使命,面臨新的挑戰。精緻脫貧,精緻救助,積極參與,主動作為,大膽創新,全力做好救助核對工作,有效發揮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作用,為精準識別救助對象提供技術支撐和有力保障是核對工作者共同的責任。
二、克服困難,全面提高核對工作實效
積極發揮核對協調機製作用,主動上門開展工作對接,全面加強與人社、公安、公積金、教育、農牧、林業、工商、稅務、銀行、保險等部門(單位)的協調配合,實現部門(單位)基本信息核查無盲區,全覆蓋。截止6月底,全市共納入低保對象129416戶, 206873人。其中:城市低保戶109678戶,43754人;農村低保戶109679戶,163119人。在動態管理中,共對128665戶,270440人(城鎮低保32020戶,73736人;農村低保96645戶,196704人)低保對象進行信息核對,經核對認定不符合低保條件對象4408戶,8938人(城鎮低保746戶,2182人;農村低保2916戶,6756人)。
新申請低保對象核對4918戶,14978人(城鎮低保601戶,1518人;農村低保4317戶,13460人),經核對認定不符合低保條件對象725戶,2113人(城鎮低保60戶,160人;農村低保665戶,1953人)。同時,因教育資助工作需要,市級核對中心主動作為,充分發揮本級核對工作職能,經接受市教育局委託,對1959名在校的高中、中專受助學生家庭的財政工資信息、工商登記信息和車輛登記信息等進行了核對,共核對出財政工資信息65條、工商登記信息52條、車輛登記信息226條,共為國家節約低保救助和教育資助資金2941萬元。
三、核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部門之間信息共享不暢,個別部門不夠重視。特別是銀行和保險部門的信息共享艱難。
2.核對工作人員力量不足,按照核對工作人員編制到崗率低,個別人員到崗後又被調整到其他崗位,嚴重影響了核對工作的進程。
3.缺少信息共享平臺,目前還是手工核對,工作量大,效率低。
4.經費緊缺,有些有爭議的車輛和房產信息需要到實地去核查,由於經費緊缺,影響了核查工作的進展。
四、今後工作打算及建議
一是加快核對機制建設步伐,儘快提請市人民政府會議研究,建立市申請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聯席會議制度,爭取制定出臺核對辦法和核對細則,為開展核對工作開展奠定基礎。
二是指導各縣(區)民政部門加快核對機制建設,健全完善制度,加快協調配合,在現有手工核對的基礎上,加快核對資料庫建設,為下半年啟用核對信息平臺做好前期準備。
三是以此次機構改革為契機,強化核對工作在社會救助工作中的職能作用,積極爭取早日成立市、縣(區)核對機構,落實人員經費,為核對工作提供基礎性保障。
固原市民政局
2016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