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蔔味道鮮甜可口,營養豐富,日常生活中深受人們喜愛。眼下,在地處大沽河畔的仁兆鎮,萬畝胡蘿蔔迎來豐收季,不僅暢銷國內市場,還頗受國外消費者的青睞。天氣漸冷,山東青島平度市仁兆鎮的兩萬畝胡蘿蔔迎來收穫季,田間地頭一派繁忙的景象。色澤紅潤的胡蘿蔔經過分揀、加工、包裝後俏銷海內外,小小胡蘿蔔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大產業。
仁兆鎮是青島市優質蔬菜生產大鎮和蔬菜出口創匯第一鎮,是山東省保健蔬菜生產加工銷售聚集區,被農業部確認為無公害和綠色蔬菜生產基地。仁兆鎮有著18年胡蘿蔔種植歷史,目前全鎮種植規模達到1萬多畝,當地胡蘿蔔種植採用「訂單農業」模式,農民只負責種,每到收穫季節,當地的農產品公司就會提前預定收購,胡蘿蔔從田間收穫後直接運到農產品公司進行清洗、刨光,經過分揀包裝後,銷往國內以及國外市場。
剛從泥土中拔出的胡蘿蔔色澤紅潤,體型勻稱,被整齊地碼放在田壟上。數十名收胡蘿蔔工人散布在地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一片忙碌的豐收景象。菜農介紹:「今年我們種了1500多畝胡蘿蔔,長勢很好,今天開始出出了十五六畝地,一畝地能產一萬斤左右,現在收購價格是八毛五一斤,一畝地就能淨賺四千元左右。」
仁兆鎮種植規模已達萬畝,並且輻射帶動周邊鄉鎮發展胡蘿蔔種植3萬畝以上。由於胡蘿蔔機械化收穫水平相對較低,平均每人每天僅能採收半畝多地,所以隨著胡蘿蔔收穫高峰來臨,也創造出大量工作機會,從胡蘿蔔採收、裝運到加工、出售等都需要用工,吸引大量外地務工人員湧入,務工人員每天也有200-300元的收入。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市場信息大量增加,仁兆鎮當地公司看到了國際貿易的商機,於是開始通過網絡尋找客戶,並且出國開展業務洽談。從2010年開始,通過自己聯繫的客戶發展國際貿易,根據不同國家的標準和要求,進行分類加工,產品出口日本、韓國、東南亞、中東國家等十幾個國家。2013年,開始在國外十幾個國家租賃商鋪,開設直營店,派員工出國經營,打開了國際市場的大門,仁兆的胡蘿蔔開始了「賣世界」。到目前,全鎮多方尋求出口渠道,出口胡蘿蔔達5000多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