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客戶端記者 王曉偉 通訊員 崔汝平
「今年提蒜薹俺不用愁,俺有了蒜薹保險。」平度市仁兆鎮溝東村大蒜種植戶王仁付邊遞蒜薹邊對記者說。眼下,平度市仁兆鎮的田間呈現一派忙碌的景象,蒜農們正在忙碌收穫蒜薹,雖然,一開市價格在每公斤4元左右,但是大蒜種植戶因為有了蒜薹保險卻多數不擔心。
價格有保險,農戶吃了「定心丸」
平度市是膠東大蒜主產區,全市11萬畝大蒜,其中仁兆鎮就佔6萬多畝,2017年,為進一步保障農戶種植大蒜的財產安全,平度市政府創新「農創平度」內涵,把群眾呼聲較高的蒜薹列於綜合改革項目,把「蒜薹目標價格」納入價格指數保險。按照保險內容,每戶蒜農一畝地拿出100元購買保險,每斤蒜薹保價為2.8元,若市價低於2.8元,保險公司進行賠付,最高每畝給予1500元補償,通過這種方式將市場價格波動帶給農戶的影響降到了最低。
去年,種了20多年大蒜的西王戈莊村蒜農劉明生種了6畝大蒜,結果等5月蒜薹收穫的時候發現,收購價只有不到2.4元,幸好他買了蒜薹價格指數保險,收到了保險公司近1200元賠付,才沒虧本。
經過去年的實踐,仁兆的老百姓都逐漸的認可了這種價格指數保險,因為他們覺得買蒜薹價格指數保險能讓自己心裡有個底,像吃了定心丸一樣,萬一蒜薹價格太低的話,有保險公司賠付,不至於虧本。如果蒜薹價格高更好,農戶們也不會太在意每畝地100元的保費。記者了解到,2017年,仁兆鎮共投保大蒜5000畝,收繳保費50萬,理賠菜農100餘萬元。
今年一開春,嘗到甜頭的蒜農們早早就參加蒜薹投保,目前,就已經有2000多戶村民進行投保,畝數有15000多畝,吃了「定心丸」的蒜農期待著蒜薹的豐產豐收。
品質有保障,蒜薹不愁賣
仁兆蒜薹,顏色翠綠,粗細適中,味道純正,富含蛋白、脂肪、粗纖維、維生素、胺基酸。蒜薹,成為仁兆「沽河」牌系列蔬菜中的一大名品,也是該鎮重點發展的蔬菜當家品種。
仁兆大蒜也由此而聞名遐邇,成為「沽河牌」蔬菜的主要品牌。仁兆鎮所生產的蒜薹細長,色澤嫩綠,品質風味好,不萎縮糠心,苔苞綠色,不膨大,耐儲藏,倍受國內外客商的青睞。仁兆鎮被命名為「青島蔬菜之鄉」;「沽河」牌蔬菜被評為「青島市菜籃子工程推薦產品」、山東省著名商標、島城十大商標;2011年仁兆蒜薹獲得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登記。
外地客商陸續到來,價格看漲
「今年開市行情比較滿意,根據品質不同,蒜薹每公斤批發價在4元左右,雖然,比去年低,隨著外地客商的陸續到來,估計價格還會上漲,另一方面,仁兆蒜薹是地標產品,我們種植有標準,價格有保險,銷售有網絡,儲存有冷庫,蒜薹不愁賣。」平度市仁兆鎮瑞陽蒜薹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呂仁智,正在陪客商收購蒜薹自信地說。
今年仁兆鎮全鎮種植大蒜面積在6萬畝左右,從蒜薹選種、播種、覆膜、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到捆把收穫,都採用標準化種植,蒜薹質量是全國有名的。 預計,今年蒜薹收穫將持續10天左右,5月8日進入收穫高峰期,仁兆鎮每天外來務工、收購人員達到3萬人,務工費每人一天300元左右,整個一幅蒜薹收穫戰役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