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民俗文化村!集中展現重慶巴渝文化特色的代表!

2020-12-19 叮噹媽咪輔食記

巴渝民俗文化村,是集中展現重慶巴渝文化特色的代表,坐落在渝北區南開發區雙龍大道東側。全村佔地80畝,整個遊覽區由三院一寺廟一牌坊構成遊覽主體,另有索橋,廣場,湖泊,農舍,曲型長廊茶園,錯落有致的故鄉人農家樂及農耕機具操作展出。

巴渝民俗博物館內藏有中國民間工藝品、服飾和其他生活用品實物1000餘件,其中重點陳列了巴渝地區清末民初的家神龕、掛匾、雕花木床、桌、椅、案臺等頗具民俗工藝特色的木雕精品250餘件。

博物館另一鎮館之寶則是譽為「中國第一龕」的金木雕家神龕,其形象之高大,用金之厚重,堪為世間所罕見。六條神採飛揚的金龍,眾多的神仙、人物、傳說、故事更令觀眾讚不絕口,看過大足石刻和渝北木雕的人都說:石刻精華在大足,木雕精品在渝北。

「四院」是指四個風格不同、結構各異的民居大院,分別展出古代巴人「人生禮儀」系列中的「誕生禮」、「婚禮」、「壽禮」、「喪禮」、「節俗」以及農耕機具、手工作坊的生產工藝程序等。

在婚禮院,觀眾可以直觀的看到人這一生所經歷的各種儀式。比如訂婚、納聘、定期、迎親一直到拜堂。比起現代人的婚禮,是否更多了幾分情趣和回憶呢?

博物館內最吸引遊客的是40多張清末的雕花大床,被譽為「中國第一床」的六柱五簷滿金雕花大床是其代表之一,其內容之豐富,雕刻之精美,儼然一幅巴渝地區的民俗風情畫。非親眼所見,不能感受其美。

相關焦點

  • 巴渝文化,山城重慶的特有的氣息,來了解一下?
    山城重慶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巴渝文化的發源地,作為中國文化的一個分支,巴渝文化在眾多地方文化裡面具有鮮明的特色。在歷史的發展和演變中,巴渝文化也越來越多元化。早在漢朝開始,重慶地區就開始接納中原地區的儒學,道學文化。
  • 川渝攜手「探尋巴渝文化」 30餘項特色文化項目邀您共賞
    人民網重慶11月24日電 11月24日,由重慶市委網信辦指導,巴南區委網信辦等主辦的「探尋巴渝文化」網絡主題活動正式啟幕,將持續至12月30日。馮亞宏攝   木洞山歌、巴渝川劇、銅梁龍舞、川江號子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將藉助網際網路煥發新活力。溫江花木編藝、楊氏太極拳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和體育項目,將吸引越來越多「粉絲」關注。   為期1個多月的活動中,30餘項巴渝文化項目將進行集中展示,對巴渝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起到很好的連接,也是巴渝文化故事的創新和生動表達。
  • 巴渝博物館重慶行營|巴渝文化的由來
    巴渝文化,就是巴山渝水的文化。巴,指大巴山、巫巴山、秦巴山;渝,指嘉陵江匯入長江之水。「大山大河,奇麗險峻,高峽險灘,上坡下坎」,重慶的地理環境造就了重慶人堅韌頑強、開放包容、豪爽耿直的性格。重慶在遠古便是人類的聚集區,巫巴山地區是巫文明的起源,而巫文化早於易經文化若干年,渝中區是巴蔓子割頭保城的江洲所在地......人類喜水而居,而重慶兩江環抱,巴文化的傳承便延續下來,發展為巴渝文化。
  • 巴渝博物館重慶行營|巴渝文化流傳了這些藝術瑰寶
    巴渝文化是長江上遊地區最富有鮮明個性的民族文化之一,源遠流長,流傳著眾多擁有藝術價值的瑰寶。1.巴渝古石刻:巴渝石刻藝術以大足石刻為代表,以摩崖造像為主,雕刻精美,極具地域文化特色。巴渝石刻以佛教、道教、儒教等宗教為主要表現題材,具有濃鬱的宗教信仰生活氣息。
  • 這裡是巴渝文化發祥地,是火鍋發源地之一,民俗民風也值得觀賞
    重慶既是「紅巖精神」起源地,又是巴渝文化發祥地, 大家耳熟能詳的「重慶在3000餘年歷史中,曾三次為國都,四次築城,史稱「巴渝」 。抗戰時期為國民政府陪都。陪都是什麼呢?就是指首都以外另設的副都,也稱為輔都。
  • 讓學習無邊界,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開展館校共建活動
    讓學習無邊界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開展館校共建活動學生們在博物館合影。歐雲霄 攝近日,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聯合渝北區南方玫瑰城實驗小學開展了為期5天的館校共建活動,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同探索青少年教育新途徑、新方法。學生們耐心聽講解員講解。歐雲霄 攝活動中,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攜《巴渝七十二行圖片展》走進玫瑰城實驗小學,帶領同學們了解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巴渝地區傳統民間行當。
  • 深藏在重慶的巴渝文化民族才是獨特的舞者
    都說維吾爾族的人們能歌善舞,確實不假,但是在我們廣大的祖國, 隱藏在西南大山裡的巴渝文化獨領風騷,堪稱一絕!快來隨小楠看看吧!巴渝文化屬於長江上遊地區的文化之一,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組成部分之一;起源於巴文化,是指巴族和巴國在歷史發展中所形成的獨特的地域性文化。那麼巴族是什麼族呢?有朋友好奇問,別著急,等小楠慢慢道來。
  • 美國中小學校長走進重慶復旦中學 體驗巴渝民俗文化
    新華網重慶教育頻道10月25日電 10月24日,2019年「漢語橋—美國校長訪華之旅」代表團的7位校長走進重慶復旦中學,開展友好交流活動。代表團一行走進重慶復旦中學。新華網發(蔣玲 攝)參觀學校場館。新華網發(蔣玲 攝)巴渝文化館前留個影。新華網發(蔣玲 攝)學校老師向代表團一行介紹復旦中學情況。新華網發(蔣玲 攝)觀看巴渝文化館內展品。新華網發(蔣玲 攝)體驗淨手禮。
  • 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鎮館之寶:「巴渝第一床」清滿金漆花鳥紋拔步床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記者 譚廳在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內,藏有一張清代鏤雕滿金漆花鳥紋楠木拔步床。這架床雕刻工藝精湛,髹飾的黃金達200克以上,融各種瑞獸花鳥於其中,是巴渝地區民風民俗之集大成者,也是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被譽為「巴渝第一床」。據渝北區文管所原所長聶朝慶介紹,這張床屬國家二級文物。清代同治年間,在渝北徐家壩有一戴姓的大戶人家,為了給出嫁的女兒置辦嫁妝,便專門招募工匠,花費三年時間,製作了這張六柱五簷滿金雕花大床。
  • 【看展】來巴渝民俗博物館 感受拓古傳今!
    【看展】來巴渝民俗博物館 感受拓古傳今!歐雲霄 攝碑石遺韻——渝北、梁平兩地館藏精品拓片展,近日在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民俗館)展出。歐雲霄 攝此次展覽,由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和梁平區博物館聯合舉辦,精選兩館館藏拓片,全面展示了兩區石刻藝術及其蘊含的豐富歷史文化內涵,展覽時間將持續到12月31日。
  • 老重慶|「雲」上賞寶 帶你看看巴渝民俗博物館的五件鎮館之寶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何浩/文 李化/圖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雲」端開學、「雲」上動物園、「雲」上賞花成了不少「深宅」在家裡看世界的一個窗口和渠道。日前,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渝北區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悉,位於渝北的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和渝北歷史文化陳列館雖然閉館,但服務不打烊,推出了多個網上展覽。
  • 重慶華巖寺緊急援助巴渝名匾文化藝術博物館
    重慶華巖寺、華巖文教基金會常住法師、志願者支援重慶市巴渝名匾文化藝術博物館轉移被淹文物(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重慶華巖寺)重慶華巖寺、華巖文教基金會常住法師、志願者支援重慶市巴渝名匾文化藝術博物館轉移被淹文物(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重慶華巖寺)
  • 請來重慶巴渝文化博物館找答案
    巴渝文化博物館位於渝中區下半城儲奇門一棟老建築中近百年前的洪崖洞和臨江門魁星閣是什麼樣?傳奇的古巴國女首富又是誰?渝中區下半城儲奇門一棟中西合璧的老建築中隱藏了一座巴渝文化博物館,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了解到,該博物館將打造巴渝文化體驗中心,遊客不僅可以在這裡了解巴渝文化,還能親手體驗梁平木版年畫、蜀繡、拓片等。
  • 重慶市渝中區進京展演活動五大亮點揭秘 體現巴渝文化
    在區級示範性方面,投資1.2億元建成西部一流的文圖大廈,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投資4.5億建設李子壩抗戰遺址公園,長1.8公裡,面積12萬平方米,著力打造以重慶文化產權交易中心、渝澳國際美術館、巴渝文化會館、晏濟元美術館為代表的中山路藝術集聚區,總面積1.5萬平方米。在街區綜合性方面,建成大坪、望龍門、大溪溝等3個街區文化中心。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組織黨員開展探尋巴渝文化主題黨日活動
    為促進師生黨員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感知傳統文化的魅力,9月22日,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民政與社會治理學院黨總支組織開展「知根脈·行遠方」——探尋巴渝文化主題黨日活動,進一步激發基層黨組織的活力,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自我革新力。
  • 重慶剪紙藝人黃濤:同時刻50張紙,耗時一年半完成《巴渝民俗圖》
    剪紙,中國古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被稱「刀尖兒上的藝術」。在重慶南坪正街,剪紙藝人黃濤,靠著對剪紙的痴迷,耗時一年半完成《巴渝民俗圖》。不過,他的剪紙用的不是剪刀,而是刻刀,俗稱南派剪紙。靠著這門手藝,他開起了培訓班和剪紙公司,年銷售額近百萬。▲黃濤耗時一年半,完成《巴渝民俗圖》。
  • 上遊伴你五一出遊丨巴渝民俗博物館看展演見鄉愁,再帶點非遺產品回家
    今天是五一小長假的第三天,上遊新聞記者發現,除了李子壩、洪崖洞、磁器口等熱門景點外,一些潛藏於重慶街巷中的博物館也成了遊客的「新寵」。5月3日,記者來到位於渝北區碧津公園裡的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一張古床裝飾了200克黃金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館內有四個常規展廳:第一展廳為農耕生活廳,展示了不同階段的農耕器具等,反映巴渝地區傳統的農業手工業等生產民俗;第二展廳是物質生活展廳,從衣食住行等方面反映巴渝地區傳統物質生活民俗;第三展廳是傳統婚俗廳,展示花轎迎娶、拜堂成親和新婚洞房等內容
  • 巴渝博物館重慶行營|重慶城的前世
    ——重慶古城重慶最早築城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巴人在今渝中區東部築城。秦滅巴蜀後,丞相張儀首次築城「儀城江州」;第二次是三國時期蜀國李嚴修城;第三次是南宋後期重慶知府彭大雅修築,首設五門;第四次是明代初期重慶衛指揮使戴鼎順應風水,按「九宮八卦」而築。其中,九開門是兩江水入城的水門,八閉門因重慶城內火災頻生,為克火星之故而常閉。
  • 重慶值得一去的五個小眾古鎮,古樸典雅,巴渝文化濃鬱
    重慶,我國的直轄市之一,簡稱「渝」。三面環山,城區依山而建,故以「山城」著稱;嘉陵江、烏江在這裡與長江交匯,又以「江城」聞名。重慶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紅巖精神」起源地,世界美食之都。擁有長江三峽,世界遺產大足石刻、武隆喀斯特和金佛山等壯麗景觀。
  • 【看展】來巴渝民俗博物館看黑釉陶瓷的前世今生
    【看展】來巴渝民俗博物館看黑釉陶瓷的前世今生 2020-08-02 0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