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選書難:有些童書不適合孩子,專家提倡分級閱讀

2020-12-19 中國青年網

2019中國童書博覽會現場。 郭俊鋒 圖(人民視覺)人民日報海外版8月3日消息,近來,有部分童書相繼陷入爭議旋渦,被質疑「美化自殺」、內容不適合孩子閱讀等,其中不乏知名作家的作品。這引起了一些家長的擔心,一場「閱讀保衛戰」正在進行中。有家長整理出一份「排雷書單」,還有家長發出疑問:如何為孩子選到合適的讀物?

面對家長的擔憂,有專家指出,兒童文學作品中涉及敏感話題,作家要慎重,用合適的方式表現;作為家長,也不必在選書時過分焦慮,不能讓孩子生活在真空環境中。針對家長「選書難」的問題,專家倡導「分級閱讀」,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不同認知能力為他們推薦合適讀物。如何讓孩子更好地閱讀,是家長、老師、作家和出版從業者面臨的共同課題。

一位小朋友正在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圖書館內的少兒閱讀區讀書。 趙 松 圖(人民視覺)有些童書內容不適合孩子

「我受不了練鋼琴了,不想練了,都想自殺了……」

「我並沒有摔到地上,卻墜入了一個絢麗無比的隧道裡。」

……

有網友在《淘氣包馬小跳》《裝在口袋裡的爸爸》等多篇兒童文學作品中發現了這樣一些片段描寫,其內容包含自殺情節,甚至美化這種行為,發到微博上後,很快引起網友特別是家長們的反感。不少人在網上提出疑問:「這些內容適合孩子讀嗎?」

據報導,針對《淘氣包馬小跳》中遭質疑的內容,作者楊紅櫻回應稱,早在一年前就對這些敏感內容作了刪改,現在的新版本已經沒有了;北京教育出版社則表示,目前已將包含上述文字的《裝在口袋裡的爸爸》一書全面下架。

與此同時,一份「排雷書單」在微博、微信等平臺瘋轉,其他一些童書也被指有描寫不良習慣、負能量較多等問題。其中,《米小圈》被質疑的內容是「偷奸耍滑」「給同學起外號」,《青銅葵花》《狼王夢》則被指部分內容「涉黃、涉暴」。

此前有媒體曝出,一本名為《小熊過生日》的兒童繪本也曾引發熱議:許多朋友參加小熊的生日會,吃蛋糕時有一位朋友不見了,餐桌上卻多了只烤雞。故事暗示朋友「上」了餐桌。

隨著網路遊戲在青少年中備受追捧,一些遊戲小說也進入了青少年的視野。在北京朝陽區一所小學教五年級的張老師告訴記者,最近班上很多學生特別喜歡看《鬥羅大陸》,但她和家長都覺得這本書有些「成人化」。

對此,有家長發出疑問:還能放心地讓孩子看書嗎?

全職在家帶孩子的年輕母親唐女士對記者表示,自己在給孩子選書時經常會糾結很久。「特別害怕遇到網上曝光的那種有自殺、暴力內容的書,買之前我都會先自己翻一遍。」

然而,由於工作關係,像唐女士這樣,能有時間幫孩子甄別童書的家長並不多。在北京大興區工作的李女士說,自己平時上班很忙,給孩子選書主要按照孩子的喜好,或者在網上選銷量比較好的書,買完之後就很少再關注,如果孩子不說,自己也不會了解書中是否有不當內容。

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圖書館,小朋友在家長陪伴下讀書。 丁根厚 圖(人民視覺)創作者要傳遞向上向善正能量

對於家長的擔憂,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王泉根表示理解。他告訴記者,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強,年齡越小越無法分辨作品裡的形象、詞彙、句子所表達的含義。如果童書作品中經常出現爆粗口的話,就可能會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

「兒童文學工作者一定要有高度的責任意識、倫理意識、社會文化擔當意識,拿起筆為孩子寫作的時候,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字,都要字斟句酌。」王泉根說。

江蘇鳳凰少兒出版社社長王泳波認為,少兒讀物與其他讀物最大的差異就是面對的讀者是未成年人,因此在題材上必須有禁忌,一些社會廣泛認為不適合兒童接受的題材如自殺、性等,不應該出現在兒童文學作品中。他指出,自殺與死亡不同,後者是自然現象,前者卻是負面行為,很容易誤導青少年,少兒讀物傳遞的,應該是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魯迅文學院副院長、兒童文學評論家李東華表示:「童書不能把有些容易引起少兒不適的內容諸如性、暴力等直白地、不加遮蔽地呈現出來,同時,它又要能夠直面成長過程中的所有難題,包括性教育、死亡教育等,給予兒童溫暖的撫慰和真切的指引。」

一場「閱讀保衛戰」正在進行,有的家長表示要給孩子閱讀「排雷」,有的大發感慨兒童文學粗製濫造,但也有家長相對冷靜。山西的梁女士認為,孩子對書中「自殺」的理解還是與家長的引導有關。她告訴記者,女兒從小就看了很多書,打打殺殺、自殺等情節已經見怪不怪了,「但她自己知道那些是不好的,自己也不會去模仿」。

對此,李東華表示,家長的批評有時候對寫作者和出版者來說是有益的提醒和有效的制約,但也要避免以偏概全。她認為,一些經歷過時間檢驗、在孩子們中間口碑很好的作品,如果對某些部分某些文字有異議,可以通過修訂的方式去完善它,而不是簡單地整體唾棄。「兒童不是活在真空裡,童書也不是蒸餾水。如果一部作品把兒童成長過程的豐富性、複雜性都簡化了,變得一塵不染、無憂無慮,毫無衝突與矛盾,那麼它所書寫的也就不是一個真實的生命和真實的童年,很可能是成年人一廂情願的臆想。但敏感題材的處理,對作家的兒童觀和寫作功力都提出了挑戰,下筆應慎重。」

也有家長呼籲,童書應該像電影一樣,從內容上進行分級,在封面上標明內容和題材適合的年齡。

對此,兒童文學作家孫玉虎認為意義不大,「電影分級」可以禁止不符合年齡的觀眾進入電影院,但是「童書分級」操作起來難度太大,「只要你無法做到阻止一個兒童接觸到《洛麗塔》,『童書分級』就是一個偽命題」。

「操作起來難」,這正是童書內容分級面臨的困境。但王泳波認為,如果能在行業內形成指導性意見,甚至在理論上有法律支撐,就能從源頭上規範童書寫作,形成「作家創作慢一點,少兒出版精一點」的行業氛圍,讓童書出版更健康。

小朋友在江蘇省蘇州市文化市場內翻閱圖書。 王建康 圖(人民視覺)為孩子選擇可讀又適讀的書

比起避免孩子「踩雷」,「什麼樣的童書適合什麼年齡段的孩子閱讀」似乎更令人撓頭,前者只要對內容稍加注意,避免孩子接觸到不適合的讀物就能解決,但後者可能需要家長具備更高水平的鑑別能力。

唐女士說,自己給女兒買的書經常會被認為無聊,但又擔心女兒覺得好玩的書「沒有營養」,學不到知識。到底什麼樣的書適合孩子?她經常很苦惱。她有時會參照一些童書封面上標註的「推薦閱讀年齡」,「但不知道所謂的推薦是不是權威,所以很期待有一個科學的標準」。

對此,很早就有專家提出了「分級閱讀」的概念。王泉根指出,兒童閱讀有一條黃金定律,即「什麼年齡段的孩子看什麼書」。所謂分級,不僅指分年齡,也是指分閱讀能力。因為不是每一種圖書都是適合所有讀者的,尤其是小讀者,這就需要挑選、推薦那些兼具可讀性與適讀性的圖書。

分級閱讀的概念最早由一些西方國家提出,在中國,「分級閱讀」概念的提出與實踐也已起步,2008年廣州南方分級閱讀研究中心成立,2009年北京召開「中國首屆分級閱讀學術研討會」,但對於「分級閱讀」有無必要,社會上依然有不同的聲音。

「如果只是按照孩子的年齡推薦讀物,這樣的分級意義不大。」湖北柯女士的女兒今年上四年級,由於從小就注重對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女兒現在已經能讀很多成人看的書籍了。她認為即便是同年齡段的孩子,認知水平也不完全相同,如果單純告訴孩子只能看適合她年齡段的書,可能會限制孩子的思維發展。

對此,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王林表示:「分級閱讀的核心是讓孩子的閱讀更加科學化,雖然不能保證完全科學化,也不能保證覆蓋到所有孩子,但是能做到儘量科學化,儘量貼近大部分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

那麼,如何制定科學的分級標準,為孩子有效率地選到合適的書?

王林指出,閱讀分級是一項複雜工程,制定分級閱讀標準需要考慮語言要素的難易、讀者的不同背景等,涉及語言學、心理學、教育學、兒童文學等多個學科,還要依靠大數據、人工智慧的技術支持,因此還未形成統一的標準。目前市面上標明分級閱讀的書不少,但是其背後的邏輯是否科學有待驗證,國內對分級閱讀還處於摸索階段。

王泉根提出,分級閱讀應該遵循「服務大多數」「群體性差異」「量身定做」「兒童本位」四大原則,調動包括兒童教育、兒童心理、兒童文學、兒童編輯出版、兒童閱讀推廣、兒童圖書館、兒童圖書營銷等方面專業人才的積極性,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共同做好做大。

延伸閱讀:中國童書市場活力足潛力大

6月,全民閱讀與融媒體智庫聯合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中國全民閱讀媒體聯盟,推出《全民閱讀視角下的少兒閱讀觀察》研究報告。

報告顯示,中國童書出版與閱讀領域活力十足,潛力巨大。全國580多家出版社中有556家出版童書;年出版圖書(2018年)4.4萬多種,總量世界第一;年總印數達8億多冊,在銷品種30多萬種,銷售總額200多億元人民幣;出版年產值連續20年兩位數增長。

2019年,0—8周歲兒童圖書閱讀率為70.6%,較2018年的68%提高2.6%;人均圖書閱讀量為9.54本,較2018年增加2.44本。9—13周歲少年兒童圖書閱讀率為97.9%,較2018年的96.3%提高1.6%;人均圖書閱讀量為9.33本,略低於2018年的9.49本。

報告指出,中國童書碼洋比重逐年遞增,2018年佔整個圖書市場的25.19%。

據當當網2020年一季度數據分析,從少兒圖書品類分布看,「四大金剛」佔據六成:兒童文學佔比17.2%,幼兒啟蒙16.8%,繪本16.4%,科普百科8.66%。

從品類特點看,低齡兒童重啟蒙益智,大齡兒童重文學薰陶;科普百科和少兒英語為網站主推;兒童文學是消費最大品類;繪本動漫類人均購買量最多。

除了紙質圖書,少兒閱讀市場有聲書、少兒音頻、少兒視頻等音視頻閱讀產品也呈現蓬勃增長的良好勢頭。2020年兒童有聲閱讀市場預計達到78.3億元的規模。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焦點

  • 家長選書難:有些童書不適合孩子,專家提倡分級閱讀
    郭俊鋒 圖(人民視覺)人民日報海外版8月3日消息,近來,有部分童書相繼陷入爭議旋渦,被質疑「美化自殺」、內容不適合孩子閱讀等,其中不乏知名作家的作品。這引起了一些家長的擔心,一場「閱讀保衛戰」正在進行中。有家長整理出一份「排雷書單」,還有家長發出疑問:如何為孩子選到合適的讀物?
  • 如何給孩子選書?家長憂心忡忡,專家提倡分級閱讀
    家長選書困難重重,專家提倡分級閱讀——今天,該給孩子看什麼書?本報記者 喬 彩近來,有部分童書相繼陷入爭議旋渦,被質疑「美化自殺」、內容不適合孩子閱讀等,其中不乏知名作家的作品。這引起了一些家長的擔心,一場「閱讀保衛戰」正在進行中。有家長整理出一份「排雷書單」,還有家長發出疑問:如何為孩子選到合適的讀物?
  • 家長選書困難重重,專家提倡分級閱讀——今天,該給孩子看什麼書?
    王建康攝(人民視覺)  近來,有部分童書相繼陷入爭議旋渦,被質疑「美化自殺」、內容不適合孩子閱讀等,其中不乏知名作家的作品。這引起了一些家長的擔心,一場「閱讀保衛戰」正在進行中。有家長整理出一份「排雷書單」,還有家長發出疑問:如何為孩子選到合適的讀物?
  • 家長選書困難重重,專家提倡分級閱讀——今天該給孩子看什麼書?
    王建康攝(人民視覺)近來,有部分童書相繼陷入爭議旋渦,被質疑「美化自殺」、內容不適合孩子閱讀等,其中不乏知名作家的作品。這引起了一些家長的擔心,一場「閱讀保衛戰」正在進行中。有家長整理出一份「排雷書單」,還有家長發出疑問:如何為孩子選到合適的讀物?
  • 怎麼給孩子選書?專家提倡分級閱讀
    來源:曲靖日報-曲靖新聞網近來,有部分童書相繼陷入爭議旋渦,被質疑「美化自殺」、內容不適合孩子閱讀等,其中不乏知名作家的作品。這引起了一些家長的擔心,一場「閱讀保衛戰」正在進行中。有家長整理出一份「排雷書單」,還有家長發出疑問:如何為孩子選到合適的讀物?
  • 兒童閱讀需要分級嗎? 揭秘中國童書市場現狀
    然而除去選書指導,分級閱讀究竟應該是怎樣的,它對於中國兒童閱讀、兒童教育的意義如何,其實在大眾中依然相對模糊,對此的意見也是眾說紛紜。「分級閱讀」尚處在徵求意見的階段,青閱讀綜合多方聲音,嘗試探討,什麼是分級閱讀?有關兒童的閱讀和教育中,需不需要分級閱讀?在國外順利實行的童書閱讀分級體系是否同樣適合中國孩子?
  • 部分童書被指美化自殺、涉黃涉暴,今天該給孩子看什麼書?
    王建康攝(人民視覺)近來,有部分童書相繼陷入爭議旋渦,被質疑「美化自殺」、內容不適合孩子閱讀等,其中不乏知名作家的作品。這引起了一些家長的擔心,一場「閱讀保衛戰」正在進行中。有家長整理出一份「排雷書單」,還有家長發出疑問:如何為孩子選到合適的讀物?
  • 童書領域跑出新「黑馬」 中文分級閱讀的春天來了
    12月15日,國內首個覆蓋0-12歲的中文分級閱讀體系——童書魔法盒「小盒童學」正式發布,以其科學的分級體系、豐富的圖書資源和有趣的閱讀體驗,小範圍預發布階段就引起行業和家長的普遍關注。   專家認為,隨著中文分級閱讀體系的日益完善,中文分級閱讀將迎來屬於自己的春天。
  • 童書領域跑出新「黑馬」中文分級閱讀的春天來了
    但長期以來,提起分級閱讀,中國家長的第一反應都是《牛津樹》《海尼曼》《蘭登》等英文分級閱讀品牌,卻很少能夠想起中文分級閱讀品牌。可以說,經過多年的推廣,中國家長已經不缺「分級閱讀」的意識,卻缺少滿足其需求的產品。
  • 童書領域跑出新「黑馬」,中文分級閱讀的春天來了
    12月15日,國內首個覆蓋0-12歲的中文分級閱讀體系——童書魔法盒「小盒童學」正式發布,以其科學的分級體系、豐富的圖書資源和有趣的閱讀體驗,小範圍預發布階段就引起行業和家長的普遍關注。專家認為,隨著中文分級閱讀體系的日益完善,中文分級閱讀將迎來屬於自己的春天。
  • 童書嚴選平臺WeKids選書發布 為當代孩子選出適合他的書
    這些年,中國的童書出版飛速發展,海量的童書品類給中國家長的選書帶來前所未有的困擾。如何適應當代的孩子們閱讀需求,為孩子選出適合他的書?童書嚴選平臺WeKids選書試圖聚合出版方、推廣人、KOL和家庭,讓選書具備可定製的屬性,通過編輯精選和算法工具,讓每位家長能根據自家孩子的閱讀屬性,定製個性化有效的書單,並且提供專家的專業解讀和閱讀服務。
  • 中文分級閱讀文庫重磅上市丨每一個此刻,都有適合的童書
    你家孩子喜歡閱讀嗎?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歷,給孩子買了那麼多書,孩子卻一點不感興趣?孩子不喜歡我們選的書,很多人以為是孩子不愛閱讀或者說太叛逆,從沒想過可能是我們選錯了書。還有些家長過於著急,提前給孩子選了很多超出他們閱讀能力的圖書,希望孩子能成為閱讀神童,卻沒想到讓孩子從此望書生畏。我們不了解給孩子選書也有學問,應該基於孩子現有的認知能力,根據他們不同年齡段的認知和心理發展水平,幫他們挑選適合的圖書。這便是分級閱讀。
  • 《裝在口袋裡的爸爸》為什麼不能看了 童書該如何選擇
    近來,有部分童書相繼陷入爭議旋渦,被質疑「美化自殺」、內容不適合孩子閱讀等,其中不乏知名作家的作品。這引起了一些家長的擔心,一場「閱讀保衛戰」正在進行中。有家長整理出一份「排雷書單」,還有家長發出疑問:如何為孩子選到合適的讀物?
  • 教育觀察:「童書分級」真的有必要嗎?
    教育觀察:「童書分級」真的有必要嗎?王營 隨著經濟水平提升,閱讀觀念深入人心,父母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閱讀問題。諸如「如何選購童書」、「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讀什麼書最好」之類的問題可能困擾著某些家長。業界有一種聲音是設立「童書分級閱讀」標準,即按照兒童不同年齡段的智力和心理髮育程度為其提供科學的閱讀計劃。 目前,對「分級閱讀」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分級閱讀」是真正以兒童為中心的「兒童本位」閱讀行為,選對了分級,能夠有效促進孩子閱讀水平和理解能力的提升。另一種觀點認為,勉強讓孩子讀不合適本年齡段閱讀的童書,孩子不能理解內容的話,則可能會挫傷閱讀的積極性。
  • 今天,該給孩子看什麼書?
    有家長整理出一份「排雷書單」,還有家長發出疑問:如何為孩子選到合適的讀物?  面對家長的擔憂,有專家指出,兒童文學作品中涉及敏感話題,作家要慎重,用合適的方式表現;作為家長,也不必在選書時過分焦慮,不能讓孩子生活在真空環境中。針對家長「選書難」的問題,專家倡導「分級閱讀」,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不同認知能力為他們推薦合適讀物。
  • 給孩子選書難?7條建議幫老師家長找到最適合孩子的書
    這句話說明了閱讀對一個人的重要程度。在不少父母看來,如果孩子在兒童階段就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將終生受益。不過,面對豐富的童書品類,相當一部分家長存在著如何為孩子選書的困惑。那麼,要怎麼給孩子選書呢?給孩子選書時,不妨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從孩子喜歡的作品類型入手。如果你的孩子對汽車感興趣,不僅不要限制他閱讀汽車類的故事書,而且還可以推薦與賽車場、汽車製造、賽車歷史、賽車手或者汽車設計等相關的書籍。簡單來說,書的封面、封底,書中的插圖,章節的標題都能夠幫助家長在短時間內,迅速判斷出是否是孩子興趣所在。
  • 今天,該給孩子看什麼書?
    近來,有部分童書相繼陷入爭議旋渦,被質疑「美化自殺」、內容不適合孩子閱讀等,其中不乏知名作家的作品。這引起了一些家長的擔心,一場「閱讀保衛戰」正在進行中。有家長整理出一份「排雷書單」,還有家長發出疑問:如何為孩子選到合適的讀物?
  • 美國家長會帶孩子做藍思測評以選擇適合的童書
    面對市面上各種各樣的兒童圖書,孩子們有了更多選擇的同時,也對家長為兒童選書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少人士呼籲制定兒童分級閱讀標準。美國紐約大學在讀研究生閆翰翛向記者講述了美國兒童分級閱讀的情況。    中國青年報:美國的兒童分級閱讀做得如何?
  • 分級選書,三到九級別科學選書,更適合孩子才更愛讀——閱讀王進步匯
    知道了閱讀的重要性後,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呢?首先,最為主要的就是為孩子選書。我們經常會看見下面這樣一幕,或許這一幕也曾發生在你的身上——孩子拉扯著父母,喊:「爸爸,媽媽,我要買這本書!」爸爸或媽媽的回答是:「買什麼買?家裡買的書你還沒看完,又想買!這種回答,聽起來很有道理:買了不讀,不是浪費嗎?浪費總是不對的。
  • 給孩子選書難?7條建議+權威書單,幫老師家長找到最適合孩子的書
    這句話說明了閱讀對一個人的重要程度。在不少父母看來,如果孩子在兒童階段就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將終生受益。 不過,面對豐富的童書品類,相當一部分家長存在著如何為孩子選書的困惑。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26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 為兒童挑選圖書時,56.0%的受訪者感到困難,72.7%的受訪者表示需要國家有關方面制定參考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