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葉乖乖,前兩天閒來無事,翻了翻一些老電影來看,其中有一部電影吸引了我的注意,他就是2005年上映的美劇——《格林兄弟》。
如果說,格林童話大家都很熟悉,那麼,《格林兄弟》這部電影小夥伴們也應該熟悉。沒錯,《格林兄弟》就是基於格林童話而創作出來的一部電影,但卻是一部恐怖懸疑的電影。相信有小夥伴肯定會疑惑,格林童話明明是兒童童話故事,講述的故事都是以愛和美好為主題,為什麼基於格林童話創作出來的電影卻帶有恐怖的氣息?
帶著這個疑惑,小編也是翻閱了許多資料,從中發現了許多《格林童話》以前從不知道的「秘密」!
百科全書對格林童話的介紹是這樣的:格林童話,又名兒童與家庭童話集,是由德國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國民間故事文學,《格林童話》內容廣泛,體裁多樣,除了童話外,還有民間故事、笑話、寓言等。其中故事大致分三類:一是神魔故事,例如我們很熟悉的《灰姑娘》和《白雪公主》,這些故事情節曲折、驚險奇異、變幻莫測。二是以動物為主人公的擬人童話,如《貓和老鼠》、《狼與七隻小山羊》、《金鳥》等,這些故事中的動物既富有人情,又具有動物特點,生動可愛。三是以日常生活為題材的故事,如《快樂的漢斯》、《三兄弟》等,這些故事中的人物勤勞質樸、幽默可愛。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也有所發現,格林童話雖然是兒童故事集,以愛和美好為主題,但其中確實有一些神魔鬼怪的童話,所以《格林兄弟》屬於恐怖電影也不足為奇!
對此,我又去了解了《格林兄弟》的故事簡介。該片取材於格林兄弟的故事和一些童話,將背景設置在拿破崙侵略德國時期,主要講述一對遊手好閒、靠坑蒙拐騙為生的騙子——格林兄弟。他們經常在不同地方僱人扮演妖魔鬼怪進行大肆的破壞,然後自己以驅魔人的身份出現「消滅」妖怪,以此來騙取村民們的報酬。由於這樣的手法屢屢得逞,格林兄弟驅魔人的名聲越來越大,甚至被法國國王召見,邀請他們前往被詛咒的森林裡面揭開失蹤少女之謎。 從片名來看,這部電影天真可愛又帶有濃厚的童話氣息,但事實上,《格林童話》本身就有著許多黑暗的情節和結局,而正好《格林兄弟》將這些情節給還原!
德國的《格林童話》,原版竟然是十八禁成人童話?
無意間,小編竟然發現了這種說法,什麼?格林童話竟然還有原版?而且還是少兒不宜的版本?說實在,這個說法簡直震驚到了我,帶著這種驚訝我又去百度百科了一番,從中又找出了一絲關於這種說法的蛛絲馬跡。
在德國學術界關於格林童話的梳理、反思甚至批判一直不斷。暴力意識、性別歧視、男權思想、反猶主義等似乎和童話相距十萬八千裡的詞彙紛紛射向格林童話這一靶心。更有評論者稱:採集於德國民間的格林童話是一筆「黑暗遺產」,它深刻反映並塑造了德國人民族性格中的陰暗一面。
「格林童話表現了人們集體無意識的陰暗面。」在學者羅伯特·威特眼裡,德國社會長時期以來隱匿著眾多黑暗的角落,人們不自覺中在以殘暴、邪惡和墮落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姑娘們只能很美很受傷!
除了上述之外,性別歧視則是女權主義者質疑格林童話的原因。有人統計,插圖版《格林童話》的86個故事中,有50個帶圖故事描繪了「柔弱而不聽話的女主人公,如何因所犯錯誤招致嚴厲的處罰」。「女孩好騙無腦,男孩拯救一切」的情節在格林童話中屢見不鮮。因此有學者就研究發現,和格林兄弟生活在同一時期的弗朗茲·克薩韋爾·馮·希昂韋斯搜集到的德國民間童話,在這一點上與格林童話形成鮮明對比。
看到這裡,我不禁疑惑,在歷史上,這一部名垂青史的文學巨作,真的有黑暗到不為人知的一面嗎?
然而並沒有!首先德國本土就根本沒有今天所謂的原版格林童話,那麼為什麼突然之間就會流傳出這樣的謠言呢?我想有可能是由於日本的一本《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還有當時炒作過熱的《成人格林童話》,雖然是對原作的改編,但改變的已經面目全非,其中甚至有些內容連老司機都不敢亂開!
不過,嚴格來說,《格林童話》早期版本,肯定是有的,因為格林童話本身就是一本收錄而來的童話集,並非格林兄弟自創故事,這些收錄的代代相傳的童話故事或者民間傳說,也有可能在傳播的途中發生了改變,以至於到了格林兄弟腦中構思成什麼樣,我們都不得為知了!
所謂一千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個讀者,關於格林童話,小夥伴們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