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進行維修保養的A320客機正在拖往機庫 (馬悅/攝)
在機庫門口,飛機短暫停留,進行發動機冷轉降溫(馬悅/攝)
飛機被推入機庫 (馬悅/攝)
這是「95後」帥小夥餘泰文第五次走進機庫,今年剛畢業的他,正跟著師傅在昌北國際機場的東航江西分公司機庫內進行培訓,學習如何規範的維修飛機、接送飛機等。一般要經過半年左右的學習,他才能進行上手操作。
飛機被推入機庫 (馬悅/攝)
維修工作開始前,各小組都要開會確定任務(馬悅/攝)
打開發動機引擎蓋 (馬悅/攝)
13:10分,執行完昆明至南昌航班的B-6013飛機落地下客後,在經過一系列申請並得到拖機指令後便被黃色牽引車緩緩推入東航維修機庫。為快速給發動機降溫,進入機庫前,維修人員讓發動機冷轉以降低發動機溫度,為發動機孔探做準備。「孔探就是檢測發動機內部缺陷,是發動機檢查的重要部分,十幾分鐘的冷轉還不能滿足工作需要,我們推進機庫後還需要用空調車對它進行再次冷卻」。東航技術公司江西分公司定檢維修車間主任季明解釋道。他一邊查看工作單卡,一邊等待飛機入庫。
對飛機外部破損的部位進行修復(馬悅/攝)
對客艙內損壞的部件進行修復(馬悅/攝)
發動機內部、外部檢查及更換滑油等工序同時進行 (馬悅/攝)
暑運旺季,每天飛機都要飛到很晚,但飛機安全工作卻不能有絲毫馬虎。到了該給飛機「體檢」的時候,就要按規定做定檢,只要飛機飛行時間達到750小時就要被送進機庫進行A檢。這次定檢從下午2點一直持續到凌晨1點,十個小時的工作量對機務維修師來說已經習以為常。「現在是飛行旺季,但在定檢維修車間,卻是淡季,7、8月,我們只做了12架飛機的定檢,在不做定檢的時間,定檢車間安排維修人員支援航線旺季生產,而一年最忙的時候,我們兩天就要做一架,幾乎是連軸轉。」定檢維修車間支部書記黃振雲告訴筆者。「飛機定檢分幾個級別,A、C、D,江西分公司具備A、C檢的資格。A檢主要是針對發動機、起落架、飛行控制系統、飛機外表以及客艙內部等區域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
剛畢業的95後小夥餘泰文跟著師傅觀察學習,半年後他才能上手操作 (馬悅/攝)
剛畢業的95後小夥餘泰文跟著師傅觀察學習,半年後他才能上手操作(馬悅/攝)
今年東航定檢車間充實了新鮮力量,4名剛畢業的大學生也加入了此次定檢工作,他們跟著師傅學、看、記。師傅們告訴徒弟,飛機A檢按照區域主要分為發動機、飛機外表、飛機內部三大部分,維修人員也相應分成各類工作小組。
給起落架上的活動部位注入潤滑油 (馬悅/攝)
更換發動機滑油 (馬悅/攝)
雖然前期進行了發動機降溫處理,但打開發動機包皮後,一股熱浪讓人難以呼吸,一臺專業空調車對著發動機進行二次降溫。於此同時,客艙內部、飛機外部以及發動機區域檢修項目組也開始了檢修工作。
更換發動機滑油 (馬悅/攝)
駕駛室內,每一個調試過的按鍵都要做上標記,便於復原(馬悅/攝)
檢查發動機啟動系統 (馬悅/攝)
檢查發動機啟動系統 (馬悅/攝)
在飛機維護工作中,「看一條,做一條,籤一條」是東航機務人堅持不變的工作要求。即便是有著30年維修工作經驗的陳抒東也要對照檢查單逐項進行檢修工作,此次定檢他負責內部檢修,走進駕駛艙他和同事一起對飛機進行電子設備測試。而另一名維修人員則配合他們在飛機下方對飛機襟翼、縫翼、升降舵、方向舵等飛行操縱面的運行情況監控。
檢查機翼控制系統 (馬悅/攝)
進行精密的發動機「孔探」作業(馬悅/攝)
飛機外部檢修項目很多,有貨艙清潔、檢查、起落架注油、潤滑、緊固件、起落架液壓管路檢查等內容。為了讓維修人員能有個相對舒適的工作環境,一臺可移動空調向客艙、貨倉注入冷氣,但即便如此,機艙內的溫度也讓工作人員工作衣幹了又溼,溼了又幹。客艙維修人員王保文只是在客艙內更換了一個頭等艙餐桌板,就已經汗流浹背,他調侃說:「流汗不流淚,幹活白加黑」。他告訴記者,給飛機做定檢,晚上幹活是常態。「今天飛機回來得早,大多數時候是白天飛機在外面飛,晚上定檢『挑燈夜戰』,基本上一幹就是通宵」。
每一個維修步驟都做好記錄(馬悅/攝)
維護起落架系統 (馬悅/攝)
夕陽西下,維修工作還在繼續(楊志偉/攝)
17:30分,太陽穿過機庫門射在白色的機身,整架飛機泛著金光,猶如一幅美麗的風景畫,但維修人員可沒有時間欣賞美景,他們的工作才只完成了一小半。除了一頓晚飯的休息時間,他們一直工作到了凌晨一點才結束。
夜晚的維修庫,燈火通明(楊志偉/攝)
從內部系統到外部檢查,一架飛機A檢需要完成200多份檢查單。從白天到凌晨,30多名飛機維修人員奮戰了10個小時,只為了那份沉甸甸的責任:讓每架飛機都能安全可靠地從他們手中放行!(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張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