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家、省、市關於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實施意見的通知和其他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義務教育學校自2009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績效工資。
一、目前實施的總體情況
(一)績效工資總量的核定
績效工資總量按學校工作人員上年度12月份基本工資額度和公務員規範後的津貼補貼水平核定。教師績效工資水平,按照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原則確定。義務教育學校和非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水平相當。
(二)績效工資分配
基礎性績效工資主要體現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水平、崗位職責等因素,佔績效工資總量的70%,按月發放。按省定九類標準執行。
獎勵性績效工資主要體現工作量和實際貢獻等因素,佔績效工資總量的30%。在考核的基礎上,由學校在核定的總額內根據規範的分配程序和要求,確定分配辦法。分配辦法由學校領導班子集體研究後,召開教職工大會討論通過,上報教育局批准,並在本校公示。我縣在獎勵性績效工資中統一設立班主任津貼、農村教師津貼、崗位津貼(課時津貼)教育教學成果獎等項目。
二、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績效工資水平低
自2009年1月份實施績效工資以來,我縣人均年績效工資水平為12000元,2014年1月調整為15200元,2014年7月調整為17600元。自2014年10月後,國家兩次調整基本工資標準,將部分績效工資納入基本工資,績效工資水平相應降低。2014年10月後,績效工資水平年人均14000元,2016年7月降為11600元。調標後平均工資水平有所提高,但就績效工資這一塊來說,教師的授課、班級管理等工作量並沒有減少,但績效工資水平反而降低了。
建議:績效工資因屬津貼補貼,可單獨核定標準。
2、績效工資水平差距大
目前我縣績效工資指導線為九類,年人均11600元水平。河北省績效工資分九類標準,第一類年人均水平為43200元,相差31600元,如此巨大的差距,讓廣大教師震驚,大大挫傷了一線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建議:績效工資省級統籌,標準統一。
3、績效工資未同公務員津貼水平同步調整
自2017年開始,我縣公務員執行公務交通補貼和移動通訊補貼。公務交通補貼正科職務每月650元,副科職務每月500元,科員職務每月400元。移動通訊補貼正科級正職職務200元,正科副職和副科職務每月150元,科員每月100元。我縣教師平均工資水平65056元,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70597元。教師工資水平低於公務員工資水平。沒有同步調整教師績效工資。
建議:同步調整績效工資水平或教師增加補貼項目。
4、班主任津貼
根據政策規定:原國家規定的班主任津貼與績效工資中的班主任津貼項目歸併,不再分設,納入績效工資管理。學校在分配績效工資時,首先要將班主津貼計提出來,然後再根據分配原則逐項分配,這樣,勢必造成群體性收入降低。
建議:班主任津貼獨立設置標準,和績效工資分開。國家根據班容量合理分檔確定津貼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