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廣西約6成大學生精子質量不合格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男性健康不容忽視。記者 張若凡攝

  男性精子質量每年下降1% 廣西醫科大一附院的一項調查結果令人擔憂

  廣西約6成大學男生 「小蝌蚪」清湯寡水

  10月28日是「世界男性健康日」。衡量男人的健康狀況,「小蝌蚪」的質量是硬指標。目前,男性精子質量正在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40年來,「小蝌蚪」數量損失了一半。在廣西19所大學的男生中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近6成「學生哥」精子質量不合格。

  數據

  精子「及格線」一降再降

  當天,廣西醫科大一附院舉行「世界男性健康日」義診活動,呼籲男人關注自己的健康。義診活動早在一周之前就在該院微信服務平臺「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掌上醫院」進行預告,因此吸引了很多市民關注併到場諮詢。

  該院男性學科主任梁季鴻教授列出一串數字,讓在場的男性心裡直打鼓:由於環境變化、工業發展等原因,男性精子質量在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40年來,男人的精子數量已經減少了約50%。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再過二三十年,可能有2/3的人要經過輔助生殖技術,如試管嬰兒技術,才能當上爸爸。

  看看這些年來男性精子質量衡量標準的變化,就知道這不是危言聳聽。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人類精液處理和檢驗實驗室手冊》被看成是這一領域的國際參考標準。

  在1980年發布的第一版中,精液濃度的正常標準為「每毫升精液中有6000萬個精子」。此後發布的版本,標準一降再降,到第四版已經降到了2000萬。2010年發布的第五版更是引起了業內的很大爭議,因為標準進一步降到了1500萬。

  梁季鴻說,對於最新一版,臨床醫生是持保留意見的,因為這種程度的精子,生育能力是不強的,在以前是列入亞健康行列。從中能無奈地看到,全球男性的精子質量都在不斷下降,所以標準也跟著被拉低。

  尷尬

  每100人捐精只有15人合格

  儘管「及格線」一降再降,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男性無法達標。先不說菸酒不離口的那些男人,就連相對「純潔」的大學男生,精子質量都讓人捏把汗。

  梁季鴻針對廣西19所高校的6300多名男生做過調查,精子質量分析結果顯示,有近60%的人精子質量達不到正常標準,「很多男生的精液,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不行,清湯寡水的,都沒什麼『料』」。梁季鴻說,要知道現在的標準已經很低了,這樣的「成績單」確實讓人擔憂。並不是說這些男生將來都會不育,但精子質量是男性健康的一個「晴雨表」,質量下降說明健康已經受損,如果不重視,將來有可能會有不孕不育的煩惱。

  精子質量下降的另一個結果是,想要「助人為樂」有些力不從心了。設在廣西醫科大一附院的廣西人類精子庫的數據顯示,前來捐精的男性中,只有15%的人精子符合標準。

  這是因為精子庫對精子質量的要求更高,精液濃度要達到每毫升6000萬個,不僅要數量,還要質量,每100個精子中,活動精子要超過60個。其實,倒退30年,這就是普通男性的正常水平,無奈今非昔比,如今這個標準已經讓很多人望塵莫及了。

  梁季鴻介紹,造成男性精子質量下降的原因除了大環境的變化外,還跟個人的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比如大量喝飲料、久坐、吃太多含添加劑的食品、抽菸、喝酒、運動不夠、精神壓力過大等。

  現代生活中,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男性不僅體力上透支,在精神上還承受工作和生活雙重壓力,需要喚起整個社會尤其是男性自身對健康的重視。(南國早報記者 張若凡)

  @@

  建議 「封山育林」周期是3個月

  「小蝌蚪」出問題會影響生育。在生不出孩子的問題上,很多女性「背黑鍋」。梁季鴻說,實際上,由男性原因造成的不孕不育約佔50%。他所在的男科門診,超過一半的人是來看不孕不育的。

  診斷結果顯示,這些男性以弱精和少精為主,還有的是精子性狀異常,相當一部分是生殖道感染造成的,特別是支原體、衣原體感染,是性病的一種,人群中的感染率能達到15%,發病率不低。

  梁季鴻還提醒男性關注精索靜脈曲張,在男性不育原因中約佔40%。由於外傷或遺傳等原因,睪丸供血靜脈出現病變,血流不好,影響精子質量。

  不少備孕期的男性會把「封山育林」掛在嘴邊上了。怎麼封,封多久?聽聽專家的指導。

  據介紹,精子的壽命通常在90天左右,因此「封山育林」的周期大約是3個月。在這段時間裡,任何一個影響精子質量的事件,比如喝醉酒、服藥等,都對精子有損害。

  受了傷的精子也許還是能夠跟卵子結合,成功懷孕,但是有可能影響胚胎發育,或是在更長遠的時間內才顯現出對孩子的傷害。

  因此,準備要孩子前,夫妻雙方都要做好備孕工作,包括避免接觸放射線、不碰菸酒、慎用藥物、調整飲食和作息等。同時,雙方都應該去醫院做孕前檢查。

  此外,保護男性健康要從娃娃抓起。家長儘量讓小男孩的飲食天然一些,多吃五穀雜糧,少吃含有過多添加劑的食品,多喝水,少喝飲料。

  關於男性健康的一組數字

  ①我國男性25%有性功能障礙或性心理障礙;

  ②10%~15%的夫婦有不孕不育症;

  ③中國的男科疾病發病率高達51%;

  ④20~40歲之間的男性中,20%患有前列腺炎,16%患有生殖感染;

  ⑤40歲以上的男性,50%患有功能性障礙和前列腺增生;

  ⑥30%~40%的男性有包皮過長或包莖需要手術治療。

  (來自世界衛生組織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最近調查資料)

相關焦點

  •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人類精子密度24年來持續下降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結果顯示,人類精子密度24年來持續下降,男性精子質量大不如以前。調查顯示人類精子密度24年來持續下降    近年來,男性生育能力不斷下降,世界中醫藥學會專家告訴記者,現在平均每天有30多位男性前來醫院進行孕前檢查,一年下來就有上萬人。
  • 湖北人類精子庫權威數據:男性精液質量夏季全年最低
    湖北省人類精子庫發布權威數據顯示:男性精液質量夏季全年最低  長江日報訊(記者胡九思 通訊員王鳳娟)武漢連續多日高溫突破35℃,加上男性同胞連續熬夜看球,「火爐」考驗武漢人的耐熱性和熱情,更考驗男性的精液質量。
  • 陝西精子庫告急!捐精者斷崖式減少,大學生資源減少是主因
    小李介紹,捐精的過程並不僅僅是提供那麼簡單,還需要一個長時間的檢查過程,檢查合格後才能夠取精,獲得了約三千元,對於大學生或剛大學畢業的人來講,這些錢還算滿足期望值。但參加工作後,這部分錢的誘惑就不是很大了,這也是大學生或剛畢業的大學生參加捐精者人數較多的緣故。
  • 陝西省婦幼精子庫:供精者僅一成合格,一年不如一年
    是什麼原因導致精子質量不斷下降?怎樣才能提高精子質量?5月14日,西安的天氣有點涼,秦嶺山裡下起了雪。「心跟下了雪一樣冷」,小青說。因為結婚七年一直沒生育,成了她的一塊心病。近期她和丈夫再次來到醫院檢查,結果是丈夫精子質量無法達到懷孕標準。在西安高新區一茶館接受採訪時,大學老師小青說,自己40歲了,「做不了媽媽可怎麼辦啊」。
  • 外媒:中國年輕人精子質量急劇下滑 阻礙提高生育率
    原標題:英媒:年輕人的精子質量下滑阻礙中國提高生育率英國《金融時報》11月28日文章,原題:中國生育率下降正逢精子危機中國提高出生率的努力將面臨嚴重挑戰,因為研究顯示,年輕人的精子質量急劇下滑。一項歷時超過15年的研究發現,湖南不到1/5的年輕捐獻者精子合格,而2001年的合格者超過一半。
  • 精子危機!數量少質量差
    中國的生殖醫學專家們最近的調查和研究發現,和三四十年前相比,男性每毫升精液所含精子數量的下限已經降到了2000萬個。  育齡期的女性,卵子會以每月一個的速度被生產出來,可謂奇貨可居。為了找到如此稀少的卵子,男人需要派出強大的精子部隊進行搜尋。如果兵力不足,或者不夠強壯,不僅無法找到這位佳人,就算找到了,面對軟弱無力的精子,卵子也會擺出一副不想受孕的姿態。
  • 大學生的精子賣得火
    如果您的精液質量合格,您將得到150元補助?每月最多捐精10次,約可得到1500元?」。這是張貼於上海、北京一些知名高校裡的海報。日前,記者循此廣告進行實地暗訪,結果發現這個行當居然生意紅火,不少大學生從中「受益」--  捐獻精子實地採訪由於先前在學校撕下的小海報殘缺不全,單位地址不清,記者只好按照留下的電話號碼撥了過去。
  • 調查顯示:大學生每天玩網遊約2小時 近四成關注網紅
    對全國18所高校在校大學生的調查發現,近六成的大學生都觀看過網絡直播,其中14.4%的大學生表示基本每天都看,至少每周都看1次直播的人數也超過樣本總數的五分之一。調研發現,男生觀看直播的頻率顯著高於女生,有一半左右的的女生看過直播,而有七成的男生都表示看過直播,基本每天都看直播男生比例明顯高於女生。「有近四成的大學生關注網紅。
  • 揭秘:男性多少歲的精子質量最好?
    事實上,很多男性並不了解精子的相關知識,也不知道該如何提高精液質量。近日,某網站針對男性精子健康問題,進行了為期一周的男性精子健康大調查,並公布了2012年中國男性精子質量調查白皮書。根據調查結果,近1/4的網友不清楚精子質量在20—29歲最好,40%的網友不知道精子具有類似梔子花的特殊氣味,11%的網友不知道在進行精液檢查前,需要禁慾2—7天,還有26%的網友表示不清楚何為精液的液化時間,約有7%的網友認為精液的正常液化時間在1—2個小時。而據臨床專家估計,精液不液化症在導致男性不育的原因中,大約佔20%。
  • 謝菲爾德大學:研究顯示每天攝入堅果能夠提高精子質量
    來自西班牙研究小組的一項小型研究結果顯示,在飲食中加入適量的堅果可以提高精子數量和活力。研究發現,西方國家男性的生育率正在下降。研究成果於本周在巴塞隆納舉行的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學會(ESHRE)年度大會上公布。據了解,這項研究對119位健康男性追蹤調查了14周時間。
  • 調查顯示超五成大學生從未記過帳
    結果顯示:超六成大學生不了解投資者教育,超五成希望通過短視頻獲取投資理財信息,超五成沒有過記帳行為,近八成投資理財資金來源於生活費,超八成偏好銀行存款,產品信譽、安全風險成大學生投資理財主要考慮因素。大學生希望獲取投資理財相關知識和信息形式比例圖。
  • 男人何時精子質量最高
    一般來說,女性23-30歲之間是生育的黃金年齡,這個時間段內,女性的卵子數量和質量都高得多,那麼,男性的精子的質量會在哪個年齡達到巔峰呢?  根據美國、瑞士等多個國家相對獨立的調查顯示:30歲左右,男性的精子質量將會達到巔峰。此時的男性,無論是體力、精力、生活閱歷也相對豐富,精子所包含的遺傳信息質量最為優越,活動力最強。
  • 男性精子不合格能做試管嬰兒嗎?
    男性精子不合格能做試管嬰兒嗎?一提到不懷孕,很多人先入為主的認為是女方的問題,其實男性的身體機構也是比較容易出問題的,精液報告會顯示出一切有關精子形態、密度、活力等問題,出現精子不合格的問題要採取較好的辦法。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男性精子不合格是否能做試管嬰兒。
  • 浙江人類精子庫嚴格篩選標準 確保所供精子合格
    此前有媒體將捐精志願者在篩選中的不合格率等同於浙江省人類精子庫供精不合格,這是錯誤的。  浙江人類精子庫主任姚康壽教授告訴記者:人類精子的質量涉及密度、數量、活力、活率及形態等多個方面,就精子密度而言,世界衛生組織標準是:每毫升精液內精子數隻要達到2千萬個以上。而衛生部要求人類精子庫的篩選標準是每毫升要達到6千萬個以上。為了保證精子的高質量,浙江精子庫制訂一套嚴格的篩選程序。
  • 四川精子庫每天僅10人捐精
    每天平均僅有約10人捐精 據精子庫副主任李福平介紹,目前四川省人類精子庫仍在招募捐精志願者。「現在的捐精人群主要以大學生為主。從2013年初到2014年底試運行的兩年內,前去捐精的志願者只有500多名,並且合格率低於3成。」 2014年,精子庫只成功採集到74名志願者的合格精液。
  • 網購兒童安全座椅質量抽檢結果顯示:約24%不合格
    新京報訊(記者 秦勝南)據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日前發布的兒童汽車安全座椅市場檢查和質量抽查結果顯示,在抽檢的58批次兒童安全座椅中,有14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檢出率約為24%。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消保處副處長朱炯宸介紹,這次抽查的樣品主要有兩個性能指標不合格,第一個是動態試驗不合格,即一旦發生事故,兒童會碰撞前排座椅,危及兒童生命安全。第二個是燃燒特性不合格,即車輛一旦發生火災,它會加速燃燒,縮短了救援時間。抽查結果顯示,共有8批次產品未通過兒童座椅動態試驗。
  • 廣東精子庫鬧「饑荒」 碩士博士成捐精主力
    碩士博士成捐精「主力」。  高學歷的人逐漸成為廣東精子庫的獻精「主力部隊」。成立整整四年的廣東精子庫負責人昨天透露,經過幾年的努力,精子庫質量有了較大飛躍,從以前大學生佔主導地位,變成現在的研究生博士佔據半壁江山,捐精最高學歷者更是從外國留學回來的「海歸」博士後!  但遺憾的是,時至今日,廣東精子庫仍處於嚴重「饑荒」狀態,面對每年1600多對接踵而來的「求精夫婦」,他們也只能滿足其中兩成人的需要。
  • 【精子質量】男人什麼時候精子質量最高
    >【精子質量】男人什麼時候精子質量最高2014-11-06 00:06:00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研究人員發現,男子精液質量的變化可能與季節有關。結果發現,畸形頭的精子多見於秋季而不是春季。這是由於在炎熱的夏季,陰囊的溫度高,所以到了秋天就從精液中釋放出了這種畸形頭精子。精子頭缺損的增加可能與陰囊溫度的升高有關。  夏季不成熟的精子的比例,比其他季節都高,這是天熱的緣故。但是,冬季卻容易使男人的精子尾部出現缺陷。趙主任指出,春季是精子尾部缺損出現頻率最高的季節。尾部缺陷的精子活動性差,難於接觸到卵子使其受精。
  • 透視精子荒難題:「一滴精十滴血」觀念成主因
    不育症漸成社會難題 「借精生子」深受「精荒」困擾  結婚3年都沒能如願懷上寶寶,焦急萬分的王女士跟愛人到醫院檢查後,才得知愛人患有弱精症。要想懷上自己的寶寶,「人類精子庫」幾乎成了這對夫婦唯一的「救星」。然而,漫長的等待卻讓他們瀕臨絕望:河北省人類精子庫精源嚴重不足,不少不育症夫婦只能被迫等待。
  • 大學生性行為調查發布 校園興起與陌生人「約吻」
    1、四成學生第一次在16-18歲,因為好奇而發生性行為調查顯示,第一次性行為對象主要是戀人,其中採取了避孕措施的只有50%。3、絕大多數接受婚前性行為,卻同時介意對方不是第一次在對廈門集美某高校的電話調查中,我們統計得知:七成大學生接受婚前性行為,同時卻有約一半人介意對方曾經「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