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你覺得從沒有鳥糞,是因為你沒法爬上去親眼鑑證!
故宮的房頂又沒有閆大師那樣的罡氣護體,一群鳥飛過來,總有繃不住鬧肚子的,防不住。
那麼故宮房頂為什麼給我們的直接視覺感觀是非常乾淨呢?
答案很簡單,故宮剛換的新琉璃瓦!
現在的故宮仍然是在大修期間,2005年初,《故宮保護總體規劃大綱》獲得國家文物局批覆,正式開啟大修計劃,計劃一直大修到2020年,到今天也沒停。北京門頭溝的琉璃渠的瓦廠馬上就得到了大批量訂單,馬不停蹄地開始生產、復修琉璃瓦和各種琉璃件。
從康熙年代,琉璃渠就是皇家宮殿群的制定御用琉璃瓦燒制地點,因為這裡出產一種「坩子土」,除了特殊原料,瓦廠還有特殊的燒制秘方。
除了生產新琉璃瓦,故宮拆下來的舊瓦大部分問題是釉面脫落,這種舊瓦必須在這裡重新完成掛釉燒制過程,除非破碎或開裂嚴重,否則不可丟棄,復修之後,外表跟幾百年前一模一樣,這叫做「修舊如舊」。
一句話,從遠處看,故宮房頂乾淨不乾淨,靠的就是琉璃瓦的新舊程度,全部換上復修過或新生產的琉璃瓦,哪兒還有個不乾淨?
當然,就故宮幾百年的歷史說來,其房頂建築還是提前做了防鳥糞的規避手段的。
手段之一:瓦片弧度與間距,保證讓鳥類站著不舒服,謝絕它們在上面遛彎的意願。
手段之二:傾斜度和光滑度,其釉質表面除了容易讓鳥獸在上面摔跤,也會讓鳥類糞便不易黏著在表面上,加上房頂較高的傾斜度,一有雨水天氣,自然衝刷乾淨。
手段之三:強烈反光,光澤閃亮的琉璃瓦,本就可以利用鳥類最怕強烈反光的特性實現驅鳥目的。
手段之四:生物武器,那就是飼養鷹犬,驅趕飛鳥,清朝統治者中,一直保有玩兒鷹的愛好,他們祖先的圖騰就是海東青。
手段之五:周邊投喂,在故宮周邊區域投食餵鳥,硬來不行來軟的,哄著來。
手段之六:不種樹或少種樹,相對其他皇家宮苑園林,故宮的古樹並不太多,一方面減少了行刺者隱身空間,一方面也減少了鳥類駐足的興趣。
絕殺手段:人工操作,假如以上種種規避手段用盡,要是碰上那不開眼的鳥群在遷移過程中投彈,碰巧有些鳥兒吃了油水大的蟲子,炮彈的黏著力槓槓的,碰巧還落在宮殿房頂外緣或脊獸身上,讓人一眼就能看見那種,那就只有靠宮人的人工操作了。
搭起架子,再藉助加長的工具清掃屋頂是工作常態,宮人們一般不會直接腳踩房頂的琉璃瓦,前朝的工匠在皇帝我腦袋上出現過還不打緊,你小太監在皇帝腦袋上方老是晃來晃去那算怎麼一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