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字典》app高調試水,網際網路時代如何轉換思維?

2020-12-11 中國網財經

  6月11日,《新華字典》app上線,除了高端大氣的李瑞英老師配音,還增加了各種拓展功能,但是其40元的價格卻引起不小爭議。《新華字典》app40塊錢的定價合理麼?知識付費一周年之際,手機版《新華字典》卻為何賣不上價?網際網路競爭中,怎樣的收費邏輯才能站得住腳?央廣《王冠紅人館》財經報告為您深度解析網際網路邏輯下《新華字典》的尷尬境遇。

  

  一、聚焦--《新華字典》鳥槍換炮推出APP

  6月11日,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的《新華字典》APP上線。和紙質版一樣的紅底白字的經典版式,只是新華字典App的logo上碩大的"正版"二字相當顯著。

  蘋果商店的產品介紹顯示,該App完整收錄《新華字典》第11版紙書內容,是目前市場唯一正版的新華字典App,由《新聞聯播》原播音員李瑞英播讀。

  除了原聲播讀,這款官方版的新華字典App還提供了單字、詞語、漢語拼音、部首、筆畫數、四角號碼等一框式檢索渠道。不但如此,該軟體還支持手寫、攝像頭取字和語音輸入等功能,在屏幕上長按某個字,還可以直接跳轉到該字所在的頁面。此外,新華字典App還準備了一些"課程"和"遊戲"。

  

  二、解析--新華字典APP收費模式為何難獲認可

  價格和功能遭吐槽

  《新華字典》APP免費版每天只能查詢2個字,如果想解鎖紙版《新華字典》第11版的完整準確內容,則需要支付40元。充值後,查詢漢字等字典功能便不受限制,同時,免費版每天只能查2頁紙書正文的限制也在付費後解除。除此之外,完整版包含漢字發音播讀、漢字的規範筆順動畫演示、離線包下載支持等功能。如果使用或添加闖關遊戲等,則需要再進行充值和購買。目前,該APP提供了40元、88元等充值金額,這一付費模式也被網友吐槽"比紙質版還貴"、"免費查2字不過癮"。

  40塊錢的收費合理不合理?

  首先,我們認為收費是合理的,無論《新華字典》有多強的文化和公益屬性 ,首先它是一個商品。手機版《新華字典》在製作和運營中產生了巨大的成本,版權等費用也不可忽視。同時,《新華字典》APP相比傳統紙質圖書,還增加了讀音服務,在此情況下收取一定費用合乎情理。

  至於40塊錢的定價是否合理,其實是市場說了算的。商務出版社的資本量遠遠比不了那些能一輪一輪融資燒錢的網際網路公司,它必須要考慮相對快速的成本回收。但如果因為急功近利而忽略了市場的決定性作用,那麼回收成本反而會比較艱難。

  

  知識收費是時代方向,但知識付費也要講究基本的用戶法則,遠非是建一個APP然後收費下載即可。所以,收費不是問題,這費用收多少、怎麼收才是關鍵。當前的知識付費模式普遍是免費提供基礎服務,在"增值服務"方面收費。

  當前的app市場已經有不少較為成熟的字典類app,雖然不一定有《新華字典》專業和權威,但是其功能實用和低廉甚至免費的價格,的確很有吸引力和競爭力。比如新中文字典和康熙字典,都在查字的基礎上附加了中國詩詞文化的內容,不僅是一個查字的入口,還是中國古典文化的入口。再如快快查字典,針對教師和學生,既有拼音、部首、筆畫的查詢方式也有真人發音、組詞、成語、詞典、近義詞、反義詞,以及百度搜索等功能,同時還有小遊戲和學習資料等,關健人家還是免費的。而字典類app最受歡迎的有道詞典、金山詞典的優勢則在於其多國語言互查互通,一個app能頂幾個語言類app,同樣其基本功能也是免費的。在手機應用市場裡,有道詞典1.9億人在用,評分4星半,而新華字典1萬人下載,評分一星,出版方真應該考慮一下,《新華字典》app的競爭力有那麼突出嗎?

  

  《新華字典》的免費版,限定每天只能查2個字,也就意味著用戶在不花錢的情況下,連最基本的使用功能都無法得到完整保障。這樣的設置,在手機上網搜索和免費app如此盛行的時代,要對《新華字典》有多少愛和信仰才能心甘情願地買單?

  高大上的《新華字典》app,消費者為何不買單?

  回到此次《新華字典》APP的收費,其實40塊錢在當前的物價下並不算貴,不過是一杯星巴克或者一頓麥當勞,可以說是"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但是為何一經發布引起市場如此大的反彈呢?

  首先,《新華字典》出版64年來,陪伴了幾代中國人的學習和成長,大家對這本書的熟悉程度應該是超過任何一本圖書的。然而正是這種情感,也讓《新華字典》一有商業化動作就會引起各方的爭論。它就像是春晚一樣,伴隨所有中國人共同成長,也同時經受著所有人的審視和評判。情懷可以變現,但是要建立在與產品功能和估值相對應的基礎上,同時還要對市場和用戶進行充分的調研,尊重用戶習慣和用戶體驗才能在網際網路市場站穩腳跟。

  其次,有更加便捷且免費的替代品,比如搜索軟體百度。在沒有《新華字典》app之前,百度已經有查字的功能,雖然不一定百分百正確,也的確沒有《新華字典》的權威和專業,但是已經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何必多花40塊錢在購買app上呢?

  再次,同類的生字詞查詢軟體,比如有道、金山等,不僅可以查多國語言還是免費的。我們的手機不會安裝那麼多的同類產品,通常同樣功能的app我們會選出自己最喜歡的長期使用,而每天只能查2個字的免費版和可以聽發音做遊戲的收費版,其實並不是剛需。在人們已經習慣了免費app的便捷之後,《新華字典》app的權威和專業在消費者心中是否值得40塊錢,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兒。

  此外,查字功能畢竟使用頻率不高,附加功能更不是高頻剛需。雖然《新華字典》app在衍生功能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是首先的考慮的是有多少人和哪些人需要這些功能。直白地說,小遊戲這些功能並不是《新華字典》的核心競爭力,如果做成像wiki百科那樣的可跳轉的知識入口,40塊錢絕對不貴,以《新華字典》的權威性和專業性,願意為知識入口買單的人肯定會比現在多的多。而現在的一本"並不常用"的字典,40塊錢就顯得不那麼划算了。

  三、前瞻--知識付費一周年,路漫漫其修遠兮

  知識付費一周年,熱鬧回歸理性

  去年5月14日,知乎推出知乎live;次日,在行推出新問答產品分答,三天累計超過100萬用戶;6月5日,羅振宇帶著《李翔商業內參》登陸得到,2天訂閱超過400萬。過去一年,玩家、資本、消費者湧入市場。喜馬拉雅FM、豆瓣、蜻蜓FM、小密圈、千聊、荔枝微課……

  內容、知識、精神,打開了消費者荷包,但漸漸地,嚴重同質化、內容水化、流量枯竭以及難以見到效果問題暴露,知識付費開始陷入尷尬僵局。得到被曝出打開率走低,而曾經引領知識付費浪潮的《李翔商業內參》,則索性宣布免費。

  知識付費一周年後,急需向市場證明自己全新的生命力。

  而現在,一些頭部IP已經收穫了內容帶來的龐大粉絲和巨額流量,而市場上的玩家越來越多,產品激增,稀缺性被稀釋,泛濫的內容市場也遭受著免費市場的衝擊。

  另一方面,消費者經過紅紅火火的嘗鮮之後,已經逐漸在良莠不齊的內容市場中用腳投票,更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什麼內容有價值,什麼內容無需關注。

  6月12日,蜻蜓FM推出《矮大緊指北》,一檔由高曉松聊"詩與遠方"的音頻付費節目火了。此前,《曉說》、《曉松奇談》等節目為高曉松積累了一票粉絲,已然成為具有號召力的強勢IP。此前,蜻蜓FM上線的高曉松免費音頻,累計播放量達9億。這些前期的免費內容已經為高曉松的IP質量打下了基礎,粉絲不需要擔心購買的內容是不是自己所需要的,不需要戰戰兢兢擔心內容質量是否優秀且穩定,高曉松提供的知識+情懷已經順理成章的從免費走向付費。

  

  知識付費已經走向理性,知識可以量販銷售。但如果沒有切中用戶的核心需求,那麼就會在市場大潮中被淘汰。

  網際網路弱肉強食競爭下, APP收費應更貼合用戶需求

  誠然,知識的權威性和專業性是值錢的,牛津、朗文、柯林斯的也有app,而且價格貴得多,就是因為它們的權威和專業。《新華字典》app遭遇市場的不認可,不是知識不值錢,而是它的收費產業鏈還可以再增強。

  

  新華字典雖然擁有無可匹敵的權威性和專業性,但是在網際網路這個大平臺上,只有做到最優秀,才能留在人們的手機中,只有做到最貼心,才能讓人心甘情願掏錢買單。而《新華字典》在這方面恰恰是反網際網路邏輯的。在人們還沒有接納它進入手機之前,就設置了較高的門檻,在人們還沒有習慣它的便利之前,就急忙索取回報。

  事實上,大多數的付費軟體和遊戲都滿足二八定律。通常只有20%的人付費,而免費版能夠滿足用戶的基本需求。在大量用戶的基礎上,再設定不同的收費內容擴展軟體功能。雖然只有20%用戶付費,但只要用戶基數足夠大,20%也是一個非常龐大可觀的量了。那80%不付費的用戶,也絕對不是沒有價值的,他們是用戶的流量基礎,他們會推薦給潛在付費用戶。可以說,正是那80%的免費用戶,撐起一個軟體的知名度。當前《新華字典》app免費版"每天只能查2個字"屏蔽了人們的基本需求,讓人難免不爽。其實,每個人不一定每天有2個字可查,如果非要做這個限制的話,或許"每個月免費查60個字"也許會更讓人接受。

  當然,如果能夠將基礎功能免費,再精細打造增值服務,《新華字典》app就能更上一層樓了。我們看牛津、劍橋出版的英漢互譯詞典,一些集成類的專業詞典,不僅提供免費電子版,還可以嵌入手機系統和閱讀器中,既可以掃描識別,也可以輕按取詞。它們之中也有需要付費的成分,但通過這類手段解鎖的功能,往往是虛擬課堂、在線教育等真正的高級服務。這種網際網路思維不僅避免了盜版,而且促進APP之間相互競爭,真正實現了"不光買字典,更是買服務"。如果新華字典基本功能免費開放,相信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會願意買單。

  四、總結

  此次《新華字典》試水APP是一次寶貴的嘗試,背後體現了老牌出版機構的勇氣和創新,還有緊跟時代腳步的努力。然而,《新華字典》APP要想在網際網路市場站穩腳跟,開發者必然要更加注重消費者的用戶體驗。這是全新的競爭領域,也是各行各業在新時代所必須面臨的成長探索和轉型升級。曾經的優勢在新的競爭領域能有多少保持和轉化?又該如何做好自身的加減法?這樣的時代命題並不能從《新華字典》中直接找到答案。

(責任編輯:王擎宇)

相關焦點

  • 央廣《王冠紅人館》財經報告:《新華字典》app高調試水,網際網路時代...
    6月11日,《新華字典》app上線,除了高端大氣的李瑞英老師配音,還增加了各種拓展功能,但是其40元的價格卻引起不小爭議。《新華字典》app40塊錢的定價合理麼?知識付費一周年之際,手機版《新華字典》卻為何賣不上價?網際網路競爭中,怎樣的收費邏輯才能站得住腳?央廣《王冠紅人館》財經報告為您深度解析網際網路邏輯下《新華字典》的尷尬境遇。
  • 《新華字典》APP不能還有紙質版思維
    (6月13日《北京青年報》)對於中國人來說,可能有人沒有看過、買過「四大名著」,但只要上過學,應該不會有人沒擁有過一部《新華字典》。說《新華字典》是中華第一書,恐不為過。而且對很多人來說,《新華字典》不僅是識字工具,也是啟蒙工具;不僅具有文化意義,而且具有時代烙印,可以說是很多人的成長記憶。
  • 《新華字典》首出APP 收費高引發爭議
    2個字(圖)              《新華字典》APP充值檔五變二              港媒關注《新華字典》推出APP:央視播音員李瑞英配音 網友吐槽價格高、體驗差 只不過,網際網路時代的產品開發,終究是一個出品方和用戶不斷互動、不斷迭代的過程,持續聽取用戶的反饋,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功能,才算是一種合理、長遠的投資。如果緊緊抱著權威和情懷的字眼不放,用戶才不會輕易為這種「情懷」埋單。
  • 新華字典APP每日可免費查兩字 媒體:背離用戶思維
    新華字典APP每日可免費查兩字 媒體:背離用戶思維 2017-06  6月11日,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的新華字典APP上線。《新華字典》自從上世紀50年代出版以來,伴隨了幾代人的啟蒙教育,身上附著了不少的時代痕跡和文化意義,該APP一上線便贏得了網友的關注。可網友發現,免費版一天只能查兩個字,想要繼續使用,就得付費40塊。而紙質版的新華字典在某電商價格僅19.9元。難怪好好的IP,後來演變成了對新華字典的質疑。
  • 付費遭質疑,國民字典App如何繼續前行?
    其四,使用頻率不高,附加功能鮮少問津。且不說《新華字典》app裡面的衍生功能有多齊全多有價值,首先要考慮到有多少人是需要用到這些功能的。並且一本字典,平時用到的機會也不多,何必花費40塊錢去購買一個不經常使用的產品。
  • 6月14日:《新華字典》APP還是在傳統思維模式下打轉
    2016年4月13日,金氏世界紀錄機構正式宣布,《新華字典》榮獲世界「最受歡迎的字典」和「最暢銷的書」兩項金氏世界紀錄。  而現在《新華字典》APP正式上線,可以看作是這一權威、老牌工具書主動擁抱網際網路、緊跟時代與潮流的體現,當然是值得肯定的。最為關鍵的是,《新華字典》APP的上線,等於是讓用戶隨身攜帶了一本電子版《新華字典》。
  • 《新華字典》APP是純公共品應免費
    然而同樣是一本《新華字典》,在加入網際網路元素包裝成APP後,雖說查閱更為方便,卻引發網絡吐槽聲此起彼伏,質疑其收費不厚道。起因是6月12日《新華字典》官方APP發布。網際網路思維本質上是一種感性主導的思維模式,網際網路時代的盈利模式,其基本邏輯是用戶導向,即先滿足用戶體驗需求。但《新華字典》APP的商業模式只是沿襲傳統商業模式,更像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那一套,付費模式顯得陳舊。新華字典開發APP原本是「網際網路+」的有益嘗試,開發者應秉承網際網路時代的用戶理念,即先為用戶創造價值,再來為自己創造利潤,這種理念,恰恰是傳統商業理念的反向思維。
  • 《新華字典》出了個官方版 app,但憑什麼叫價 40 元?
    除了組詞機器人,app 裡還有一個「筆順快查機器人」,這個功能倒是挺特別的。只需要輸入任意漢字,機器人就會以動畫形式展現文字的筆畫順序以及筆畫數。第三個增值功能:當電子書看。以前學校裡總有幾個拿《新華字典》或是《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辭典》當閒書看的同學,而現在,付費用戶也可以下載《新華字典》進行離線閱讀,且配有書籤功能,便於紀錄。
  • 光明日報:《新華字典》須適應網際網路漢語生態
    商務印書館此時推出《新華字典》App版,並添加了若干符合新媒體需求的功能,顯然是對「無紙化辦公」的回應。雖然晚了點,但以其權威性和準確性,相信仍然能夠吸引一批對文字有專業需求的用戶。此番其免費版引發爭議,恰恰說明了公眾對這本字典數位化的期待。 《新華字典》App也滿足了潛在的市場需求。眾所周知,當前網際網路內容產品良莠不齊,數字內容的文字錯誤率比紙質出版物高得多。
  • 評:《新華字典》APP是純公共品應免費
    一本《新華字典》伴隨著幾代人的啟蒙教育,吸附著深厚的時代烙印和文化韻味,讓人愛不釋手。並創下「最受歡迎的字典」和「最暢銷的書」兩項金氏世界紀錄。    然而同樣是一本《新華字典》,在加入網際網路元素包裝成APP後,雖說查閱更為方便,卻引發網絡吐槽聲此起彼伏,質疑其收費不厚道。
  • 南方日報:《新華字典》APP別一心向著「孔方兄」
    原標題:《新華字典》APP別一心向著「孔方兄」   把《新華字典》裝在手機裡是很多人的夢想,如今它已成真。《新華字典》APP為何讓人反感?概因它一方面強調自己的文化關切,一方面又不避諱「撈錢」的衝動。   如今是網際網路時代,很多工具類書籍為了延展自己的生命力,都開始向網際網路借力,《新華字典》APP也是順勢而為,但其做法卻多有讓人不解之處:紙質版字典的定價不到20元,相比成本大幅減少的電子版卻要最低40元,而且收費還分為五檔,最高檔位488元,這是基於什麼邏輯?
  • 網際網路時代的《新華字典》:會遠離我們的生活嗎?
    前不久,最新修訂版《新華字典》(第12版)問世,此次修訂歷時5年,在科學性、規範性和實用性等方面,更加適應讀者需要。《新華字典》出新版的消息一出,即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並登上微博熱搜。也讓我深情回憶這本「國民字典」在自己學習語文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 網絡時代《新華字典》薪火相傳
    10月26日,《人民日報》刊登文化報導說,今天的網絡時代迅猛發展,但是,網絡對《新華字典》的衝擊不明顯,《新華字典》的發行量並沒有減少……    我們知道,《新華字典》是新中國成立後出版的第一部白話釋義、白話舉例的字典,也是迄今為止最有影響、最權威的一部小型漢語字典,幾代中國人大都通過它接受啟蒙文化教育
  • 手機裡的《新華字典》 未來想做「國民APP」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新版《新華字典》的正文每頁都多了一個小小的二維碼,打開「新華字典APP」進行掃描,就能查看當頁所有單字的部首、筆畫、結構等信息,還能免費收聽字的標準讀音,觀看筆順動畫,查檢知識講解等。 實際上,「新華字典APP」作為《新華字典》的官方應用程式,已經運營了三年多的時間。
  • 《新華字典》上新:字詞躍動,時代最美的音符
    初心——最初的心願、信念;點讚——在網絡上點擊代表「贊」的標記表示稱讚……日前,《新華字典》上新,增補了「初心」「粉絲」「二維碼」等100多個新詞,引起人們熱議,話題一度衝上熱搜,網友表示:與時俱進,《新華字典》越活越年輕
  • 手機版《新華字典》:為情懷買單?
    如何為知識付費?   普通一本字典上線,不會引發如此關注。《新華字典》是焦點,因為除字典屬性外,其還承載了多重文化意義:作為新中國重要的工具書,第一版《新華字典》於1953年編纂出版,並經多次改版,銷量突破5億冊。2016年,金氏世界紀錄機構宣布:《新華字典》獲「最受歡迎的字典」和「最暢銷的書(定期修訂)」兩項金氏世界紀錄。
  • 新版《新華字典》在昆明上架 你第一本字典啥樣
    近日,《新華字典》第12版全新上市啦!8月11日上午10點,掌上春城記者來到了位於南屏街的新華書店,發現《新華字典》第12版在昆明已有售。通過現場查閱,我們可以看到增添的「粉絲」「點讚」等新詞,以及「掃碼查字」的特色功能。《新華字典》第12版在昆明已有售據了解,新版字典裡新增的「初心」「逆襲」「點讚」等新詞總共有100多個,另外還有50個字詞出現了新義新用法,例如「拼車」等。
  • 《新華字典》APP:收費不是問題,如何收才是-新快網-新快報官方網站...
    來論 ■朱昌俊 近日,《新華字典》APP上線,該APP提供數字版紙版對照、專業播音員播讀、漢字規範筆順動畫等增值服務
  • 新版《新華字典》上架昆明書店 你的第一本字典長啥樣
    近日,《新華字典》第12版全新上市啦!8月11日上午10點,掌上春城記者來到了位於南屏街的新華書店,發現《新華字典》第12版在昆明已有售。通過現場查閱,我們可以看到增添的「粉絲」「點讚」等新詞,以及「掃碼查字」的特色功能。
  • 新華字典APP收費合理嗎?
    說到《新華字典》,相信每一個人都會覺得親切、熟悉。它是新中國成立後出版的第一部以白話釋義、用白話舉例的字典,是現代漢語普通話讀音規範、字形規範和詞彙規範的重要參考工具書,也是迄今最有影響、最權威的一部小型漢語字典。  現在,這樣曾經人手一本的學習工具書,順應時代潮流推出了APP版,這當然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