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講臺,一生情懷

2020-09-09 原陽融媒

是同事眼中的教學能手,也是學生心中的良師益友。10年的教學生涯中,她默默耕耘,上下求索,屢創佳績,用自己的青春譜寫著更加輝煌的絢麗篇章!她就是原陽縣第二完全小學校教導主任、五(2)班語文老師婁亞磊。


力爭先進不服輸

自2010年參加工作以來,婁亞磊一直向模範學習,向榜樣看齊,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作為教導主任,她心系整個學校的教學教育發展,積極開展教研,組織各類教學活動,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師整體專業素養。作為語文教師,她力爭領域先進,精心鑽研教學方法,充分激發孩子們的積極主動性,使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原陽縣第二完全小學老師 李迎春 —— 和婁亞磊老師一起工作的人都知道,在教學中,她是一個積極肯幹、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有著很強責任心的人,老師們也以她為標杆,為我們第二小學的教育工作奉獻力量。

言傳身教做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求學生做到的,婁亞磊都會首先要求自己做到。每次班級大掃除,或是管理班級責任田,她都會全程參與其中,教孩子們品嘗辛勞的滋味,與他們分享收穫的樂趣。這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卻能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優秀教師 婁亞磊 —— 我認為,愛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前提,老師只要對孩子們用真心去教育,用真情去付出、他們就會「親其師,信其道」,自覺愉快的接受老師的教誨,老師才會成為孩子們成長中的引路人。

疫情期間顯真情

憑著對教育的痴心、對學生的愛心、對未來的信心,婁亞磊在平凡的崗位上用默默奉獻照亮孩子們的前程。疫情期間,她時刻牽掛著孩子們的學習情況。為了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在做好線上教學的同時,她多次走進孩子們家中,甚至獨自驅車家訪,為學生們答疑解惑,批改作業,與家長們進行談心交流。孩子們因為老師的突然來訪很是欣喜驚訝,家長們也為有這樣認真負責的老師而十分感動。

原陽縣第二完全小學總務主任 李繼賓 —— 婁亞磊老師是我們學校一個班的班主任,還是學校的教務主任,一身多責。他們班的學習成績在全縣也是名列前茅,婁亞磊老師為了不耽誤學生的課,就是自己的人生結婚大事,也安排在假期裡,目的就是不耽誤學生的課。

三尺講臺存日月,一支粉筆寫春秋。付出總有收穫,因教學成績優異,婁亞磊多次在全縣評比中名列前茅,曾獲「新鄉市骨幹教師」、「新鄉市教學先進個人」、「縣優秀教師」、「縣模範班主任」、「縣文明教師」、「縣師德先進個人」、「縣教學標兵」、「縣教壇新秀」等各類榮譽。



優秀教師 婁亞磊 —— 平凡的教師之路,付出的是愛心、責任心,收穫的卻會讓我感動一生!我早已下定決心,在這條平凡之路上一直走下去!我願用我全部的青春和熱情去澆灌祖國未來的花朵,呵護他們茁壯成長。


用語言播種,用彩筆耕耘,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三尺講臺,一方熱土,有太多的鏡頭可以定格。變換的是一屆又一屆可愛的孩子,不變的是老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她們用一言一行書寫著對職業的信念,點滴成績的獲得浸透了多少汗水和淚水!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讓我們為她們點讚!

融媒記者:周慶巧

相關焦點

  • 對爺爺教育情懷的最好傳承,就是堅守三尺講臺
    祖孫三代服務同一所鄉村學校,立志做為人民服務的教師。這,是彭凡歡一家的「教育傳承故事」。9月5日,星期六,衡東縣石灣學校的彭凡歡老師過得非常忙碌,因為她這一天有兩件事要做,一是班上的同學跟她約好來學校出黑板報,二是爺爺這一天會來學校「視察檢閱」她的工作。
  • 一支粉筆三尺講臺 他們堅守一生
    翟梅豔    何珊玲    林達強一支粉筆,兩袖微塵,三尺講臺,四季耕耘。他們紮根基層數十載,在三尺講臺上孕育遍地桃李,心無旁騖直至白頭;他們是手持明燈的「引路人」,用愛與堅守為孩子撥開迷霧、指引方向;他們擇一事而終一生,年近八旬卻依然在發光發熱,儘自己所能多輔導一名學生,詮釋了「人民教師」的深刻含義……2020年9月10日是第36個教師節。連日來,記者採訪了我市老、中、青三代基層教師,聆聽他們因教育結緣的溫情故事。
  • 三尺講臺,萬丈青春
    有人說要把青春的汗水澆灌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洛陽師範學院蒲公英陽光支教隊的隊員作為師範院校的合格本科生,將自己的青春奉獻於三尺講臺,講臺僅有三尺,但這三尺講臺上,承載了這些隊員們滿滿的青春,承載著這些老師們曾經夢寐以求的願望,承載著一屆又一屆的師生情。
  • 金羊網評:開學季,讓愛國情懷溢滿三尺講臺
    從以「少年強,中國強」為主題的2020年「開學第一課」專題電視節目在央視刊播,到一些學校邀請白衣戰士走上「三尺講臺」,講述自己的戰疫感人故事;從安徽有的學校把當地的抗洪故事寫入開學課程,到貴州一些學校把「光碟行動」納入到開學第一講……全國各地、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都在為莘莘學子烹製好開學「第一餐」,傳承中國基因、講述中國故事。中國故事,數不完,講不盡。
  • 人民日報: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陳琳,從教七十載——三尺講臺 家國情懷
    發布時間:2018-09-12 15:09:43 來源: 新聞中心 編輯: 李茂林2018年9月12日,《人民日報》第6版要聞以《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陳琳,從教七十載——三尺講臺 家國情懷》為題,報導了北京外國語大學陳琳教授的感人事跡。
  • 三尺講臺,師生情深
    沒有教學經驗只有對學生的熱愛教學是一種歷練在學習中下功夫在課堂上練教法三尺講臺濃濃情愛教學不能硬套死搬勇於創新講臺活泛記得首次聽我的課我把《小桔燈》編成了劇學生登上三尺講臺表演得活靈活現這次聽課得到了全校的好評
  • 虎林教師陳吉成:耕耘三尺講臺 守望滿園花開
    耕耘三尺講臺 守望滿園花開陳吉成教育園地,情之所系。我市高級中學退休教師陳吉成,憑著一顆炙熱的心和對教育事業無怨無悔的執著追求,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自己不凡的人生。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陳吉成一直奮戰在教學工作第一線,對工作一絲不苟,對學生關懷備至,對事業孜孜以求,以熱愛本職工作、不求回報的奉獻精神,傾情關愛、精心育人的情懷,不講回報、任勞任怨的態度,獲得領導、同事、學生的好評和讚許,多次被評為省級教學能手和市級優秀教師,並被評為省特級教師享受政府津貼。幾十年來,陳吉成用他的認真、汗水和不懈的堅持,換來了桃李芬芳。
  • 張凱文:三尺講臺 一生情懷
    「站在講臺上,我就有責任教好每一位學生。從教十餘年來,讓我執著堅守的不是幾間教室,而是在教室裡的每一個不平凡的孩子。」張凱文語氣堅定。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張凱文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也收穫了沉甸甸的果實。
  • 如蠟燭,似明燈,三尺講臺,培育萬千桃李
    三尺講臺,培育萬千桃李。三尺講臺裝不下老師對學子們的盈盈熱情,一根粉筆寫不完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回顧歷史的眼眸,師者總是令人尊重敬佩,授人知識替人解惑是他們的本職。辛苦一生,奉獻一生。[玫瑰]春蠶似他,蠟燭似他,明燈也似他。不忘師恩,不忘關懷,感激一生。
  • 在三尺講臺東升西落,你就是那枚最耀眼的星月,日夜照著我們前行
    ※三尺講臺卻為課桌的青春乘上無數次方【寒山石微型詩話171】「三尺講臺存日月如紫陌的《三尺講臺》:「艱辛與耐心,定語與狀語//黑板前,一個根號的身影/卻為課桌的青春乘上無數次方。」作者巧妙地以甘做「定語與狀語」,用一生來「修飾」學生這個「主語」,體現了師者甘為園丁、甘做人梯的奉獻情懷。而更為巧妙的是,「黑板前,一個根號的身影」,那形如「根號」的身影,既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娓娓道來、談笑風生之情態,又有志如磐石、堅韌守責,蠟炬淚乾、鞠躬盡瘁之秉持。
  • 三尺講臺育桃李,一支粉筆寫春秋
    三尺講臺育桃李可即便如此,依然有那麼一群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守著一塊黑板、三尺講臺。任世界喧囂,任年華蒼老,依舊放飛出了一個個年輕的夢想。他們,就是我們的老師恩師。三尺講臺,四季耕耘。父母之外,便是師長。千言萬語,唯剩感恩!敬愛的老師,在今天這樣一個屬於您的日子裡,請讓我們為您深深地鞠一躬:感謝您,讓我們明白了,天賦並非萬能鑰匙,勤奮和努力才是人生該有的樣子。
  • 三尺講臺,以身立教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教師的高度評價。教師,不僅是「辛勤的園丁」,還是「照亮他人的蠟燭」,更是學生的「引路人」「築夢人」。9月8日,在銀川市教師表彰大會上,賀蘭縣回民小學丁瑞華、賀玉霞兩位教師分別獲得了優秀教師和師德先進個人的榮譽稱號。
  • 三尺講臺,四季耕耘,一支粉筆,兩袖微塵,祝老師節日快樂
    三尺講臺,四季耕耘,無悔付出!三尺講臺是老師為之一生授課傳播知識的地方。方寸大的地方,卻飽含了老師對學生的期許,這裡是知識的殿堂,是智慧火花擦出之地。老師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教授學生知識。他們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學生。雖然學生面孔會變,四季交替會變,老師頭髮會變,但是三尺講臺不會變。有三尺講臺的地方,就是學生追求夢想的地方。老師們四季耕耘,無悔付出。
  • 一支粉筆寫春秋,二袖清風樂悠悠,三尺講臺半畝田種桃種李種春風
    【詩 風十裡 不如有你】詩日常※三尺講臺【初心淺讀】該詩以「三尺講臺紫陌的微型詩《三尺講臺》就是一個不錯的案例。《三尺講臺》以「講臺」為題,寫的卻是教師群體,因為每一位教師就是「一個根號」。【寒山石微型詩話171】「三尺講臺存日月
  • 三尺講臺就是我的天空 楊連山
    三尺講臺就是我的天空 楊連山我81年7月參加工作,到如今已30年了。人們常說,教學30年,桃李滿天下。我雖然當了30年的教師,卻難說桃李滿天下。作為一個教師,活動的主要空間是學校,而三尺講臺就是教師揮灑汗水,展示才華,傳播知識的平臺。鳥兒離開了天空,就無法飛翔;教師離開了講臺,就像老黃牛 掉進了井裡,有力使不上。自從08年秋期,我離開了站了27年的講臺,我的心裡時時眷戀著那看似平常又平常三尺講臺。教師對三尺講臺的眷戀,就像戰士對戰 場的眷戀一樣。因為那三尺講臺就是我的天空,我的事業就在那三尺講臺上啊。
  • 淮濱龔瑞麗:三尺講臺譜新曲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王長江 符浩 郝昱瑋)教壇春秋,她書寫了教書育人的喜怒哀樂;講臺歲月,浸透了她不懈的追求和摯愛。站在三尺講臺,她始終懷著一顆愛心,一直根植於教學中......她就是教育戰線最美耕耘者、播種者——淮濱縣實驗小學五年級(14)班班主任——龔瑞麗。
  • 老師,三尺講臺經年如同一日
    幼兒園老師就像是我們在學校的另一個媽媽,從吃飯、睡覺這種小事,一點一點的教,事無巨細,耐心、耐心、再耐心,才能應對表達能力還不太行的幼兒們,這其中付出的汗水非常人能比啊小學、初中、高中這三個階段的老師,用他們淵博的知識澆灌我們伴隨我們成長,教書同時育人,在我們犯錯誤時,極力糾正,樹立今步入社會的人生價值觀!
  • 王江玉:讓生命融入三尺講臺,讓教學綻放光彩
    有這樣一名教師,她把教育當成了一生的事業,用執著和堅持履行著一名人民教師應有的責任和擔當。即使身患癌症也不放棄,手術後,毅然重返課堂。2000年,懷著對教師職業的熱愛,王江玉踏上了嚮往已久的三尺講臺,成為一名小學教師。從教20年來,擁有豐富教學經驗和班級管理經驗的她一直擔任畢業班語文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 三尺講臺上的情懷和麵包不可兼得嗎
    許多教師在走上講臺之初,多多少少都有些教育情懷。後來有些人為了麵包離開了講臺。更多的教師在情懷和麵包之間掙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情懷和麵包變得勢不兩立。記得誰說過這樣的話:選擇教育就是選擇了清貧,選擇了寂寞。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三尺講臺獻青春 大愛無私鑄師魂
    有人說,我們一生遇到多少老師,就會有多少盞燈照亮人生旅程,是老師在無聲的歲月長河中,幫我們放飛夢想。學生的心中,有的老師水平高超,有的風趣幽默,有的如春風化雨。記者走進校園,聆聽老師的從教心聲,感受他們的從教情懷。鳳鳴小學 孟沛香老師:我一直堅持以愛育人,希望孩子們在我的愛中健康快樂成長。鳳鳴小學 李翠霞老師:肩上有責任,心中有希望,臉上有陽光,渾身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