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懺的動作不標準?
我們做大拜禮懺,論心不論跡。
就是說更重要的是,夠不夠真心,夠不夠真誠,而不是我們做的形式做得有多標準。動作只是形式,心才是重要的。當然,這只是對已明理人說的。對剛剛入門的師兄,還是要講形式的。比如小學生,我們就很注重培養他們尊師重道的品德。至於義理,他們能背就背下,理不理解暫隨他去吧。
還有共修的時候,也是很講形式的,因為是共修,同時還在向世人表法,所以要儘量的具備威儀。至於我們在家散修時,就不用這麼多條條框框了。不然,這些框框反而成了枷鎖,變成強逼症,變成妄想,以妄求妄!應該怎麼方便怎麼來!重要的心——眾生有何不同?唯有一心的迷悟深淺有別而已。
腳還有傷怎麼辦?
還是上面講的,動作不重要,心才重要。
所以可以自己「改良」一下,讓它暫時適合現在你。比如起來的時候,可以不用站起來,就是相當跪立著,撲下去,又起來。這樣膝蓋和小腿就沒有參與太多的負重動作,適合養傷的同時,又不把功課落下。同樣,效果還是一樣會有,只要你流汗了,用心了,效果就肯定會有。別太盯著動作不放。如何持久?如何不傷身體?這才是重要。
特別是冬天的話,一開始最好先這樣,先讓身體先慢慢的預熱和潤滑起來,身體準備得差不多的時候,你就會自然地站起來了,身體也會自然的驅使你把動作做得更標準的,這個不用過多的擔心。拜懺的另一個目的,是讓我們有強健的身體!強健的體魄才是我們持續修行的唯一保證!所以健康真的,真的很重要!
還沒打坐?
首先要明白一點,不管是打坐,還是拜懺,念經,甚至念佛等等,都成不了佛。
這些都只是輔助成佛的工具和方法而已。所以暫時做不到,也不用落下憂慮。經論上也有明確開示,打不了坐,是因為我們的「障礙」有點多,還是老老實實誠心拜懺和誦經,先消一消舊業,時間到了,自然就能上坐了。師兄不必擔心,以你現在的消業速度,應該很快就可以打坐的。《金剛經》有明確開示,能持誦此經,乃至一念生淨信的人,都是有著無數功德累積來的,不用擔心,以師兄十年的《金剛經》功課,就已明說師兄肯定不是一般人了。不久的當下,師兄定可以頓悟,明心見性,一悟到底,直至成佛!——咳,咳,咳,若先我而得道,別忘了回來拉我一把呢!
昨天因為有點事,所以沒能太專心的回覆,現在特意再回復一遍,希望愚見對於師兄有所幫助!——(本文是和師兄們互動的點滴記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