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小孩子讀「黑暗童話」也有好處

2021-01-18 騰訊網

[導讀]童話把小孩子教得愈簡單了,愈幼稚了,長大了就處處碰壁上當。智慧的教育體系和父母要想辦法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有成長「季節」和獨立完整的人,該嫩時不老,該老時不嫩,有一種健全的人格和精神。

昨日,輿論紛紛說要警惕「黑暗童話」毀了童心,初衷當然不錯,但,我們也應提醒,過於完美無缺的「光明童話」同樣也會傷童心。

對於「灰姑娘」、「醜小鴨」之類故事的負面影響,美國一些社會學家早就「發難」:多年追蹤調查發現,《白雪公主》和《灰姑娘》之類的童話並不利於女孩心理成長。這些童話中的女主人公都因為長得漂亮,所以與眾不同,儘管落難,但最終「和王子過上了幸福生活」……這在客觀上宣揚了女性只要擁有漂亮的外表,就能取得成功,會使那些自覺相貌平平的女孩備感挫折,延續至成年,導致心理失常。

心理學上有一個「彼得潘綜合症」,現在一些幼稚型成人被稱為「類人孩」,「類人孩」是學者發明的新詞,而彼得潘是英格蘭童話中的人物,他生活在夢幻般的「永無鄉」裡,永遠也不想長大。兩者有相似之處,就是不想長大,甚至恐懼長大,寧願生活在童話世界裡,逃避成人該負的責任。患「彼得潘綜合症」的人渴望永遠扮演孩子的角色而不願成為父母。他們很愛玩,也很好相處,但免不了有孩子氣。他們雖然在生理年齡上已進入成年,但在心理上還不能與之相適應。他們的言談舉止都像孩子,總是在逃避責任,逃避生活,甚至逃避愛情和家庭。他們把自己心理定格在孩童歲月而不肯成長,發展到了極端,就會沉溺於自己的幻想,拒絕長大,這是一種心理疾病。現在,我們看到的「類人孩」和「彼得潘」似乎越來越多,不能不說與童年時聽了或看了太多美好光明的童話有關。

錢鍾書就認為,童話把純樸的小孩子教得愈簡單了,愈幼稚了,長大了就處處碰壁上當。智慧的教育體系和父母要想辦法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有成長「季節」和獨立完整的人,該嫩時不老,該老時不嫩,有一種健全的人格和精神。在現代社會文明中,一個成人必須具有個人意志,能夠自我評價,可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為自己做決定,而不是總是「長不大」。所以,我們也應有培植孩子獨立思想和自力自強的氛圍。如此看,有一些「黑暗童話」來中和或對衝「光明童話」,也可讓孩子自己學會判斷,所以,對「黑暗童話」也不必過於緊張,特別是不要急於打棒子、扣帽子。

相關焦點

  • 錢鍾書讀辭典
    錢鍾書周歲「抓周」時,抓到了書,所以家人給他取名為「鍾書」。也許是天意吧,他也就名副其實,一輩子「鍾情於書」。在清華大學讀書時,他就立下了「橫掃清華圖書館」的志向,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到了讀書上。錢鍾書在讀書中,還對讀字典、辭典有著特別的興趣,而且深得其樂,許多大部頭的字典、辭典、大百科全書他都讀過。1939年秋,錢鍾書和鄒文海、徐燕謀等人一起,從上海動身,一同赴遙遠的湖南安化藍田的國立師範學院任教。途中,錢鍾書「怡然自得,手不釋卷」。鄒文海好奇,方知錢鍾書看的是英文字典。
  • 黑暗童話讓孩子"毀三觀" 醜小鴨變烤鴨
    近日著名心理學家李子勳建議,家長要慎讀成年人為兒童準備的童話故事;他舉例如西方傳過來的灰姑娘、海的女兒、白雪公主等。現在的幼兒讀物延續了黑暗的傳統!」14日,網友「lemurben」在微博中曬出一組醜小鴨童話故事:醜小鴨並沒有變成美麗的天鵝,而是在離家出走後被宰殺,成為了「烤鴨」。
  • 原版格林童話本是黑暗童話 驚!這到底怎麼回事?
    而此時一個黑暗的角落裡,夥伴們的屍體橫七豎八在地上,死不瞑目。這兩則黑童話,自然不是原童話,是出自後人的改編。黑童話,並不等同於黑暗童話,黑暗童話可以讓人們通過直視社會的黑暗與現實來思考,而黑童話來自後人改編,直接改變童話故事的美好結局,顛覆奮鬥過程,是三觀不正的現代產物。但,除了後人改編的黑童話外,那些「後來公主與王子過上了美好生活」的童話,從最開始真的就如此美好嗎?
  • 232年前的今天《格林童話》的收集者出生 這是一本黑暗童話?
    它出自《格林童話》,232年前的今天,《格林童話》的「收集者」之一——威廉·格林出生了。威廉·格林和哥哥雅科布·格林都是德國民間文學搜集整編者。1808年起,格林兄弟開始搜集德國民間傳說。1812年,這些故事結集成《兒童和家庭童話集》的第一卷,於聖誕節前夕在柏林問世。此後,直到1857年,格林兄弟不斷補充故事並一再修訂,共推出7個版本。第7版後來成了我們熟知的《格林童話》。
  • 原版《格林童話》為何被稱為黑暗童話
    童話是為滿足孩子對世界的美好想像而設計出來的脫離實際的故事。在常見的童話故事《格林童話》中,王子和公主令人豔羨的愛情故事是貫穿整本書的主線,善惡有報也是每個故事最後的結局。美好的結局看似都是童話的最終歸宿,但真正的故事卻並非如此。在《格林童話》中,由於王子給予的真愛,白雪公主咳出了毒蘋果醒來;因為獵人的幫助,小紅帽救出了外婆。
  • 書架上的黑暗童話是對小孩的一次精神襲擊
    無獨有偶,在網上搜索童書,你總能找到一些更加「觸目驚心」的內容,有山寨童書,也有知名童書中的部分章節。這類作品都有一個共性,口吻看似都是小孩子的語氣,但他們也把一些成人世界中極其殘酷、粗俗的東西給輕鬆化了。
  • 孩子小的時候,不要讓他聽讀《白雪公主》等帶黑暗元素的童話故事
    在童話故事裡那如夢如幻的意境,白馬王子和公主的幸福生活,讓人羨慕、嚮往;但是,不是所有的童話故事都是美好的,美好和邪惡其實是相對的。正因為有了邪惡才襯託出美好。為什麼在孩子小時不建議給他(她)講帶有黑暗元素的童話故事呢?這和孩子的年齡和身心發展特點有關。
  • 《反叛的童謠》黑暗童話才不是毀童年
    童話一生可以讀兩次。第一次,是很久很久以前,在兒時,在母親的懷裡,在溫暖的橘黃色燈光下。第二次,是很久很久以後,在世間沉浮之時,尋過人間百態,見過世間冷暖。《反叛的童謠》是一部「黑暗童話」,《小紅帽》《白雪公主》《三隻小豬》《傑克與魔豆》《灰姑娘》等經典童話故事爭相上映。在這部作品中,小紅帽和外婆依然收到狼的垂涎,獨身一人的小紅帽為了復仇而成為了殺手,褪下紅衣紅帽,穿上狼皮衣狼皮帽(大灰狼的侄子)。
  • 讀書有悟丨假期快樂讀童話:「熱鬧派」童話真好玩
    假期快樂讀童話——讀謝樂軍的系列童話有感 文丨徐小英 正如湯素蘭在序言中所述,謝樂軍的童話屬於熱鬧派童話,故事情節奇特,語言幽默風趣。我在讀的過程中,就感覺很開心。讀完之後,更是內心充滿快樂。也許每個小孩子都夢想著有這麼一個無所不能的小夥伴陪伴在身邊吧!我讀完之後,我就想著這個魔術老虎是否有續集故事。 4月4日,我再次見到謝樂軍時,他贈送了我一套《森林國幽默童話系列》。清明節回家的路上遇上大霧,堵車嚴重。我坐在車上,非常淡定地拿出其中的兩本童話來看,堵車三小時,我差不多也看了三小時書。清明節三天假期,我就把四本書都看完了,看得很輕鬆,也很開心。
  • 錢鍾書:魯迅只能寫寫短篇小說,《阿Q正傳》我覺得太長,需要刪減
    一部《圍城》,寫盡愛情婚姻的無奈與悽涼,也讓錢鍾書這個名字風靡一時。 沒有華麗繁雜的語言,也沒有囉嗦的話語,《圍城》字字珠璣,批判直指人心,錢鍾書也因此落得個愛吐槽的習慣。民國時期文人圈人才輩出,錢鍾書的至交好友也不在少數,沒人能逃得過錢鍾書的吐槽,就連魯迅先生這位大師,也沒能逃得過。
  • 童話很美好,小花仙的安安有庫庫魯,愛精靈樂吉兒也有了他
    《愛精靈樂吉兒》和《小花仙》一樣,是比較低齡化的國產動畫片,劇情都比較簡單易懂,符合小孩子的審美。兩部動畫片都帶給大家無限的歡樂。王子公主的童話是每個女孩都夢寐以求的,這在《愛精靈樂吉兒》和《小花仙》中都可以看到安安有庫庫魯,愛精靈樂吉兒也有了他!
  • 這本小說獵奇程度遠超虛淵玄,如此黑暗風格的童話你見過麼?
    孩童時代大家都或多或少讀過童話故事吧,被魔法拯救的灰姑娘和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糖果屋的兄妹打倒了巫婆,帶回財富和父親一起幸福的生活下去;生下金蛋的鵝被貪戀的主人給殺掉,發現沒有任何金子。這樣的童話一直伴隨我們長大,童話裡面的角色幸福快樂的生活著,可喜可賀。但是你是否想過,這些童話背後的故事是怎樣呢,如果主角做出了別的行為會發生什麼呢?
  • 錢鍾書的兩個父親:一個很厲害,還有一個也很厲害
    錢基成這個父親不怎麼管錢鍾書看書,他做得最多的事,還是領著他到處去吃。除了讓錢鍾書自己在書攤看書外,大多時候,錢基成還會花兩個銅板,到小書鋪子租一本小說給錢鍾書看,錢鍾書因此又入迷地讀了《說唐》《濟公傳》等等當時看來不登大雅的小說。這些小說中的英雄人物,尤其讓錢鍾書嚮往。錢鍾書曾自取別號「項昂之」,以「項」代表「項羽」,以「昂之」代表他想像中的英雄氣概。
  • 初級造句和解釋_初級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錢鍾書《圍城》:「這是德國十五六世紀的民歌,我到德國去以前,跟人補習德文,在初級讀本裡又念過它。」,初級職稱;初級廚師。] 初級參考例句: 1、她在大約兩年前開始學習初級盲文。 2、比之初級的迅電流光要強上數倍不止。
  • 今天是安徒生逝世145年,他寫的都是暗黑童話?還能不能給娃讀?
    那就是,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一樣,都屬於暗黑童話,既黑暗又殘酷,並不適合給兒童讀。這是個誤讀。安徒生的悲慘童年寫童話的那個人,童年並不幸福,甚至可以說是悲慘的。寫童話是為了給孩子快樂認定安徒生童話屬於暗黑系的人,給出的部分理由就是認為安徒生童年悲慘,所以寫出的東西也很黑暗。 但實際上,安徒生並不是要把自己童年的痛苦、黑暗、悲痛傳遞給更多孩子,而是因為從自己的童年體驗中,他深深理解窮苦孩子生活的寂寞和痛苦。
  • 打碎你的童年記憶 盤點顛覆性的黑暗童話遊戲
    都說童話世界是美好,在那裡居住的童話人物都是善良而單純的,而黑暗童話作為童話的另一面,它相比於傳統的童話更加的現實。黑暗童話在某些時候會讓人覺得有些恐怖,但正是這樣,才能更深刻地反映出童話所要表達的含義。那些黑暗童話遊戲,更像是毒藥,讓人上癮。
  • 砍腳、挖眼、戀童癖……原版的《格林童話》居然這麼黑暗!
    砍腳、挖眼、戀童癖……原版的《格林童話》居然這麼黑暗!,×××××××××××××××××××××××××××一集不夠看?你還可以看看這些:雷雷有話說很多小夥伴肯定很好奇,另一部經典《安徒生童話》,是不是也有暗黑的版本呢?
  • 比起小孩,大人更適合也更需要童話
    最近很火的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似乎一下子帶火了童話書,引發更多的人關注童話。可能很多人對童話的刻板印象是這只是適合或者只能是小孩子才能看的,似乎童話就只局限於小孩,就像動畫片一樣,受到了年齡或者古板的影響下,童話和動畫片也就自然和大人無關,越走越遠,甚至只要成了年的或剛過了孩童時期的人兒一看童話,就要被周邊人指指點點,引以為恥。
  • 感悟造句和解釋_感悟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錢鍾書《圍城》:「結果兒子『為之悚然感悟,愧悔無已』。」]感悟參考例句:1、富裕在於感悟,而不在於別墅。2、有效性,是在實踐中思考和感悟的。《感悟造句和解釋_感悟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
  • 格林童話:200年的黑暗之心?
    事實上,學術界關於格林童話的非議一直不斷。暴力意識、性別歧視、男權思想、反猶主義等似乎和童話相距十萬八千裡的詞彙紛紛射向格林童話這一靶心。更有評論者稱:採集於德國民間的格林童話是一筆「黑暗遺產」,它深刻反映並塑造了德國人民族性格中的陰暗一面。童話裡隱藏納粹主義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