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是世界科技城市聯盟會員城市、中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中國重要的科教中心、四大科教城市之一。 2016年末,合肥市有各類高等院校60所,在校學生62.86萬人;其中普通高校50所,在校學生54.55萬人。合肥共有合肥大學城、磨店大學城2個大學城
0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位於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醫學、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由中國科學院、教育部和安徽省三方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58年9月創建於北京,首任校長由郭沫若兼任;建校後,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辦學方針,匯集了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趙忠堯、郭永懷、趙九章等一批著名科學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1970年初,學校遷至安徽省合肥市,開始了第二次創業;1978年以後,學校創辦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設國家大科學工程、面向世界開放辦學等新舉措;也是唯一參與國家知識創新工程的大學。
截至2019年11月,學校有20個學院(含6個科教融合共建學院)、33個系以及蘇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進技術研究院、附屬第一醫院等;有12個國家級科研機構、4個國家重點科技基礎設施和62個院省部級重點科研機構。
02合肥工業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985平臺」建設高校,入選國家「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學校創建於1945年,時名安徽省立蚌埠工業職業學校,1947年擴建遷至淮南洞山,幾易校名,1956年遷駐合肥,1958年定名合肥工業大學,1960年中共中央批准為全國重點大學,歷經與安徽工學院、安徽水利電力學院合併重組,先後隸屬高教部、機械工業部、機械電子工業部、教育部管轄。
截至2020年3月,學校佔地總面積5千餘畝,在合肥市設有屯溪路校區、翡翠湖校區、六安路校區和合肥工業大學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在宣城市設有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下設23個學院(部),94個本科專業;擁有1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專業學位博士點;38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9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專任教師2100餘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6萬餘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1.3萬餘人。
03安徽大學
安徽大學(Anhui University),簡稱「安大」,坐落於安徽省會合肥市;是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與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外交部選拔錄用公務員定點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國家」20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華文教育基地、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學校將1928年4月在當時省會安慶市創辦的省立安徽大學作為建校開端。1958年,安徽大學以合肥大學、原安徽大學物理係為基礎重建;同年9月16日,毛澤東主席親筆為學校題寫校名。
據2020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安徽大學擁有四個校區和一個大學科技園,佔地面積3200餘畝,建築面積125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350餘萬冊;有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3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8個專業學位碩士點;設有26個院(系、部),101個本科專業;有在編教職工2800餘人;在校生約28000餘人,其中研究生7000餘人,全日制本科生21000餘人。
04安徽農業大學
安徽農業大學坐落於安徽省省會合肥市中心城區,為省屬重點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建設,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成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首批「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和安徽省高峰學科建設計劃重點支持高校,具有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和副教授自審權,具有安徽省屬高校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和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
安徽農業大學的前身是1928年在原省會安慶創辦的省立安徽大學,1939年因抗日戰爭爆發被迫停辦,1945年復建國立安徽大學,1954年獨立為安徽農學院,1979年成為國家首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1995年更名為安徽農業大學,1998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2013年成為安徽省重點支持的四所高水平大學之一。
截至2020年4月,安徽農業大學科研經費連續5年位居安徽省屬高校第一位, 共有19個學院,開設本科專業80個,具有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類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全日制普通在校生 22900人(包括國際生194名),其中碩士、博士研究生3703人。在職教職工183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724人,博士生、碩士生導師 800多人;現有國家級人才11人、省級人才26人。
05安徽醫科大學
安徽醫科大學(Anhui Medical University)簡稱「安醫大」,位於安徽省會合肥市,是安徽省屬重點大學,是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第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大學獎補資金項目」支持高校 、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創始成員。
學校前身是1926年5月創辦的上海東南醫學院。1949年底,響應中共中央華東局「面向農村,走向內地」的號召,東南醫學院內遷安徽省,成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醫科院校。1952年,改名為安徽醫學院。1985年更名安徽醫科大學 。
學校現有梅山路校區、翡翠路校區、東校區(在建)、巢湖校區、阜陽校區等5個校(院)區,校園佔地面積2086畝。設有16個直屬教學機構,6所直屬附屬醫院,9所非直屬附屬醫院。學校在職教職醫護員工(含直屬附院)13349人。校本部教職工1309人(含在編及人事代理),專任教師739人。設有34個本科專業。臨床醫學、藥理學和毒理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生物與生物化學、免疫學等5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擁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14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18個省級重點學科。
06安徽建築大學
安徽建築大學位於安徽省合肥市,是一所以土建類學科專業為特色的多科性大學,是安徽省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省級博士學位授予權立項建設單位、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和」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實施高校。
安徽建築大學創辦於1958年,歷經安徽建築工程學校、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合肥工業大學建築分校等辦學時期,1986年復辦安徽建築工業學院。2013年安徽建築工業學院更名為安徽建築大學。
學校佔地面積1531畝,擁有南、北2個校區。據2020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設有12個學院,開辦61個本科專業;有11個一級學科、4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0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有全日制本科生17600餘人,研究生近1600人;有教職工1500餘人。
合肥本科院校列表
合肥高職專科院校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