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歲孩子的家長鬚知:"有毒"童書流入市場,買書必須擦亮雙眼

2020-09-04 小麥媽媽

你以為開卷有益,但很有可能&34;!

家裡有5-12歲的孩子?這個年齡段裡,你的孩子已經脫離了聽爸媽講故事的稚童階段,開始成長為有主見、有想法的大孩子。很多家長也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自己做主的能力,穿什麼衣、想去哪裡都鼓勵孩子們自己去想、獨立去做。然而,除了穿衣打扮,這些&34;們在讀書上也開始有了自己的審美和口味。好多爸媽也樂得讓孩子多讀書,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可殊不知,這個舉動一個不留神,會造成&34;&34;的嚴重後果!

近日來,有網友在社交網站上發了一組童書,引起廣大網友驚訝熱議↓

在這本童書繪本裡,小雞和小老鼠、小兔子、小老虎一起來給小熊過生日。而在小動物們快樂地吃蛋糕的時候,畫面上沒有了小雞,餐桌上卻赫然擺著的一盤雞肉!童話書還寫著&34;這樣的價值觀讓人細思極恐!!

這本詭異的童書迅速在朋友圈中引發熱議,這樣的故事情節配上如此強調式的提問,這本書的作者是想教會我們的孩子什麼?他又是如何定義書中提到的&34;概念呢?

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該童書&34;,擔憂孩子們看了這樣的繪本會受到不好的影響。畢竟,現在流行、銷售的各種繪本經常都打著培養幼兒的情緒、情商、習慣、性格養成以及行為管理等等旗幟,隨意打開淘寶網一搜索,就發現這些功能性的童書經常年銷售十萬冊起步,排名靠前的更是累計銷售百萬冊以上。而各位年輕的父母熱衷於給寶寶買書、讓寶寶看書,也是希望這些教育啟蒙的童書能讓孩子開卷有益,能從可愛的畫面和故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上述的&34;童書,別說學習教化的作用,分明是破壞童年、荼毒兒童純潔心靈的殺器!

而這樣&34;的童書可不只有一本,在市場調查中,我們屢屢發現這些令人心驚膽戰的例子。

比如下面這本&34;,書裡講的是有一隻小鳥、一隻老鼠和一隻香腸在一起合作煮飯,當小鳥覺得自己的活太累而讓大家重新分工後,小老鼠、小鳥、香腸居然都紛紛由於分工不合理集體慘死。↓

看完這樣的情節安排,再回顧這本書主打的&34;的主題,不禁讓人更加疑惑:如此情節,是怎麼聯繫到&34;的?何來&34;,又在&34;和&34;些什麼?

很多家長給孩子購買童書,經常是只看書封面上的重點主題、包裝是否精美、銷量是否尚可來選擇。買回來之後,也是直接交給孩子,叮囑孩子趕緊讀起來。整個過程中,既缺乏親身研究書本是不是適合孩子閱讀,也沒有真正參與到孩子閱讀的學習過程中來。買了就等於學會了嗎?開卷就能有益嗎?看到這些披著好看外衣的&34;童書,作為家長的你是否還能淡定?

讓孩子多讀書的好處不用多說,但是讀什麼、怎麼讀也是寶爸寶媽不能偷懶的重要工作。但是,現在工作忙,人們沒時間經常逛書店;就算偶爾逛書店,實體書店折扣低還要自己扛回家的困境也讓很多家長轉頭選擇網上購書。網上購書不能翻看到實物,人們為了湊滿減、湊包郵一次經常買一堆,使得家長們很難快速發現選購圖書存在問題。這些三觀不正的有害童書一旦讓寶寶看見,難免會在他們純潔的心靈上留下本不該有的陰影。

下面,小麥媽媽教你2招,讓你買到稱心如意的好書:

1. 買書先看出版社,不要迷信網絡營銷

有句老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在海量圖書中準確的選到好書,就需要家長了解一下一些必備的圖書信息。挑選一些大家耳熟能詳或者規模較大的出版社,或者獲得過一些國內童書獎項的童書品牌出品的兒童讀物比較保險。如果你不了解專門的童書品牌也不要緊,一些擁有知名產品、更高知名度的大出版社有能力做好品控,他們出品的童書已經幫助家長們做了一次把關,質量有所保證。


2. 不要過度迷信童書&34;&34;等作用

書籍裡包含知識,看書的人塑造價值。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的原因是,每個人都會對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市面上大多冠以&34;&34;主題的童書,都是從故事入手,希望孩子能從故事的情節中體會到一些道理。可是太過簡單、趨於重複的故事情節孩子不愛看,稍微複雜一點孩子也未必能夠理解其中的深意;更有上面提到的&34;讓人防不勝防,這讓&34;的想法很難實現。

真正的教育是言傳身教,最好的成長是有家長親身陪伴。寶爸寶媽們不如選擇一些科普類、知識類的童書給孩子,起碼準確的知識,孩子看了就能拓展知識面,記住就是收穫;長此以往必然能和同齡人拉開差距。不要迷信童書能培養性格等作用。

浙江教育出版社和麥格勞-希爾教育出版集團合作出版的《科學朗讀者》就很不錯。適合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的孩子閱讀,全套3個系列,以小故事的形式,介紹自然環境、動物、植物等科學常識。每冊全彩印製,薄薄一冊不僅便於攜帶,還方便控制孩子的閱讀時間。遇上孩子非要看完一本書再睡覺、再洗澡的時候,別提多方便了!每本書還帶二維碼,一掃就有生動音頻,讓孩子自己就能聽故事。科學內容,響應國家促進兒童&34;的國策,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有所收穫,希望每位家長都能科學帶娃!

相關焦點

  • 市面上的這些「有毒童書」,正在侵蝕孩子的健康
    童話、寓言、小故事……當琳琅滿目的圖書堆滿孩子的書架,孩子是否就可以無憂無慮的在書海中遨遊了呢。或許並不是這樣,在家中的某一個角落,也許正有一本「有毒童書」在默默侵蝕孩子的健康。「有毒童書」就是那些盜版的童書,這些書往往粗製濫造,以低廉的價格吸引家長的注意,從而走進千家萬戶。
  • 深圳對「問題童書」立案審查 讓「問題童書」遠離孩子
    深圳檢察院召開「問題童書」檢察公益訴訟聽證會  深圳對「問題童書」立案審查  隨著國內兒童閱讀需求上升,少兒閱讀市場逐漸擴大。然而,部分粗製濫造、內容失格的童書流入市場,容易對少年兒童產生不良影響,引起了家長們和社會輿論的關注。
  • 有毒"的盜版童書 千萬別給孩子買
    您是否也為孩子制定了讀書計劃、購置了假期讀物呢?都說「孩子的錢最好賺」,孩子願意學知識,家長們「掏腰包」自然不含糊。但部分不法商家正是看準了這一點,「蠢蠢欲動」藉機牟利,讓一些暢銷童書成為盜版重災區。7月16日,一條帖子在朋友圈流傳,內容是提醒家長,要小心提防「無處不在」的盜版童書繪本,不要掉進不法商家的陷阱。
  • 2017童書廣州童書閱讀調查:娃娃愛借國產書 爸媽愛買外國書
    原標題:娃娃愛借國產書 爸媽愛買外國書 過去的一年,廣州孩子喜歡讀啥書?家長們又中意買怎樣的童書?近日本報記者走訪我市各大書城與圖書館,約訪兒童閱讀研究方面的專家,為家長和孩子們送上一份節日閱讀大餐。 文、表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吳波 策劃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夏強 家長看廣告 孩子重療效?
  • 兒童節,請接收電商童書市場報告
    京東大數據顯示,越年輕的父母對孩子培養越有針對性:36—45歲的父母在給孩子購書時,英語、國學、文學、科普全面發展;26—35歲的父母偏重繪本和啟蒙類圖書;25歲以下的父母則主要購買兒童文學。從消費性別來看,父親和母親購買童書具有明顯的偏好差異,爸爸比較偏愛購買文學、科普、動漫、國學等培養愛好和興趣的童書,媽媽主要購買繪本、英語等培養技能的圖書。
  • 市面上這些「有毒」的盜版童書,千萬別給孩子買
    都說「孩子的錢最好賺」,孩子願意學知識,家長們「掏腰包」自然不含糊。但部分不法商家正是看準了這一點,「蠢蠢欲動」藉機牟利,讓一些暢銷童書成為盜版重災區。對於家長來說,為孩子購買讀物是一筆不能省的開銷。但如今,一本童書動輒幾十的價格,也讓許多人養成了「到處比價,尋找最優價格」的習慣。甚至有的父母會認為:「一樣的內容,不就是質量差點,盜版書便宜那麼多,為什麼不選呢?省下來的錢孩子都能多看一本書。」
  • 網友爆料著名童書「少兒不宜」,童書該不該有自殺、性情節?
    談到童書裡出現的「自殺」片段,童書譯者、閱讀推廣人松媽聯想到一本經典童書《馬克的完美計劃》。這本書講的是主人公馬克12歲,與癌症搏鬥了7年,在最後一次複查中,得知又復發了,生存機率渺茫,肉體和心靈的雙重痛苦中,他決定走向自己一直嚮往的雷尼爾山,結束自己的生命,和最愛的人們告別。
  • 童書逆襲成市場新寵
    此前發布的《2019圖書閱讀報告》中,全國30多個省會、直轄市、地區,除了重慶、貴陽、拉薩三座城市排名第一的是中小學教輔、考試用書外,其餘城市無一例外,銷量奪冠的統統都是童書。   一個5歲孩子的辣媽透露,她加入童書「剁手」大軍的原因是:「現在的童書太好玩了,立體書、推拉書,發聲書等等,連大人都很喜歡。買買買根本停不下來,兒子常常吵著要讀,童書發展創新很快,現在的孩子真的很幸福。」
  • 市面上這些「有毒」的盜版童書,千萬別給孩子買
    都說「孩子的錢最好賺」,孩子願意學知識,家長們「掏腰包」自然不含糊。但部分不法商家正是看準了這一點,「蠢蠢欲動」藉機牟利,讓一些暢銷童書成為盜版重災區。7月16日,一條帖子在朋友圈流傳,內容是提醒家長,要小心提防「無處不在」的盜版童書繪本,不要掉進不法商家的陷阱。
  • 討論自殺方法、配圖血腥、少兒不宜……童書豈能「開卷有毒」?
    日前,新華社記者調研發現,童書市場存在大量粗製濫造、內容失格的現象,部分童書還存在「兒童不宜」的露骨情節——有些童書赤裸裸展示血腥、暴力,書中赫然配圖:貓爸爸開車載著家人,車輪底下是被軋過的老鼠;有的童書插圖中,卡通人物背著鮮血淋漓的包裹,舞臺上躺著被警察殺死的人,寶箱在流血,傘扎進頭部等畫面。現在的孩子,是名副其實的電子時代「原住民」。
  • 「小」市場 大視野——海外童書尋覓中國機遇
    新華社記者王婧媛 攝11月13日至15日,專注0歲至16歲童書出版及兒童內容的專業展會2020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辦,吸引數百家童書出版商與兒童文化內容相關企業參與,其中包括來自美國、英國、法國、挪威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展商。這些海外企業瞄準童書這一「小」市場,希望通過童書銷售,增進文化交流,尋覓中國新機遇。
  • 這些盜版童書「有毒」!千萬別給孩子買
    您是否也為孩子制定了讀書計劃、購置了假期讀物呢?孩子願意學知識,家長們「掏腰包」自然不含糊。但部分不法商家正是看準了這一點,「蠢蠢欲動」藉機牟利,讓一些暢銷童書成為盜版重災區。對於家長來說,為孩子購買讀物是一筆不能省的開銷。
  • 家長必看!中信童書推薦書單來了,「2歲-12歲」的繪本+科普這些值得買
    逛書展買童書,是大部分家長必不可少的項目!作為童書板塊的重要參展商「中信童書」今年帶來了不小的書展優惠↓惠享折扣:預售商品全部8折銷售;滿額包郵:凡購買預售商品滿200元即可包郵到家;超值大禮:實付滿300元,加送等值圖書大禮包(300元圖書)……今年書展哪些書值得買?各個年齡段推薦哪些繪本?周到君幫你都問好了!
  • 家長選書難:有些童書不適合孩子,專家提倡分級閱讀
    郭俊鋒 圖(人民視覺)人民日報海外版8月3日消息,近來,有部分童書相繼陷入爭議旋渦,被質疑「美化自殺」、內容不適合孩子閱讀等,其中不乏知名作家的作品。這引起了一些家長的擔心,一場「閱讀保衛戰」正在進行中。有家長整理出一份「排雷書單」,還有家長發出疑問:如何為孩子選到合適的讀物?
  • 家長選書難:有些童書不適合孩子,專家提倡分級閱讀
    2019中國童書博覽會現場。 郭俊鋒 圖(人民視覺)人民日報海外版8月3日消息,近來,有部分童書相繼陷入爭議旋渦,被質疑「美化自殺」、內容不適合孩子閱讀等,其中不乏知名作家的作品。這引起了一些家長的擔心,一場「閱讀保衛戰」正在進行中。有家長整理出一份「排雷書單」,還有家長發出疑問:如何為孩子選到合適的讀物?
  • 童書為何變「毒書」
    問題童書是怎麼矇混過關的?相關監管為什麼堵不住?如何遠離問題童書?帶著這些問題,《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採訪了兒童作家、少兒出版社負責人、書商等,一條問題童書灰色產業鏈由此揭開……童書有「毒」寫作速成、內容劣質、三觀有毒,是問題童書三大特徵。
  • 童書質量 大意不得
    【思路點撥】1.表明態度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已充分認識到兒童讀物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但是,要讓兒童讀物持續健康發展,真正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服務,也能夠成為孩子們成長的「良師益友」,形成一股健康的親子閱讀之風,就要規範童書質量,淨化童書編著環境,為童書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 給問題童書掃掃雷
    《廣州日報》報導,隨著國內兒童閱讀需求上升,少兒閱讀市場逐漸擴大。然而,部分粗製濫造、內容失格的童書流入市場,容易對少年兒童產生不良影響,引起了家長們和社會輿論的關注。 如何解決少兒圖書中存在的諸多亂象?有論者呼籲,希望兒童作家們每寫下一個字時,請一定要慎重。
  • 從首個「問題童書」公益訴訟聽證會看治理「童書」市場亂象
    2020年12月15日下午,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召開「問題童書」檢察公益訴訟聽證會,聽證會邀請了深圳市社會各界的代表探討如何推動「童書市場」中存在的各類亂象的解決方案。這是全國首次針對「問題童書」的公益訴訟聽證會。
  • 雙十二不知道買啥書?我把最近入手的5-9歲童書分享給大家
    文 | 維尼媽媽沐瀅2020年要結束了,今年最後一波剁手你想好給娃買啥書了嗎?不知道熱愛親子閱讀的你,家裡的小神獸現在進入了哪個閱讀階段?這篇文章我分享一下近期剁手給孩子的書。適合年齡範圍在5-9歲(幼兒園大班、幼小銜接、小學低中年級)本書單主範圍比較雜,有故事繪本,有故事類橋梁書,有地理歷史類科普,有古典文學傳統文化方面的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