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縣文化中心工程
海亮寧海公學工程
天逸府工程
海棠府工程
南門大橋改建工程
錦寧府工程
攝影人作為寧海城市發展的記錄者,同時也是受益者。因為許多讓人津津樂道的攝影作品,都是城市建設風光的掠影。自環球之眼、天明湖、金融中心、十裡紅妝等拍攝點不斷湧現,從選題上就大大激發了攝影愛好者的拍攝熱情。
幾年前,曾採訪過一個凌晨三四點去杜鵑山蹲守拍照的攝影人,他說,當你爬上杜鵑山,隨著視點的升高,整個城市像一幅畫卷,緩緩地在你面前打開:廣闊的視野、鱗次櫛比的建築,會讓習慣了地面視角的人感到震撼。所以,無論寒冬酷暑,每個季節,他都會選一個凌晨來到杜鵑山頂,為這座城市拍下一張季節輪迴的照片。在他看來,這座小城每天都在發生變化,作為一個攝影人,這也是自己能為家鄉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
在那個沒有無人機的年代,探索高空視角只能靠爬山爬樓。隨著無人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攝影人開始使用無人機進行拍攝,用俯瞰的影像,記錄下了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正是通過這些圖片,讓我們這些普通的民眾有了意外的收穫,原來身邊這些鋼筋水泥的建築,也有歲月靜美的一面,大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之感。
航拍的創作方式,讓人耳目一新。以下是我們為大家帶來的幾張無人機拍攝的照片,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些不是我們常見的城市建築,而是一片片火熱的建築工地。
對作者來說,這次拍攝是一個新聞記錄的過程,這些圖片作為「講述人」,講述了有關空間、背景以及萬丈高樓平地起的時光故事。
對讀者來說,我們看到的施工,一直是平行的角度,我們不知道,鳥瞰這些工地,到底是什麼模樣?那麼這次,就讓我們一起來換個角度,從空中航拍俯瞰,瞧瞧圍擋裡的這些施工現場。
你會發現,有時換個角度來看世界,一樣的風景卻有別樣的精彩。
(文/葉子圖/李江林)
來源:寧海新聞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