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農每斤7毛的豇豆,收購商賣1元,菜販賣2元,都說不賺錢,錢去哪兒了

2020-12-12 日常視界

2017年7月4日,魯西南一鄉鎮,菜農採收的豇豆賣給南方的收購商,每斤7毛錢,採收工錢每斤3毛錢,菜農實際收入4毛錢,每畝產量4千斤,種植成本1千元,算下來菜農賺不了多少錢,有時還會會面臨滯銷,虧本。

收購商僱傭本地豇豆經銷商收購,手續費是每斤2分錢,挑選整理費用每斤3分錢,挑選出的不合格豇豆損耗費用也要幾分錢,這樣下來一斤增加1毛錢的成本。

以某收購商為例,八噸的車子,除去降溫的冰塊實際裝載5噸左右,裝車費是每噸50元,3噸冰塊費用600元左右,運到南方某地運費3400元,加上損耗全部下來一斤豇豆總計要增加成本近6毛錢。

收購商運到南方市場,成本價就要每斤1.3元,批發價1元左右,每斤賠0.3元,加上裝卸費、攤位費,販賣一次豇豆要賠錢幾千元。如遇滯銷,多的時候要賠近萬元,批發價低主要是菜販之間競爭激烈,大家比著壓價,希望擠垮其他菜販,自己壟斷市場。

豇豆進入市場,據有經驗的菜販講:平均下來毛利率保持在50%才能保本,成本1元的蔬菜賣到1.5元基本保本,賣到2元有時也賺不到錢,因為夏季蔬菜高溫高熱,蔬菜很容易壞掉,時間長了賣不出去,只能降價銷售或扔掉。

經常見新聞報導:很多農產品如今年的蒜薹、洋蔥、土豆、西瓜等產地價格低、滯銷,菜農甚至扔掉的情況,我們卻在超市高價購買,其中緣由一目了然,希望農產品銷售能走出這個怪圈。

相關焦點

  • 本地蔬菜「斷檔」調查|菜農賣2塊超市賣4塊?只因流通環節成本層層...
    22日,潼南縣桂林街道雙壩村黨支部書記朱習武告訴記者,目前他們村的苦瓜、茄子、豇豆、四季豆等蔬菜已經大量上市。朱習武告訴記者,他們的蔬菜都是批發商上門收購,「我們賣給批發商的價格比較低,很多蔬菜都是一、兩塊錢一斤。」他說,這幾天是蔬菜價格就比較低,苦瓜2.5元一斤,茄子1.8元一斤,豇豆5元一斤、四季豆2.5元一斤。
  • 天氣不冷,蔬菜行情才讓人心冷!動不動每斤兩三毛錢
    「雙11購物狂歡節」過去三天了,可能很多菜農並不了解這是個什麼「節日」,畢竟咱們很多農人都是60後、50後。「雙11」通俗的說,就是在11月11日這一天,大家都在網絡上買買買的日子。要說多「狂歡」,看數據就知道了,今年天貓雙11成績再次刷新記錄,全天的成交額達到了2135億。
  • 1毛1斤仍然乏人問津 山東圓蔥主產區遭遇賣難
    聊城市東昌府區朱臺村農民李書文家門口也堆滿了圓蔥:「還有8萬斤沒賣出去,每斤1毛5都賣不上。如果按每斤1毛的價格賣,一畝地得賠2000多塊錢。」李書文今年種了20畝圓蔥,雖然賣出一半,也不足以收回成本。   辛苦一年的大豐產,成了隨時會爛掉的「定時炸彈」   「種圓蔥的成本一畝2000多元,每斤至少得賣到3毛才不虧本。
  • 這麼便宜大白菜0.15元一斤,農民一畝虧數百元,聽聽網民怎麼說
    菜農一畝地虧400元近日,河北玉田縣的菜農焦志利介紹,11月13日砍收了12萬斤左右大白菜,「每斤批發價0.18元,我還要包砍菜的人工,再加上成本,每斤利潤也就剩下0.09元,哪怕按照1畝收1萬斤算,一畝地也要虧400元。」
  • 9個愛心無人攤賣了萬斤滯銷洋蔥
    4日,虞城縣朋友圈熱傳著一段「幫助菜農賣滯銷洋蔥,無人售貨自己投錢」的信息,引起市民購買洋蔥熱潮。    「去年我也種了70多畝,賣得挺好,沒想到今年周邊縣市洋蔥集中上市,市場行情不好,外地經銷商也不來收購,洋蔥市場價格5毛一斤,我賣3毛都沒人收。」菜農許國強苦笑著告訴記者,自己這70多畝洋蔥加上人工採摘等費用,共投資10萬元左右,是自己所有的「身家」了。    據了解,虞城縣委宣傳部在了解到洋蔥滯銷的情況後,積極聯繫愛心企業、愛心商家和愛心人士幫助銷售洋蔥。
  • 產地600畝,往年果子7元一斤不愁賣,今2元批發賣不動,果農難了
    高興的是辛苦一年,終於賺錢了!發愁的是,同樣是豐收了,可是卻遇到了滯銷的難題!的確,每逢進入豐收的季節裡,總是會出現果農賣貨難的現象!去年秋天,花牛蘋果滯銷;今年入春後,受疫情的影響,草莓也出現了賣貨難的現象,而在近期,隨著夏季的到來,不少果農和菜農也遇到了類似的難題,比如說山東的櫻桃,河南的洋蔥,而在四川,有網友給筆者留言說,當地的果子也遇到了銷路難尋的現象!
  • 記者跟訪販菜:一箱豆角8斤"皮" 進價8元賣16元
    箱裡8瓶水 厚厚浸溼紙 「過度包裝」最終都由消費者埋單  一箱35斤重的茼蒿,稱出10.4斤水和包裝紙。  21日,記者走訪哈達蔬菜市場和哈市市區菜市場得來兩組數據,8元和16元,2.1元和4元,第一組是每斤豆角的批發價和零售價,第二組是黃瓜的批發價和零售價。批發價和零售價何以差這麼多?
  • 許多朋友不知道的野果村民採摘去賣,20元每斤,日入百元
    說藍莓我估計很多朋友都知道,但是要是說有一種生長在農村大山裡的野果,和藍莓長得非常相似,我猜有許多的朋友不知道它的名字。這種野果叫捻子,以前在農村的大山到處都可以看到,只有在南方才會有的野果,特別是在廣西、廣東最多。
  • 廣東果農菠蘿2毛一斤賣不出去,超市水果卻翻倍賣,原因令人唏噓
    想必大家最近也聽到過這種新聞,果農種了非常多的水果,最後收上來非常多的水果卻賣不出去,有的還爛在地裡,非常的可惜,但是在超市裡你會看到很多水果價格普遍都是非常的高,因此有很多人表示:每次看到那種當地水果賣不出去或爛地裡,而外地該種水果貴的要死。就有點鬱悶。
  • 家樂福杭椒賣14元早市賣4元 差近3倍
    「記得前段時間農貿市場芸豆賣八九元時,早市才賣五六元,一斤菜便宜兩三元,讓你特有成就感」。  在早市賣蔬菜的李文麗說:「我們一般三點多就要到盛發市場上貨,時間早,可以買到第一茬新鮮菜,拉到早市每斤菜加價5角錢左右,把車費和人工費走出來就可賣,菜因為新鮮基本沒有多少損耗,而攤位費低也是我們可以低價賣菜的主要原因。
  • 肉販奇招:原價進原價賣 讓利最多的每斤便宜1.5元
    讓利最多的每斤便宜1.5元  發起這項活動的李玉保師傅,是益樂路農貿市場的豬肉經營戶,他已經在杭州賣了10多年的肉。  下午3點,在農貿市場見到李師傅時他正在睡覺,說起即將開始的讓利活動他立刻來了精神:「從13日開始到16日,讓利四天,平均每斤肉讓利1元錢到1.5元,有些品種的肉比單位拿貨的批發價格都低。」
  • 芹菜剛上市,就跌至5毛一斤,10萬斤賣完虧2萬元,菜農表示很無奈
    一直以來芹菜的行情都是相當的不錯,價格也比較穩定,加上和別的葉菜相比,產量高出許多,這也催生了越來越多的菜農開始大面積的種植。做生意有風險,種植同樣有風險,老張所在的地方今年就面臨了芹菜大面積滯銷的情況。
  • 蔬菜供需「蹺蹺板」 市民菜籃子與菜農錢袋子如何取平
    「算上承包費用、肥料除草、水電人工,地裡每斤蘿蔔的成本在2毛錢左右。採購商說,哪怕以2毛錢收了我的蘿蔔,他們再去出售也肯定要賠錢。」在9月的尚義,能夠被採購商接受的白蘿蔔價格是每斤2分錢,王進成不願意以2分錢的價格把蘿蔔「賤賣」掉,收蘿蔔還要僱傭人力,乾脆餵了牛羊。
  • 開封瓜農鄭州街頭排長隊賣瓜:在開封只能賣2毛!來這兒還能賣個6、7毛
    老李說,今年西瓜的價格也賣不上去。去年賣到八九毛一斤的西瓜,今年只能賣到六毛每斤。河南省開封市尉氏縣,240國道兩側,眾多瓜農等待收瓜的商販。「這比在家裡賣好些,家裡能賣到兩毛就不錯了。」老李說,雖然有些賠本,但還是要儘可能多賣些,儘量減少損失。
  • 節前探秘邊貿西瓜批發市場,每斤只賣1-2元,一個星期可行銷全國
    瑞麗邊貿西瓜市場上的西瓜都是來自緬甸,平均每天差不多有一兩千噸進入中國內地。在這裡有來自全國各地西瓜經銷商進行挑選和購買,從早忙到晚。春節前緬甸的西瓜更是大量進入中國市場,但價格基本平穩,其中最貴的無子西瓜大約2.1元一市斤,普通的1.7一市斤,最便宜2500元一噸。
  • 新蒜價格達三年新高,蒜商為何捨不得賣?他說一噸要賠一千塊
    大蒜進貨商:現在最好的是每斤5塊1毛5,便宜的就在4塊2毛,我感覺比前一個月稍微有點漲。張朋做了九年的大蒜生意,他介紹說,現在的大蒜價格,比九月底每斤高了七八毛錢。而近來,張朋的大蒜交易量,也比以往少了很多。
  • 高校畢業季:價值三四千元九成新教材賣4毛一斤
    漫畫/左駿  本報訊(實習生 賴燁 記者 李卓)價值三四千元的大學專業教材,畢業了只能按每斤0.4元的「白菜價」賤賣……又到大學畢業季,長沙理工大學附近的小販黃志剛就為這犯了愁,幾乎每天都有即將畢業的學生把八九成新的教材賣給他,而他手頭連上一屆學生的舊書都沒賣出去,價格越壓越低。
  • 3棵賣到50元!萊西菜農自學種出"貴族"紫白菜
    這些紫白菜裡的花青素等營養成分比普通白菜高好幾倍,價格也相應偏貴,3棵白菜能賣到50元,屬於白菜中的「貴族」。近日,記者到青島鑫滿田蔬菜專業合作社,實地探訪了這種紫白菜。  網上自學教程試種百畝  萊西市店埠鎮是著名的蔬菜小鎮,家家戶戶幾乎都種植蔬菜大棚。不過,在這裡最出名的是胡蘿蔔,遠銷世界各地。
  • 一斤萵筍轉手三次漲價1倍
    「9角錢一斤,其他菜農也都是這個價,高了我們批發不出去……」晚上11點左右,敖家兄弟開著貨車來到王斤澤的地裡,雙方在一番討價還價之後,最終以9角錢一斤的價格成交。這個價格挺讓王斤澤滿意,他已在白市驛綠色無公害蔬菜基地種了6年菜,今年的窩筍賣價最高,去年這個時候,一斤窩筍最多也就只能賣到3角。
  • 平度11萬畝蒜薹上市,開市每斤2元左右
    平度市仁兆鎮溝東村大蒜種植戶王仁付邊遞蒜薹邊對記者說。眼下,平度市仁兆鎮的田間呈現一派忙碌的景象,蒜農們正在忙碌收穫蒜薹,雖然,一開市價格在每公斤4元左右,但是大蒜種植戶因為有了蒜薹保險卻多數不擔心。按照保險內容,每戶蒜農一畝地拿出100元購買保險,每斤蒜薹保價為2.8元,若市價低於2.8元,保險公司進行賠付,最高每畝給予1500元補償,通過這種方式將市場價格波動帶給農戶的影響降到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