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隨訪!30%分化型甲狀腺癌術後會復發轉移!

2020-12-14 騰訊網

甲狀腺癌術後,還會復發、轉移!

這不是危言聳聽,事實真的如此嗎?

面對甲狀腺癌,我們又該如何及時察覺?

今天,由小編和大家共同科普甲狀腺癌復發原因,我們又該如何有效捕捉甲狀腺癌復發信號。

一、分化型甲狀腺癌,術後復發率大約30%

分化型甲狀腺癌包括乳頭狀癌和濾泡狀癌,是最主要的甲狀腺癌類型,涵蓋了90%以上的患者。

它的主要治療手段是手術。

那麼,做了手術,是不是意味著已經治癒?

其實,目前專業界並沒有公認的甲狀腺癌「治癒」標準,大約30%的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會出現術後復發或者轉移,其中2/3發生在術後十年之內。

二、哪些因素可能增加復發風險?

有些因素可能為術後復發埋下了種子,比如手術時已經有頸部淋巴結轉移、甲狀腺外侵犯或遠處轉移,有甲狀腺癌家族史,手術有殘留癌灶等。

按照2015年美國甲狀腺協會的意見,具備以下因素的甲狀腺癌,復發風險較高:

1. 肉眼可見腫瘤侵犯了甲狀腺周圍的軟組織;

2. 腫瘤未完全切除;

3. 出現遠處轉移;

4. 病理分期為N1(有區域淋巴結轉移),並且轉移的淋巴結最大直徑大於3釐米;

5. 醫生判斷術後血清Tg(甲狀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水平異常增高;

6. 有廣泛血管浸潤的甲狀腺濾泡狀癌(血管侵犯大於4個病灶)。

目前並沒有明確醫學證據表明,某種食物可能增加復發風險。

不過,您應當注意飲食中的碘,海帶、紫菜等含碘量較高的食物建議少吃。

如有條件,可用無碘鹽做飯,但如果家中有正處於發育期的青少年兒童,則不必要苛求食用無碘鹽。因為碘對兒童體格和智力的發育是不可或缺的。

三、復發可能有哪些「信號」?

甲狀腺癌根治術後,幾乎所有患者都會感到不同程度頸部疼痛或不適,這是復發的「信號」嗎?

並非如此!

痛感與復發轉移等並沒有明確的關係。在手術過程中,神經、肌肉、血管等組織損傷,都會導致恢復期出現頸部不適和疼痛,可以通過康復鍛鍊來減輕。

出現以下情況,提示您需要格外注意:

1. 術後複查發現有新的頸部腫塊,要及時做 B 超檢查明確性質;

2. 血液指標異常;

(1)術後追蹤的主要生化指標是TSH(促甲狀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和Tg,一般每3~6個月複查一次。如果您已經接受甲狀腺全切除手術,體內沒有能分泌Tg的甲狀腺癌病灶和甲狀腺組織,Tg應降低到極低水平,如果在血清中檢測到Tg並高於正常,往往提示甲狀腺癌病灶殘留或復發。

(2)血清降鈣素與癌胚抗原升高,提示甲狀腺髓樣癌可能復發。

四、如何儘早發現復發的「苗頭」?

手術後定期來醫院隨訪、遵照醫囑完成必要的檢查,是早期發現復發或轉移的可靠辦法。一般來說,術後一年內,每3個月複查一次;一年後酌情延長複查間隔時間,例如每6個月複查。

如果需要調整甲狀腺素片藥量,則應在調整後1個月再次複查甲狀腺功能,觀察藥物效果。

需要提醒您的是,上面說的是一般原則,如果您的病情出現了波動,或醫生需要您增加複查,請一定遵照醫囑。

甲狀腺癌術後可能復發,必須遵照醫囑定期隨訪,才能儘早發現復發及轉移病灶。

文章來源: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頭頸外科

相關焦點

  • 「懶癌」隨訪不能懶——甲狀腺癌術後該如何隨訪?
    手術一直是甲狀腺癌的最佳治療手段。儘管絕大多數甲狀腺癌經過規範化的手術後治療效果很好,生存期很長甚至不影響生命,所以它在某種意義上的確是一種"懶癌",但是與全身其他惡性腫瘤一樣,仍然存在復發和轉移的可能,因甲狀腺癌術後復發一般最先出現頸部淋巴結的轉移,而頸部是人體的生命要道,氣管,食道,眾多的神經,大血管均與頸部淋巴結密切相關,一旦周圍器官受侵,產生的後果都非常嚴重。
  • 甲狀腺癌復發的「信號」有哪些?哪些因素可能影響復發風險呢?
    轉移和復發大多發生在根治術後三年之內,約佔80%,少部分發生在根治後五年之內,約佔10%。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會在2012年提出: 甲狀腺癌中的分化型甲狀腺癌(DTC),其中包括乳頭狀癌和濾泡狀癌,是最主要的甲狀腺癌症類型,涵蓋了
  • 甲狀腺癌術後的患者不能吃碘鹽?醫生:只有這種情況不能吃
    我國的《甲狀腺結節和分化型甲狀腺癌診治指南》中指出,甲狀腺結節中甲狀腺癌的患病率為5%~15%。 在義大利,2327例因甲狀腺結節就診的患者接受了細針穿刺活檢(fine-needle aspiration, FNA)評估,結果判定391例患者需要手術。其中28%的手術標本檢出癌症,佔所有結節的5%[1]。
  • 熱血外科 | Dr.Liu聊科普之「甲狀腺癌術後和優甲樂那些事兒」
    ,包括乳頭狀癌、濾泡狀癌、Hǔrthle細胞癌和低分化癌,分化型甲狀腺佔所有甲狀腺癌的90%左右,其中最常見的又是我們平常所說的乳頭狀癌。這幾種分化型甲狀腺癌在術後需要口服優甲樂(左甲狀腺素鈉片)進行抑制治療。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術後要口服優甲樂呢?TSH到底要多少才達標?口服多少劑量呢?什麼時候服藥呢?服藥期間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 哪些症狀提示肺癌術後復發轉移?
    哪些症狀提示肺癌術後復發轉移?關於隨訪,不得不說一點,醫生建議3個月或6個月的隨訪,這個隨訪時間是建立在身體沒有任何不適的前提下。肺癌診療指南裡也指出,隨訪期間,如果有症狀惡化或新發症狀,需要即時隨訪。那麼哪些症狀或信號會提示肺癌發生復發或轉移呢?
  • 甲狀腺癌術後復發初期無感覺,患者出現症狀腫塊已長大,別忘複查
    大多數甲狀腺癌患者的診斷年齡在30至50歲之間,研究發現,女性患病的可能性是男性的兩倍,這種差異可以通過孕期和絕經期間女性性激素的變化來解釋,這些激素會刺激甲狀腺結節的形成,有的結節會演變成甲狀腺癌。其實,大多數甲狀腺癌的患者在患病的時候並不是一下子就轉變為甲狀腺癌了,在這之前會有一些其他的疾病出現。
  • 肺癌早期術後發現小結節是復發轉移嗎?還真不一定!
    肺癌術後檢查出了小結節是復發轉移嗎?看兩點。一看「顏值」——根據結節的外觀鑑別結節的良惡性。對於肺癌患者,術後檢查發現小結節的情況時有發生。雖說降低術後風險的最有效方式是依賴於初次治療的效果,但是肺癌患者術後仍舊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降低肺癌術後轉移復發風險。如何預防肺癌術後轉移復發?
  • 30多歲女子患甲狀腺癌 醫生取出36枚淋巴結 啥情況?
    術後,李小姐恢復很快,不但說話發音正常,檢測甲狀旁腺素也正常,沒有淋巴漏的併發症出現,很快就出院了。  據悉,甲狀腺切除手術及規範的頸部淋巴結清掃是目前公認的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的首選方法。  為什麼會得甲狀腺癌?  現今為止,甲狀腺癌的發病病因仍未完全清楚。
  • 胃腸癌術後易復發 隨訪極為重要
    核心提示:如果食物中缺乏蛋白質,就有可能導致消化道上皮細胞分化異常而發生癌變。專家表示,飲食上最重要的就是講究均衡營養,每天吃齊五穀、蔬果、奶和肉四大類食物,以攝足人體需要的養分。  現象:消化道病患大多「談鏡色變」  才30歲的張群(化名)由於工作原因經常要應酬「拼酒」,最近又出現「胃出血」,為「清查」其胃部病變情況,醫生給他開了胃鏡檢查。一聽說要將一根下端帶有「鏡子」的小管從口中插到胃裡去照一照,個頭不小的大小夥居然嚇得拔腿就跑。
  • ATA風險分層仍然是DTC(分化型甲狀腺癌)的可靠預測因子
    分化型甲狀腺癌(DTC)的腫瘤學家通常使用美國甲狀腺協會(ATA) 2015年患者風險分層指南。一項真實世界的研究評估了該系統在DTC患者中的表現,發現該系統在預測短期預後方面是可靠的。
  • 得了甲狀腺癌。需要做全身檢查嗎?
    甲狀腺癌(thyroid carcinoma)是最常見的甲狀腺惡性腫瘤,也是近年來增長最快的實體癌。由於發生病因複雜及多樣,一旦患病往往擔心是否會有轉移。那麼得了甲狀腺癌需要做全身檢查嗎?
  • 吃碘鹽、海產品會導致甲狀腺癌嗎?
    若甲狀腺癌轉移到頸部淋巴結時,常常可以在頸部摸到異常腫塊,即腫大淋巴結。若甲狀腺癌轉移到肺、骨、腦時,可出現相應症狀,如:肺轉移可出現咳嗽、咯血、胸痛;骨轉移可出現骨痛、骨折、骨轉移灶壓迫神經導致麻木、癱瘓;腦轉移則可出現頭暈、頭痛、噁心、嘔吐等。此外,甲狀腺髓樣癌還可出現面容潮紅、頑固性腹瀉、心動過速、多汗等症狀。
  • 好好的肺癌術後,怎麼就復發了呢?那是因為沒有做好這件事!
    復發轉移是肺癌手術後死亡的主要原因。 因此,術後的隨訪監測非常重要,規律有效的隨訪可以早期發現和治療復發轉移或第二原發腫瘤,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肺癌患者預後。本文根據最新專家共識1,總結非小細胞肺癌術後隨訪策略,希望對臨床有所幫助。
  • 乳腺癌復發轉移的3大原因,你知道嗎?
    如果不幸被乳腺癌盯上了,經歷了手術、化療等治療手段後,最擔心的事情就是——治療後會不會復發轉移?復發轉移了怎麼辦?也因如此,很多患者如臨深淵,時刻擔憂復發轉移。更有甚者四處尋找「神藥」、「保健品」......術後的生活原應是安心調理的時候,卻人人自危,被重重心理焦慮籠罩。
  • 哪些症狀提示肺癌術後復發轉移?一定要注意觀察,早發現早治療
    老張是個早期肺腺癌病人,3年前在當地腫瘤醫院手術,因為分期比較早,IB期,又沒有明顯高危因素,術後就沒有進行輔助治療。那麼哪些症狀或信號會提示肺癌發生復發或轉移呢? 1.體重下降 肺癌病人手術後如果沒有任何病情反覆,體重應保持平穩。如果在較長時間內出現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就應檢查有無腫瘤復發的可能。體重下降是腫瘤復發轉移的徵象之一。
  • 女性惡性腫瘤發病譜中高居第4位 甲狀腺癌為何高發?
    醫學專家指出,其實絕大多數的甲狀腺結節屬於良性,每6-12個月定期檢查、隨訪即可,不必過於擔憂;但仍有5%-15%甲狀腺結節為惡性,也就是甲狀腺癌,需要進行進一步診療。事實上,與其它的惡性腫瘤相比,甲狀腺癌病情發展緩慢,是目前所有惡性腫瘤中惡性程度最低的癌症,也是患者存活率和治癒率最高的癌症,如果能及早發現並採取規範治療,絕大多數患者都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但若未能及早發現,少部分屬於惡性程度高的未分化癌,還是會造成死亡等風險。
  • 問答|如何讓孩子遠離甲狀腺癌?
    「5齡童聲音嘶啞竟是甲狀腺癌惹的禍」「9歲女孩患上甲狀腺癌並雙肺轉移」這些新聞令人不禁唏噓。這種成人多見的惡性腫瘤為何會發生在孩子身上?家長如何幫助孩子預防甲狀腺癌?甲狀腺癌的療效如何?治療會給孩子的生長帶來影響嗎?青少年甲狀腺癌發病情況2015年中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甲狀腺癌發病率為90/10萬,並且已躍居為30歲以前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症。
  • 甲狀腺癌術後護理也很重要!
    核心提示:甲狀腺癌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一種腫瘤疾病,這種類型的腫瘤治療的方法主要就是通過手術的方法去除,不過在甲狀腺癌術後是有很多事項需要注意的,只有這些事項全部注意到了大家還會恢復的更快一點。   甲狀腺癌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一種腫瘤疾病,這種類型的腫瘤治療的方法主要就是通過手術的方法去除,不過在甲狀腺癌術後是有很多事項需要注意的,只有這些事項全部注意到了大家還會恢復的更快一點,下面就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其中的注意事項吧!
  • 台州9歲女孩查出甲狀腺癌 雙肺轉移
    今天上午,浙江省腫瘤醫院頭頸外科韓春副主任醫生發來微信,和錢報記者說起了一個令人惋惜的病例:一個9歲的台州小女孩小荷被查出甲狀腺癌,而且已經雙肺轉移,這兩天剛做完手術,但因為病情很嚴重,術後需進一步接受核素治療,並且要終身服藥。這麼小的年紀就被查出甲狀腺癌,真的非常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