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讀完《焦慮的意義》羅洛•梅 著(三)

2020-09-04 管理的樂趣


心理治療師的焦慮詮釋


弗洛伊德主張,恐懼的關注方向在客體,而焦慮所指涉的則是個體的狀況,並且與客體「無關」。


蘭克:焦慮與個體化

阿德勒:焦慮和自卑感

榮格:焦慮與非理性的威脅

霍妮:焦慮與敵意




焦慮的文化詮釋


文化環境顯然是焦慮經驗的主要因素之一。


歷史意識的能力是一種自我意識的能力——同時以主、客體看待自己的能力——的發展。


弗洛姆指出,「不只歷史造就人類」,人類也造就歷史。


中世紀的概念認為人只是社會有機體的一個單元,相較於此,文藝復興時期則認為人是獨特的實體,社會只是烘託個人功成名就的背景。




焦慮理論的摘要綜合


焦慮是一種處於擴散狀態的不安,恐懼與焦慮的最大不同在於,恐懼是針對特定危險的反應,而焦慮則是非特定的、「模糊的」和「無對象的」。焦慮的特性是面對危險時的不確定感與無助感。


成人身上的正常焦慮經常被忽視,因為這種經驗的強度通常比神經性焦慮要來得低。此外,因為正常焦慮的特徵之一是,它可以被建設性地管理,因此不會以「驚慌」或其他戲劇性的形式表現出來。


正常焦慮的共同形式之一,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有限性,也就是人類面對自然力量、病痛、脆弱以及終極死亡的脆弱。


正常焦慮的另一項共同形式,個人只有在由其他個體共同組成的社會母體中,才能發展出他的個體性。


神經性焦慮就是在個人無法適切因應主觀而非客觀威脅時,所發生的情況;也就是說,阻礙個人運用自己力量的,並不是客觀上的脆弱,而是他內在的心理模式與衝突。


在初始的反射性防衛反應之後,接著會對威脅浮現出一種處於擴散狀態和尚未分化的情緒性反應——也就是焦慮;最後在成熟期則會出現,針對具體明確危險做出已經分化過的情緒性反應——也就是恐懼。

相關焦點

  • 十分鐘讀完《焦慮的意義》羅洛•梅 著(二)
    >梅森、柏恩與羅斯等三位作者總結認為,當事人認知威脅的方式,比威脅本身更為重要。恐懼可能會變成焦慮(當個人發現自己無法因應情境的時候),焦慮也可能變成恐懼(當個人開始覺得自己能夠適切地處理情境的時候)。忍受焦慮的能力對當事人的自我實現很重要,對他能否徵服環境也同樣重要。大腦皮質對腦中樞底部會有所抑制,有機體因此緩和並控制焦慮、恐懼或忿怒反應的強度。
  • 『羅洛•梅:焦慮的意義』前 言
    焦慮的意義[美]羅洛•梅 著 朱侃如 譯初版前言 焦慮,不只是當代或西方的問題
  • 十分鐘讀完《再見,演講焦慮》李超等 著(二)
    演講焦慮的壞情緒為何越想越可怕?人的情緒及行為反應與人們對事物的想法、看法有直接的關係。導致軀體症狀(心率)和焦慮水平之間的差異的根源是認知。認知治療的四步曲第一步找出不合理信念。第二步展開辯論。第三步建立新的合理信念。
  • 十分鐘讀完《再見,演講焦慮》李超等 著(一)
    導讀克服公眾演講焦慮的三要素:一定的緊張焦慮可以提高我們演講時的表現。公眾演講焦慮和公眾演講恐懼,指的是個體在預期經歷真實或想像的公眾場合演講的過程中,所引起或體驗的一系列身心不適的感覺或行為表現。從心理學角度,人的情緒由三個系統相互作用產生:認知:想什麼(例如:認識、想像、思考等)。行為:做什麼(例如:動作、行動)。
  • 十分鐘讀完《遠離焦慮》R.李德·威爾遜 著(三)
    第三部分 特殊問題藥物治療在六個領域有幫助:驚恐發作;困擾和憂慮;廣泛性焦慮症;單純恐怖症;社交焦慮症或恐怖症;抑鬱與焦慮或驚恐的結合焦慮症的一種形式,下面有幾點建議:從得到精確的診斷開始沒有神奇藥片不要忍受不必要的痛苦來證明你的「堅強」公正地評價藥物願意忍受一些藥物的副作用持續用藥時間逐漸停用藥物與客服焦慮相似的一條原則是
  • 十分鐘讀完《羞澀與社交焦慮》馬丁·M.安東尼等 著(三)
    社交焦慮的認知療法猜想:消極情緒由消極解析以及消極想法引起。當一個人把一個情境解析為有威脅性或危險性,焦慮和恐懼就會產生。你是控制自身想法及感情的專家。認知療法的目標是能夠更加現實地思考而不僅僅是積極地思考。
  • 十分鐘讀完《壓力管理》徐世勇 著(三)
    壓力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觀念的問題,壓力的程度按個人對外界事物的認知與解釋而定。所以,可以這樣說,壓力來自你的內心,壓力經驗也是主觀的判斷,因此壓力適應的根本在於個人如何解釋事件的意義。認知在管理中的技巧很重要。認知影響情緒,情緒影響個體的身心健康。
  • 十分鐘讀完《身份的焦慮》阿蘭·德波頓 著(三)
    第七章 藝術偉大的藝術作品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隱藏在心靈深處的緊張和焦慮對死亡的預見能夠使我們追求我們內心中最渴望的生活方式,我們還可以通過思考他人的死亡來擺脫身份的焦慮。對身份底下的焦慮的治療,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旅遊——在現實中旅遊或在藝術作品中旅遊——去感受世界的廣闊無垠。
  • 十分鐘讀完《羞澀與社交焦慮》馬丁·M.安東尼等 著(一)
    認知行為治療包括:(1)辨認出讓人有消極感覺(比方說焦慮)的思維模式和行為;(2)教會人們一些新的思維和行為方式,更好地控制焦慮。社交焦慮是指在社交情境中的緊張和不適,通常是因為害怕會做令人尷尬的或愚蠢的事,會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或是會被別人嚴厲地批判。社交焦慮如何影響人們的生活:社會關係:社交焦慮會讓人難以建立和維持健康的社會關係。教育和事業:嚴重的社交焦慮可能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學習和工作。
  • 十分鐘讀完《遠離焦慮》R.李德·威爾遜 著(二)
    第二部分 控制焦慮的襲擊驚恐是如何通過一次次短暫的焦慮襲擊來摧毀我們的信念,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災難的。以威脅取勝以突然襲擊取勝以控制思想取勝以預見未來取勝驚恐通過向大腦發出虛假的緊急信息來破壞身體的自然平衡,它告訴你去懷疑身體所具有的自然能力。
  • 羅洛·梅:人為什麼有時會感到空虛
    按|羅洛·梅(Rollo May,1909~1994),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傑出代表。
  • 十分鐘讀完《羞澀與社交焦慮》馬丁·M.安東尼等 著(二)
    >一次詳細的自我評估能幫助你了解和應對你在社交焦慮方面的困難。 要想成功地改變你的社交焦慮,你就必須願意、能夠而且準備採取行動。 克服社交焦慮的代價:藥物治療的代價:藥物可能對你產生副作用。心理治療的代價:心理治療也伴隨著代價,例如面對你感到害怕的情境。
  • 十分鐘讀完《羞澀與社交焦慮》馬丁·M.安東尼等 著(四)
    9 暴露在不適的生理感受面前症狀暴露法旨在幫助那些有急性恐慌的人不再懼怕那些由生理喚醒和焦慮引發的生理反應 你有以下任何一個問題,那麼症狀暴露法對你大概是有幫助的:你通常會害怕出現焦慮症狀;你害怕在他人面前出現焦慮症狀。
  • 十分鐘讀完《焦慮急救:30天克服焦慮》(三)
    第二十三天「取悅他人」的心理在經歷焦慮的人中很常見。產生這種心理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健康的個人界限。第二十六天現代心理學之父卡爾·榮格創造了「同步性」這個詞,它的意思簡而言之就是「有意義的巧合」。
  • 十分鐘讀完《焦慮急救:30天克服焦慮》(一)
    因為你和你的焦慮是一體的!如果丟掉焦慮,那就意味著你要將自我意識的一部分剝離並丟棄!當你反覆沉浸在這些感覺中時,你會為焦慮餵養情緒能量。請停止這種毫無益處的餵養行為!請為焦慮留出空間。既然它已經出現了,就隨它去吧。
  • 十分鐘讀完《焦慮急救:30天克服焦慮》(二)
    第十一天信念(比如「絕對的事」)更容易非黑即白。第十五天不管你現在多大了,當你感到焦慮時,其實都是你的內在小孩在焦慮。想像一下,你停止期望別人來做你的「父母」或「權威人士」(這就是前文裡「必須」的緣由!),並把自己看成和別人平等的人。
  • 十分鐘讀完《不焦慮的生活:14步帶你回歸平靜》(三)
    第8章 面對可怕的感受和感覺三個重要的理由(1)你所恐懼的感覺代表著正常的身體機能。(2)迴避感覺會提高一段時間後你對它們的覺察程度。(3)迴避感覺的努力反而會觸發這些感覺。對感覺的恐懼會讓這種恐懼的感覺變本加厲。在你基於暴露計劃決定要進行身體感覺暴露之後,你需要:(1)詳細計劃你如何引發感覺。
  • 十分鐘讀完《連接感:如何應對親密關係中的焦慮》(一)
    它能幫你更好地理解你們關係中的嫌隙,掌握一些特殊的技巧和方法,從而幫你提升彼此之間的連接感,並開始學習以更有效的方式來管理自己的焦慮。第一章 了解你的焦慮恐懼(fear):對感知到的危險所產生的強烈的生理和心理反應。
  • 十分鐘讀完《壓力管理》徐世勇 著(一)
    焦慮是人們體會的最令人煩惱的情緒之一。主要是指我們面對生活困難時所感受到的緊張和懼怕。情緒是個體的三大心理過程之一,它深刻地影響著個體的信念和行為。提高自己應對壓力的能力,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自己的情商。
  • 心理學大師羅洛梅:用生命與存在焦慮博弈
    焦慮是讓羅洛・梅體悟到自身存在的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夥伴。三十多歲正值壯年的羅洛・梅猝不及防地與死神打了個照面。在療養院臥病在床的三年間,最常到訪的朋友是焦慮,疾病直接威脅到了他的生命安全和作為個體存在的價值,迫使他重新思考自身存在的意義。「因此我調整了自己的存在,我此時此地的存在--我所擁有的就是這個存在和我患肺結核的身體。面對死亡是個很有價值的經驗,因為在這經驗中我學會了面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