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大數據,看這10本書就夠了

2021-02-15 知更圖書館

來了?坐。歡迎來到經管小酒館。

今天給大家推薦了解大數據必讀的10本書籍。

「你現在正坐在一座金礦之上,這些金子或被深埋於備份、存檔數據之中,或正藏在你眼前的數據集裡。」大數據現在已經成為企業發展戰略中的一枚重要的「棋子」,與大數據相關的東西都變得更有價值,從市場從業人員的薪資或許就能看出來一點大數據這個「香餑餑」的地位。

大家滿懷期待的來,我們也要負責任的說明,成為大數據高手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不可能看完這篇文章大家就能學會大數據了,但是我們是在指出一條通往大數據高手的道路,雖然其中修煉的過程極其艱辛,但是前途卻是非常光明的。沒有毅力的人,看看就好了,千萬別認真。


《大數據時代》

作者:[英]維克託·邁爾-舍恩伯格,[英]肯尼思·庫克耶

翻譯:盛楊燕,周濤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如果你想了解大數據,肯定要從這本書入手。

讀完這本書,你對於大數據的概念應該也有所了解了,歸納一下主要是這麼幾點:

1、絕不是有很多數據就叫大數據;

2、大數據是一種數據分析方式,與傳統數據分析方式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3、大數據的特點是「關注相關性,不關注因果」,這是大數據最核心的東西,一定要真正理解,並牢牢記住,不然你就很容易被別人忽悠;

4、大數據採用的是統計的方法;

5、大數據主要是結合人工智慧進行機器的自動數據挖掘;

6、大數據主要是用來作預測的。而不是象一般的數據分析,只是分析出歷史情況和現狀,未來還是要靠人去預測,大數據則是直接告訴你未來的結果。

同樣適合初級階段人群閱讀的書籍還有:

《大數據》

作者:塗子沛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大數據浪潮,洶湧來襲,與網際網路的發明一樣,這絕不僅僅是信息技術領域的革命,更是在全球範圍啟動透明政府、加速企業創新、引領社會變革的利器。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有言,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創造未來。而「大數據戰略」,則是當下領航全球的先機。

《深入淺出分析數據》

作者:(美)米爾頓 著,李芳 譯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我們生活在數據的天地裡,你的工作就是淋漓盡致地發揮數據的作用。這本書以類似「章回小說」的活潑形式,生動地向讀者展現優秀的數據分析人員應知應會的技術:數據分析基本步驟、實驗方法、優化方法、假設檢驗方法、貝葉斯統計方法、主觀概率法、啟發法等等等等,總之你想要了解使用的工具都在其中。

《失控》

作者:凱文·凱利(KEVIN KELLY,很多人都親切地叫他KK)

翻譯:東西文庫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為什麼是這本書呢?學完初級階段要記住的幾件事還沒忘吧?對,用統計的方法而不是因果的方法,預測未來。那麼,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本書說了些什麼:

「在對預測機制進行剖析的時候,法默最喜歡用這個例子來進行說明:「來,接著!」他說著就朝你扔過來一個棒球。你抓住了球。「你知道你是怎麼接住這個球的嗎?」,他問道。「通過預測。」

……

幾乎可以明確地說,「活系統」——獅群、股票市場、進化中的種群、智能——都是不可預測的。它們所具有的那種混亂的、遞歸式的因果關係,各個部分之間互為因果的關係,使得系統中的任何一個部分都難以用常規的線性外推法推斷未來。不過,整個系統卻能夠充當分布式裝置,對未來做近似的推測。」

——摘自《失控》

「歸納」即是「統計」的意思,或者說是較粗略的統計,歸納是不問原因的,接住這個球就完了,管它是什麼原因。

你想成為大數據高手,你想用統計的方法來對某些東西進行預測?(我現在來預測下你心裡想的某些東西是什麼。股票!噢,別誇我,我只不過是歸納了很多人的想法而已。)

好了,現在你來告訴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好好讀這本書?

同樣適合中級階段人群閱讀的書籍還有:

《數據之美》

作者:(美)西格蘭,(美)哈梅巴赫 著

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通過一系列的個人故事,你很快就會發現基於數據的工作會變得多麼廣泛和美妙。該領域的39位數據從業者解釋了他們是如何為各式各樣的項目來開發簡單而又優雅的解決方案。


《網際網路+:從IT到DT》

作者:阿里研究院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5年,「網際網路 」寫入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網際網路 」成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

這本書深度解析了「網際網路 」的內涵及其與雲計算、大數據、新分工網絡的關係。世界正從IT走向DT(數據技術)。IT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為主,DT以服務大眾、激發生產力為主,未來屬於DT時代。


《重新定義大數據》

作者:大數據戰略重點實驗室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大數據是人們獲得新的認知,創造新的價值的源泉。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和物聯網的發展,數據——這個曾經被忽視的東西,現在卻得到爆發式增長。不管是消費者,還是智能設備,它們所產生的數據大大超越了人們的想像。《重新定義大數據》提出了包括:塊數據、主權區塊鏈、秩序網際網路、激活數據學、5G社會、開放數據、數據交易、數據鐵籠、數據安全、數權法這些將引領未來發展的十大新趨勢。新的大數據技術進入市場將帶來新的增長,應當如何理解與運用大數據來指導未來的發展?這一切都可以從本書中找到答案。

(PS:這本書正在熱賣中,點擊文末閱讀連結即可獲得)

《複雜性》

作者:[美]尼古拉斯·雷舍爾(NICHOLAS RESCHER)

翻譯:吳彤

學完中級階段,你接觸到了一件事,「複雜性」,知道了事情複雜到一定程度,就不可能用尋找因果的方法去進行預測。

那麼到底什麼是複雜性,它的本質和原理是什麼?想成為大數據高手,你不能對此一無所知,因為你將一輩子與複雜甚至是極其複雜的事情打交道。

如果你讀過《失控》,可能此時心裡在想:完了,中級就已經這麼燒腦,那高級豈不是要把腦燒死了。畢竟微信之父張小龍也說過,讀完這本書(就是《失控》)的人可以直接去他的公司上班,而且他說的是「讀過」不是「讀懂」。但是和這本書相比,《失控》又顯得簡單多了,讀到這兒,是不是覺得高級階段的書簡直不是人看的書。其實還是可以努力看看的,我給大家稍微介紹一下。

再試圖根據事物如何必須按照理論的一般原理發展去解決問題,而是根據事物如何在通常的情況下按照我們能夠確定的最好情況去解決問題。與其尋求抽象必然性的一般原理,不如以某種經驗主義的精神,在經驗——帶有它的全部特徵偶然性和潛在不完備性——中尋求指引。

……

(然而)機會和混沌的宇宙不是不守秩序的(無政府狀態的),而只是複雜的,通過其自然的運轉展現著更高階規律的湧現。而當形式邏輯屈從於它的經典不變性時,一種新的非經典的、多值的(或者「模糊的」)邏輯業已誕生並取而代之。確定性(certainties)也有效地被或然性(probabilities)和似真性(plausibilities)所取代。

……

鑑於在複雜世界中對行動過程做出理智選擇難免是困難的……如果我們是相信統計學結論的學者,用概率統計推斷行為的正確性,那麼事情就變得更容易處理。

——摘自《複雜性》

是不是越介紹約不明白了,不用擔心,這是高階才會接觸到的知識。學習也要循序漸進,一下跳到高階肯定是懵的。但是如果你已經熟練掌握了中階知識,那進入高階就是順理成章的事。高階涉及的內容不只是技術上的,更多的是眼界的開闊,幫你打破思想的界限,突破自身的局限性。

同樣適合高級階段人群閱讀的書籍還有:

《量子物理史話》

作者:曹天元 著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這本書以極具詼諧但又不乏科學嚴謹的口吻敘述了經典物理和量子力學的碰撞,以及量子力學從無到控制整個微觀世界的艱難發展歷程,回顧了一些我們曾經學過的經典實驗。

《數據挖掘導論》

作者:(美)陳封能 等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這本書全面地介紹了數據挖掘,涵蓋了五個主題:數據、分類、關聯分析、聚類和異常檢測。這樣讀者在透徹地理解數據挖掘的基礎的同時,還能夠了解更多重要的高級主題。

相關焦點

  • 想要做數據分析,不得不看的10本書
    推薦這10本,特意問了公司做數據分析的大佬。從入門到進階,不得不看!通俗簡單,卻能夠讓你對數據分析的相關概念有大致的了解,要去體會作者傳達出來的思想邏輯和分析原則,這對你以後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ggplot2 是最優秀的數據分析可視化工具之一,這本書系統地講解了 ggplot2 的基本原理和具體操作,書中有大量的例子,也可以下載原始碼。
  • 為什麼《這樣讀書就夠了》這本書的爭議這麼大?
    認識論的一個基本要求是,對於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人們一定要充分了解之後才能下判斷。如果沒有深入了解,僅憑聽來的隻言片語做評價,就會發生認知偏差。我對於拆書幫也曾嗤之以鼻。不久前,我認真讀了《這樣讀書就夠了》這本書,對於拆書法有了一些了解。我發現很多批評拆書法的人,都沒有真正了解拆書法。
  • 新手學做烘焙,看這幾本書就夠了
    像短視頻、直播等視頻內容雖然淺顯易懂,但是缺乏深度,這方面恰好是圖文的長處。另外,一本完整的書籍要比零散的文章擁有更完整的知識體系,能把一件事物的本質解釋得一清二楚。憑藉著較長的篇幅,作者也能將自己的核心思想毫無保留地表達出來。就拿做烘焙的例子來說明,假如你想製作一個吐司,只要打開各大平臺搜索就能找到一大堆食譜。
  • 備考託福,看這幾本書就夠了!| 附贈獨家資料
    為了幫助各位烤鴨高效學習,核桃特意為各位精心挑選了一些權威又好用的託福備考資料,讓大家不用再花大把的時間在市面上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的參考書中去苦苦尋覓! 託福單詞 《紅寶書》「核桃獨家高頻詞」預覽核桃獨家 - TPO閱讀高頻詞-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備考時間緊迫,或者初級入門託福備考的小夥伴,核桃(嘔心瀝血)整理錄入了TPO 1-49的閱讀文本,(跪著)求技術小哥哥用大數據
  • 想了解真正的大學,看這5本書!
    如果你也有一個大學夢,或者不了解大學的意義,不妨就從以下5本書開始,認識何謂真正的大學。《大學的聲音》本書集中討論大學的辦學理念,大學硬體與軟體建設,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路徑,本科生及研究生培養模式,高等教育改革思路,教學與科研的關係,大學科研與國家戰略、區域經濟發展的關係等。
  • 孩子英語啟蒙,看這一本書就夠了
    這本書既符合中國的國情,又可操作性強。如果要對孩子進行英語啟蒙,真的這本書就夠了。作者蓋兆泉,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外研社資深編輯,曾主持多套英語教材和讀物的編寫與出版工作,熟悉各類英語教學法、教學理論、教材、分級讀物與原版書,致力於研究針對3—15歲孩子的家庭英語啟蒙。
  • 看這本書就夠了
    在認真看完了這本書之後,我深深被兩位老師的教學水平折服了,本書深入淺出地闡述了語文閱讀的技巧這本書真的有讓人「相見恨晚」的感覺,有點遺憾在我的學生時代沒有遇到這本書,浪費了許多盲目摸索還鮮有收穫的時間。我已經過了需要應試備考閱讀題的年齡了,但我仍然想把這本書推薦給6-12歲的學生、家長或者是老師們,如果你們想讓孩子輕鬆成為「閱讀小達人」,那麼就打開這本書吧!
  • 想進外企,想出國,不會英語怎麼辦?看1368個單詞就夠了!
    想出國,結果發現學了那麼多句式、語法,關鍵時刻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為何背了這麼多年的單詞,還是搞不定英語?看了N種教材,沒有一本能堅持下去呢?這一切,終究是什麼原因呢?書上說,學不好英語的根本原因是缺乏英語的思維。
  • 揭開心理諮詢的神秘面紗,看這本書就夠了
    第一次看到「果麥」官宣這本書的時候,就被它很Q的封面吸引了,一隻僅有輪廓和綠色填充的小青蛙。《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原來是「蛤蟆先生」呀,它怎麼了,為什麼要去看心理醫生,會發生什麼有趣的故事呢?迫不及待買來讀,事實證明,這的確是一本值得擁有的小書(薄本易讀),有趣且有料。✨這本書在1997年就已經出版,是英國暢銷20多年的國民級心理諮詢入門書。
  • 華為內部文章 | 有關大數據,看這一篇就夠了!
    第一,估計人類的生命普遍將延長10年以上,因為很多潛在的突發性惡性疾病爆發的概率大幅度降低了。第二,和上面的汽車故事一樣,保險公司也可以基於大數據重構商業模型,可以對每個人的大數據進行分析,對每個人進行針對性的保險業務設計。第三,藥廠的商業模式可能也改變了,藥廠擁有你相關的大數據,可以為你量身定做藥品,西服都能量身定做,藥品為什麼不能呢?
  • 提高數據分析能力,你不得不看的33本書|推薦收藏
    《誰說菜鳥不會數據分析》推薦理由:基於通用的Excel工具,在8個章節中,分別講解數據分析必知必會的知識、數據處理技巧、數據展現的技術、通過專業化的視角來提升圖表之美、數據分析報告的撰寫技能以及持續的修煉。讀者完全可以把這本書當小說來閱讀,跟隨主人公小白,在Mr.林的指點下輕鬆掌握數據分析的技能,提升職場競爭能力。
  • 學習C++,這13本書就夠了!
    Moo推薦原因:算是工具書,內容很多,建議當成字典或者參考書使用,在語法上遇到什麼問題或者編譯有問題都可以在這本梳理找答案。  推薦原因:建議反覆閱讀,是很多關於C++方面面試問題的出處  4、More Effective C++作者:梅耶(ScottMeyers)推薦原因:C++代碼的典型案例,書中不僅僅是分析STL的源碼,而且還會有大量的STL使用示例,這些示例完全足夠讓讀者對STL有一定的了解
  • 想從零開始學習寫作?讀這本書就夠了!
    《學會寫作》這本書的作者劉楊,他擁有十年媒體從事經驗,創辦了網際網路寫作教育品牌「主編課堂」,教授寫作方法,累計培養學員近十萬名,承接多家企業廣告宣傳和新媒體運營工作。可以說,《學會寫作》可以讓你擺脫不知道寫什麼、什麼都不會寫的狀態,從讀者逐漸轉向一個優秀的創作者,收穫個人的影響力。
  • 如果你想學好JavaScript,那這幾本書一定是你必不可少的!
    JavaScript DOM 編程藝術這本書作為被大家推薦的最多的前端入門書籍是有道理的。他能真正讓大家了解dom腳本編程,或是說前端編程技術背後的思路和原則。對於初學者來說,這本書沒有任何門檻,按部就班跟著書籍實例編寫代碼即可。
  • 培養獨立思考一定要看的10本書
    讀這本書不需要具備任何專業知識,但書中融匯著超凡的智慧。如果你已經讀過《第五項修煉》,那麼本書不僅有助於加深你對系統思考的理解,也為如何使用相關的工具與方法繪製系統循環圖,從而解決複雜的問題提供了詳細的指南,並展示了通過計算機仿真模擬可以獲得的神奇力量。這本書把我們這些從小就被唐詩宋詞經史百家,腐化的頭腦挽救回來,確實值得一看!
  • 《學校裡的敘事治療》:想搞定「問題學生」?看這本書就夠了
    寒假我在家給自己充電,看了這本《學校裡的敘事治療》,感覺找到了一些面對這些「問題學生」的方法。這本書是由加州大學教授John M.Winslade 和San Diego州立大學的教授Gerald D.Monk共同完成的,兩位教授都對學校教學和諮詢有很深的研究,多次舉辦運用敘事治療的訓練課程。下面我主要說說這本書在學校中對學生個體的一些運用方法。在介紹方法前,我們得先知道敘事為什麼這麼重要?
  • 在讀完這本書之前,我從未想過閱讀這件事都需要學習
    2、研究目錄頁目錄往往是容易被忽略的一環,我曾經就幾乎不看目錄頁,但其實目錄是最快了解一本書架構的方法,作者多半花很多心思在目錄上面,希望幫助讀者可以了解自己的書籍架構,個人覺得像小說類的書籍自然就沒必要看目錄頁,壞了自己的興致,但如是實用類的書籍,先看目錄頁是很有幫助的。
  • 想成為親密關係的妥善經營者,這9本書必讀!
    《幸福的婚姻》是約翰·戈特曼揭開男女長期相處之道的經典作品,這本實用的婚姻經營指南,任何夫妻都能從中受益。戈特曼在書中用大數據還原婚姻關係的真相,並總結出幸福婚姻的7個法則,引導讀者創建一樁高情商且長久的婚姻。本書暢銷全球,曾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榜首,長踞亞馬遜同類書榜單前列。
  • 2019年我閱讀了90+本書,這10本值得反覆閱讀
    我從2018年開始每看一本書,就在社交媒體上發表短評或者長書評。這個習慣維持了兩年,並將繼續保持下去。這麼做有兩個原因,一是逼著自己多少輸出點內容;二是記錄自己一年能夠讀多少本書。看過的書不止讓我開始思考,累計的閱讀數據給了我足夠的成就感,還給我的時間賦予價值。
  • 看完這7本書,更加理性的看這個世界
    1 《大問題》羅伯特·所羅門著, 張卜天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有小夥伴推薦對哲學還沒有任何的概念的童鞋看《蘇菲的世界》,這確實是一本淺顯易懂的好書,但個人覺得《大問題》更適合作為入門書。這其實也就是在哲學史中,一直沒有定論的唯理論和經驗論的爭論。從問題,而不是從流派或者哲學家的角度出發來談哲學,我想,是進入哲學的最好途徑。同時這本書還會不斷的鍛鍊你去像一個哲學家一樣的去思考,不斷的去追問,尋找自圓其說的答案。這是每個哲學家的基本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