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S rDNA測序+代謝組學,讓科研結果更「近」一步

2021-02-18 青蓮百奧生物科技

相信大家對單一的組學已經有所了解了,要是還有疑惑的話可以關注小編,以往推文裡都有總結哦~

16S rDNA測序分析和代謝組學聯合研究的必要性

生物體內的基因系統調控是一個整體,單一組學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並不能完整的解釋生物學問題,而且通常文章的影響因子也比較低。所以利用多組學技術將各組學的數據進行整合分析並深入挖掘生物學數據,可以對生物樣本進行系統全面的研究。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將微生物組學和代謝組學聯合起來,腸道微生物菌群宿主代謝表型的關係以及微生物群落如何影響代謝功能的研究是代謝組學與16S rDNA測序整合分析非常典型的案例;此外,還有研究表明不同的疾病模型中微生物和代謝物之間具有很高的相關性,可通過代謝組學和16S rDNA測序整合分析的方法研究代謝物-微生物-疾病之間的關係,有助於發現疾病的生物標記以更進一步應用於臨床輔助診斷。

微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密切關聯。微生物既會影響周圍的環境,同時也會被環境影響。代謝物就是微生物與環境關聯的重要橋梁。微生物多樣性研究越來越深入、研究範圍也越來越廣泛,單一的群落研究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我們探究微生物的複雜作用機制的需求。

微生物和宿主的代謝物會影響彼此的生理狀態,因此代謝組學和16S rDNA測序分析聯合可以對微生物與代謝物的深入研究,有利於揭示複雜的微生物-環境、微生物-宿主之間的密切聯繫。

微生物數據與代謝物數據關聯性熱圖

kEGG 各通路功能分布條形圖

典型微生物/代謝產物散點圖分析

腸道菌群通過調節高鹽高血壓患者腸源性皮質酮的合成而調節血壓

高鹽飲食是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據報導,腸道菌群與高鹽誘導的高血壓(hSIH)有關。然而,腸道菌群在 hSIH 發病機制中的具體作用尚未完全闡明。文獻主要探討腸道菌群在 hSIH 發生發展中的作用及其機制。

16Sr RNA基因測序+非靶向代謝組學

本研究採用16S rRNA 基因測序對高鹽飲食組(HSD組,n=10)和對照組(n=10)的大鼠糞便進行測序,與對照組相比,HSD組大鼠的厚壁菌 / 擬桿菌比值明顯增加,表明腸道出現了菌群失調。HSD 組有31個腸道屬或種的豐度發生顯著改變,其中22個明顯降低。在這22種細菌中,有12種、8種和2種分別屬於擬桿菌門、厚壁菌門和變形菌門。其餘9種細菌的豐度明顯增加,它們分別屬於放線菌門、厚壁菌門和變形菌門。同時對HSD組和對照組的糞便樣本進行非靶代謝檢測,分別有955和641個峰值特徵、峰值強度發生顯著變化。這些代謝產物包括胺基酸衍生物、膽汁酸、脂類、脂肪酸、糖皮質激素和吲哚衍生物,其中許多是由腸道細菌直接產生或調節的。

結果表明糞便微生物群移植(FMT)可以轉移 hSIH,提示腸道菌群在 hSIH 發育中的關鍵作用。此外,高鹽飲食(HSD)還降低了腸道中脆弱擬桿菌及其代謝物花生四烯酸(AA)的水平,這些物質增加了腸源性皮質酮的產生以及血清和腸道皮質酮的水平,從而促進了血壓升高。 此外,上述異常也在高血壓患者中得到證實。 脆弱芽孢桿菌及其代謝產物 花生四烯酸(AA)可以預防 HSD 的不良反應。研究結果揭示了腸道菌群通過影響類固醇激素水平來調節血壓的新機制。

如果您也想要通過聯合分析來豐富您的文章,那麼快聯繫我們吧!青蓮百奧承接微生物測序、轉錄組測序、蛋白組學、代謝組學以及多組學聯合。一戰式服務,為您節省寶貴的科研時間,還有更多個性化分析等您~

Yan Xuefang,Jin Jiajia,Su Xinhuan et al. Intestinal Flora Modulates Blood Pressure by Regulating the Synthesis of Intestinal-Derived Corticosterone in High Salt-Induced Hypertension.[J] .Circ. Res., 2020, 126: 839-853.IF=15.862

相關焦點

  • 6篇16S rRNA基因測序+代謝組學聯合項目文章助力您快速發文
    然而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等下遊組學研究可以回答「這些功能是否真的發生了,發生的程度是什麼樣的」。因此,16S rRNA基因測序與代謝組等多組學聯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上述單一組學研究的局限性,在腸道微生物與健康疾病關係研究等方面取得眾多進展,顯示良好應用前景。
  • 16S rDNA測序結果分析
    方法如下:用 BioEdit 打開正向測序結果峰圖文件( ZB10100433 (yangpin1) 16SS(zidai)_Pw_G12.ab1),通過移動左邊與左上角的比例標尺,調整峰圖的高度與寬度,使DNA每個鹼基的峰圖大小適合觀察。從下圖看出,前面50多個鹼基的峰較亂,此處選擇55個開始的鹼基。同理,DNA末端由於酶活力下降等原因,測序質量也逐步變差。
  • 16S rDNA測序如何鑑定微生物到種 | 16S專題
    上期給大家講了微生物實驗樣本製備及提取需要注意的事項,那麼下一步就進入到測序了,二代測序在微生物研究中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了,通過16S rDNA
  • 研究思路|微生物組+代謝組多組學應用案例解讀(第一期)
    在高通量測序的大力推動和快速發展下,微生物組學研究進入到了多組學的時代。為更好滿足科研人員多組學聯合分析需求,美格基因基於科研需求及以往項目經驗,全新推出微生物組+代謝組聯合分析解決方案,克服單一組學研究局限性,多角度解釋科學問題!
  • 【實用貼】手把手教你代謝組學裡的基礎知識
    非靶向代謝組學方法能夠同時檢測數百乃至數千種代謝物(包括已知和未知代謝物),但其靈敏度略低。百邁客的非靶向代謝組學產品主要包括普通非靶標、頂空進樣非靶標、脂質組非靶標、腸道菌群非靶標等。靶向代謝組學方法只能對少數已知代謝物進行定性和定量檢測,但其具有靈敏度高、定量準確的特點。百邁客的靶向代謝組學產品主要包括動物高通量靶標、動物高通量靶標(植物廣泛靶向)、花青素高通量靶標、胺基酸kit、短鏈脂肪酸kit、游離脂肪酸kit等。
  • 代謝組學在醫學領域機制研究的實驗設計方案
    我們知道隨著代謝組學的不斷發展,對代謝物定性定量準確性不斷提高,代謝組學在醫藥學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小鹿特地總結了代謝組學在醫藥領域的主要應用方向(機制研究、標誌物篩選和藥效評價)及其對應的實驗設計思路(見下圖)。
  • 服務700+科研所和三甲醫院,帕諾米克如何布局代謝組學技術?
    覆蓋30餘種細分服務,提供全面、個性化的代謝組學科研解決方案基於自身完整的樣品預處理平臺、多臺高解析度質譜平臺以及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雲端數據分析系統,帕諾米克面向國內外超700個科研院所、三甲醫院和藥企提供全面、專業的代謝組學科研檢測分析服務。
  • 16s rDNA數據分析經驗總結
    去除嵌合體序列,推薦使用UCHIME多樣性中,距離選擇現在包括兩種,一種是物種距離(Jaccard\Bray-Curtis);另一種是基於進化的距離(Unifrac),基於進化的距離還包含權重和非權重兩種,雖然含有進化信息但是,進化信息並不是越多越好,在結果呈現上,這兩種我們都應該關注結果。
  • 什麼是組學?
    這些物質可以是核酸(DNA),脫氧核糖核酸(RNA),蛋白質(Protein)和化學分子(Chemical Molecular);根據物質的不同,這些組學分別稱為為宏基因組(Metagenome),宏轉錄組(Metatranscriptome),宏蛋白組(Metproteome)和代謝組(Metabolome)。
  • 如何讀懂和利用你的微生物多樣性測序結果?
    缺乏大樣本群體研究,從而確定腸道微生物組,血漿代謝組,肥胖和糖尿病表型以及環境因素之間的幾種關聯。按照肥胖和糖尿病對人群分為三組,同時進行了16S,代謝和宏基因組的檢測。研究結論:確定了腸道微生物組,血漿代謝組,肥胖和糖尿病表型以及環境因素之間的幾種關聯。與腸道微生物組變異相關的主要是肥胖,不是2型糖尿病。
  • 如何讀懂和利用你的微生物多樣性測序結果
    16s rRNA長度為1.5k多,作為菌種鑑定一般選擇相似度97%的標準,相似度超過97%一般定義為同一種菌。如果是sanger測序獲得16s全長的都可以鑑定到種,甚至能區分亞種。有些細菌並不只有1個16s序列,會包含有1-15拷貝的16s序列,所以單一的16s序列鑑定可能會出現偏差。
  • Nature Protocols:整合宏基因組、代謝組和表型分析的的計算框架
    、解讀困難;分析的核心思想是降維:代謝組和微生物組物種通過數據驅動的聚類或分箱法降維;微生物組功能組成基於知識驅動如KEGG層級分類法降維;再篩選與表型顯著相關的數據特徵關聯分析;研究人員可以整理多組學和表型數據,獲得出版級關聯分析結果圖表,快速建立宿主和微生物組與疾病嚴重程度和治療結果間的潛在聯繫;本計算框架由R腳本編寫,可在個人電腦上1小時完成分析。
  • 微生物16S+代謝組學文章喜登微生物一區頂刊Microbiome
    前言2020年8月歐易/鹿明生物合作客戶孫逸仙紀念醫院李建明團隊在Microbiome(IF:11.607)發表了題為 「EphB6基因缺陷小鼠的腸道菌群通過介導維生素B6動態平衡調節自閉症樣行為」的文章,通過16S rRNA基因測序和LC-MS非靶向代謝組學聯合分析等手段,揭示了腸腦微生物群軸對自閉症譜系障礙(ASD)的發展有重大影響,深入而透徹地闡明了腸道菌群影響小鼠腦功能缺陷的新機制
  • 清華大學藥學院胡澤平組、生科院李坤組招聘博士後/科研助理
    ▎學術經緯/報導清華大學藥學院胡澤平課題組招聘博士後主要研究方向:基於質譜的新型代謝組分析技術(代謝組學、代謝流分析、脂質組學)的開發,及其在生物醫學和藥物研發領域的應用;腫瘤代謝、藥物耐藥性的代謝分子機制研究
  • Nature子刊:整合宏基因組、代謝組和表型分析的的計算框架
    、解讀困難;分析的核心思想是降維:代謝組和微生物組物種通過數據驅動的聚類或分箱法降維;微生物組功能組成基於知識驅動如KEGG層級分類法降維;再篩選與表型顯著相關的數據特徵關聯分析;研究人員可以整理多組學和表型數據,獲得出版級關聯分析結果圖表,快速建立宿主和微生物組與疾病嚴重程度和治療結果間的潛在聯繫;本計算框架由R腳本編寫,可在個人電腦上1小時完成分析。
  • 科研 | Brief.Bioinformatics:綜合組學分析揭示肥胖成人腸道微生物代謝產物的變化
    原名:Integrated omics analysis reveals the alteration ofgut microbe–metabolites in obese adults譯名:綜合組學分析揭示肥胖成人腸道微生物代謝產物的變化期刊: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
  • 轉錄組和代謝組解析風信子變色分子機制
    本研究首次使用轉錄組和代謝組聯合分析,揭示與風信子花色素沉著相關的主要代謝途徑,並且挖掘針對植物中色素沉積相關的關鍵基因。材料與方法1.轉錄組測序:白色和藍色風信子花苞分別測序;測序平臺:北京百邁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Illumina HiSeq 2000
  • 轉錄組+代謝組:氮飢餓下浮萍代謝流轉向澱粉合成
    在此項研究中,使用測序技術,在氮飢餓同時外源施加蔗糖的條件下,於處理的第0,3,7天對Lemna aequinoctialis 6000進行轉錄組測序。在處理和對照樣品中,發現差異表達基因(DEGs)為2522,628和1832。DEG的聚類和富集分析揭示了在氮飢餓下發生的幾種生物過程。參與氮代謝的基因顯示出最早對氮飢餓的反應,隨後參與碳水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基因表現出差異。
  • 16S擴增子測序數據分析介紹
    我本科學習的是微生物學專業,之後又獲得了生物信息學博士學位,在短暫的兩年博士後科研工作後,留所任工程師,主要負責宏基因組學的數據分析。在過去的兩年工作裡,主要參與並發表的文章有10餘篇,累積影響因子150多分,其中包括一篇Science和兩篇Nature Biotechnology。
  • Science16S+代謝組學如何進行識別輻射倖存者的輻射防護機制研究
    rRNA基因測序、靶向代謝組學+非靶代謝組學研究背景大劑量電離輻射的毒性會誘發急性輻射綜合症,進一步表現為造血、胃腸道和腦血管綜合症。(1)16S rRNA基因測序;(2)代謝組學實驗:短鏈脂肪酸靶向定量檢測;LC-MS非靶向代謝組學;5、其他臨床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