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養生,修行健康,動作不標準怎麼辦?

2020-12-18 清淨梵

拜懺的動作不標準?

我們做大拜禮懺,論心不論跡。

就是說更重要的是,夠不夠真心,夠不夠真誠,而不是我們做的形式做得有多標準。動作只是形式,心才是重要的。當然,這只是對已明理人說的。對剛剛入門的師兄,還是要講形式的。比如小學生,我們就很注重培養他們尊師重道的品德。至於義理,他們能背就背下,理不理解暫隨他去吧。

還有共修的時候,也是很講形式的,因為是共修,同時還在向世人表法,所以要儘量的具備威儀。至於我們在家散修時,就不用這麼多條條框框了。不然,這些框框反而成了枷鎖,變成強逼症,變成妄想,以妄求妄!應該怎麼方便怎麼來!重要的心——眾生有何不同?唯有一心的迷悟深淺有別而已。

腳還有傷怎麼辦?

還是上面講的,動作不重要,心才重要。

所以可以自己「改良」一下,讓它暫時適合現在你。比如起來的時候,可以不用站起來,就是相當跪立著,撲下去,又起來。這樣膝蓋和小腿就沒有參與太多的負重動作,適合養傷的同時,又不把功課落下。同樣,效果還是一樣會有,只要你流汗了,用心了,效果就肯定會有。別太盯著動作不放。如何持久?如何不傷身體?這才是重要。

特別是冬天的話,一開始最好先這樣,先讓身體先慢慢的預熱和潤滑起來,身體準備得差不多的時候,你就會自然地站起來了,身體也會自然的驅使你把動作做得更標準的,這個不用過多的擔心。拜懺的另一個目的,是讓我們有強健的身體!強健的體魄才是我們持續修行的唯一保證!所以健康真的,真的很重要!

還沒打坐?

首先要明白一點,不管是打坐,還是拜懺,念經,甚至念佛等等,都成不了佛。

這些都只是輔助成佛的工具和方法而已。所以暫時做不到,也不用落下憂慮。經論上也有明確開示,打不了坐,是因為我們的「障礙」有點多,還是老老實實誠心拜懺和誦經,先消一消舊業,時間到了,自然就能上坐了。師兄不必擔心,以你現在的消業速度,應該很快就可以打坐的。《金剛經》有明確開示,能持誦此經,乃至一念生淨信的人,都是有著無數功德累積來的,不用擔心,以師兄十年的《金剛經》功課,就已明說師兄肯定不是一般人了。不久的當下,師兄定可以頓悟,明心見性,一悟到底,直至成佛!——咳,咳,咳,若先我而得道,別忘了回來拉我一把呢!

昨天因為有點事,所以沒能太專心的回覆,現在特意再回復一遍,希望愚見對於師兄有所幫助!——(本文是和師兄們互動的點滴記錄分享)

相關焦點

  • 打坐養生、健康修行、因意守印堂、頭部而導致的痛不欲生(實例)
    如今打坐,靜坐等已為了養生,修行和健康的必選方式。但又沒有更好的指導「心法」,從而導致很容易出問題。案例二:因為平時生活壓力大,感覺腦子不真實感,我以為氣功能治療,我就意守了腦部,意念集中在頭部,結果腦子崩了,心臟瞬間虛了,之後感覺到腦神經拉扯,然後又拉扯斷了,神經掉到身體裡,身體漏氣,現在腦神經紊亂,怎麼辦?我還能活下來嗎?
  • 打坐≠修行,請開啟正確的養生方式
    這是顛覆了大眾對修行姿勢的認知。在大眾的認知中,修行就是打坐,冥想。古代打坐的都是宗教推崇或者宗教人士,魏晉以前的修煉體系中,不存在這個現象,沒有打坐一說。打坐對古代(魏晉之前)修煉體系的人來說,沒有益處,只有害處。
  • 打坐與念佛,哪種修行方法更好?
    這個世界上,修行的方法有無數種。其中被人們普遍知道的,大概只有幾十種左右。真正的修行方法,多數都選擇的單傳獨修。因為很多修行方法,不講究普度眾生,也不願意被別人知道,就一直以尋找徒弟的方式流傳。談起修行方法,最主要的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打坐,一種是不打坐。而不打坐的修行方法中,現今最為流行的就是念佛。特別是在很多地區都有「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的說法。也許有的人會問,打坐與念佛這兩種修行方法,哪一種更好呢?如果從修行的本質上來看,一個人只要能通過某種修行方法,達成自己的修行目標,至於用什麼方法,則沒有分別。
  • 無法做到五心朝天,該怎麼辦?要繼續打坐修行嗎?
    有的人喜歡打坐,身體是修行的資糧,打坐能令身體變得舒適、輕鬆。身體好了,修行起來,事半功倍。這就是為什麼佛家道家都講究打坐的原因。只要一個人打坐姿勢正確,心中沒什麼雜念,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有些人說,打坐如果做不到五心朝天,就起不到最佳的修行作用。
  • 打坐瘦了怎麼辦?腿麻木怎麼辦?
    學員問:果空師父打坐的時候,觀呼吸,脖子以上就開始打抖,抖得很厲害,正常嗎?上果下空禪師:不可以動,動就錯。03-腿麻木怎麼辦?學員問:師父,我有腰間盤突出病,前年打坐,有腿麻木3~4個月,後來,中斷打坐,最近,按你的方法打坐,右腿又痛,不知道還能繼續打坐不了,恭請慈悲的師父開示。上果下空禪師:下坐必須按摩一下腿部重疊處和腳心腳背後運動三十分鐘。
  • 打坐的好處,不僅僅是修行那麼簡單
    提起打坐,很容易讓人想起那些寺院的僧人們,在禪房蒲團上打坐內觀的情景;亦或是是深山中的隱世們在一處風景很美的地方打坐悟道的樣子。人只有安靜下來,靈魂才能與自己深入的交流。因此,靜坐修行對於這些居士們提升能量是非常有幫助的。
  • 修行練功打坐中的誤區,你知道嗎?——治病篇
    相信很多朋友都是因為身體不好,想讓身體更加健康,才接觸練功。因為練功有一個很知名的功效,那就是養生。也有很多通過打坐練功,將自己身體的一些疾病治好的事例。但是在這方面上有一些誤區,導致有的朋友不僅沒能通過練功把病治好,甚至還會致使病情惡化。
  • 打坐時,有蚊子叮咬,該怎麼辦?
    打坐時,就會出現蚊子叮咬的情況。阿燦很喜歡打坐,冬天打坐不怕冷,夏天打坐不怕熱。但是他有點不明白,打坐的時候,如果出現蚊子咬,該怎麼辦?如果繼續打坐,蚊子叮得讓人很煩,也很痛。如果拿下來,打坐就無法堅持下去。那麼,打坐時,有蚊子咬該怎麼辦?眾所周知,打坐對人的身體有諸多的好處。
  • 打坐與修行,它們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看完你就明白了
    除此之外,修行界還有這麼一句話:「修行不修心,白白修一生。」也就是說,真正的修行,就是修心,但是修行,到底要如何修心?很多剛剛開始修行的人,會覺得很困惑。特別是那些想通過打坐來修行的人,要如何運用打坐來修心,會感覺到特別茫然。帶著這個問題,本章節就與大家重點分享一下,打坐與修行,它們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
  • 打坐必讀:關於打坐的五大誤區
    這時,人體打坐的形狀,就形成了一個典型的金字塔形狀,就能採集到天體中高層空間的能量,得到天人合一的狀態。長期的打坐下去,人的身體就會健康;人的思想就會寧靜;人的頭腦就會清醒,還能開發人的智慧,激發人的潛在功能。
  • 如何練習打坐才是精進修行?
    學員問:師父,每次打坐都是憋氣時心囗難受一段時間之後不再難受,腿又開始難受這樣正常嗎?果空師父:學會了就不難受了。學員:師父剛剛上坐半小時內一直都難受,這個坎是否還得一段時間的鍛鍊才能漸漸消失?如果是突然消失那麼一定還是我觀呼吸方法不對、如果是漸漸消失就很正常果空師父:看你自己練習的強度。
  • 養生打坐vs日常久坐,不能相提並論,靜動結合身體會更健康
    導語隨著社會發展進步,人們的養生健身意識越來越強,其中打坐養生為好多愛好者所接受,但是有人就提出了長時間打坐不利於養生,坐久了會腰疼,腰椎會出問題等等,這簡直是把『養生打坐』和日常久坐混為一談了,其實養生打坐和日常久坐有著本質不同
  • 初學打坐,延長打坐時間和選擇打坐盤腿方式哪個更重要?
    果空師父:打坐!單盤、散盤、雙盤都可以的,你用哪個動作最舒服,時間最長,你就用哪一個動作就好。一定要明白,打坐要坐住兩個小時紋絲不動,才會起作用,知道吧!所以你要做的就是不管怎麼樣坐,你都能夠坐住兩個小時紋絲不動才行。所以你試著散盤坐兩個小時一動不動,你也做不到。你要做的是什麼呢?是要往兩個小時上坐。
  • 這些「打坐概要」,決定你修行的成敗!
    一、打坐的三個基本方法是什麼? 調姿勢、調呼吸、調意念。二、打坐時難以熄滅妄想、妄念,怎麼辦?打坐的三個基本方法中,其中的調意念是比較重要和難度比較大的。最重要的是,當妄想、妄念來時,要記得完全地重複以上的方法,更要抓緊用功,不需要刻意地想「我要靜下來了」,而要想「我要不停地去重複以上的這些方法」。三、打坐時為什麼會昏沉散亂呢?如何對治昏沉散亂呢?
  • 最經典的打坐教學視頻
    另外每次打坐結束後,要有基本的收功動作,即雙手自己揉一揉(按摩)膝蓋,起身後用幾分鐘時間活動一下全身關節,加上全身拍打拍打更好。  還有要提醒的就是,對於專業學修打坐的人來說。打坐墊的選擇至關重要,過硬過軟的都不行,現代市場上常見的坐墊因為其設計不符合人體力學,不符合健康標準,有的坐久了還會對身體有損害。
  • 三個正確打坐修行的常識,你能做到幾個?
    很多人知道打坐能給自己帶來好處,於是就學著打坐。但是打坐了很久,別人說的很多好處,自己卻一樣都沒有。這是怎麼回事呢?打坐是一種修行,但是打坐到底如何修行呢?很多人是不知道的。今天,就由本文與大家從三個方面來說說正確打坐修行的常識。這些常識,打坐修行的人,一定要知道!一、打坐的姿勢要正確。很多人為了圖方便,隨便找個地方一坐,他就以為可以達到打坐的目的。打坐的時候,要儘量選擇清靜的環境。一方面自己不會打擾到別人,二來,你在打坐時,也不會打擾到別人。
  • 打坐補陽氣的實用技巧
    滋養自身的能量既然說行住坐臥皆是修行,要將禪修融入到每一天的生活當中,那麼就從每一天的開始說起吧。對於很多人來講,一天的開始是從睡夢中醒來,睜開雙眼之時。從中國人古老的養生智慧中得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對身體最好。
  • 什麼是修行?真正修行跟宗教沒有關係
    日常生活中,我們只要提起修行,立馬就會被打上諸多標籤,讓人唯恐避之不及。在普通人的眼裡,修行、要麼是道要麼是佛,修行必然要跟仙佛扯上關係。在這裡我要說修行跟宗教沒有關係!只是人的認知與偏見。修行不是宗教的專用詞,只是這個概念被宗教專用而已。
  • 打坐修行過程中有什麼疑惑?需要突破的點在哪裡?
    意念不知道在哪裡,完全無法掌握,只好觀蓮花了!答:閉上你的雙眼。你的眼前是一片黑幕。透過眼前的黑幕從兩眉之間看出去。問:原先散盤的時候坐的比較舒服,也能靜下來。但自從雙盤後,就沒有靜過,散亂成片成勢,怎麼辦?怎麼解決成片成勢的散亂呢?答:是你的心無法集中,不能破除幹擾。
  • 佛學│打坐修行前,先明白這個道理才不會走錯路——空有二俱非
    說到佛法修行,我們往往會聯想到打坐。因為僧人給人的印象,好像就是在終日打坐。社會中流行的一些冥想、靈修、瑜伽等等看似神秘的方法,也都會用到打坐這種修行形式,而且或多或少都和佛法有一定關係。對普通人來說,在壓力越來越大、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現代社會,急需有一個解除焦慮,去除浮躁,讓心靈回歸寧靜本真狀態的方法——打坐,確實是這樣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