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掃墓、祭奠」成為大人口中的話題,而「死亡」也成為孩子腦中的懸疑:
「人死了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子?他還能回家嗎?他住在哪裡……」
孩子似乎對生命起源天生好奇,是直面回答他的問題?還是選擇迴避?
事實上,在中國的家庭中,談論「死亡」是一個忌諱的話題,特別是當著孩子面提及,很多家長怕嚇到孩子,怕孩子無法承受生命之重。
心理學研究指出,兒童在4歲左右就會產生死亡的概念,如果無法得到父母和老師正確的引導,容易對死亡產生錯誤的認知,進而產生負面情緒,影響一生。
在幼兒階段,孩子攝取知識,一方面來自生活,另一方面則藉助於繪本教育。今天,諾媽整理了十個與生命相關的繪本,希望家長們可以藉助這些溫暖而又帶有淡淡離別的故事,幫助孩子正面生命,珍愛生活。
一個小男孩在快樂的白天結束時,問媽媽:「風停了以後,它到哪裡去了呢?」
媽媽沒有隨便打發孩子,而是非常耐心地向他解釋:「其實風沒有停,只是吹到別的地方去了。」緊接著,媽媽循序漸進地向孩子描述了一個萬物不滅的世界,讓孩子明白:世界上的萬物不會消失,而是在另一個地方,以另一種形式開始。
從一陣風談論到萬物輪迴,為孩子揭秘生命的秘密。很多時候,當我們對世界習以為常的時候,其實在孩子的眼裡,世界就像個奇妙的萬花筒,不斷旋轉出美妙而陌生的風景。
爺爺病重躺在床上,彌留之際向小孫子講述了自己的一生:在爺爺很小的時候,遇到了一位天使,從此,天使就一直跟在他身邊,幫助他順利地渡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保護他不被車撞倒,保護他不掉進水溝,保護他不被強盜搶劫,保護他不從樹上掉下來……
後來,當爺爺睡著了,孫子離開醫院時,爺爺的天使飛了出來,來到了小孫子身邊,成為了他的天使……
這是一個有關「感恩」的故事,讓孩子明白生命不易,要懂得珍惜。
爸爸的圍巾是一條具有魔法的圍巾,雖然爸爸不在了,可一圍上他的圍巾,就能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自信與勇氣。
故事描述了孩子圍上爸爸圍巾後整整一個星期的變化,去上學的他變得開心了;在與小朋友交往中變得大方了;看到大黑狗時變得不那麼害怕了……在爸爸圍巾的陪伴下,孩子慢慢成長蛻變,變得勇敢、獨立。
在這個故事,能夠讓孩子領悟到:即便生活遭遇不幸,也要迎面向前,生活依然美好。
蘿拉有一條紐扣串成的項鍊,每一顆紐扣都承載有著不同的記憶,特別是那些和媽媽有關的扣子,是她的最愛。可是有一天,項鍊被貓咪扯斷了,紐扣散了一地,蘿拉很傷心。
蘿拉的爸爸和新媽媽幫忙一起尋找,唯獨少一顆。爸爸打算換上一顆新的,可新媽媽卻不這麼想,她覺得每一顆紐扣對蘿拉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於是新媽媽努力尋找,終於找到了。正因此,新媽媽也逐漸走入了蘿拉的心裡。
這是一個關於「後媽」的故事,讓人看到的卻是真誠的理解和滿滿的愛。每個親生母親在孩子心裡都有無法替代的位置,可如果用真愛心付出,終有一天,後媽也能走進孩子心裡:記憶的項鍊是珍貴的,愛也是珍貴的。
媽媽突然「消失不見」了,小男孩安德烈被送往了孤兒院。沒有媽媽在身邊,這讓安德烈難過得想哭。好在安德烈在孤兒院認識了好朋友——小烏瓦,他願意陪著安德烈去找媽媽。
故事於是從這裡開始,以倒敘的方式,記錄下安德烈尋找媽媽的過程。兩個孩子穿梭在聖彼得堡的大城市裡,安德烈一路尋找,一路回憶起與媽媽相處的美好點滴,驀然發現,原來「媽媽」一直未曾遠離。
安德烈尋找媽媽之旅,亦是安德烈直面現實的經歷,孩子只有通過勇敢地面對生活,才能對未來充滿期望。
麥先生的兒子去世了,鬱鬱寡歡的他決定帶著兒子生前最愛的玩具泰迪熊去遠方流浪。他走了很多地方,遇到了很多人,喪子之痛讓麥先生始終無法快樂起來。
直到有一天,麥先生遇到了一個孤獨的流浪兒,做父親的天職讓他忍不住想愛這個孩子。事情一下子有了改變:當一個失去孩子的父親愛上一個失去父親的孩子,兩顆破碎的心因為愛都慢慢癒合。生活無論遇到多大痛苦,相信愛,能夠,抹平人與人之間的傷痕。
小魯是大家的小夥伴,經常一起玩,一起度過了很多快樂的時光。可是有一天,患病的小魯不幸去世了,每個孩子都沉浸在悲傷中。
校長提議做一件事情來紀念小魯,於是大家為小魯修建了一座池塘。每一次有蜂鳥拜訪池塘的時候,都會讓小夥伴想起那些和小魯的美好時光。
失去玩伴的悲傷需要一個窗口釋放,用紀念的方式抹去悲傷,也是一種方式,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去面對離別。
老奶奶去世了,留下老爺爺孤單單一個人。老爺爺做什麼事都提不起精神,突然有一天,他特別想喝老奶奶為他煮過的肉丸子湯。
老爺爺決定自己動手,雖然他有些忘了老奶奶煮湯的配方。煮湯過程中,生活發生悄然改變,每一次煮湯,都有小動物來拜訪。老爺爺煮湯的鍋越來越大,他想起的配方也越來越多,喝湯的朋友也越來越多。
分享讓老爺爺對生活不再萎靡不振,他的心情也在煮湯中伴著熱氣慢慢變好。有時候,換一種方式去思念一個人,會讓自己過得更好。
這是糟糕的一天,小兔子湯姆覺得今天很不順:湯姆的媽媽哭了,爸爸很早就回家了,消息傳來外公去世了。
湯姆不懂什麼叫去世,可看著一家人都聚在外公家悲傷,這讓他很難過。湯姆和表兄弟們像往常一樣在花園裡玩,他們決定像外公那樣把落葉堆起來。這個方式,讓他們似乎找到了外公的影子。最後,他們參加了葬禮,還親手在在外公的墓前種了一株玫瑰。
故事中的兔爸和兔媽在外公去世的這件事上沒有選擇迴避,而是帶著小兔子湯姆直面現實。雖然孩子對死亡的理解有些似懂非懂,但他也能油然感受到那份悲傷,也會用自己的方式去釋懷。有時候,孩子想像得比我們更堅強。
生老病死、與親人分離,這是每個人都要接受的現實,孩子也一樣。那麼,就在清明來臨之際,跟孩子講一講這些繪本故事,讓孩子多一份對生命的認知,才能幫助他們更好地去珍視生活,珍惜身邊人。
(諾媽/白羊小媽一枚。世界很大,理想很小,讀書、寫作、遛娃,笑看窗外事,靜寫心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