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麥克·哈特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位名人排行榜》一書風靡全世界,他以獨特的視角、深刻的見解、中肯的評價贏得了世界人名的喜愛。而有這麼一位中國名人,他位列百位名人之一,功蓋千古,彪炳史冊,卻死因成謎,正史與野史對此的記載更是截然相反。
他,就是一代開國大帝,隋文帝楊堅,麥克·哈特將他排在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位名人排行榜85位。
隋文帝楊堅一生對古代中國有三大歷史性的貢獻,其一,結束了中國自魏晉南北朝長達400年的分裂割據局面,再一次開創了一個大一統的王朝—隋朝;其二,他開創了科舉考試選拔人才的先河,極大的保證了公平、公正,實現了人才的充分利用;其三,首開三省六部制,奠定了中國古代官制的基礎,此後千多年間為歷朝歷代繼承發揚。
就是這樣一位雄才大略的傑出帝王,卻死的莫名奇妙,史書記載截然不同,其中意味很值得人回想。
《隋書·高祖紀》和《資治通鑑·隋紀》對於楊堅之死的記載是這樣的:
正月二十七日,楊堅抵達仁壽宮。
二十八日,楊堅下詔,將財政、賞賜職權以及一切大小事務交給楊廣。
四月,楊堅身體不適;六月,朝廷大赦天下。
七月初十,楊堅病情突變,愈發危重,迅速召集百官,交待一切事情。
七月十三日,楊堅病逝。
這是正史的記載,如果單看這裡的話,似乎楊堅乃是極為自然病逝的,走的可以說十分從容、安詳,他留下的遺詔裡說:「皇太子廣,地居上嗣,仁孝著聞,以其行業,堪成朕志」,不難發現,他對於楊廣的評價很高,對於他繼承自己的位置也很滿意,甚至有所期待。
然而同樣是《隋書》,在《隋書·楊素傳》對於楊堅之死卻是完全相反。其中記載說楊堅病重後,楊廣給楊素寫信,詢問怎麼樣處理楊堅後事,但是不知道怎麼回事,楊素的回信落到了楊堅的手中, 同時楊堅的愛妃陳夫人又狀告楊廣調戲她,楊堅大怒,要招前太子楊勇前來,結果被楊廣知曉,楊廣於是和楊素密謀,楊素矯詔使得楊堅命令沒有得到實行,更是封鎖了宮殿,楊廣命令張衡侍奉楊堅,不久楊堅就暴斃了。而張衡在楊廣登基後極為受寵,直到因為誹謗朝政被賜死,死前曾說「我為人做何物事,而望久活」。
這些都說明,楊堅的死不簡單,別有內情,甚至矛頭都直接指向楊廣。
相比於《隋書》,野史更加直接了當。趙毅在《大業略記》裡面就直接指明是隋煬帝楊廣指揮謀殺了文帝楊堅,《大業略記》裡說:「高祖(文帝)大怒,……招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巖等令發詔追庶人勇(前太子楊勇),即令廢立。帝(煬帝)事迫,招左僕射楊素、左庶子張衡進毒藥。……素等既入,而高祖暴崩。」
野史向來捕風捉影,不好判斷是不是真有這件事,但是正史記載互相衝突卻是真的,不管怎麼樣,隋文帝楊堅的死確實成為了一個謎團,要想解開這個謎團,還需要更多的史實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