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心態也不同。
我舅舅住的房子不大,甚至是蝸居可以形容,因為離人民公園很近,所以常跟我們說:「別看我的房子小,人民公園就是我的後花園,想去就去。」一般人只看到了房子小,不適宜居住。但舅舅從不糾結自己房子的大小,而關注房子的其他優點,比如離公園近,可以天天去散步健身。所以舅舅房子雖小,卻住得很幸福很安心。
有時我們快不快樂,幸福不幸福,和發生的事情沒有太多的關係,如果你會換個角度看問題,就沒有什麼困難或者傷心的事。
比如大家都聽過塞翁失馬的故事:一個老人的馬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們都為此來寬慰他。那老人卻說:「這怎麼就不是一種福氣呢?」過了幾個月,那匹失馬帶著胡人的許多匹良駒回來了。人們都前來祝賀他。那老人又說:「這怎麼就不是一種災禍呢?」家裡了很多好馬,他的兒子愛好騎馬,結果從馬上掉下來摔斷了腿。人們都前來慰問他。那老人說:「這怎麼就不是一件好事呢?」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邊塞,健壯男子都被徵兵去作戰。邊塞附近的人,死亡眾多。惟有塞翁的兒子因為腿瘸的緣故免於徵戰,父子倆一同保全了性命。
這就是塞翁看問題的角度,人們只看問題的表面,而塞翁可以看到了問題的另一面。有時我們容易被時候的表象迷惑,以為萬事萬物只有一種表現形式,其實事物的本質並沒有看到。
壞事不一定是壞事,好事不一定是好事。比如我在工作中,表現積極,工作出色,可升值加薪從來與我無緣,但是這也未嘗不是好事,因為很多的不如意,更加激發了我的鬥志,讓我知道不能只靠領導的臉色活,我要精進自己的一門手藝,就算我離職我也能養活自己。從這個角度看問題,沒有升職加薪,就是最好的事。
看問題的角度如果在深度解析,就是你思維方式。比如你是如何看待跑步的?你把跑步當作一件痛苦的事和你喜歡跑步的感覺,最後的結果肯定不一樣。同樣是跑,但是要調整情緒的主管性,把熬變成享受。這樣更能堅持做一件事。
轉換你看問題的角度,你將得到另一個世界。看問題的角度,覺得你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