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是為滿足孩子對世界的美好想像而設計出來的脫離實際的故事。在常見的童話故事《格林童話》中,王子和公主令人豔羨的愛情故事是貫穿整本書的主線,善惡有報也是每個故事最後的結局。
美好的結局看似都是童話的最終歸宿,但真正的故事卻並非如此。
在《格林童話》中,由於王子給予的真愛,白雪公主咳出了毒蘋果醒來;因為獵人的幫助,小紅帽救出了外婆。但在最初完稿的《格林童話》中,皇后嫉妒白雪公主是因為其與親生父親的禁忌愛情,而小紅帽因為大灰狼文質彬彬的樣子被騙,最終成為了盤中餐。
《格林童話》從定稿至今共刪改了45年,之所以被修改如此長的時間,原因與其故事本身的主題思想是分不開的。這本書裡的故事皆來自於民間收集,原版書籍寫作時正處於歐洲風氣極差的時間內,人們對於社會的暗諷只能從廣為流傳的民間故事中吐訴。
原版故事中,灰姑娘的繼母教唆女兒通過自殘穿上玻璃鞋以獲得榮華富貴,而灰姑娘為了發洩怨恨讓小鳥啄瞎了姐姐的眼睛,喚醒睡美人的也不是王子的吻,而是不知名的國王留給她的孩子,萵苣姑娘並沒有與國王過上幸福的日子,而是在王后的嫉妒下被點燃長發燒死。
從現實意義上來說,原版《格林童話》之所以被定義為黑暗童話,並非是因為其本身的思想有問題,而是在被貼上「兒童讀物」的標籤後,《格林童話》才被歸類為不利於兒童心理健康的存在而被冠上「黑暗」二字。
《格林童話》改版的最終意義是傳輸最正統健康的思想,而不是讓孩子小小年紀就沉浸於社會的現實中,而且相對於那時歐洲的黑暗社會來說,一本諷刺現實的書籍在和平年代的最大作用是鑑戒和參考,因此總的來說,《格林童話》的改版是順應時代發展的現象,但原版的保留亦是不可忘卻的歷史沉澱。
中國教育服務網原創
作者:匕頁
部分插圖來源於網際網路,如涉及版權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