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科教城市之一,合肥擁有60所高等院校,這6所是重點大學

2020-12-20 寒夜吹笛

合肥是世界科技城市聯盟會員城市、中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中國重要的科教中心、四大科教城市之一。 2016年末,合肥市有各類高等院校60所,在校學生62.86萬人;其中普通高校50所,在校學生54.55萬人。合肥共有合肥大學城、磨店大學城2個大學城

0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位於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醫學、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由中國科學院、教育部和安徽省三方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58年9月創建於北京,首任校長由郭沫若兼任;建校後,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辦學方針,匯集了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趙忠堯、郭永懷、趙九章等一批著名科學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1970年初,學校遷至安徽省合肥市,開始了第二次創業;1978年以後,學校創辦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設國家大科學工程、面向世界開放辦學等新舉措;也是唯一參與國家知識創新工程的大學。

截至2019年11月,學校有20個學院(含6個科教融合共建學院)、33個系以及蘇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進技術研究院、附屬第一醫院等;有12個國家級科研機構、4個國家重點科技基礎設施和62個院省部級重點科研機構。

02合肥工業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985平臺」建設高校,入選國家「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學校創建於1945年,時名安徽省立蚌埠工業職業學校,1947年擴建遷至淮南洞山,幾易校名,1956年遷駐合肥,1958年定名合肥工業大學,1960年中共中央批准為全國重點大學,歷經與安徽工學院、安徽水利電力學院合併重組,先後隸屬高教部、機械工業部、機械電子工業部、教育部管轄。

截至2020年3月,學校佔地總面積5千餘畝,在合肥市設有屯溪路校區、翡翠湖校區、六安路校區和合肥工業大學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在宣城市設有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下設23個學院(部),94個本科專業;擁有1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專業學位博士點;38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9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專任教師2100餘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6萬餘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1.3萬餘人。

03安徽大學

安徽大學(Anhui University),簡稱「安大」,坐落於安徽省會合肥市;是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與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外交部選拔錄用公務員定點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國家」20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華文教育基地、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學校將1928年4月在當時省會安慶市創辦的省立安徽大學作為建校開端。1958年,安徽大學以合肥大學、原安徽大學物理係為基礎重建;同年9月16日,毛澤東主席親筆為學校題寫校名。

據2020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安徽大學擁有四個校區和一個大學科技園,佔地面積3200餘畝,建築面積125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350餘萬冊;有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3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8個專業學位碩士點;設有26個院(系、部),101個本科專業;有在編教職工2800餘人;在校生約28000餘人,其中研究生7000餘人,全日制本科生21000餘人。

04安徽農業大學

安徽農業大學坐落於安徽省省會合肥市中心城區,為省屬重點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建設,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成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首批「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和安徽省高峰學科建設計劃重點支持高校,具有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和副教授自審權,具有安徽省屬高校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和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

安徽農業大學的前身是1928年在原省會安慶創辦的省立安徽大學,1939年因抗日戰爭爆發被迫停辦,1945年復建國立安徽大學,1954年獨立為安徽農學院,1979年成為國家首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1995年更名為安徽農業大學,1998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2013年成為安徽省重點支持的四所高水平大學之一。

截至2020年4月,安徽農業大學科研經費連續5年位居安徽省屬高校第一位, 共有19個學院,開設本科專業80個,具有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類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全日制普通在校生 22900人(包括國際生194名),其中碩士、博士研究生3703人。在職教職工183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724人,博士生、碩士生導師 800多人;現有國家級人才11人、省級人才26人。

05安徽醫科大學

安徽醫科大學(Anhui Medical University)簡稱「安醫大」,位於安徽省會合肥市,是安徽省屬重點大學,是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第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大學獎補資金項目」支持高校 、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創始成員。

學校前身是1926年5月創辦的上海東南醫學院。1949年底,響應中共中央華東局「面向農村,走向內地」的號召,東南醫學院內遷安徽省,成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醫科院校。1952年,改名為安徽醫學院。1985年更名安徽醫科大學 。

學校現有梅山路校區、翡翠路校區、東校區(在建)、巢湖校區、阜陽校區等5個校(院)區,校園佔地面積2086畝。設有16個直屬教學機構,6所直屬附屬醫院,9所非直屬附屬醫院。學校在職教職醫護員工(含直屬附院)13349人。校本部教職工1309人(含在編及人事代理),專任教師739人。設有34個本科專業。臨床醫學、藥理學和毒理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生物與生物化學、免疫學等5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擁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14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18個省級重點學科。

06安徽建築大學

安徽建築大學位於安徽省合肥市,是一所以土建類學科專業為特色的多科性大學,是安徽省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省級博士學位授予權立項建設單位、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和」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實施高校。

安徽建築大學創辦於1958年,歷經安徽建築工程學校、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合肥工業大學建築分校等辦學時期,1986年復辦安徽建築工業學院。2013年安徽建築工業學院更名為安徽建築大學。

學校佔地面積1531畝,擁有南、北2個校區。據2020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設有12個學院,開辦61個本科專業;有11個一級學科、4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0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有全日制本科生17600餘人,研究生近1600人;有教職工1500餘人。

合肥本科院校列表

合肥高職專科院校列表

相關焦點

  • 合肥七成科教資源「情定」蜀山區 30餘所高等院校坐落於此
    八年過去了,他們紮根合肥科學島,潛心從事前沿科學研究,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哈佛八劍客」。》》》推薦閱讀:安徽大學2018年招生簡章出爐 實行大類和專業相結合招生模式事實上,像這樣以高校科研院所技術突破,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並非個例。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產學研融合」「產教融合」。在蜀山,這一步伐邁出得沉穩和堅定,養人合肥、科教強區讓蜀山魅力盡顯。
  • 安徽又即將迎來一所「重量級大學」,耗資超16億,就在合肥
    安徽又即將迎來一所「重量級大學」,耗資超16億,就在合肥!看一座城是在未來的發展後勁如何,與當地的科教資源息息相關。在教育文化上越是發達的城市,更有利於吸引人才,為這座城市帶來年輕的勞動力,這也會讓這座城市處於可持續發展階段。說起來,在安徽省內,有這麼一座城市,便是我國重要的科教中心。
  • 合肥未來的發展極限——中國科教城市和科技策源地
    筆者拜讀以後,要麼忍俊不禁,要麼沉吟無語——這些網友根本就沒有搞清楚什麼是科教,也分不清什麼是基礎科技和末端應用科技,以至於把一些文科類高校也羅列進去湊數字,這樣的比較,毫無意義,甚至於讓內行人士側目哂笑,實在是貽笑大方。我國,由國家認定的四大科教中心城市:北京、合肥、西安和成都。除了這四大城市,至今未有任何增減。
  • 西安擁有75所高等院校,7所211,是中國五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
    西安是中國高校密度和受高等教育人數最多的城市,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國五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截至2019年末,全市高等教育學校75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63所,成人高等學校12所。各類高等教育在校學生137.36萬人,畢業生39.68萬人。其中,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在校學生73.86萬人,畢業生19.18萬人。
  • 長豐縣擁有兩所高等院校
    前身是創立於1950年的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工商處幹部輪訓班,1959年成立安徽省合肥商業學校,1991年安徽省飲食服務技工學校併入安徽省合肥商業學校。2003年6月,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為安徽工商職業學院。學校坐落在大湖名城、創新高地合肥,佔地面積450畝,建築面積約26萬平米,在校生13000餘人。
  • 合肥,一座讀大學的寶藏之城
    合肥恰好是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城市,是中國綜合性科學中心城市。這個頭銜,意味著大量基礎性科學研究在這座城市布局,而隨著「產學研」的推進,大量新興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紛紛在合肥成立,更有科創名企或在本土成長,或者落戶合肥。
  • 除了3所211大學,安徽這所高校實力也不差,擁有90年底蘊
    說到科教水平,京滬自然是全國最頂尖的城市。而除了京滬之外,大家再能想到的城市,想來就是西安、武漢、廣州這幾大城市。不過在這幾大城市之外,還有一個城市不能忽略,這座城市就是安徽的省會城市,合肥市。有人可能比較疑惑,合肥憑什麼能稱為頂尖的科教城市呢?
  • 武漢哪些大學最出名?這4所學校比肩清華北大,含金量超高
    這些學校不差清華北大,含金量超高,考上就業就穩了大家都知道,武漢是一個遍地名牌大學的城市,是湖北省的省會,我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武漢交通十分便利,是我國經濟地理中心,素有「九省通衢」的說法,還曾經是辛亥革命的的首義之地,幾度成為我國政治軍事文化中心,近年來武漢不斷發展,在經濟上取得了巨大進展,武漢高等學校眾多,是中國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 合肥這所大學很「委屈」,明明是一本大學,卻常被誤以為二本院校
    近年來,我國很多二本院校升級為大學後,就是一本招生,比如安徽的安慶師範學院,淮北師範學院,阜陽師範學院現在都改為大學了,但合肥學院也早就是一本招生,卻一直沒有改名,很多人還以為是二本大學。合肥學院的前身是創辦於1980年創辦的合肥聯合大學,首任校長還是居裡夫人中國籍徒弟、新中國放射化學奠基人楊承宗先生呢!
  • 擬引進這幾所高等院校!
    >僅有兩所高校的情況下打造更多的高校是無數自貢人心中所期望的近日,自貢市教育和體育局在回答網友提問時明確表示自貢擬遷建或籌建2-3所應用型特色高等院校▽網友提問:今年,自貢職業技術學校招生4000多人,創有史以來新高度,作為自貢的本土中職院校,懇請把板倉的自貢市職業技術學校升級為大專院校
  • 中國四大工學院:華科領跑其它三所大學,一所大學終成陪襯!
    曾經大名鼎鼎的四大工學院一直都是國內工科大學的領跑者,它們分別是大連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 雖然現在四大工學院的稱號已經不復存在,但是這四所工科大學依然是國內聲名顯赫的985高校。
  • 83所普通高校,7所雙一流大學,全國高校僅次於北京的城市
    排名城市名稱大學數量1北京932武漢833廣州824重慶655上海646西安637鄭州628成都578長沙579天津5611合肥5512南昌5313昆明5213南京5215哈爾濱51武漢的教育發展能力一直靠前,其源於武漢的的教育從清朝就開始發展了,其中張之洞功不可沒,1893年張之洞在武漢創辦中國第一所現代高等學府
  • 新建多所大學還是少,這個新區真的太缺大學了
    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是衡量一座城市科創實力的重要體現。第一財經統計發現,高教力量強、擁有名校的城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往往更為靠前。在中西部地區中,高企數量超過2000家的共有6個城市,這6個城市都坐擁名校,擁有較為雄厚的科教力量,其中武漢以3527家位居榜首。
  • 合肥再添一所本科院校!清華、復旦等名校也在搶入...
    合肥將再添一所民辦本科院校!霸都教育資源全面爆發!天津大學、北京電影學院、清華、北外、復旦、北航全要來,以後家門口也能上高校!【買房諮詢電話:400-8908-365轉505】一、再添一所本科院校!「合肥城市學院」要來!
  • 上海這所雙一流大學落戶安徽,為何不選合肥而選擇一座三線城市?
    上海中醫藥大學以及康復醫學院基本情況我們知道上海的醫學高等教育還是非常發達的,設計以及醫學的高校主要有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綜合性大學以及獨立的上海健康醫學院,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不同於前面幾所,主要是以中醫藥為主。
  • 這所理工類大學,是中國著名的「四大工學院」之一
    大連理工大學坐落於遼寧省大連市,是一所理工類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中國著名的「四大工學院」之一。其前身是1949年建立的大連大學工學院,後在1950年7月,大連大學建制撤銷,學校獨立為大連工學院,1988年更名為大連理工大學。學校科研實力強勁,擁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1個國家級技術轉移中心,1個國家級技術中心,5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合肥最「低調」的1所大學,畢業就是公務員,可惜比中科大還難考
    合肥,新一線城市,是我國的四大科教城市之一。雖然相比於其它三個城市高校的數量有所欠缺,但合肥是我國科研機構最密集的城市。這裡也擁有全國排名前十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及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等211高校。
  • 洛陽這所大學是河南省重點建設的三所綜合性大學之一
    河南科技大學,河南名校。1952年創建於首都北京,1956年遷至河南洛陽,1998年劃轉河南省管理。2002年,洛陽工學院,洛陽醫科高等專科學校,洛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河南科技大學,是河南省組建的第三所綜合性大學。
  • 1700萬資金已到位,115畝土地已批覆,合肥第八所大學來了
    三、安徽省的大學們 合肥是中國四大科教城市之一,其他三座城市是北京、西安和成都。不說別的,只說高等教育,合肥目前的7所大學在安徽省內是什麼地位呢?這一所城市以「大學「命名的高校」,綜合實力超出省內其他城市的總和,數量也是基本相當。 不信嗎?一起來看看吧。
  • 豫北中心城市,鶴壁市擁有4所高等院校
    鶴壁市,河南省北部地級市,河南省人民政府批覆確定的豫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能源與新材料、先進位造、食品產業基地,濱水生態宜居城市。鶴壁市是封神榜故事發生地,商朝首都朝歌、周朝第一大諸侯國衛國都城朝歌、戰國七雄之趙國都城中牟均位於鶴壁市。作為一座花園城市,鶴壁是全河南水資源最清潔、藍天最多、最具安全感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