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ommunications||綜述:突破PAM限制CRISPR-Cas核酸酶庫

2021-02-15 植物生物技術Pbj

CRISPR-Cas核酸酶需要通過與目標靶點互補的sgRNA以及靶點兩側的短序列(PAM)來識別靶標基因進而進行切割。其中PAM序列的靈活性大大限制Cas核酸酶的可靶向範圍。以常用具有很高的DNA裂解活性的SpCas9和SaCas9為例,它們所識別的PAM序列多含鳥嘌呤/胞嘧啶(G/C-rich),因此利用已報導的鹼基編輯系統無法在腺嘌呤/胸腺嘧啶富集(A/T-rich)區域進行精準鹼基編輯操作。特別是最常用的SpCas9酶,需要NGG PAM序列進行識別,以至於其作用限制僅為基因組的9.9%,靶向區域十分局限。

近日,研究人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發表了題為「CRISPR technologies and the search for the PAM-free nuclease」的綜述文章,作者綜述了目前為了擴大CRISPR工具的基因組靶向範圍而產生的一些具有新穎PAM偏好的Cas9變體和直向同源物。

如何尋找具有廣泛pam的Cas變體和直向同源物,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關鍵位點,PAM相互作用區 (PAM-interacting domain, PI)。PI結構域負責與目標DNA的PAM區相互作用,促進Cas9蛋白切割的特異性。Cas9 PI結構域非常靈活,可以對其進行蛋白質工程設計以識別涵蓋整個DNA核苷酸譜的多種序列基序。目前已經報導的如PAM序列放鬆為NGA(VQR變體),NGAG(EQR變體),NGCG(VRER變體)以及PAM識別序列為NG的xCas9和SpCas9-NG等。

除此之外,作者闡述了一系列不同PAM限制的核酸酶分支,並打破了原先-只有系統發育上不同的核酸酶才能識別出不同的PAM譜-這一假設,事實上PAM圖譜與核酸酶的系統並無直接關係,在密切相關的同源物之間,PAM差異也會很大。迄今為止,已在測序的基因組和元基因組64中鑑定出900多種不同的Cas9直系同源物。它們具有不同的PAM譜,蛋白質大小和最佳活性溫度,這些核酸酶的發現大大的擴展了基因組的可靶向範圍,拓寬了CRISPR工具的應用領域。

綜合來說,這些具有不同PAM序列的Cas核酸酶顯著提高了靶向範圍,為那些目前仍然無法進行基因組編輯的農藝性狀相關基因座提供了新的技術可能。 

原文連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20633-y


植物生物技術Pbj 交流群

為了能更有效地幫助廣大的科研工作者獲取相關信息,植物生物技術Pbj特建立微信群,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投稿以及文獻相關問題、公眾號發布內容及公眾號投稿問題都會集中在群內進行解答,同時鼓勵在群內交流學術、碰撞思維。為了保證群內良好的討論環境,請先添加小編微信,掃描二維碼添加,之後我們會及時邀請您進群。小提示:添加小編微信時及進群後請務必備註學校或單位+姓名,PI在結尾註明,我們會邀請您進入PI群


相關焦點

  • 《科學》深度綜述:CRISPR-Cas指引基因工程的未來
    RNA指導的Cas酶已經被用來作為在培養細胞,動物和植物中操縱基因組的工具。它不但加快了基礎研究的步伐,而且讓臨床和農業突破成為可能。CRISPR-Cas基因編輯系統的鼻祖之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Jennifer A. Doudna博士和她課題組的Gavin J. Knott博士在《科學》雜誌上撰文,對這一技術的優勢、進化趨勢和應用進行了盤點。
  • Science深度綜述:CRISPR/Cas指引基因工程的未來
    RNA指導的Cas酶已經被用來作為在培養細胞,動物和植物中操縱基因組的工具。它不但加快了基礎研究的步伐,而且讓臨床和農業突破成為可能。日前,CRISPR-Cas基因編輯系統的鼻祖之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Jennifer A. Dounda博士和她課題組的Gavin J. Knott博士在《科學》雜誌上撰文,對這一技術的優勢、進化趨勢和應用進行了盤點。
  • 經過改進的CRISPR-Cas9不受PAM的限制,可靶向...
    2020年3月30日訊/生物谷BIOON/---許多基礎研究人員和臨床研究人員正在測試利用一種簡單有效的基因編輯方法來研究和校正導致從失明到癌症等各種疾病的致病突變的潛力,但是這種技術受到一定限制,即必須在基因編輯位點附近存在某個較短的DNA序列。
  • 諾獎得主發表的CRISPR最新、最全的基因編輯研究綜述!
    近日,美國加利福利亞大學的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系和創新基因組學研究所合作,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ical》上發表了一篇題為 「Controlling and enhancing CRISPR systems」 的綜述。此綜述討論了天然CRISPR-Cas調節生物分子的機制,以及如何通過改變酶的功能來增強或者抑制CRISPR-Cas免疫。
  • Nature子刊:第二代鋅指核酸酶技術
    Sangamo Therapeutics公司的研究人員上周五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發表文章,展示了其第二代的鋅指核酸酶
  • 【綜述】治療性CRISPR/cas9技術研究進展
    有目標性位點的靶向核酸酶被廣泛用於基因組編輯。2013 年第一次將 Crispr/cas9 技術用於基因組編輯以來,這個領域發生革命性的變化。我們對近期應用 Crispr/cas9 技術用於基因治療研究做一綜述。
  • 總結:CRISPR相關工具網站集錦
    Cas-Designer:http://www.rgenome.net/cas-designer/3. E-CRISP: http://www.e-crisp.org/E-CRISP/4. CRISPOR: http://crispor.tefor.net/5.
  • 勵志發一篇Nature communications?作者孫博士總結四大關鍵點
    ;SCI投稿;作者點評朋友發來信息,說自己近期的目標是:Nature communications(下簡寫為NC)。論著為30,354篇,佔了絕大多數;其次是編者按、綜述、通信等。這些研究得到了美國衛生和公眾服務部基金、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基金、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的基金支持。
  • Nature communications:磷脂合成過程中重要膜內酶Cds的結構與功能...
    2014年7月2日訊 /生物谷BIOON/ --2014年6月27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在線發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柳振峰研究組報導的嗜熱古菌Thermotogamaritima來源的胞苷二磷酸-二脂醯基甘油(CDP-DAG)合成酶(TmCdsA)的研究成果。這也是CDP-DAG合成酶(Cds)膜蛋白家族被解析出來的第一個晶體結構。
  • 轉座子編碼CRISPR-Cas系統靶向DNA的結構基礎
    這項工作為從結構上了解TniQ–Cascade的DNA靶向如何導致下遊轉座酶蛋白質的下遊募集奠定了基礎,並將指導蛋白質工程工作以利用該系統在基因組工程應用中進行可編程DNA插入。 據悉,細菌利用CRISPR和Cas基因編碼的適應性免疫系統在病原體和移動遺傳元件攻擊時保持基因組完整性。
  • 改造的I型CRISPR-Cas系統可用於人類基因組編輯
    研究人員將Cascade融合到依賴二聚化的非特異性FokI核酸酶結構域,並在多個人類細胞系中以高特異性和高達50%的效率實現RNA指導的基因編輯。FokI–Cascade可以通過優化的雙組分表達系統重建,該系統在單個多順反子載體上編碼CRISPR相關(Cas)蛋白,在單獨的質粒上編碼RNA(gRNA)。
  • Nature Methods |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鄰近標記(綜述)
    酶具有混雜催化活性是生物適應環境的基礎,為適應環境,生物體內的酶將處於不斷演化狀態。具有混雜活性很可能是酶蛋白的共性特徵。按照催化反應類型,酶可分為六類:氧化還原酶、轉移酶、水解酶、裂解酶、異構酶和連接酶,對應於國際酶學委員會編號EC 1~6。進化生物學家推測每個酶蛋白可能催化10種以上都反應。許多生物過程是通過蛋白質和核酸的分子相互作用來執行和調節的。
  • 能降服CRISPR–Cas系統的anti-CRISPR蛋白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種方法是利用靶點特異性的RNA將Cas9核酸酶引到基因組上的具體靶點,從而對特定基因位點進行切割導致突變。目前,CRISPR-Cas9系統已經越來越廣泛地得到科學家們的青睞,用於基因修飾和基因功能研究。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物降一物」,世上沒有永遠的霸主。
  • Nature分享:如何寫好綜述論文?
    綜述類論文是科學家的重要資源。它們可以提供一個領域的歷史背景,以及關於該領域未來發展的個人看法。同時,撰寫這類文章可以為自己的研究提供靈感,還可以做一些寫作練習。不過,很少有科學家接受過如何寫綜述類論文的訓練,或者不知道一篇優秀的綜述文章是怎樣構成的。
  • Nature Communications|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在動物防禦行為的神經通路取得重要突破
    原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8-03580-7#公眾號熱點推送回顧重磅|3大CRISPR頂級大牛(張鋒等人)發表5篇綜述,闡述CRISPR
  • 2020年7月CRISPR/Cas最新研究進展
    這種反應是由Cas13核酸酶介導的,它在識別到與其嚮導RNA(gRNA)互補的病毒轉錄物後,進行大量的RNA降解。然而,病毒如何對抗這種細菌免疫系統還不清楚。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和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作為一種由噬菌體編碼的抑制劑,AcrVIA1能與Cas13a結合,從而封堵gRNA和阻止這種核酸酶激活。
  • 高中生物:限制酶知識點及應用
    關於限制性核酸內切酶(下面簡稱限制酶)的定義是:能夠識別和切割 DNA 分子內一小段特殊核苷酸序列的酶。
  • 2019年1月CRISPR/Cas最新研究進展
    發現第三種CRISPR-Cas系統,顯著降低脫靶效應doi:10.1038/s41467-018-08224-4來自原核生物CRISPR/Cas系統的酶已被用作可編程的和高度特異性的基因組編輯工具。目前的基因組編輯技術集中在II型CRISPR-Cas系統上,該系統含有單個用於DNA切割的蛋白效應核酸酶。
  • 綜述強推!CRISPR-Cas9的gRNA設計到底該選哪個工具??
    CRISPR editing experiments由於內容性質和篇幅限制,我們今天只講第一部分。例如,在上半部分Cas核酸酶的部分,FnCas9出現的年份是2016年,它能夠靶向的致病相關SNPs比SpCas9要多。(2)上半部分的Cas相關內容,以張峰等人為主。而下半部分的單鹼編輯器主要以David Liu團隊為起始,他倆是好朋友,他們和J. Keith Joung一起組成「CRISPR天團」,並創立致力於單鹼基編輯療法的公司Beam Therapeutics。
  • PNAS:構建出提高CRISPR-Cas9基因編輯精確度的新變體---SaCas9-HF
    CRISPR-Cas9是一種在細菌中首次發現的酶,可以經編程後在精確的基因組位點上切割和修復DNA,因而被稱為「分子剪刀」。它可用於校正存在缺陷的DNA鏈,而且目前正在臨床試驗中測試它抗擊癌症、血液疾病和遺傳性失明的效果。這種技術被認為具有治療數千種人類遺傳疾病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