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國考,還是省考,考試通常會面臨五大題型,歸納概括、提出對策、綜合分析、貫徹執行、申發論述。在往年考試的過程中,提出對策題單獨命題的考察較低,但是可結合綜合分析和貫徹執行題進行綜合考察。結合2019、2020的國考和省考命題,不難發現提出對策題單獨命題的比重增加。對於考生而言,提出對策難度較大,不懂如何進行作答。下面中公教育專家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提出對策題型。
一、題型判斷
在學會做題之前,要先學會判斷題型,以便更好地確定作答思路。對於提出對策的題型判斷,可以通過題幹中是否出現「解決辦法、建議、對策」等表述,進行判斷。
例如1:「給定資料2」反映了鄉幹部小雷在竇家梁村異地扶貧搬遷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請你談談他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2020國考題目】
要求:內容全面,條理清晰。不超過300字
例如2:為了促進農家樂的發展,P縣政府擬出臺指導意見。請結合給定資料4,提出可行性建議。【201題目】
要求:緊扣資料,內容全面,條理清晰,語言通暢,字數不超過250字
在上述兩道題目中,不難發現問法均有涉及「如何解決」「建議」字眼,這些詞語的出現,表明該題目為提出對策題型。
二、問數判斷
在判斷清楚題型之後,提出對策題目涉及到問數,直接關乎要點是否齊全。例如,2020國考地市中談到「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但題幹中關於異地搬遷的問題並不明確,因此在寫此題目時,需概括問題,再提對策;再看2019年鄉鎮,問題是針對如何促進農家樂發展提出可行性建議,其目的明確,則無需概括問題,直接寫對策即可。總而言之,判斷問數可結合題幹中的問題或目的是否明確,若明確,則無需概括問題,直接書寫答案即可;若問題不明確,則需概括問題。
三、如何提對策
審清楚題型和問數之後,於考生而言就是找點,但是難點在於考生不知道找什麼樣的點。對於提出對策而言,主要有三種方式:
一是找直接對策,找標誌性詞彙,如「需要、要、應該」等詞彙。
比如:P縣農家樂發展,協會應該發揮作用,可提煉的對策為:協會發揮作用。
二是從材料中找相關話題的問題、原因並進行推導對策
如:交通是永遠的痛啊。有的沒有公交通達,有的沒有停車場、路況差,道出坑坑窪窪
問題推對策為:改善交通條件。在人氣旺的農家樂完善道路基礎設施,增加停車場位置,並增設通達的公交線路,提高交通可達性。
三是結合材料中相關案例的做法,根據其經驗或教訓推對策
如:針對老年人屢屢被騙提出解決建議
材料中案例描述為:針對老年人的詐騙案件多發,相關部門對主要的詐騙類型做了總結,並將這些詐騙套路不僅是讓老年人提高警惕的教材,而且應該成為警察辦案、相關部門強化管理的指引。
經驗推對策:總結老年人的詐騙類型,並對策進行宣傳,提高老年人的警惕。
總而言之,提出對策題的本質仍然是找點,需要從材料中找到作答對象有關係的問題、原因、案例等內容,從而進一步根據材料的細節表述和自身積累進一步分析。因此,在公考備考路上,為了提升提出對策題目,需要儘可能從材料中將要點找全,從而運用問題推對策、經驗推對策,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