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技巧#
北京故宮,又稱紫禁城。為明清兩代皇家辦公及休息場所,普通百姓絕難涉足。而現在,這裡是全國乃至全世界著名的景點之一。無論是工作日還是節假日,故宮經常是人山人海。所有來這裡參觀的人,都會有拍照留念的習慣。但經常拍到的除了人還是人…
如果我們換個角度來拍照,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紫禁城的巍峨壯麗不用加以贅述,大家都清楚。所以在這裡拍照,有時候不必要非拍個全景。除非您有特許,可以在閉館的時候獨自進來,那絕對是包場的趕腳,或者您可以開著大G進故宮…
我個人的習慣是,如果人多。可以拍拍局部,抓住想表現的重點
●關於建築
太和殿有多雄偉,天下人基本都知道。我用獅子做了前景,而建築主體作為背景後置,只要能大致看清牌匾上的太和殿,知道這是哪就行了。而且這石獅原本的作用就是在守護宮殿。從這個角度看更能體現出獅子的霸氣威武。
午門,作為紫禁城的南入口,門扇上九行九路門釘應該是最出名的。就連京味飲食都有依此形而命名的「門釘肉餅」。在此處拍照,我個人習慣以門釘為主題,從下到上傾斜角度,除了能夠體現出門扇的高大外,門扇上龜裂的漆面和門釘斑駁的表層質感,也能透露出歷史賦予的厚重感,尤其是在日光好的情況下,門扇上會有門釘的投影,效果更佳。
關於各個宮殿,如果想拍全景,還要片中無人,其實我覺得蠻困難的。我們換個思路,去拍宮門的近景。
明代建築的大門上其實都會有比較繁瑣的裝飾,這就是最好的素材。
同樣,如果宮殿門較高,則可採用仰拍,最大限度體現出其高大。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裝飾為主體,作為近景,其他的可以虛化。
關於琉璃瓦,最有細節的還要數瓦當和滴水。(當然了,如果能夠航拍的話,我個人建議從正上方俯拍)
個人覺得只要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角度清晰地表現出瓦當和滴水上的雕刻就可以了。
●關於石雕
其實故宮中的雕刻要拍起來比建築簡單的多。只要找好角度,拍清晰前景的細節,也就足夠了。就如同拍琉璃瓦一樣。當然,像大殿前這種臺階邊整塊的漢白玉雕刻,個人覺得最好的角度要麼是從空中俯拍,要麼是趴在地上去拍近景(類似有微距景深效果),但由於有護欄擋著,似乎並不太容易。
●關於其他
像故宮裡的這種銅製的金屬物件,其上也會有很多裝飾的細節。找到自己最喜歡的一點,其他的都可以通過景深虛化處理。
●寫在最後
說了這些,我並不是專業的攝影師,只能算是個喜歡拍照的普通人(在我看來,攝影和拍照還是有相當大的區別的)。作為普通人,在故宮這種景點,能遇見無人的時候是在是太難得了。以上的這些技巧的初始目的無非就是為了避開人群,免得在照片中除了人就是人,畢竟我泱泱大國,最不缺的就是人……
當然,我也有幸在故宮中拍到一些大場景中無人的照片,真的讓一些朋友以為我包場了。我會在以後分享出來。也希望同樣喜歡拍照或攝影的高人,給些指點。
如果你喜歡這些內容,加個關注吧。我會經常分享一些旅行中的見聞和拍照的個人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