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講臺就是我的天空 楊連山

2020-09-13 荷花半開

三尺講臺就是我的天空 楊連山

我81年7月參加工作,到如今已30年了。人們常說,教學30年,桃李滿天下。我雖然當了30年的教師,卻難說桃李滿天下。

教的學生有優秀的,考上了大 學,工作後取得了成績;也有平常的;甚至還有一些學生,半途輟學,一事無成的。但我不後悔,因為我盡心盡力了。92年9月我調到了十四中工作,成為了十四 中的一員。從此,十四中就是我的家,我愛我家,無怨無悔。

作為一個教師,活動的主要空間是學校,而三尺講臺就是教師揮灑汗水,展示才華,傳播知識的平臺。鳥兒離開了天空,就無法飛翔;教師離開了講臺,就像老黃牛 掉進了井裡,有力使不上。自從08年秋期,我離開了站了27年的講臺,我的心裡時時眷戀著那看似平常又平常三尺講臺。教師對三尺講臺的眷戀,就像戰士對戰 場的眷戀一樣。因為那三尺講臺就是我的天空,我的事業就在那三尺講臺上啊。

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幹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蔭的。」的確,我也是一片平凡的綠葉,雖平 凡但無悔,雖平凡但無私。每次站在講臺上,面對幾十雙渴求知識,純潔的眼睛,我就會感到「老師」這兩個字的份量。這由知識、情感、理想、信念匯成的三尺講 臺,是多麼神聖。教師的一舉一動將會影響這些純潔孩子的一生。雖然我們不指望能培養出多少「牛頓」和「愛迪生」,但也絕不能讓「牛頓」和「愛迪生」在我們 的手中埋沒。每到「教師節」的時候,我都會收到一些學生送來的賀卡,裡面寫著五彩繽紛地寫著學生的心願,我就會感到很幸福、很快樂。這種甜美的感受,並不 在於學生的物質回報,而在於教書育人本身所帶來無窮的樂趣,以及桃李芬芳時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是啊,起始於辛勞,收結於平淡,這就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人生 寫照。但是,這裡有我的追求,這裡有我的愛。我愛學生,學生也愛我。因為有了愛,地更闊,天更藍。因為有了愛,花更豔,草更芳。而心中的那份愛,將激勵著 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艱苦跋涉,用熱血和汗水去澆灌一茬茬幼苗、一簇簇花蕾,用愛心去託起明天的太陽!

我沒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沒有嫻熟的教學技術,沒有引以為榮的教學實績。但是我有感動、我有愛。愛促使我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汲取新的新的知識力量,好為一個 個學生指引正確的方向;感動促使我不斷地發奮努力、開拓創新,好為學校做出更大的奉獻。我要向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學習,學習他們淵博的知識功底和自如駕馭 課堂的瀟灑;我要向品格高尚、師風優良的教師學習,學習他們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灑脫;我要向愛生如子、教生如子的教師學習,學習他們博大的愛心、寬廣的 胸懷。在學校這塊育人的天地和沃土中,我時時被感動著、認真地學習著、努力地奉獻著。在這裡,我懂得了什麼是真正的愛崗敬業、懂得了什麼是真正的無私奉 獻,懂得了什麼是真正的任勞任怨,懂得了什麼是真正的一絲不苟,懂得了什麼是真正的喜愛學生。多少次半夜醒來,夢境中全是學生,我才體會到了什麼是學生在 老師心中的分量,在我們老師的交談中,無論以什麼話題開始,最後都會以學生的話題而結束。學生是老師頭頂的一片天,無 論如何,我們不能讓天塌下來。

如今,在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下,人人奔錢看,而作為教師的我們,往往是吃也清淡,穿也素雅,兩袖清風,囊中羞澀。但一支粉筆寫出人生風流,我們既然選擇了 老師這一高尚的職業,那就應該忘掉老闆和經理,我們既然選擇育人這一忘我的事業,就應該勇敢的錘鍊自己,如果,我們是一塊磚,那就應該屬於巍峨的萬裡長 城,如果我們是一抹紅霞,那就應該染遍祖國的萬裡山河,只要我們拿穩三寸粉筆,站穩三尺講臺,用心血與汗水去澆注祖國的花朵,讓種子發芽,讓小雞出殼,那 麼我們的信仰就會在發展中謀求輝煌。 雖然平凡,我們的脊梁卻支撐著祖國的未來;雖然清貧,我們的雙手卻託舉著明天的太陽。

假如有人問: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能再有一次機會,讓你重新選擇,你會選擇什麼職業?我一定會響亮地回答:教師——這個陽光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有一首詩最 為動人,那就是師德;有一種人生最為美麗,那就是老師;有一種風景最為亮麗,那就是師魂;有一種魔棒最為神奇,那就是粉筆;有一種平臺最為神聖,那就是講 臺。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擁有同一顆熾熱的太陽,我們擁有同一片廣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們用愛播撒出希望。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是春天裡 播撒種子的人,我們心中有著秋收的期盼,我們是夜空中的啟明星,我們有著奔向光明的執著,是任何烏雲也擋不住的!我自豪,我是教師!我光榮,我是人民的教 師!朋友們,奉獻是神聖的。偉大的時代需要我們奉獻,火熱的生活需要我們奉獻;朋友們,憑著歲月賜給我們的年輕臂膀和滿腔熱情,伸出你的雙手吧!讓我們擎 起希望的火炬,劈風斬浪,共同創造我們附中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青春是讀不完的歷史長卷,激情是忙碌的身影,奉獻是心靈深處一曲人生新的交響,是忠於職 守,是敬業,是拼搏,是熱愛並獻身自己從事的教師事業。

壯麗的事業鼓舞人心,做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我要恪守「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宣言,愛崗敬業,雖然現在我離開了三尺講臺,但我還有餘熱可以發揮,我還 可以為那些站在三尺講臺上的老師服務。如今,我在教科室編校報琢玉,這也是為學生的成長播灑陽光和雨露。我雖然離開了三尺講臺,但在我的心裡,我永遠還像 以前一樣站在那三尺講臺上。

憶母親 2011年10月28日 農曆10月初一的後一日

早起,妻子對我說,今兒是10月初二的,早清明,晚十月一,我今兒找個車,她婆要去給外爺燒紙的。我猛然驚覺,又到了祭奠先人的時節了。我不由地想起了我的母親

母 親1999年11月28去世,不知不覺間,一眨眼可12年了。有時候我真恨時間無情,逝者如斯夫。我無力挽著時間的腳步,使它不再流逝,永遠停在那一刻。 12年來,我的心裡時時刻刻都在影記著我的母親。母親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心靈的最深處;母親猶如一尊神,我永遠匍匐在母親的腳邊,頂禮膜拜;母親就是 一彎碧空的明月,灑下的光輝,永遠使我感到那麼的溫馨。

我的母親和天下萬千母親一樣平凡,但正是母親平凡而又崇高的母愛,滋潤了我的心靈,使我終生感到母愛的溫暖。

我的思緒飄向了並不太遙遠的往昔,母親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

母 親的去世,其實是由於誤服藥物所致。母親對一種白色的西藥片過敏。還是在我小的時候,有一次母親病了,請了村上一個叫薛八先的鄉村醫生看病,可能開了母親 過敏的那種西藥。我記得,服了藥沒有多長時間,母親挺在床上呻吟起來,我麻利去喊薛八先來,醫生來詢問情況後,只是交代讓母親多喝開水。萬幸的是,母親那 次並無大礙,很快好了。

96 年秋天,我正在上課呢,小六打來電話,說母親在酒廠醫院住院,又藥物過敏暈過去了。我聽了大驚。也沒有請假就坐車趕回社旗,當我匆匆忙忙感到酒廠醫院,乍 一進門,見母親靜靜地躺在病床上,鼻孔裡插了氧氣管睡著了。我的眼淚不由自主地淌了下來,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小六站那對我說,我回去,咱媽說心裡不 得勁,我領著來看看。一來醫生讓住院哩。又要輸水,針才紮上,媽眼一閉可暈過去了。我趕緊抱著媽的頭,喊醫生,搶救過來了。後來醫生說是加了硝酸甘油,也 就三兩分鐘的事,三兩分鐘搶救不過來就不行了,想想都後怕。我聽了嚇的不得了。我差一點就失去母親了。

1998 年12月26日,我回去看母親。一進院兒,靜悄悄的,推開堂屋門,誰呀,母親在西間床上問道,我說,是我呀。母親趕緊從床上起來,說,是山回來了。你餓不 餓呀,做點雞蛋湯你喝喝。我邊攔著不讓母親起來,邊說,好的,我去做。母親又說,胃裡不舒服,你到菜園裡折點小茴香杆熬熬。我麻利到菜園裡,折了小茴香杆 洗洗,做了雞蛋湯。給母親盛了一碗,恭恭敬敬地雙手捧給母親,母親就坐在床上喝了。母親喝著對我說,山啊,你也喝點。為了讓母親高興,我津津有味地喝了一 碗。我知道,母親叫做雞蛋湯,並不是自己想喝的,而是想叫我喝的。媽,你一定是想叫我喝點,我想,一定是的。

喝了雞蛋湯,母親給我說,趁我還鐵實,你回南陽了,給你大姐寫封信,我想叫你大姐回來一趟。到時候就不叫你大姐回來了。我忙安慰母親。你白想恁些子,鐵鐵實實的,見天吃頓飯,只要舒服就中了。我回去就給我大姐寫信,叫她回來。回南陽後,我立即寫了信。

還沒有等到大姐收著信回來的,1999年1月14日,農曆的11月28,母親因誤服藥物過敏,可就帶著遺憾離開了我們姊妹幾個,從此,我們姊妹幾個成了一群沒有娘的孩子。這是我最後一次見母親,自此之後,我只能在夢裡見到我的母親了。

謹以此文,在十月一的後一日,懷念我敬愛的母親。

痴心藏書永不悔,細品書香心常醉

我是南陽市14中學校的高級語文教師。今年48歲。1981年7月參加工作。藏書以毛選毛著為專題,兼藏文革資料,鄉邦文獻,50年代的老資料,連環畫等等。現藏有3萬多冊毛選毛著,3千冊紅寶書,3千冊連環畫。回首藏書歷程,苦辣酸甜齊湧心頭。

1書中發現新天地 因為從小就喜歡讀書,對書有1種與生俱來的喜愛。上小學5年級時,大姐從青海回來探親。帶回來1本林海雪原,1見之下,驚喜無比。忙打開書如醉如痴地閱讀 起來引人入勝的情節驚險傳奇的故事鮮明生動的人物讓識字不多的幼小的我發現了書中嶄新的天地,體味到了書的無窮魅力,從此之後對書有了一種瘋狂的喜愛,只 要知道誰家有自己沒有讀過的書就借過來讀,從小學五年級到初二,我讀了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連心鎖,大刀記,志願軍英雄傳,橋隆飆,增廣賢 文等書,而林海雪原就成了我的第一本藏書。

2夜讀不知天已明 幼時培養起來的對書的喜愛一直保持了數十年,參加工作後有了經濟收入,於是陸陸續續買了一些古今中外的名 著,對自己節衣縮食,買來的書就特別珍愛,讀起來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八十年代初的一天,一個月明星稀的晚上,結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靠近一盞昏暗的煤油 燈,打開了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就閱讀起來,一走進書中,就深深被吸引住了,不知不覺中,感覺兩眼發澀渾身發困,輕輕合上書,正要上床睡覺忽然聽到上早讀 的鈴聲,竟不知自己看了一夜的書,天已亮了。

3痴迷藏書成書筋 隨著歲月的流逝,藏書一天天多起來,我常常利用業餘時間穿大街走小巷,尋找舊書攤,出入於藏友之家,流連於 廢品站之中,遇到毛選毛著,和自己喜愛的書刊就傾囊買下,每當淘到自己喜歡的書,總要對書進行一番整理,用橡皮擦去封面上的灰塵,把別人讀書時的折角伸 平,散開的書頁小心的用漿糊粘粘,然後用訂書機訂好,缺少封面封底的書,用牛皮紙補好,籤上名蓋上藏書章,再把淘到的書登記在八鬥淘書錄上,日積月累淘書 錄寫有五大冊。在藏書過程中,感受到了藏書帶來無比的快樂喜悅幸福,是局外人無法體驗到的。而淘書中的許多故事又是令人難以忘懷。

4幾十斤馬恩列斯毛像 一次到一廢品站淘書,書沒淘到卻發現了幾十斤馬恩列斯毛像,彎下腰仔細翻翻,感覺這些馬恩列斯毛像極有收藏價值,因為一種印刷品一旦不再出版就成為不可再生的珍稀物了,隨著時光的流逝,這些馬恩列斯毛像就會不斷增值,於是當機立斷馬上掏錢買下

5淘得二十五史 2008年的一天,在一廢品站發現一編織袋裡面裝滿了書本,打開一看是簡體標點二十五史,忙問老闆這一袋書需多少錢,老闆說了價錢,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咬咬牙狠狠心破費了半月的生活費把這套書買了下來,這是我藏書生涯中撿到的一個大漏。也是我收藏的第一套十二巨冊的大書。

7細品書香滋味長 有人把藏書家分為讀書的藏書家和不讀書的藏書家二大類,藏書是為了讀書,又藏又讀 是藏書的最高境界,在藏書的過程中,每每淘到自己喜愛的書,我總像與老朋友相晤一樣,細細品讀,每天結束一天的工作,帶著滿身的疲憊,靠在床頭打開檯燈, 翻開自己心儀已久的書,就著明亮而柔和的燈光,走進斑斕的書香王國,往往令人流連忘返,沉迷其中其樂融融。受我的影響妻子和女兒也非常喜歡讀書,在雙休日 一家三口每人沏上一杯清茶,圍坐在書桌旁,各自讀著自己喜愛的書。那濃濃的書香氛圍,特別令人陶醉。

8書盡其用欲辦展 如果從75年上小學五年級時得到的第一本藏書林海雪原算起,至今已有35年的藏書歷史,面對自己辛苦淘得的藏書,常常感嘆時光易逝,好書難讀。由於條件所 限,收藏的3萬多冊毛選毛著,3千多冊的連環畫,3千冊紅寶書和一些自己喜歡的藏書堆在房間裡不能書盡其用,我萌發了與有條件的個人,高校和單位合作辦展 的想法,誠望有合作辦毛選毛著展覽館意向的個人,高校和單位與我聯繫,使這些藏書發揮應有的作用。

相關焦點

  • 三尺講臺,師生情深
    沒有教學經驗只有對學生的熱愛教學是一種歷練在學習中下功夫在課堂上練教法三尺講臺》編成了劇學生登上三尺講臺表演得活靈活現這次聽課得到了全校的好評三尺講臺讓我看清學生的容顏今天上課誰高興誰悲哀我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一次見一男孩神情悲傷下課後詢問方知他失去了母愛從此後我為他傾盡熱血
  • 三尺講臺,萬丈青春
    有人說要把青春的汗水澆灌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洛陽師範學院蒲公英陽光支教隊的隊員作為師範院校的合格本科生,將自己的青春奉獻於三尺講臺,講臺僅有三尺,但這三尺講臺上,承載了這些隊員們滿滿的青春,承載著這些老師們曾經夢寐以求的願望,承載著一屆又一屆的師生情。
  • 對爺爺教育情懷的最好傳承,就是堅守三尺講臺
    祖孫三代服務同一所鄉村學校,立志做為人民服務的教師。這,是彭凡歡一家的「教育傳承故事」。9月5日,星期六,衡東縣石灣學校的彭凡歡老師過得非常忙碌,因為她這一天有兩件事要做,一是班上的同學跟她約好來學校出黑板報,二是爺爺這一天會來學校「視察檢閱」她的工作。
  • 讓三尺講臺每天都亮晶晶就是詩和遠方
    九年級的在校時間不多了,當我精神飽滿的站在講臺上,我就想每天和學生在一起的時間都是倒計時,我一定讓講臺每節課都亮晶晶,為孩子們的初中生活塗上七色陽光。而我們校園從早起旭日東升到驕陽高照已經過了小半天,上了三節課了。真是出入校園到街上恍若隔世。由此我想到了兩會提議2020年底落實教師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標準這件事,看到網友網上跟帖說公務員還想與教師同步爭取寒暑假呢!
  • 三尺講臺,一生情懷
    她就是原陽縣第二完全小學校教導主任、五(2)班語文老師婁亞磊。優秀教師 婁亞磊 —— 我認為他們班的學習成績在全縣也是名列前茅,婁亞磊老師為了不耽誤學生的課,就是自己的人生結婚大事,也安排在假期裡,目的就是不耽誤學生的課。三尺講臺存日月,一支粉筆寫春秋。
  • 三尺講臺,以身立教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教師的高度評價。教師,不僅是「辛勤的園丁」,還是「照亮他人的蠟燭」,更是學生的「引路人」「築夢人」。9月8日,在銀川市教師表彰大會上,賀蘭縣回民小學丁瑞華、賀玉霞兩位教師分別獲得了優秀教師和師德先進個人的榮譽稱號。
  • 教師節|軍校裡的暖心一天//把三尺講臺愛到骨子裡//學員告白:幸逢今朝遇見您!
    人物小傳:戎向東,山西定襄人,1967年11月出生。師愛就是將我理想化你德行。三尺講臺的神聖之處在於培養和造就忠誠於黨和人民的人。在我看來,師愛,一種基於對黨和人民摯愛的、飽含了豐富的社會和政治情感的高級的愛。從教以來,我不向世俗低頭,不為名利所惑,以「說真話、幹實事、做真實的人」為原則,把「真實、真情、真為」作為革命軍人忠誠、乾淨與擔當的應有修為,三尺講臺上下與學員談人生、談理想,呵護和激發青年學員從軍報國的熱情。
  • 耕耘三尺講臺 當好學生築夢
    耕耘三尺講臺當好學生築夢人  兩名「省優秀教師」講述與鄉村教育的不解之緣泉州13萬多名教師,默默耕耘三尺講臺,他們擔起立德樹人的職責使命,認真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築夢人。他們中有的紮根鄉村,數年如一日;有的主動請纓援藏援疆支教……他們猶如蠟燭,無私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今日起,海峽都市報將聯合泉州市教育局推出「我身邊的老師」系列策劃報導,向廣大讀者展示泉州這群最可愛的人。
  • 師者·最美綻放|一個人,三尺講臺,一片天空 ——北重四中董國英老師先進事跡材料
    特別是在日新月異發展的今天,董老師更以敬業和奉獻為己任,堅守三尺講臺,辛勤耕耘、開拓創新、默默奉獻。對於她來說,每一個站在講臺的日子都是最嶄新的一天,她將繼續用自己的一雙手為學生撐起一片更廣闊的天空。
  • 虎林教師陳吉成:耕耘三尺講臺 守望滿園花開
    耕耘三尺講臺 守望滿園花開陳吉成教育園地,情之所系。我市高級中學退休教師陳吉成,憑著一顆炙熱的心和對教育事業無怨無悔的執著追求,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自己不凡的人生。高級中學退休教師陳吉成說:」每當看到我教過的學生在各個崗位上取得成績的時候
  • 全世界再大的舞臺,都是馬雲眼裡的三尺講臺
    他表示:「我想回歸教育,做我熱愛的事情會讓我無比興奮和幸福。」這個決定並不意外。在公開場合,馬雲總是忍不住提起自己對教育的熱愛。「自己最後還是會回到老師這一行,我做老師能得心應手,而且也是性格決定的,我對很多東西充滿好奇和想像。」在幾天前的XIN公益大會教育分論壇上,馬雲這樣表示。
  • 淮濱龔瑞麗:三尺講臺譜新曲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王長江 符浩 郝昱瑋)教壇春秋,她書寫了教書育人的喜怒哀樂;講臺歲月,浸透了她不懈的追求和摯愛。站在三尺講臺,她始終懷著一顆愛心,一直根植於教學中......她就是教育戰線最美耕耘者、播種者——淮濱縣實驗小學五年級(14)班班主任——龔瑞麗。
  • 三尺講臺育桃李,一支粉筆寫春秋
    三尺講臺育桃李有人說,教書育人是一場單戀,學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學生如初戀。可即便如此,依然有那麼一群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守著一塊黑板、三尺講臺。任世界喧囂,任年華蒼老,依舊放飛出了一個個年輕的夢想。
  • 教師節 | 三尺講臺,桃李芬芳
    教師節三尺講臺,一柄戒尺回首隻聞,桃李芬芳老師謝謝您教我學會探索未知從不止步悅保科技祝老師們節日快樂
  • 三尺小講臺,人生大舞臺 | 大米粒老師話「講臺」(三)
    隨著學校開展的活動,更多的孩子走上了「講臺」,分享漢字的故事,交流垃圾分類的方法,梳理班級管理的新發現,看著他們對著臺下侃侃而談的樣子,她想,或許,這就是講臺的意義吧:它更像是一個成長與發現的平臺,當轉換了角色身份後,即使小如三尺,也能為孩子的成長提供一方天地;只要敞開心胸,也能在這方寸之間,精騖八極,心遊萬仞,營造每個個體的精彩。
  • 三尺講臺三寸筆(1)
    新華社照片,北京,2019年9月14日三尺講臺三寸筆姜同英在指導學生寫漢字(9月5日攝)。只有姜同英留了下來,在化敖小學一守就是37年。2013年後,隨著當地外出務工村民和易地扶貧搬遷戶的增多,化敖小學的生源變得越來越少。目前學校只剩下一二年級的11名學生和幼兒園的10名孩子,姜同英便採取「複式教學」的教學方式。「姜老師總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對待我們的孩子。」村民們這樣評價姜同英。
  • 最美教師黎明霞 三尺講臺書寫新篇章
    在昭平縣第二小學,有這麼一個人,在教育的天地裡默默付出,三十四年來,演繹著自己的人生舞臺;在三尺講臺上她就是昭平二小的最美教師——黎明霞老師。自1986年7月參加工作以來,黎明霞老師兢兢業業,三十多年,她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成為昭平二小第一個被評為「高級教師」的老師。隨後多次被評為縣、市、區級先進教育工作者、教研先進個人等,榮譽紛至沓來,讓這個平凡的老師成為許多青年教師學習的榜樣。
  • 王江玉:讓生命融入三尺講臺,讓教學綻放光彩
    從教20年來,一直堅守在平凡的一線崗位上,把無悔的忠誠與摯愛奉獻給了學生,她就是九襄鎮小學教育集團第一小學教師王江玉。2000年,懷著對教師職業的熱愛,王江玉踏上了嚮往已久的三尺講臺,成為一名小學教師。從教20年來,擁有豐富教學經驗和班級管理經驗的她一直擔任畢業班語文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 讓三尺講臺更溫暖
    「三尺講臺系國運。」時代越是向前,知識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發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加凸顯。教育是什麼樣子,明天就是什麼樣子。一個崇德尚學的民族,總是把崇高的位置留給教師。讓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和令人羨慕的職業,僅有「春蠶」精神的倡導還遠不夠。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尊師重教作為重要政治責任,不斷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
  • 【先進工作者】陳淑麗:三尺講臺上的播種者
    作為班主任教師,陳淑麗崇尚愛的教育,以「關愛之心、奉獻之心、平等之心、寬容之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勤奮、務實、上進的她,將一如既往的在三尺講臺上傾灑熱情,播下希望的種子。同期聲:碭山中學教師  陳淑麗:能被評為宿州市先進工作者,我內心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同時也倍感壓力,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和同事們再接再厲,手握一支粉筆,腳踏三尺講臺,心懷滿腔熱情,培育桃李萬千,共譜碭中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