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畢業季:價值三四千元九成新教材賣4毛一斤

2020-12-17 湖南在線

  漫畫/左駿

  本報訊(實習生 賴燁 記者 李卓)價值三四千元的大學專業教材,畢業了只能按每斤0.4元的「白菜價」賤賣……又到大學畢業季,長沙理工大學附近的小販黃志剛就為這犯了愁,幾乎每天都有即將畢業的學生把八九成新的教材賣給他,而他手頭連上一屆學生的舊書都沒賣出去,價格越壓越低。眼看八九成新的課本作廢紙賣,學生們也覺得心疼。昨日,記者在長沙各高校調查了解到,不少師生建議教材循環利用,以減少浪費。

  黃志剛住在長沙理工大學雲塘校區附近,平時做點廢品買賣。每年7月初,大三學生們搬到金盆嶺校區去,不少學生會把搬不動的書賣給他。「本來指望賣舊書能掙點錢,去年按每斤5毛5收的,沒想到處都有學生賣舊教材,價格狂跌,虧了!」黃師傅說,現在手頭還有上千公斤的舊書堆在雜物間裡,都是上一屆學生留下來的。

  不僅在長沙理工大學,河西的多所高校都有類似情況。湖南大學的陳立峰同學告訴記者,因為舊書量大,湖大附近的二手書市場收英語書之類的價格也只有每斤0.5元,專業課本的價格高些,每冊5到10元。

  「大學四年只有三成教材是我從頭到尾細看過的,剩下的幾乎都是新的。」長沙理工大學的畢業生李驍勇說。學生們普遍認為,教材存在多發濫發的情況,僅以兩年英語必修課為例,學校就發了14本教材外加2套試卷和2本練習冊,而同學們上課常用的就只有4冊課本。

  記者從長沙理工大學教務處了解到,各學院必修課教材須由學校教材供應中心統一訂購發放,學校目前只允許學生自備選修課的教材,湖大等河西高校也是類似情況。有的老師上課全憑自己備課,基本不用課本。「就算要用教材,學生為何不能用上一屆用過的課本?」在記者調查中,約有九成受訪師生提出這樣的質疑。

  課本循環利用是否可行?記者了解到,不少學校要求每門必修課必須使用設定範圍內的教材,原則上不主張教師自編教材或講義,找不到合適教材的老師只能是差中選優。另外有不少高校原則上要求各專業使用近3年出版新教材,有學校甚至規定新教材的比例應達到50%左右。只要相關領域有新的動態,教材必須更新。另外,高校學生眾多,課本回收之後的保存、消毒等環節都麻煩。這些都為教材循環使用帶來重重阻力。

相關焦點

  • 3年教材賣了十元 高校舊書回收火爆背後是教材隱性浪費
    ­  高校舊書回收生意異常火爆。中安在線 圖­  3年的教材,就賣了十塊錢。近日,安徽某高校畢業生小潔告訴記者,眼下正值畢業季,她和同學們都在賣書,1000塊錢買的教材只賣了10塊錢。­  記者走訪省內多所高校發現,近期,高校舊書回收生意異常火爆,其背後是多年存在的教材隱性浪費。­  三年的書賣10塊錢­  小潔是我省某高校研究生畢業生。收拾行囊準備離開校園之時,小潔和同學發現,成箱的書變成了累贅,便和同學商量,以白菜價將書賣給了廢品站。­  三年的書,就賣了10塊錢。小潔發了一個朋友圈。
  • 畢業季舊書生意火爆:4毛錢一斤,賣一麻袋書只能買一個麻袋
    在鄭州某高校,一位剛賣完書的學生告訴記者,他最終以每斤4毛錢的價格,把定價1000多元的書10元賣給了收廢品的人。記者看到,這些堆積如山的書,不少還是新書,有些甚至還未拆封,再查看書後面的標價,有二三十元的,也有七八十元的,遠遠超過了回收的價格。有畢業生向記者開玩笑說:花了一麻袋的錢去上大學,買了一麻袋的書,最後畢業了,把書賣了,也只能買得起一個麻袋。
  • 3年教材賣了十元,高校舊書回收生意火爆背後是教材隱性浪費
    高校舊書回收生意異常火爆。中安在線 圖3年的教材,就賣了十塊錢。近日,安徽某高校畢業生小潔告訴記者,眼下正值畢業季,她和同學們都在賣書,1000塊錢買的教材只賣了10塊錢。記者走訪省內多所高校發現,近期,高校舊書回收生意異常火爆,其背後是多年存在的教材隱性浪費。
  • 畢業季海量書籍走向廢品站:賣一麻袋書只能買一個麻袋
    臨近畢業季,各大校園中不斷進出的廢品車成為常見景象。畢業生收拾行囊離開校園,一箱箱用了多年的書成了「累贅」,不帶走就得就地處理,「白菜價」賣廢品成了多數學生不得已的選擇,也成為大學書籍最終的歸宿。  近日,記者走訪北京、鄭州、新鄉多所高校發現,宿舍樓旁舊書回收的生意異常火爆,其背後是多年存在的隱性浪費。
  • 畢業季海量書籍走向廢品站,賣一麻袋書只能買一個麻袋
    新華社7月5日電(記者王林園 孫清清)臨近畢業季,各大校園中不斷進出的廢品車成為常見景象。畢業生收拾行囊離開校園,一箱箱用了多年的書成了「累贅」,不帶走就得就地處理,「白菜價」賣廢品成了多數學生不得已的選擇,也成為大學書籍最終的歸宿。
  • 千元教材只賣了10塊錢 畢業了,我們的舊書咋辦?
    3年的教材,就賣了十塊錢。近日,安徽某高校畢業生小潔告訴記者,眼下正值畢業季,她和同學們都在賣書,1000塊錢買的教材只賣了10塊錢。 記者走訪省內多所高校發現,近期,高校舊書回收生意異常火爆,其背後是多年存在的教材隱性浪費。 三年的書 賣10塊錢 小潔是我省某高校研究生畢業生。收拾行囊準備離開校園之時,小潔和同學發現,成箱的書變成了累贅,便和同學商量,以白菜價將書賣給了廢品站。 三年的書,就賣了10塊錢。小潔發了一個朋友圈。
  • 柚子產區:「8毛一斤,4元一個,任選」,消費者:柚子太貴吃不起
    說起這個柚子啊,咱們大家都知道它的價格並不便宜,隨便買一個也是二三十元錢,今年稍微好一點,柚子的價格大概是四五元一斤,一個也要20元左右吧,價格還是蠻高的。價格還行,咱們普通消費者也能消費得起。畢竟柚子那麼大,一天也吃不了幾個,有時候我就在想啊,這種柚子的應該特別賺錢吧?小編家裡從小也種植柑橘,知道一棵柑橘能結果實很多很多。
  • 3毛2一斤跌成白菜價,市場還賣不動,高檔魚成笑話,到底是為啥?
    之前一直認為僅有新鮮水果才會出現低至幾毛的市場行情,今日終於眼界了,連高端魚也賣來到3毛2一斤的低價,乃至還出現賣沒動呢。這應該是連養殖場作夢都意想不到的低價吧,就算是時下超低價的泥鰍魚,價錢也有4元錢一斤呢。究竟是什麼高端魚這般賤價呢?簡直聳人聽聞呢。
  • 產地直銷2塊錢一斤賣不動,批發商8毛收購,轉賣6元一斤遭瘋搶!
    今年的農產品大多都滯銷,比如陝西的板慄南瓜,在當地直銷2塊錢一斤都賣不動,後面批發商去收購,收購價8毛一斤,然後轉賣6元一斤遭瘋搶!一半普通南瓜我們吃幾口就膩了,而板慄南瓜卻越吃越香,當我嘗試去吃第一口的時候,我就後悔為什麼沒有早點賣它,因為真的很好吃!板慄南瓜比普通南瓜要小,但是它的營養價值比普通南瓜要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胡蘿蔔以及鐵鋅鈣,而且口感非常的粉糯香甜!
  • 3毛2一斤,3個月滯銷數百萬噸,市場賣不動,高檔魚成笑話
    導語:3毛2一斤,3個月滯銷數百萬噸,市場賣不動,高檔魚成笑話 以前一直以為只有水果才會出現低至幾毛錢的行情,今天總算見識了,連高檔魚也賣到了3毛2一斤的低價,甚至還出現賣不動呢。這應該是連養殖戶做夢都想不到的低價吧,就算是當下超低價的泥鰍,價格還有4塊錢一斤呢。到底是啥高檔魚如此賤價呢?
  • 跳蚤市場上,二手「知識」成商機,一收一賣利潤翻幾十倍
    你知道麼,國內高校一學年所用的教材費用已高達90億左右,而每逢畢業季,海量的教材卻會被按斤賣掉,最後再以稍低於新書的價格重返市場,經營者從中獲利可達幾十倍。高校賣書每逢畢業季,各高校畢業生都會手拎行李箱離開園,而行李箱內以生活用品居多,書籍等物品均為少數。
  • 野生的10元一斤,全縣種了幾十萬畝,如今收購價8毛一斤,為啥?
    黃姜又叫做火頭根全縣種植幾十萬畝黃姜,收購價僅為8毛一斤。說起黃姜很多人不認識,也有很多人認為它是吃得那種姜,村民老王表示如果是吃的那種姜就好了,吃的姜3、4塊錢一斤,這種黃姜才8毛錢一斤,村民種了都懶得挖。黃姜又叫做火頭根、枕頭根在我國分布廣泛,黃姜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民間反映根莖有滋補作用也可解毒消腫,但吃多後會頭暈,用搗爛的根莖可以毒魚。
  • 瑪卡"變"蘿蔔 最高賣6千元一斤現賣2毛
    瑪卡「變」蘿蔔,新概念滋補品價格暴跌 以前最高6000元一斤,現在最低兩三毛一斤 鐵皮石斛、黑枸杞等集體走下神壇 長沙市場上,不少跟風投錢進入新興滋補品市場的商家們開始發愁,倉庫裡還屯著貨,價格卻一直起不來,眼看能存放的時間也剩下不多…… 【市場】 走下神壇,部分瑪卡跌價達9成 「國產風乾瑪卡在過去怎麼著也得賣個300多元一斤,現在最高每斤也只能賣到100元左右了。」
  • 畢業季校園跳蚤市場淘便宜 二手教材最受青睞
    畢業季校園跳蚤市場淘便宜 二手教材最受青睞 2014-06-09 09:44:17  大一學生李維容逛了一圈,看中了一本英文版《了不起的蓋茨比》,她按照標價放了5元錢到收錢箱,帶走了這本原價12元的書。「8成新,4折到手,感覺賺到了」。大四的馮同學告訴記者,5月末學校在核桃林和文化廣場組織了跳蚤市場,她沒趕上,所以也和舍友在公寓一層擺了個小攤。「我們沒人在這兒看著,屬於自助買賣,全靠信任和自覺。」她坦言,確實存在 「東西拿走了,但箱子裡沒放錢」的少數情況。
  • 海南30萬斤芒果賣不掉,產地6毛一斤,市場卻賣6元一斤,到底咋了
    前段時間就有蒜農提到,剛開始大蒜五元1斤,但是只用了十天的時間,大蒜身價狂跌十倍,一直到了5毛錢1斤。而到了現在,大蒜的價格一直持續低迷。最近一種熱銷的水果也遭遇到了價格的困局,那就是海南的芒果。大家都知道,不管在市場上還是在網上,購買的芒果都在6元錢一斤,而稍微好一些的芒果可能還要更貴。
  • 五年前賣1500元一斤,五年後賣70元一斤,為啥價差這麼大?
    其花序腋生,比葉柄稍短,花序及花梗上被有短柔毛;花蕾呈卵圓形,花葯為黃色,花盤比較明顯,花期為4-6月;果實近球形或倒卵球形,直徑約0.6釐米,果期為8-11月。三葉崖爬藤又稱三葉青、石老鼠、石猴子等,屬鼠李目。自古以來,三葉崖爬藤就被當作中藥材使用。據醫學典籍介紹,三葉崖爬藤具有清熱解毒,活血祛風的功效。在醫學領域內有比較廣泛的用途。
  • 既像香蕉又像黃瓜,為啥超市一斤賣30元,農民一斤賣3元沒人要?
    它既像香蕉又像黃瓜,香蕉瓜是一種蔬菜,它原產於東南亞,它的外形非常像香蕉,顏色像黃金般擁有黃色的皮,也有人叫它——黃金西葫蘆,它的肉質很細膩,口感清香爽口,一般在春天進行播種,上市時間不足兩月,一般從播種到採收只需要50天左右,種植時間極短,但是採收時間比較長,擁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種植時間短,收穫時間長,產量還高,一斤還能賣幾十元,顏色金黃很漂亮,經濟價值很大。
  • 濰坊高校畢業生離校前賤賣教材 專家呼籲循環利用
    濰坊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畢業生馬文濤表示,他將大學四年的課本教材等分成了兩部分,其中一部分和同學一起賣給了樓下收廢品的師傅,四個人以0.4元/斤的價格一共賣出去了176斤。「還有一些我想留作紀念,專業性不強的全部賣掉了。」馬文濤告訴記者,他算了算,四年下來購買教材花了一千多元,如今當廢品賣其實賣不了多少錢。
  • 農村娃當零食,長相似葡萄,卻不知城裡賣十五元一斤?
    ,以前一斤7-8元,今年2-3元就可以賣到一斤。葉互生;卵形,基部寬楔形或近截形,漸窄至葉柄,先端尖或長尖;葉大小差異很大,一般長4~7釐米,寬3~5釐米,大的可達13釐米,寬7釐米;葉緣具波狀疏鋸齒,每邊約3~4齒,齒寬5毫米,長約3~4毫米;葉柄長15~35毫米,大葉柄長5釐米。
  • 皇帝柑1元一斤,香蕉1.5元一斤,無名水果店日賣數千斤水果
    楚天都市報12月18日訊(記者張萬軍)皇帝柑1元一斤,蜜桔1元一斤,香蕉1.5元一斤,柚子一元一個……這並不是水果批發市場的價格,而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南湖校區邊津發小區內,一家無名水果店的零售價格。今日下午4時,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南湖校區運動館一牆之隔的津發小區13棟一樓,在一家沒有任何招牌的水果店門口,擺放著皇帝柑、蜜桔、蘋果、香蕉……等數十種水果,門口最醒目的標識是一張白紙上寫的價格牌:小規格皇帝柑1元1斤,香蕉1.5元1斤,大柚子1元,芒果半價、全場特價,還有冰糖心蘋果10元6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