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講臺,以身立教

2020-09-15 賀蘭廣播電視臺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教師的高度評價。教師,不僅是「辛勤的園丁」,還是「照亮他人的蠟燭」,更是學生的「引路人」「築夢人」。9月8日,在銀川市教師表彰大會上,賀蘭縣回民小學丁瑞華、賀玉霞兩位教師分別獲得了優秀教師和師德先進個人的榮譽稱號。

眼前這位正在認真授課的教師叫丁瑞華,她是賀蘭縣回民小學五年級的一名語文教師。自1994年踏上講臺,26個寒來暑往,丁瑞華一直奮鬥在教學工作的第一線。課堂上,即使對每一節課再熟悉,她也不敢有絲毫懈怠,積極探索課堂教學新模式,不斷實踐新課程標準,形成了「趣、實、活、新」的教學風格。課下,為了突破每一個教學難點,丁瑞華不斷地自我加壓,通過查閱資料、嘗試不同的教學方式等,來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理解知識難點。

「丁老師是我們學校的一位老教師,她在一線教育崗位上已經很多年了,並且一直承擔著班主任的工作。她對待工作非常認真,不僅對學生很用心,對學校新來的老師也非常關心,常常會在課餘時間對這些老師進行指導,把自己的教學經驗都毫無保留的傳授給這些老師,我覺得丁老師真的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老師。」賀蘭回民小學語文教研組組長何姣說道。

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收穫是丁老師一直以來所踐行的目標。對於被評為「銀川市優秀教師」這一稱號,丁老師感慨的告訴記者:「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除了自身在工作上兢兢業業之外,也離不開語文教研組這個大家庭的共同努力。無論是學校各項活動的開展,還是各種賽課任務,我們整個團隊的老師都會團結協作,互相聽課、磨課、修改教案。雖然有時候會加班加點,但也使我受益匪淺,所以我取得了今天的成績,也很感謝他們。」

同樣身為賀蘭縣回民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師的賀玉霞,也在今年獲得了銀川市授予的師德先進個人稱號。「學高為師,身正為範。」賀玉霞老師用自己的行動很好地詮釋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這一名言。從教24年,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她的一言一行在師生眼裡,都是不折不扣的模範,久而久之,不僅對班級裡的學生起到了積極影響,也讓她逐漸走進了孩子們的心中。

賀蘭回小學生崔恆瑞向記者誇讚賀老師道:「我們賀老師是一位非常有責任心的老師,她每天都會提前來到學校,帶領我們收拾教室,指導我們學習課文。每當同學們有不會的地方,賀老師都會詳細的給他講,直到他學會為止。賀老師還經常教導我們一定要做一個誠實的人,不能說謊,我們全班同學都很敬愛賀老師。」

師德、師風是教育工作者的靈魂,賀玉霞老師告訴記者:「擁有良好的師德師風是一個教師最基本的準則,因為教師是學生行動的標杆,作為一名教師,不應『勿以善小而不為』,應從我們親自彎腰拾起地上的一張廢紙做起。小的師表形象也能夠起到很大的教育作用,希望有更多的年輕教師,都能夠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去影響身邊的學生,成為學生的榜樣,為社會教育出更多優秀的學生。」

相關焦點

  • 三尺講臺,萬丈青春
    有人說要把青春的汗水澆灌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洛陽師範學院蒲公英陽光支教隊的隊員作為師範院校的合格本科生,將自己的青春奉獻於三尺講臺,講臺僅有三尺,但這三尺講臺上,承載了這些隊員們滿滿的青春,承載著這些老師們曾經夢寐以求的願望,承載著一屆又一屆的師生情。
  • 三尺講臺,師生情深
    沒有教學經驗只有對學生的熱愛教學是一種歷練在學習中下功夫在課堂上練教法三尺講臺濃濃情愛教學不能硬套死搬勇於創新講臺活泛記得首次聽我的課我把《小桔燈》編成了劇學生登上三尺講臺表演得活靈活現這次聽課得到了全校的好評
  • 讓三尺講臺更溫暖
    「三尺講臺系國運。」時代越是向前,知識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發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加凸顯。教育是什麼樣子,明天就是什麼樣子。一個崇德尚學的民族,總是把崇高的位置留給教師。讓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和令人羨慕的職業,僅有「春蠶」精神的倡導還遠不夠。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尊師重教作為重要政治責任,不斷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
  • 三尺講臺就是我的天空 楊連山
    三尺講臺就是我的天空 楊連山我81年7月參加工作,到如今已30年了。人們常說,教學30年,桃李滿天下。我雖然當了30年的教師,卻難說桃李滿天下。作為一個教師,活動的主要空間是學校,而三尺講臺就是教師揮灑汗水,展示才華,傳播知識的平臺。鳥兒離開了天空,就無法飛翔;教師離開了講臺,就像老黃牛 掉進了井裡,有力使不上。自從08年秋期,我離開了站了27年的講臺,我的心裡時時眷戀著那看似平常又平常三尺講臺。教師對三尺講臺的眷戀,就像戰士對戰 場的眷戀一樣。因為那三尺講臺就是我的天空,我的事業就在那三尺講臺上啊。
  • 三尺講臺,一生情懷
    三尺講臺存日月,一支粉筆寫春秋。付出總有收穫,因教學成績優異,婁亞磊多次在全縣評比中名列前茅,曾獲「新鄉市骨幹教師」、「新鄉市教學先進個人」、「縣優秀教師」、「縣模範班主任」、「縣文明教師」、「縣師德先進個人」、「縣教學標兵」、「縣教壇新秀」等各類榮譽。
  • 耕耘三尺講臺 當好學生築夢
    耕耘三尺講臺當好學生築夢人  兩名「省優秀教師」講述與鄉村教育的不解之緣泉州13萬多名教師,默默耕耘三尺講臺,他們擔起立德樹人的職責使命,認真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築夢人。他們中有的紮根鄉村,數年如一日;有的主動請纓援藏援疆支教……他們猶如蠟燭,無私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今日起,海峽都市報將聯合泉州市教育局推出「我身邊的老師」系列策劃報導,向廣大讀者展示泉州這群最可愛的人。
  • 計寶民:三尺講臺競芳華
    踏上講臺二十五年,始終心無旁騖甘守三尺講臺,他用努力耕耘收穫了學生的笑臉、家長的放心,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新時代人民教師的職責擔當。他就是浮梁三小副校長計寶民。
  • 教師節 | 三尺講臺,桃李芬芳
    教師節三尺講臺,一柄戒尺回首隻聞,桃李芬芳老師謝謝您
  • 虎林教師陳吉成:耕耘三尺講臺 守望滿園花開
    耕耘三尺講臺 守望滿園花開陳吉成教育園地,情之所系。我市高級中學退休教師陳吉成,憑著一顆炙熱的心和對教育事業無怨無悔的執著追求,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自己不凡的人生。陳吉成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都灑在了三尺講臺上,現如今,已經退休的他仍然保持著始終如一、不忘初心的使命和精神,在家中手寫整理20萬字的語文教學資料,為高中語文教學積累寶貴的經驗。
  • 淮濱龔瑞麗:三尺講臺譜新曲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王長江 符浩 郝昱瑋)教壇春秋,她書寫了教書育人的喜怒哀樂;講臺歲月,浸透了她不懈的追求和摯愛。站在三尺講臺,她始終懷著一顆愛心,一直根植於教學中......她就是教育戰線最美耕耘者、播種者——淮濱縣實驗小學五年級(14)班班主任——龔瑞麗。
  • 【先進工作者】陳淑麗:三尺講臺上的播種者
    作為班主任教師,陳淑麗崇尚愛的教育,以「關愛之心、奉獻之心、平等之心、寬容之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勤奮、務實、上進的她,將一如既往的在三尺講臺上傾灑熱情,播下希望的種子。同期聲:碭山中學教師  陳淑麗:能被評為宿州市先進工作者,我內心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同時也倍感壓力,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和同事們再接再厲,手握一支粉筆,腳踏三尺講臺,心懷滿腔熱情,培育桃李萬千,共譜碭中輝煌。
  • 三尺講臺競風流
  • 三尺講臺育桃李,一支粉筆寫春秋
    三尺講臺育桃李可即便如此,依然有那麼一群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守著一塊黑板、三尺講臺。任世界喧囂,任年華蒼老,依舊放飛出了一個個年輕的夢想。他們,就是我們的老師恩師。三尺講臺,四季耕耘。父母之外,便是師長。千言萬語,唯剩感恩!敬愛的老師,在今天這樣一個屬於您的日子裡,請讓我們為您深深地鞠一躬:感謝您,讓我們明白了,天賦並非萬能鑰匙,勤奮和努力才是人生該有的樣子。
  • 陳吉娟:站三尺講臺,守教育初心
    從教十多年來她在這個三尺講臺上,用一顆愛心,辛勤耕耘在這塊田園裡。在瓜州縣梁湖鄉中心小學五年級二班的英語課上,陳吉娟老師正在聲情並茂的講解教學內容,一雙雙小手爭先恐後的舉起,想要回答老師的問題。從踏上三尺講臺開始,陳吉娟堅持備課先要備自己,她廣泛閱讀,用心思考,勤於鍛鍊,善於把習得的教學理論和科學的教學方法靈活運用於課堂,在創新實踐中不斷成就自己的教學風格。
  • 耕耘三尺講臺,守望滿園花開
    師德學習我校為塑造良好的師德風範,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校領導組織全體教師共同學習了 「2020年最美教師」,做到正確引領老師們揚正氣幹實事的務實作風,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從而在三尺講臺譜寫出一曲曲愛心奉獻之歌。
  • 如蠟燭,似明燈,三尺講臺,培育萬千桃李
    三尺講臺,培育萬千桃李。三尺講臺裝不下老師對學子們的盈盈熱情,一根粉筆寫不完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回顧歷史的眼眸,師者總是令人尊重敬佩,授人知識替人解惑是他們的本職。辛苦一生,奉獻一生。[玫瑰]春蠶似他,蠟燭似他,明燈也似他。不忘師恩,不忘關懷,感激一生。
  • 全世界再大的舞臺,都是馬雲眼裡的三尺講臺
    我們會發現,在馬雲身上,教師的身份始終在延續,無論在三尺講臺還是聚光燈下。作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馬雲,曾經這樣總結自己的管理學:「我經常說,我從來沒當過、也沒學過怎麼當CEO,我是用當教師的方法來當CEO。」在全球舞臺的聚光燈下,馬雲的言行中明顯流露出教師式的理想主義。
  • 三尺講臺三寸筆(1)
    新華社照片,北京,2019年9月14日三尺講臺三寸筆姜同英在指導學生寫漢字(9月5日攝)。
  • 三尺小講臺,人生大舞臺 | 大米粒老師話「講臺」(三)
    隨著學校開展的活動,更多的孩子走上了「講臺」,分享漢字的故事,交流垃圾分類的方法,梳理班級管理的新發現,看著他們對著臺下侃侃而談的樣子,她想,或許,這就是講臺的意義吧:它更像是一個成長與發現的平臺,當轉換了角色身份後,即使小如三尺,也能為孩子的成長提供一方天地;只要敞開心胸,也能在這方寸之間,精騖八極,心遊萬仞,營造每個個體的精彩。
  • 王江玉:讓生命融入三尺講臺,讓教學綻放光彩
    2000年,懷著對教師職業的熱愛,王江玉踏上了嚮往已久的三尺講臺,成為一名小學教師。從教20年來,擁有豐富教學經驗和班級管理經驗的她一直擔任畢業班語文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三尺講臺上,王江玉用愛心和智慧去實現自己的教育夢想,用無悔的人生書寫人民教師的榮光。她曾獲得語文、數學科縣級優質課競賽一等獎。2006年被評為「漢源縣優秀班主任」。2013年,她帶頭組織參加的省級課題《小學生語文閱讀習慣及其培養措施研究》順利結題,並獲得市級優秀課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