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和達賴今秋將相繼訪日 中日關係再次緊繃

2020-12-14 搜狐網

  李登輝達賴訪日 中日關係再次繃緊

  臺灣聯合報報導,繼熱比婭訪問日本後,李登輝、達賴喇嘛也分別預定9月、11月訪日,中日關係再添緊張。

  日本媒體人士及熟悉中日外交事務的人士表示,日本政府讓李登輝、達賴喇嘛、熱比婭入境,應有覺悟會被中國「報復」。

  日本政府發放籤證給熱比婭從28日至30日在日本活動,中國政府對日本政府大感不滿。中國媒體大幅報導說,日本首相麻生太郎為中日關係「埋下新火苗」。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29日召見日本駐中國大使宮本雄二,表達強烈不滿,要求日本政府立即採取有效措施,制止熱比婭在日本從事反中國的分裂活動。中國甚至還對「日本放送協會」(NHK) 海外播放節目斷訊。

  日本外務省官員私下透露,中國政府將對日本政府強烈不滿一事公諸於世,以期阻止熱比婭訪日,這樣的做法很不恰當。

    比婭後,李登輝也預定9月4日訪問日本,5日在東京演講。

    李登輝於2000年卸下「總統」職位後,共造訪日本四次。2007年訪日時,還參拜東京的靖國神社,悼念他的亡兄。去年9月,他應邀到琉球演講。

    另外,達賴喇嘛應日本「四國地區佛教會連合」的邀請,計劃11月3 日到日本舉行一場題目為「讓自己幸福的生活方式」演講。達賴喇嘛上次訪日是去年11月。

    另外,8月15日的日本二戰敗戰紀念日即將到來,日相、閣僚等是否前往靖國神社參拜,都牽動中日關係。

相關焦點

  • 達賴祝賀蔡英文 媒體:或成蔡英文「勝選」後第一件棘手事
    臺灣民眾抗議達賴訪臺 達賴在這樣的情形下還是赴臺了,並在祈福法會上和蔡英文會了面。民進黨解釋說,蔡英文的貴賓休息室就在達賴喇嘛休息室旁邊,蔡因此很「自然地」跟達賴會面了半小時。 同樣「低調」的還有達賴的「老朋友」李登輝。據中評社報導,達賴喇嘛一位任西藏「流亡政府國會議員」要職的侄兒,其妻子周美裡就是由李登輝一手創辦的臺聯黨政策會主委兼發言人。雖然有這樣的「親密關係」,但2009年達賴第三次來去臺時,李登輝為避免自己賠光聲譽,也選擇了迴避。
  • 國臺辦回應李登輝等催促蔡英文改變現狀:走老路就是懸崖斷壁
    國臺辦回應李登輝等催促蔡英文改變現狀:走老路就是懸崖斷壁 中國臺灣網 2016-11-30 11:48 來源:澎湃新聞
  • 李克強總理訪日為中日經貿關係帶來新的亮點
    李克強總理5月訪日與日方達成了多項經貿合作方面的協議與共識,不僅對中日經貿合作的傳統領域進行了升級,更開闢出新的合作空間與前景。這些收穫是否預示著中日經貿合作將會迎來一輪新的高潮,兩國經濟關係將會呈現一副新的面貌?
  • 李登輝媚日行動一廂情願 日本各方對其嚴加限制
    同時自稱是基督教徒的李登輝還到日本的寺院到處下跪,把自己的日本之旅說成是「文化之旅」,做作到令人發笑的程度。  日本各方嚴加限制  實際上,說說日語,沾點日本文化也是李登輝此行唯一可做的事情。日本政府不顧後果,發給李登輝赴日籤證,結果不僅遭到了來自中國方面的強大壓力,也使得中日關係雪上加霜,到頭來,日本政府感到「請神容易送神難」。
  • ...訪日成果盤點:中日「快捷通道」月底啟動,明年適時舉行中日經濟...
    日方認為,此訪是疫情暴發以來中日外長首次面對面會晤,對於重啟兩國高級別交往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11月15日籤署後,中日兩國政府之間的首次互動。王毅在會面後的記者會上表示,我此次訪日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下成行,也是兩國外長自疫情發生以來首次面對面接觸交流。
  • 日媒報導蔡英文密循「李登輝模式」悄會安倍
    中國臺灣網10月8日訊 民進黨2016參選人蔡英文赴日訪問第三天,上午拜會民主黨、下午參訪東京大田中央批發市場。就在蔡英文參訪批發市場時,日本媒體界卻傳出蔡英文與安倍晉三比照「李登輝訪日早餐會模式」,已在蔡下榻的首都東急飯店「不期而遇」。
  • 「達賴效應」衝擊高雄旅遊 陸客取消訂房逾三千
    中新網9月17日電綜合臺灣媒體報導,9月份大陸遊客觀光團取消在高雄市訂房逾3000間。業者直言,除水災因素外,「達賴效應」是陸客團抵制高雄主因,市觀光旅館公會決議,將正式行文高雄市府,要求高雄電影節不要播映熱比婭紀錄片,以免對觀光產業雪上加霜。
  • 島內團體在臺北達賴住宿處舉行抗議活動(圖)
    9月3日上午,兩岸和平發展論壇籌備會旗下的十餘個臺灣民間團體,再次在臺北福華飯店對面集會。抗議民眾拉起橫幅、舉著標語,高喊「達賴迅速離臺 人民專心救災」等口號。中新社發 董會峰 攝中新社臺北九月三日電(記者 董會峰 劉舒凌)臺灣民間團體三日再次集會,抗議達賴訪臺,並呼籲達賴停止分裂中國的活動。
  • 蔡當局:中日關係改善 臺日關係絕對不影響
    民進黨當局認為,中國大陸和日本關係改善,絕不會影響臺日關係。但受訪學者分析,臺日關係表面上看似友好,卻未實質前進,即使臺灣現在解禁日本核災食品,也恐怕對雙方關係發展助益不大。    總理李克強昨天抵達東京出席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同時對日展開四天訪問,這不但被外界視為中日關係回暖的象徵,更是臺日關係的一大警訊。
  • 率團訪臺,日本前首相:曾執意發籤證讓李登輝入日看病
    【文/觀察者網 龍玥】臺灣地區前領導人、「臺獨教父」李登輝生前身心高度「精日」,曾以日本人自居,與日本關係深厚。7月末李登輝病亡,日本朝野果然傳來一片哀悼之聲。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外相茂木敏充等官員「大讚」李登輝對所謂「臺日關係」及臺灣「民主」所做的貢獻。
  • 美副國務卿訪臺為何參加李登輝告別式?看臺灣教授如何分析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白雲怡】美國國務院主管經濟增長、能源和環境事務的副國務卿克拉奇17日起訪問臺灣。據報導,他將參加19日舉行的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的告別儀式。前臺灣大學政治學教授張亞中17日在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高官以參加李登輝告別儀式為由訪臺,是在逃避洽談臺灣民眾真正期待的雙邊貿易協定,「他們只是想在政治上不斷刺激北京,而完全不想談一點對臺灣有實際價值的東西。」公開資料顯示,克拉奇此次訪臺,將是華盛頓與臺北1979年「斷交」以來訪問臺灣的最高級別美國國務院官員。
  • 日媒盤點近年來中日關係大事記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共同社4月22日對近年來中日外交方面發生的重要節點性事宜進行了盤點:2012年9月11日:日本野田政府對中國釣魚島實施所謂「國有化」方針,引發中國強烈抗議。此後,中方公務船在釣魚島海域實現常態化巡航。2012年12月26日:第二屆安倍政府成立。
  • 李登輝叫囂讓臺灣「正常化」 國臺辦回應:做夢!
    李登輝近日揚言,「臺灣的經濟好或不好,不需要靠『中國』」。同時他再次否認有「九二共識」。國臺辦馬曉光回應道:現在臺灣有一句時髦的政治術語叫「裝睡的人叫不醒」。我想李登輝就是沉迷在「臺獨」迷夢中的那個叫不醒的人。
  • 中日關係面臨三大挑戰和三大機遇
    在新冠肺炎疫情未平、地區經貿合作取得重大進展、美國權力交接尚未完成的背景下,作為日本新內閣9月履新以來的首次中日高層面對面互動,雙方不僅再次確認穩定中日關係的戰略基調,更達成了五點重要共識和六項具體成果。未來兩國關係能否持續改善與發展,取決於雙方在當前複雜國際環境下的政治抉擇。總體上看,中日關係面臨以下三大挑戰與三大機遇。 首先,戰略互信仍有不足。
  • 邀達賴訪臺?蔡英文的試探
    2009年,蔡英文會見達賴  上臺百餘天,蔡英文當局的「新政」實在令人「耳目一新而他們似乎也沒有消停的意思,這不,又開始準備邀請達賴竄訪臺灣了。  10天前,臺灣的綠營政黨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與民進黨「立委」谷辣斯·尤達卡(Kolas Yotaka)在印度拜訪達賴,並邀請其到臺灣演講、並希望達賴能在「立法院」演講。之後,「立法院長」蘇嘉全也表示「非常歡迎」。
  • 中日雙方就構築戰略互惠關係達成共識
    訪日期間,溫家寶總理與安倍晉三內閣總理大臣舉行了會談,還將會見明仁天皇,在日本國會發表演講,並與日本各界人士進行廣泛接觸。     二、中日雙方確認,將繼續遵循《中日聯合聲明》、《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和《中日聯合宣言》的各項原則。     三、雙方決心正視歷史,面向未來,共同開創兩國關係的美好未來。
  • 署名文章:達賴執意竄美挾洋自重最終必然失敗
    新華社北京2月19日電(益多)藉助外國勢力使所謂「西藏問題」國際化,對中國政府施加壓力,最終實現「西藏獨立」,這一圖謀貫穿十四世達賴喇嘛五十多年流亡生涯。近年來達賴更是想盡名目在國際上竄訪,乞求一些國家領導人接見。
  • 自曝家人交流用日語 李登輝媚日嘴臉暴露無遺
    [東湖社區] 用戶名: 密碼: [郵件] 站內檢索: 智能 作者 標題 關鍵字  首頁楚天都市報時事焦點  自曝家人交流用日語 李登輝媚日嘴臉暴露無遺  (2004-12-2907:20:30)據《法制晚報》報導李登輝處心積慮的日本「觀光之旅」於27日開始,他及其家人一行27日晚7時左右到達日本名古屋機場從特別出口出去
  • 李登輝訪美 美稱陳水扁九月「過境」可能受影響
    華夏經緯網9月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華府和臺北的消息人士都證實,對臺當局在背後推動李登輝到訪華府,美國政府已透過不同渠道表達「極度不悅」,並提到此舉可能影響陳水扁九月底「過境」美國。  據悉,美國國務院官員昨日表示,有關李登輝到美國旅行的相關訊息,美方的立場是「李登輝是民間人士」,他只能以「私下個人」的名義到訪,其他細節只能由李登輝方面自行宣布。  據報導,再度訪美是李登輝很久已來的願望,不過他希望的不是訪問日本那樣的「私人度假」,而是希望會見美國政界人士,發表演講,以「卸任元首」的待遇進行「一些外交活動」,因此,他希望訪問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