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關注【教育點對點】,記得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喔!目前,早到胎教,晚到夕陽紅群體,都在系統或非系統的接觸、學習著英語,雖然目的不同,但英語這門語言,早已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工作中。資深北美外教老師針對「如何輔導3-6歲」孩子學好英語,給了家長們3點建議,筆者做了匯總,請大家一定讀完。
進一步重視「聽、說」訓練
據美國保爾蘭金教授的統計,人們在社會實踐的語言活動中,75%是通過聽說來完成的,其中聽佔45%,說佔30%,讀和寫分別佔16%和9%。可見,從語言的使用角度上講,日後孩子掌握這門語言後,更多的是要用它去聽、去說,而「讀、寫」兩部分加起來的比重是25%,權重相對低一些,學什麼是有先後順序的,學習的過程中,是要有所側重的。
筆者縱觀各培訓機構的英語培訓課件,都會發現這樣的現象:針對零基礎的低級別課程,教研團隊在研發課程時,既會考慮語言習得的過程(如,聽說讀寫的順序不能變),也會考慮到孩子自身英語基礎,去設置課程,但是,再科學的課程體系,也離不開孩子的配合和家長的「專業」輔導。
3-6歲的低齡學員學習英語時,在「聽、說」方面,需要家長輔助做好如下幾點:
一是,給孩子聽到的英文單詞/簡單句,發音一定要標準、標準、標準(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筆者朋友家的孩子在五歲時,接觸到了這兩個單詞:cucumber、cabbage,因為孩子聽到並記住了相對不標準的發音(授課老師存在地域性口音),導致家長在按照美音進行糾正時,困難重重,孩子非常認真的反駁家長:媽媽,老師就是這麼教的,你是不相信我麼?家長被孩子質問後,一臉茫然,一時間不知道如何反駁。
二是,給孩子準備好足夠精彩的「道具」,協助外教和孩子上好每堂課!
筆者的一位學生,年齡4歲,在認知上並不清楚何為「鱷魚」,而這節外教課上,課件裡涵蓋了「鱷魚」這個單詞(alligator),孩子媽媽非常優秀,在課前照著網絡圖片,陪同孩子畫了一隻鱷魚,並告訴孩子這節課外教老師將會跟你講關於鱷魚的故事,這樣引導,4歲的寶寶覺得非常有趣,課上老師講到「鱷魚alligator」這個單詞時,寶寶主動將「作品」給老師看,外教對孩子的積極反饋,給了大大的肯定(excellent!)
三是,必要的預習和複習,哪個環節都不能少,方法要科學
孩子就是天生的語言家,學習速度非常驚人,但是英語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作為家長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當孩子初學英語時,絕大部分家長可以起到「輔導」孩子學習的作用,當孩子學到高中,絕大部分家長不具備「輔導」孩子學習的實際能力了。為此,在有限的時間裡,每位家長都不要偷懶喔。
您需要做的很簡單:
課前,提醒孩子預習,並實際監督孩子的預習質量,提出有針對性的「要求」,如預習時,要求孩子模仿老師大聲、準確的讀出來;當孩子不能獨立預習時,家長及時挖掘原因,看孩子「卡」在哪了,是單詞不認識?句意不理解?偷懶兒了?等等;
課中,關注孩子注意力是否集中,尤其是在線學習英語,若課上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外教老師是非常期望家長能夠協助引導孩子回歸到課堂上來的,畢竟時間有限,家長的配合,可以提升這節課的上課質量!此外,家長也要觀察孩子哪些發音和外教老師的發音不一樣、回答的問題不準確等,但是切記,不要在課上,替孩子回答問題(敲黑板:家長在在線課堂中,很努力的替孩子回答問題的現象太嚴重了)。
課後,最好能夠結合實際場景,陪伴孩子鞏固課上所學。
舉個例子:還是「鱷魚alligator「這個單詞,若筆者想讓孩子記住它,會在當天跟孩子一起複習它的發音、篡改歌曲時,用上alligator這個單詞、睡前故事有選擇的編一個跟alligator有關的童話故事、鼓勵孩子記住這個單詞後可以帶他去動物園看alligator。就這樣,筆者沒有要求孩子一定要寫出「alligator「這個單詞,但是通過四個孩子很喜歡的方式,讓孩子對「印象很深刻」,能夠相對自然的聽懂並說出alligator。
所以說,低齡孩子學習英語,是「習得」的過程,並不是「學得」。當孩子能夠按照這種方式,持續學習幾個月時,他的語言邏輯、思維比常規方式培養出來的孩子,更地道。家長們通常只有看到孩子的學習效果時,才會覺得性價比更高!錢花的更值!
用教育工作者和家長的雙重身份關注教育熱點、分享個人觀點!關於「家長如何輔助3-6歲孩子學英語,效果更好、性價比更高」,您有哪些更好的方法或現實難題,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