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地方的美食文化都各不相同,而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四川的美食文化,我們都是知道四川這個地方地域寬闊,物質豐富,它的美食文化也非常的濃鬱,而作為四川的一個小縣城之一的安嶽,每年也吸引著很多外來的遊客。為什麼它會如此的有吸引力呢?無疑就是這個地方它有很多的美食。說到美食,很多人都是抗拒不了的,我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了,對於自己的精神層面追求也逐漸的有了改。
食物不僅僅只是為了果腹,更是需要滿足我們挑剔的味蕾。而今天小編要給各位介紹的一款風味美食就是是安嶽的鹹肉。鹹肉是用食鹽醃製的,又叫做醃肉,鹽肉。而這樣的一種風味美食,看起來就非常的整齊,而且表面沒有粘液,成菜之後的話則是色澤金黃,入口留香,可以說非常的吸引人,更多的食客對於這樣的一道風味菜品都非常的喜歡。
而很多的家庭,每年逢年過節都會醃製一些鹹肉,兒女們外出工作回來吃上這樣的一份家鄉小食,可以說是非常的滿足,非常的有家鄉的味道。而安嶽鹹肉,它的製作也很講究,如果各位感興趣的話,也可以跟著小編的步驟一步一步的進行操作。
首先我們選料上就有一個分別,那就是鹹肉有帶骨和不帶骨的兩種,兩種都有不一樣的風味,而它們的去區別就在於選取的原材料的部位不同。此外我們在選好了原材料之後,就需要對它進行修整,需要把碎肉以及汙血,碎油等等把它剔除乾淨,然後我們可以用刀在每一塊肉片間距了一定距離的位置上劃上幾刀,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鹽能夠滲入進去,醃製的時候可以更加的入味。
而鹽的濃度也很講究的,如果過鹹了的話,到時候肉吃起來真的有點一言難盡,但如果鹽過少的話肉就會變質,所以它的比例大致是1/3。此外在抹鹽的時候也很講究的,那就是一般分為三次抹鹽。第一次抹鹽叫做初鹽,我們需要在原料肉的表面均勻的塗上一層鹽,然後把它放置到一個特定的地方。而第二天的時候,我們需要再一次的抹鹽,那麼這一次的工序叫做大鹽,這一次的抹鹽會更多一些,而且在每個刀口處都要塞進去鹽巴,讓它能夠更加入味,而且在擺放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上下層調動位置。
此外第三次抹鹽叫做復鹽,一般是在兩三天之後,給每一塊肉片上抹上鹽巴。而經過三次抹鹽的話,差不多在25天之後就能夠成為鹹肉。而鹹肉一定要進行冷藏處理,可以把它堆放在-5℃的冷庫保藏,當然還有另外一個處理方法,那就是把它放在24到25度的鹽水當中浸泡。所以在小編看來,鹹肉的製作過程是需要費心的,也很講究,一定要把控好每一次抹鹽的用量和間隔抹鹽的時間。
而最後對成品的鹹肉進行做菜處理的時候,切豬肉時也有它的技巧所在,那就是豬肉一定要斜切,這樣的話肉質會比較的細,而且筋比較少,炒菜吃起來的話會不容易破碎,還不會塞牙。當然在切肥肉的時候,我們可以先將肥肉蘸一下涼水,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節省力氣,因為沾了涼水之後切肥肉它不會滑動,也不容易粘案板。所以說鹹肉的每一步製作都有一定的技巧性,所以各位看官朋友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