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曾國藩傳》5、練就「神兵」,一雪前恥

2020-12-18 曉書童頻道

籌餉難,難於登天

到衡陽練兵的曾國藩,面臨著諸多困難。

一是沒有辦公地點。他只好租住了一戶祠堂當辦公和住宿的地點。

二是在地方上沒有名正言順的職權。他本來想掛上「統轄湖南湘軍總營務局」的牌子,但是轉念一想,自己因為過分張揚已經與湖南官場的關係如此緊張了,於是他還是用湖南審案局的名義來接送公文。

三是沒有經驗。怎麼招兵、編營、訓練、排兵、布陣等等等等,所有環節全全部部都要從頭學起。

這些困難已經讓曾國藩舉步維艱,但是相比於籌集軍餉來說,以上這些又根本就不算什麼了。

辦團練,朝廷那可是不給一分錢的,只有曾國藩自己去解決,那他能有什麼辦法呢?還不就只能去勸大戶捐錢。你想想看,找人要錢這種事情要有多難搞?曾國藩只好軟硬兼施,一方面給願意捐款的人一些榮譽性的名頭,發個獎狀啥的,反正都是些虛名。另一方面呢?如果敬酒不吃的話,他只好強行勒派,這也自然招致地方大戶的重重怨恨。

為了籌餉找人捐款還給自己惹來了禍事。當時原湖北巡撫的孫子叫做楊江,這個人挺不錯的,急公好義,主動捐贈了曾國藩兩萬兩白銀,曾國藩感動之餘想把他樹為表率,帶動捐款事業。於是就上疏皇帝,請朝廷追加他已故的爺爺一個光榮稱號。

但是鹹豐帝發現這個爺爺,也就是原湖北巡撫,生前為官平平,還受過處分,根本不配這份榮譽。但其實當時軍務緊急,就算同意這個請求也不是啥大不了的事情。可是這位精於小事疏於大計的鹹豐皇帝根本不體諒曾國藩的難處,大發雷霆,說他這樣做完全就是袒護同鄉,以私廢公,可惡至極。差點就把他革職拿辦,最後是降級留用。

你看,曾國藩籌集個軍餉還把自己的烏紗帽都弄打折了,從二品降到了三品。他自己就感嘆:「勸捐之難,難於登天啊。」

摯友之死

1853年曾國藩開始創辦湘軍,第二年出師,這一年多的時間裡,除了要解決用人,籌餉、購買軍備、建立制度等等難題之外,還有一個巨大的外部壓力,就來自於鹹豐皇帝。

湘軍可是傾注了曾國藩的全部心力,他要用這隻軍隊來挽救大清的危亡,所以在沒有真正練成之前,他是絕對不敢輕易出兵的。正所謂,劍戟不利,不可以斷割;羽翼不豐,不可以高飛。

這在曾國藩看來,當然是沒錯的,但是在鹹豐皇帝的政治視野當中,湘軍的創立,根本算不上什麼大事兒。

太平天國在定都南京之後,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北伐。在1853年的8月,太平軍揮師直指武漢。當時鹹豐手上已經無兵可調,於是想起了曾國藩,雖然他對湘軍從來沒有報什麼太大的希望,但起碼現在可以拿來救救急,於是命曾國藩增援湖北。

當時曾國藩練兵才到一半,湘軍羽翼未豐,他只要找各種藉口搪塞,拖延不去。好在形式很快發生了變化,戰事離開了湖北,曾國藩才算鬆了口氣。

可沒過多久,太平軍又進攻安徽。鹹豐再次下令讓曾國藩出兵。而且這次安徽巡撫江中源是曾國藩的摯友,交情非常的深。

他們兩個在京城的時候就認識了,江中源曾拜在曾門之下,也受過曾國藩的保舉之恩。後來太平軍入湘,江中源散盡家財,招募兵勇抵抗。因軍功卓著先後升知府、按察使、最後授安徽巡撫,這個人確實是一個難得的將才。

那既然有這一層私人感情在內,按理說曾國藩應該出兵相助,然而他再次抗旨不往。沒過多久,江中源被太平軍圍困在廬州,彈盡糧絕。危機之中,他親自給曾國藩寫信求救,鹹豐也再次命其出兵救援。

但曾國藩依然不為所動。這下把鹹豐給惹惱了,他降旨嚴厲斥責曾國藩。可曾國藩回覆說:我當初在家守孝,是你非要我出山。我帶兵本來就沒啥經驗,處處都是困難,所以不得不再三的準備。如果你現在逼我出兵,我肯定失敗。與其失敗之後你治我欺君之罪,倒不如現在你就治我個畏縮不前之罪好了。我一個文臣練兵,不能在家守孝,已經受到士林譏諷,現在以大言欺世,又要受到全天下的嘲笑,我還有什麼面目活在這個世上。想到這些,我晚上都是一個人偷偷的躲在被窩裡哭,你知道嗎?

曾國藩表現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反正現在就是不出兵,你要怎麼處分我隨便吧。

另一邊,曾國藩也寫信給江中源。他說這次練兵是為天下根本之計著想,因此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我現在出戰,無異於送死。

但是江中源估計都沒有看到這封信,沒過幾天,太平軍攻破廬州。江中源身受7傷,投水而死,時年42歲。曾國藩得到消息,悲痛欲絕。

恩師之死

曾國藩拒不出兵,不僅折損了好友的性命,還葬送了自己師座的性命。

太平軍攻入湖北形勢危急之時,吳文鎔任湖廣總督,坐鎮武昌。當年曾國藩中進士的時候,吳文鎔是主考官之一,與曾國藩有師生之情,從曾國藩日記中的記錄來看,兩人關係也是非常的親近。

吳文鎔到達武昌的時候,全城官兵倉皇無計,人心渙散。他臨危不亂,誓以死守。吳文鎔跑到安寶門城樓上晝夜處理文卷,大家看著他,兩個月連衣服都沒換過,決心要與全城官兵共生死。這樣人心才得以安定下來。太平軍看到防守嚴密,也不得不放棄直接進攻。

但是呢,有一個變數發生了。當時的湖北巡撫叫做崇綸,這個人貪生怕死,他請兵出戰,其實是想要藉機逃跑。吳文鎔一眼就看出了他的把戲,斷然拒絕,崇綸因此懷恨在心。

不久之後,太平軍再次逼近省城,吳文鎔多次與曾國藩通信商量用兵大計。曾國藩說,您老人家千萬不要出城迎戰,不然必敗無疑。您死守武昌,堅持到明年年初,等到我的湘軍練成,我們裡應外合,夾擊太平軍。

結果崇綸從中搗亂,他不斷上疏鹹豐,說吳文鎔貪生怕死,不敢出兵。鹹豐皇帝本來就有沒啥主意,又急於求成,於是下令讓其出城迎敵。

吳文鎔是個明大理之人,他在危急之中又一次給曾國藩寫信說,我如今為崇綸所逼,不得不以死報國,已經沒有生還的希望了。你所練就的湘軍,千萬要等到有足夠的把握,再出戰應敵。千萬不要因為我的緣故,冒然出師。東南大局,全仰仗你一個人了。如果連你都失敗,那就沒有人可以指望了。我是萬無生理之人,而你是大有希望之人,所以我們選擇報國的方式,自然不同。

曾國藩讀到這封信,淚如雨下。

最終,在太平軍的圍攻之下,清軍不敵,吳文鎔,投塘自殺。他在朝廷這之中的地位很高,曾國藩因此又失去了一大支柱。

江中源是摯友,吳文鎔是恩師,都因為自己的按兵不動,使得兩個人先後兵敗自殺,而廬州與武昌也相繼淪陷。此時曾國藩的心理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曾國藩幾次抗旨,為練兵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使湘軍免遭輕進覆滅之災,為日後徹底平定太平天國積蓄了基本力量。但是鹹豐皇帝自從登基以來,還沒有哪個像曾國藩一樣的一而再再而三的頂撞違抗他的命令,這當然讓鹹豐皇帝對他的厭惡與日俱增。

在湘軍創建的過程中,曾國藩扛過了太多的困難與折磨,他當時用蚊子背大山,蜈蚣過大江來比喻自己的處境。在重重困難之中,他心裡也打過退堂鼓,但是一想到長沙之辱,便心境難平。他一定要讓當初逼他出走衡陽的湖南官員們看一看,到底誰能笑到最後。經過這一年的時間,歷經千辛萬苦,湘軍終於初具規模。

一雪前恥

1854年年初的時候,太平軍揮師南下,大軍直指長沙。

曾國藩召開誓師大會。兩丈多高的旗杆上掛著一面杏黃旗,旗幟上繡著一個鬥大的曾字。一萬七千名湘軍將士整齊列隊於操場上,各式戰船360艘,艦載大炮560門排列於港口之中,將士們衣甲鮮明,軍威雄壯,誓師之後,湘軍由衡陽水陸並發,迎戰太平軍。

曾國藩決定主動出擊,命帳下大將塔齊布率5營水路大軍攻打湘潭。在塔齊布走後,曾國藩接到小道消息,說靖港一帶盤踞著小股的太平軍部隊,大概幾百人,防守薄弱。曾國藩想著我手上還有幾千人,處於絕對優勢。如果拿下靖港,不僅解除了長沙北面的威脅,還可以切斷湘潭敵軍的北歸之路。

當時曾國藩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考慮就是首戰必勝,要開個好頭,以此鼓舞軍隊的士氣。而且自己親自指揮一場勝仗,也能向全湖南的官員以及皇帝證明自己。

於是,曾國藩親自率兵攻打靖港。

可是曾國藩收到的情報有誤,靖港的太平軍遠遠不止幾百人,而且準備非常充分,火炮齊備,嚴陣以待,就等著曾國藩進入包圍圈。不出所料,湘軍轉眼間會被擊潰,士兵們調頭逃跑。

曾國藩大怒,豎起了「曾」字大旗,親自手持利劍,高喊過旗者斬。但這也無濟於事,敗兵紛紛從曾國藩身邊饒過。

本以為勝券在握的曾國藩,迎來了首戰的慘敗。想想自己親手訓練出的士兵,在靖港潰散的表現,看來塔齊布帶領攻打湘潭的那一支部隊也好不到哪去。眼看自己的全部希望頃刻間化為烏有。又想起湖南官員的譏笑與鹹豐的輕蔑,曾國藩羞憤難當,跨步衝出船艙,縱身一躍跳進了水裡,想要自殺,好在身邊的護衛立馬把他給撈了起來。

曾國藩尋死不成,只好把殘兵敗將先帶回長沙再說。來到長沙城外,不出意外的迎來了眾人的嘲罵。湖南提督鮑起豹更是說曾國藩勞民傷財,引狼入室,緊閉城門,都不讓湘軍進城。

曾國藩待在船上羞憤至極,穿著那身溼衣服,不吃不喝的坐在那裡奮筆疾書,給鹹豐皇帝寫遺書,打算再找機會尋死。

就在這個時候,捷報傳來,塔齊布大獲全勝,湘潭大捷。

湘潭之戰,不到萬人的湘軍,與三萬之眾的太平軍殊死作戰,前後六天,十戰十捷。以少勝多,太平軍精銳部隊幾乎全軍覆沒。這可是自太平軍起事以來,清軍取得的最大一次勝利。也是太平天國與清朝命運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湘潭失手,靖港的太平軍也自動撤退,長沙之圍宣告解除。這一下,曾國藩當然就不再想死了。

自從金田起義,鹹豐皇帝就一直調兵遣將全力鎮壓,但是天平天國卻一路勢如破竹,甚至攻佔並定都南京,鹹豐皇帝所聽到的全部都是兵敗如山倒的失敗消息。

等到曾國藩練成湘軍的時候,鹹豐皇帝幾乎已經徹底的絕望了,他自己都感嘆說,明代天啟皇帝昏庸無道,但是沒有亡國,而崇禎非常的勤奮卻亡國了。如今太平天國勢力龐大,看來我要像崇禎一樣了,非亡國之君,奈何當亡國之運啊。

就在絕望之時,鹹豐收到了曾國藩的捷報,自然是興奮至極,大喜過望。

他趕緊發出了一系列的上諭,嘉獎曾國藩,命令說湖南全省文武官員,除了巡撫一人之外,曾國藩都有權調遣。這就從根本上改變了曾國藩在湖南的政治地位。

巡撫駱秉章接到上諭之後,立馬帶著一眾官員,擁著一頂轎子,親自去接一直住在船上的曾國藩進城。這下大家都認識到了曾國藩果然有兩把刷子,有些曾經辱罵過曾國藩罵的官員,當晚單獨登門拜會,檢討道歉。

而曾國藩的仇人,湖南提督鮑起豹被皇帝革職拿辦。長沙全城百姓歡呼雀躍,塔齊布凱旋歸來之時,人們也是聚觀相嘆,以為他是三頭六臂的神人。

曾國藩忍辱負重,臥薪嘗膽,現在終於挽回了面子。可以說如果沒有長沙之辱,就沒有他後半生的功名事業。這一次挫而後奮的成功,強化了他越挫越勇,百折不撓的性格特點。他自己也感悟到,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多。

對於有志者來說,挫折屈辱是最大的動力,打擊是最好的幫助。咬緊牙關,把挫折屈辱吞下,就成了滋養自己意志和決心的營養。這構成了曾國藩生命經驗中最核心的部分。

何以練就「神兵」

故事講到這裡,我們需要來解釋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大清王朝供養訓練了100多年的正規軍不堪一擊,而一介書生曾國藩花了一年多時間訓練出來的湘軍卻可以制敵呢?也就是說說,湘軍為什麼有戰鬥力?

曾國藩在創建湘軍的時候是怎麼思考這個問題的呢?他不是想湘軍怎麼才能有戰鬥力,而是反觀綠營軍,思考他們為什麼如此的不堪一擊。這是一個很成功的切入點。

觀察綠營軍,我們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士兵們普遍都有第二職業,有的兼職經商,有的兼職開個小茶館,或者幫人剃頭、修腳,甚至是給人當僕人,幹啥的都有。

林則徐在之前鴉片戰爭的時候就此事還專門向朝廷匯報過,說士兵們都在忙著照顧自己的生意,沒有心思好好打仗。

之所以這些士兵都要搞兼職,最大的原因在於清代軍隊的一個制度缺陷,低餉制。就是工資特別低。低到多少呢?每月每人大概是不到2兩銀子,兌換成今天的購買力的話,相當於400塊錢人民幣。這點錢怎麼可能夠一個人生活呢?所以士兵們紛紛開展自己的第二職業,養家餬口。

那士兵們做點小買賣,軍官們就玩點大的,他們普遍動用軍事裝備來賺錢。比方說把軍船租給商販運送貨物,把自己地段位置好的練兵操場直接租給地方商人使用。更有甚者,直接出動軍艦為鴉片販子護航來賺錢。

以上種種的貪腐行為,大部分都是朝野皆知的公開的秘密。之所以常年都沒有取締,正是因為工資低,讓軍官們自己去想辦法搞錢。

所以低餉制是一種非常短視的財政制度,雖然看上去為國家節約了大量的財政經費,但同時也讓軍隊貪汙腐化,喪失了應有的戰鬥能力。

曾國藩非常清楚的看到了這其中的弊病,所以他實行厚餉制,湘軍士兵的收入是正規軍士兵的3倍,而軍官則是同級別正規軍的6倍。

曾國藩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和一個文人,在這裡他沒有犯一般文人愛犯的唱高調的毛病,他知道要首先要解決士兵和軍官們生活的物質基礎,才能有之後的訓練和教育。

厚餉制是湘軍的第一個制度創新,第二個創新是「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也是反觀綠營軍之後決定的制度。

因為清代皇帝生怕軍官擁兵自重,所以每逢戰事,士兵和將領都是四處抽調組合,組成臨時的作戰部隊。這樣一來軍隊中的人互不相識,沒有私人感情,所以大家都聽皇帝的。可壞處也非常明顯,就是永遠也不可能形成一個穩固的群體,萬眾一心。結果就是各支部隊都只知道苦表現給皇帝看,爭風吃醋,相互掣肘。一支部隊敗了,其他人袖手旁邊,心中暗喜,如果一直部隊勝了,其他人也是只有嫉妒,怕人家升官發財。

所以面對這樣一直軍隊,曾國藩說就算是諸葛亮在世也不可能打勝仗。這完全就是制度的問題。所以曾國藩採用「將必親選,兵必自募。」意思就是說,所有軍官都是他親自挑選出來的,而軍官再去招募自己信任的人做營官,營官再自選統領,層層如此至到最基層的士兵。

這樣一來,每一層上下級之間都知根知底,而且都有選用提拔之恩。組織內部打通,形成了一個由感情紐帶凝聚起來的整體,整隻軍隊都同氣連枝,呼吸相顧,榮辱與共。絕不會像綠營軍那樣勝則相忌,敗不相救,而是勝則舉杯酒以讓功,敗則出死力以相救。

這就是湘軍凝聚力和戰鬥力的主要來源。這樣的組織原則其實違反了清政府的「兵為國有」,湘軍的私人性極強,每一級都只效忠自己的統領,換個其他人是調遣不動的,這實際上給後世的軍閥割據開了先河。

另外,曾國藩還立下了一條規矩,就是一旦某軍統帥戰死,則全軍就地遣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定呢?是為了讓部下全力保護自己的長官。因為只有長官活著,士兵才有發展機會。所以我們看到,曾國藩高明就高明在用制度解決了別人用道德去解決的問題。保衛長官這本是一個道德要求,但是曾國藩通過制度把它變成了符合下屬自身利益的行為。

第三點不同,是選人原則不同。

正規軍的將領都是武人出身,因為上戰場比的就是勇氣和體力。可是湘軍的將領,曾國藩選用的多半都是沒有打仗經驗的讀書人。因為曾國藩認為,精神的力量遠遠大於身體的力量,行伍出身之人雖有一時之勇,卻沒有堅定的信仰。而曾國藩渴望建立一支有信仰有精神力量的軍隊,因為有信仰在,可以激發出驚人的勇氣和能量。

而普通士兵的選擇,也與正規軍完全不同,他堅決不招有經驗的退伍軍人,他擔心把之前那種不好的習氣帶到湘軍當中,所以湘軍的兵源主要以純樸的山農為主。

所以在這樣的選人原則之下,湘軍的風貌與綠營軍完全不同。湘軍中人各個穿著樸素,各個吃苦耐勞,沒有虛頭巴腦的繁瑣程序,只求實際。

除了以上幾點之外,湘軍還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就是重視政治教育。

在曾國藩創建湘軍之前,我們國家的正規軍從來就沒有思想政治教育這麼一說,而正如我們之前所說,曾國藩是一個非常重視精神力量的人,他不斷的用「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孔孟之道和「不要錢、不怕死」的嶽飛精神來激勵將士,不斷的灌輸忠君愛國的思想。

曾國藩就是依靠這樣一支軍隊,成了大事。

事實證明,曾國藩的建軍思路是非常高明的,湘軍日後的成功完全都建立在這些制度基礎之上。

我們曾說曾國藩是一個笨人,但是他比別人更能吃虧,更紮實,更能不斷的鞭策自己。他雖然笨,但是所做的事情都表現出了極其的高明。這種高明都建立在笨拙的腳踏實地上,建立在絞盡腦汁的反思上。

曾國藩一生經歷千難萬險,處理無數大事,都很得當。他的過人之處就是不怕費心費力,對事進行不留死角的深入分析,並在此基礎上,找出要害,把握關鍵。處理完了之後,每次都總結經驗,為下次決策提供參考。

所以「智慧經歷越多苦難就越發的明晰」,真的是他切身的體會。

那湘軍意外的崛起,讓黃泉路近的大清王朝看到了起死回生的希望,按理說,曾國藩應該成為天下的中流砥柱,可以呼風喚雨了吧?其實根本不是如此,曾國藩不但沒有得到與自己功績相匹配的權利,而且沒過多久他甚至被解除兵權,賦閒在家。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下期節目,我們再聊。

相關焦點

  • 《曾國藩傳》:一本書讀懂曾國藩的升級之道
    作者在深挖史料的基礎上,以傳記形式,全面復盤曾國藩的人生路徑及命運抉擇,還原一個以往從沒有如此真實的曾國藩形象。從笨人到聖人,經歷五次恥辱,如何堅守笨拙,脫胎換骨?曾國藩的故事,年輕人值得一讀。 已出版五本關於曾國藩的書 出版方向記者透露,這本《曾國藩傳》的誕生,可以說是一個瓜熟蒂落的過程。
  • 揭幕戰中TES能否一雪前恥?
    揭幕戰中TES能否一雪前恥? 【CNMO新聞】2021年悄然來到,玩家們期待已久的英雄聯盟S11賽季也將於1月9日正式開啟。
  • 非人哉:本來想「一雪前恥」的露娜,被十一月無情「揭穿真相」
    非人哉:本來想「一雪前恥」的露娜,被十一月無情「揭穿真相」歡迎來到新動漫選集,大家有沒有想念小編呢?本期的《非人哉》動漫終於又開始了,這部動漫來源於生活,搞笑幽默是一種經過藝術加工的語言形式,喜歡小編的的話,可以經常和小編互動的呦!
  • 劉心《歌聲傳奇》男生版「玉女情歌」一雪前恥
    近日,劉心再次參加《歌聲傳奇》"甜歌皇后"楊鈺瑩專場的節目錄製,他憑藉一首男生版"玉女情歌"成功地一雪前恥。不過此次劉心奪冠到底與前次相比勝在何處呢?劉心演唱了一首《冬天裡的一把火》,在其中融入了很多流行元素,使老歌變得更加多元化、潮流化,重新煥發出時代魅力,讓人耳目一新,挑戰經典而又極具個人特色。其收放自如的演唱和大氣脫俗的舞臺表現徵服了所有的觀眾,獲得了難得的讚賞,但是最終卻敗給了"人氣王"李霄雲,男隊也因此敗北。劉心非常自責,甚至一度失眠。
  • 布蘭妮掃VMA三大獎 一雪前恥
    由地獄重返天堂的美妙滋味,Britney Spears 前日終於嘗透了!說的是第25屆MTV音樂錄像帶頒獎禮(簡稱VMA)上,穿著銀色露肩短裙的她甫出場,還未吐出片言隻語,臺下歌手與嘉賓已起立鼓掌歡呼。相比去年狀態仍未回勇,卻被迫假唱《Gimme More》,結果遭傳媒狠批的尷尬情景,剛好形成強烈對比。
  • 一雪前恥!歐文戰舊主17+7+5,奪得2連勝
    今日,歐文和老東家再一次相遇,到了球場上還是實力見真章,籃網隊的眾將們似乎要為歐文一雪前恥,一上來就是一頓猛攻,哈裡斯先是三分命中,隨後杜蘭特連取5分,籃網早早的一波11:2的攻擊波直接確立了場上的主動,歐文也不甘示弱漂亮的中距離急停,招牌的突破上籃,首節結束的時候,籃網已經35:23領先的凱爾特人12分之多。
  • 解讀《曾國藩傳》12、補天填海的「失敗者」
    緊接著衝進了教堂,見人就殺,教堂內的神父、修女都被殺了,然後還一把火燒了教堂。有20名外國人在這次事件中喪生,這就是著名的「天津教案」。▌怎麼都是錯天津教案震驚了全世界,於是朝廷就想讓直隸總督曾國藩來處理這件事兒,當時曾國藩的身體已經很不行了,他剛剛請了一個月的病假。
  • 《風雲》中最厲害的五大神兵及其排名
    《風雲》中最厲害的五大神兵及其排名《風雲》中神兵利器眾多,以絕世好劍和血飲狂刀最為著名。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厲害的神兵呢,它們的排名又是怎樣的?此劍頗具靈性,具有認主的功能,為步驚雲所降,終能完全發揮其威力,成為一柄絕世利器,也應證了其名絕世好劍!2、雪飲狂刀聶家家傳寶刀,刀長三尺七寸,天下間至寒之物,其相傳為女媧補天所餘之物白露鑄成為石中之鐵,乃天下間至寒之物,只有其出世時可以將其降服的人才可成功駕馭且於本家世襲先傳。配合傲寒六訣威力絕倫,與絕世好劍並稱《風雲》雙雄!
  • 曾國藩練就強大內心的秘訣之一:主敬
    曾國藩是否做到了說話算數?如果我們讀完曾國藩的家書和日記,縱覽他的一生,就會發現:曾國藩嘴上說的和行為是一致的,他用一輩子來實踐「主敬」,他的修身功夫就是從「主敬」開始的,他臨終前還在告誡子孫要「主敬則身強」。那麼,到底什麼是「主敬」呢?
  • 2020年全球暢銷藥TOP10阿達木單抗「一雪前恥」正向增長
    2020年全球暢銷藥品TOP10,阿達木單抗「一雪前恥」,實現正向增長!其中排名前三位的產品:艾伯維的阿達木單抗前三季度銷售額為146.8億美元;默克的派姆單抗前三季度銷售額為103.87億元;BMS的阿哌沙班前三季度銷售額為68.99。就多年霸榜第一的「阿達木單抗」今年的銷量預計會與去年銷售額相差無幾,在190億美元區間波動,更多重磅品種亮相榜單數量逐步上升。
  • 「傻弟弟」彭昱暢搭檔「大保健男神」喬杉,叫獸要一雪前恥了?
    《沐浴之王》彭昱暢 「勞模」彭昱暢,一年5部戲 今年的彭昱暢也太敬業了吧,從青春校園劇《風犬少年的天空》陪伴了粉絲們一整年,都快成「勞模」了,加油!「傻弟弟」,影帝在向你招手!
  • 風雲漫畫,雪飲刀真的跟絕世好劍是同級神兵嗎?
    #百度APP遊戲年度票選活動#風雲漫畫,雪飲刀真的跟絕世好劍是同級神兵嗎風雲漫畫中絕世好劍和雪飲刀分別是兩位主角的武器,就跟兩位主角齊名一樣,兩把神兵也是齊名的,絕世好劍乃是女媧補天剩餘下的奇石「黑寒」所鑄,擁有吸納天地萬物的能力,而雪飲刀則是女蝸補天留下的奇石「白露」所鑄,乃天地間至寒之神兵。在漫畫中,這兩把神兵都是世間最頂級的武器,那麼它們的品級是否一樣呢?
  • 歷數唐太宗生涯十一戰:虎牢關破鄭滅夏,平突厥一雪前恥
    歷數唐太宗生涯十一戰:虎牢關破鄭滅夏,平突厥一雪前恥百家號|緣是夢裡見過你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生於隴西成紀,他是大唐帝國最傑出的帝王。戎馬一生,為大唐開疆拓土,為大唐帝國劃立了版圖。爾後在其34年的軍政生涯中,他一共經歷了11場大戰,而且無一敗績。公元618年,時為秦王的李世民率軍親徵隴右割據勢力薛舉父子,雙方在淺水原對峙。此戰李世民採取圍而不攻,堅壁不出,後發制人的策略;待到薛軍精疲力竭時,唐軍再蓄勢出擊,一舉蕩平隴右。
  • 郭敬明新作《晴雅集》,靠鄧倫趙又廷能否一雪前恥?
    說起郭敬明,我不否認他是有才華的作者,畢竟他寫的書陪伴了我和大批九零後一整個青春。此次他重出江湖,並邀請趙又廷,鄧倫主演,顏值高演技好的流量和實力派相結合,其野心不言而喻。影片自開啟首映禮,邀請眾多明星導演觀看,觀眾的觀影感受褒貶不一。
  • 武俠劇中最強的五大冰屬性神兵,心劍、魔劍皆上榜,雪飲刀排第一
    在武俠劇中有許多的神兵利器,而這些神兵利器中有不少是有屬性的,比如說火麟劍就是火屬性神兵。冰屬性神兵也有不少,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武俠劇中最強的五大冰屬性神兵,有補充的歡迎補充。
  • 曾經被稱「屌絲一寶」,如今改款歸來,要一雪前恥
    導讀:曾經被稱「屌絲一寶」,如今改款歸來,要一雪前恥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鬧太套」黃曉明疑上《蒙面唱將》一雪前恥
    周日晚20:30《蒙面唱將》第二季將開播,網友發現戴海綿寶寶面具的歌手疑似黃曉明,還起了個名字叫「寶寶翻身把歌唱」,看來這次黃曉明自信爆棚,是打算通過歌唱類節目「翻身」一雪前恥。聽說黃曉明要來上《蒙面唱將》,網友充滿期待之餘也翻出了他唱歌的視頻。
  • 武俠劇中隕鐵鑄成的七大神兵,絕世好劍、雪飲刀上榜,幽冥劍第一
    在武俠劇中有很多的神兵利器,得之可以實力大增,還能擁有強大的殺傷力,而這些神兵利器大多都是由特殊的材料所鑄成,其中最為普遍的一種就是天外隕鐵了,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武俠劇中天外隕鐵所鑄成的神兵利器。2絕世好劍出自:風雲雄霸天下絕世好劍乃是拜劍山莊花了一百年的時間,三代人的努力,以天外神鐵黑寒鑄成神兵。傳聞此神鐵黑寒乃是女媧補天之石,最後鑄成絕世好劍,以三毒血祭劍。此劍不僅殺傷力十足,還能夠吸收吞噬能量,十分強大。
  • 韓媒:中國球迷對選拔隊充滿期待,他們希望藉此機會一雪前恥
    據該報導稱,在本屆東亞杯首場比賽中,中國隊將在教練李鐵的帶領下對陣日本隊。
  • 曾國藩的學習之道
    作為大清王朝最為倚重的守護者,曾國藩一生雖政務、軍務繁忙,但每日讀書寫字的功課從未間斷。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32歲的曾國藩給自己定下了每日學習的十二條準則,即「日課十二條」。自「日課十二條」定下後,曾國藩硬是以非凡的毅力和恆心堅持始終,即使在晚年病重的情況下猶手不釋卷。正所謂,欲成就非常之事業,必有非常之毅力和恆心不可。 治業必專精  曾國藩對治學須專精的觀點深以為然。他說:「凡看書只宜看一種,一種未畢而另換一種,則無恆之弊,終無一成;若同時並看數種,尤難有恆,將來必不能看畢一種,不可不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