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龍:美國經濟那麼差 納指為何創歷史新高?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新浪財經訊 6月9日 周二,滬深兩市在外圍市場大漲的帶領下出現大幅反彈的走勢,美股走勢特別強勁,可以用瘋狂來形容,隔夜美股全線大漲,三大股指漲幅均超過1%,道瓊指數連續6個交易日上漲,納斯達克指數更是創出歷史新高,首次突破9,900點歷史記錄。美股的強勢走勢帶動了全球資本市場的反彈,A股市場也逐步開始向3,000點整數關口發起進攻。前海開源基金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做客新浪財經直播,就美國經濟那麼差 納指為何創歷史新高的話題做如下概述:

6月份實現開門紅,6月1號滬深兩市大漲,宣告了6月份A股市場將迎來大幅反彈的機會,上證指數有望收復3,000點失地。美國股市近期強勁回升,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股神巴菲特也沒想到美股反彈如此強勁。納指在科技龍頭股不斷創新高的背景下率先創出新高,連巴菲特清空的航空股也大幅上漲。

為什麼在美國當前經濟仍很差、疫情快速擴散時,美股卻走出深V走勢,大幅上漲?有兩點原因。第一點,美聯儲大量放水,帶動全球央行放水,美聯儲將基準利率降到零及採取無限量化寬鬆,給市場釋放了大量流動性,造成流動性嚴重過剩;歐洲央行、日本央行實施負利率,同時實施大量的寬鬆措施,也給市場帶來了大量的流動性。流動性過剩,實體經濟投資機會少,導致大量資金流入股市,使得美股大反彈。第二個原因是對美國經濟復甦的提前反應,儘管現在美國經濟仍然非常低迷,失業率依然較高,但股市往往提前3-6個月反映經濟變化,因此雖然現在經濟尚未恢復,但股市卻走出了強勢上漲的走勢。經濟復甦的跡象已經顯現出來,美國推出2萬多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加上美聯儲放水,帶動了美國經濟的回升,美國大部分州已經提前復產復工,也提振了經濟增長。根據最近公布的5月非農就業數據,5月新增非農就業數據250萬,相比4月減少2070萬,有了明顯的改善跡象,大幅好於市場預期的800萬。由此可見美國很多人僅是暫時失業,一旦經濟復甦,這些失業人口將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使得新增非農就業數據比較理想。

從行業來看,餐飲行業貢獻的新增就業最大,其次是建築業和教育醫療行業,這種現象非常好理解,因為一旦復產復工,疫情得到一定控制,首先餐飲行業會復甦,餐館重新開張,直接帶來就業人口的增加。美國航空股上漲的邏輯也受益於邊際改善,就業回暖、新冠疫苗的研發進展都提振了市場對航空股的信心。6月4日美國四大航空公司之一的美國航空公司公布了復航計劃,表示7月航班將恢復55%,這與之前的計劃相比已大幅提升。巴菲特此前在底部清空航空股,主要邏輯是疫情導致航空公司的生意發生巨大變化,航空公司在得不到及時救助的情況之下存在破產倒閉的風險。第二個邏輯是即使客流量恢復到七八成,但航空公司航班數量不便,會造成大量飛機閒置。總的來說,巴菲特賣航空股的邏輯即為他長期以來堅持的邏輯:買股票就是買公司,如果公司生意不好,未來利潤可能被吞噬,只能止損認錯。實際上這與股市本身關係不大,巴菲特本身就不太喜歡航空等周期股。

雖然美股出現了大幅反彈的走勢,但美國經濟復甦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驗證。周一世界銀行發布了半年度全球經濟展望,明確表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約5.2%,成為自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與IMF在4月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相比,世界銀行的估計更為悲觀。而中國經濟在今年有望實現正增長,一季度我國GDP下降了6.8%,但二、三、四季度會逐步恢復,彌補一季度的下滑,世界銀行預計我國全年經濟可能實現1%的淨增長,2021年會大幅反彈6.9%;預計2020年美國經濟將萎縮6.1%,明年將增長4%;歐元區今年將萎縮9.1%,明年增長4.5%。由此可見,從全球經濟面來看,我國經濟會率先復甦,且明年會繼續回升。但相對於美股的強勁表現來看,A股市場表現相對較弱,大盤探底後緩慢復甦,這一定程度上也屬於我之前給大家提到的鏡面效應,即急跌指數反彈一般也為急漲,慢跌指數反彈起來也是慢漲,就像鏡子一樣。美股3月份出現斷崖式下跌,半個月內見到了4次熔斷,而反彈時資金急於補倉,加上美國大部分投資交易已是量化交易,有機器人下單,因此美國股市反彈時會出現V形反彈,當然這也與美國上市公司,特別是龍頭公司的盈利能力強有關。美國科技龍頭股率先創出歷史新高,反映出公司基本面和長期股權價值是最重要的,吸引了大量資金配置,此外美國股市質量好的上市公司比例明顯較高。A股市場反彈時較緩慢,原因是此前下跌緩慢,反彈時沒有強勁補倉的需求,反彈較慢,從上市公司質量來看,與美股相比A股市場龍頭公司的投資吸引力和美國龍頭公司有差距,另外,具有投資吸引力的好公司的佔比也較少。造成該現象的原因是美股始終維持較高退市率,只要上市公司觸犯退市條件,無論是交易條件還是盈利條件,都會被及時從市場上清理出去,美股退市率一度高達8%左右,這會形成優勝劣汰,及時把績差股、不適應經濟轉型的股票清理出市場,留下經過考驗的優質股票。A股市場在過去三十年未嚴格貫徹退市制度,很多地方政府以上市公司數量作為考核標準,一旦有上市公司可能觸犯退市條件,例如連續兩年虧損,就會想各種辦法來保殼。一些股市不死鳥歷經十幾年,不斷改名、改主營業務,這些公司沒有太大投資價值,特別是新證券法將規定將全面推行註冊制,將來這些資源的價值會越來越低。在這種環境下,很多上市公司本應被清理出市場,但一直留在市場上,造成垃圾股佔比較多,這也是A股指數過去十年漲幅較少的原因,一部分消費白馬股、科技龍頭股不斷上漲,但又有大量股票不斷下跌來拖累指數,這兩者效用抵消後指數看起來沒有表現。因此完善退市制度,及時將績差股清理出市場,是未來實現賺錢效應、提高A股上市公司質量、提高指數表現的重要途徑。

資本市場本來就是一個資源配置的市場,將資源配置給優質的上市公司,可以提高整個社會的效率,這也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最好途徑,也是資本市場存在的最根本的理由。因此完善退市制度,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才能切實提高A股市場的賺錢效應,改變A股市場脫離經濟基本面的現狀。我國經濟在過去十年實現了大踏步的發展,新經濟大量出現,以BATJ為代表的新興企業成長為世界級龍頭企業,但A股市場與之失之交臂,A股投資者未享受經濟轉型成果,卻承擔了經濟轉型成本,A股大量上市公司還是傳統行業公司,在經濟轉型中,佔比不斷下降,造成A股的表現落後於經濟基本面。將來隨著資本市場的改革深化及註冊制的推行,不斷吸收代表經濟發展方向的新經濟的企業上市,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目前股市表現落後於經濟的現狀,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美股三大指數漲跌互現納指創收盤歷史新高
    美東時間周三,美股三大指數漲跌互現,納指創收盤歷史新高。截止收盤,納指報於12658.19點,漲幅0.50%,道指跌0.15%,標普500指數漲0.18%。個股方面,愛奇藝股價大跌逾18%。消息面上,愛奇藝宣布,將視市場情況發行8億美元2026年到期的可轉換高級債券,並授予承銷商30天選擇權,可額外購買1億美元債券。
  • 2020年收官日:道指標普新高,納指全年漲43%創11年最佳,特斯拉翻7倍...
    美股尾盤止跌轉漲,全年道指漲超7%、標普漲超16%、納指漲超43%並創11年最佳。科技股領跑,FAAMNG全年均漲雙位數,特斯拉創史高股價翻7倍,航空和郵輪股腰斬。至少20隻中概年內翻倍,百度止步三連陽,B站跌落史高全年漲360%,蔚來汽車翻11倍。全年歐股跌超4%,英股創2008年來最大跌幅,地區股指僅德股漲。
  • 美科技股狂歡,納指突破10000點再創歷史新高!發生了什麼?日內熔斷...
    周二,美股三大股指漲跌不一,道指跌近300點;但受益於科技股的集體大漲,納指卻創了歷史新高!最新疫情數據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達718萬例,其中,美國確診超197萬例;巴西增長迅猛,確診病例已經突破70萬;俄羅斯也超過48萬例。
  • 美科技股狂歡 納指突破10000點再創歷史新高!發生了什麼?日內熔斷...
    來源:e公司官微作者:雲風周二,美股三大股指漲跌不一,道指跌近300點;但受益於科技股的集體大漲,納指卻創了歷史新高!最新疫情數據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達718萬例,其中,美國確診超197萬例;巴西增長迅猛,確診病例已經突破70萬;俄羅斯也超過48萬例。
  • 美股分化納指再創歷史新高,特斯拉市值突破6000億美元
    周一美國三大股指漲跌互現,投資者擔心疫情可能會給經濟增長帶來壓力,而潛在財政刺激法案前景則對市場預期帶來提振。截至收盤,道指跌148.47點,跌幅0.49%,報30069.79點,納指漲0.45%,報12519.95點,再創歷史新高,標普500指數跌0.19%,報3691.96點。能源板塊重挫2.4%,領跌大市。
  • 隔夜美股 | 科技股助推納指再創收盤新高,阿里巴巴(BABA.US)漲3.1%
    美股 隔夜美股 | 科技股助推納指再創收盤新高,阿里巴巴(BABA.US)漲3.1% 2020年7月21日 06:47:17 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周一(7月20日),美股三大指數集體上揚,科技股大漲推動納指創收盤歷史新高。
  • 納指創歷史新高后,美股三大指數分化加劇釋放什麼信號
    來源:一財網在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股市大拋售過後,納斯達克指數僅花了3個月的時間便收復失地並創下了新高。隔夜,納指漲0.74%,報10131.37點,日線八連陽,創去年11月以來最長連漲紀錄。然而,隨著科技股一路上揚,美股指表現的分化也越來越明顯。
  • 美股收盤:納指再創歷史新高 區塊鏈概念股普遍大漲
    財聯社(上海,編輯吳斌)訊,美東時間周三(16日),受刺激計劃進展和美聯儲強化購債承諾提振,標普500、納指小幅收漲,納指再創歷史新高,道指則小幅下跌。(納指再創歷史新高,來源:Investing)市場動態截至收盤,道指跌44.77點,或0.15%,報30154.54點;納指漲63.13點,或0.50%,報12658.19
  • 美股三大指數小幅上漲納指、標普齊創歷史新高
    美東時間周四,美股三大指數小幅上漲,納指、標普齊創歷史新高。截至發稿,納指報12734.05點,漲幅0.60%,標普報3717.40點,漲幅0.44%,道指漲0.39%。美聯儲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不變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16日宣布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零至0.25%之間,符合市場預期。美聯儲還將今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期上調至萎縮2.4%。
  • 隔夜外盤:歐股普漲 美股三大指數齊創歷史新高
    隔夜外盤:歐股普漲 美股三大指數齊創歷史新高 2020
  • 納指成下一狙擊目標
    技術走勢上,越多越多的股票破位下行,納指恐成為下一個狙擊目標,重倉科技股的投資者應降低倉位。  不僅中國經濟在放緩,美國8月製造業指數也創下了2013年5月以來的新低。事實上,8月全球三分之二的地區製造業都在萎縮。  Kilgore指出,他2日前撰寫了一篇題為《熬18個月!
  • 重啟經濟希望推動美股創一個多月新高 美油再現黑色星期一重挫近25%
    隨著更多的歐洲國家和美國州政府採取放寬限制、重啟經濟的行動,歐美股市周一齊漲。但美國原油期貨重演上周初的慘跌。美國東北、西部和中西部的一些州日前都公布了當地協作重啟經濟的計劃,上周日紐約州公布分階段重啟經濟的計劃,本周一科羅拉多和內華達也加入了西海岸協同重啟的同盟。
  • 歐股創逾兩月最大跌幅 美股創近三月最大跌幅 道指跌超...
    美國部分復工的州新冠肺炎病例增長,令市場擔憂過早復工會引發第二波疫情來襲,美聯儲謹慎看待經濟復甦前景。航空、銀行、郵輪等周期股齊跌。歐股連跌四日,創將近兩個半月來最大跌幅。三大美股指暴跌,此前憑藉藍籌科技股上漲連創新高的納指也未能倖免。原油重挫。美元反彈。避險性質的黃金和美債價格走高。
  • MEXGroup:美港股前瞻|美聯儲維持聯邦基金利率不變,納指創收盤歷史...
    周三,美聯儲維持聯邦基金利率不變,美gu三大指數漲跌互現,納指創收盤歷史新高。港股方面,中期而言,看多的大邏輯不變,依然是全球寬鬆貨幣環境+經濟持續復甦+港股低估的背景下,將呈現螺旋式上漲結構。但MSCI香港指數自三季度至今反彈逾10%,已經體現不少利多因素,估值水平不算吸引。
  • 美國疫苗大消息,納指再創新高!刺激方案分歧達萬億,川普...
    昨夜,美國新公布的就業數據不及預期的十分之一,但美股三大股指卻集體上漲。福奇稱疫苗將於年底前問世,美國擬破紀錄發債千億,這兩條消息提振了美股。納指已經連續六個交易日上漲,盤中突破11000點,收盤再創歷史新高。黃金也繼續上漲,COMEX黃金和倫敦金再創新高。
  • 高盛漲超2%助推道指創歷史新高,無憂英語大跌近8%
    劃重點: 1美股周二早盤漲跌不一,其中道指創歷史新高,因高盛等大型銀行股財報超預期,且美國6月零售銷售數據超預期。
  • 12.18德指,納指,黃金,原油行情分析
    周四(12月17日)美元指數跌破90關口,續刷2018年4月以來新低,因為隨著投資者對美國達成經濟刺激協議的樂觀情緒升溫,提振了風險偏好和美國股市。英鎊兌美元縮減漲幅,此前英國首相詹森對達成英國脫歐貿易協議的可能性表示懷疑。歐元兌美元飆升至多年高點,不過仍落後於澳元和斯堪地那維亞貨幣。
  • 道指跌超百點終結三連陽 科技股力保納指再漲 拼多多B站等中概再創...
    早盤時段,美國得州公布的該州醫院收治新冠肺炎病例激增11%,創6月4日以來最大增幅。此後道指跌幅擴大到100點以上,標普500指數跌超0.2%,納指漲幅收窄至0.16%。航空股、郵輪股、銀行股、汽車股集體下跌,而熱門中概股集體上漲,周二收創新高的嗶哩嗶哩(B站)、京東和網易有道再創盤中歷史新高。
  • 美國2020財年財政赤字創歷史新高
    新華社華盛頓10月16日電(記者高攀 許緣)美國財政部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受大幅增加財政支出應對新冠疫情影響,2020財年(截至今年9月30日)美國財政赤字達到創紀錄的3.13萬億美元,遠高於上一財年的9844億美元。
  • 美國11月Markit製造業PMI創2014年來新高 黃金大跌
    美國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1月Markit製造業PMI初值上揚至56.7,創2014年9月份以來新高;美國11月Markit服務業PMI初值上升至57.7,創2015年3月份以來初值新高。數據公布後,金價一度暴跌20美元,最低觸及1843.26美元/盎司,創7月22日以來新低。美國11月Markit製造業PMI初值上揚至56.7。產出分項指數初值上升至58.7,創2015年3月份以來新高;供應商交付時間初值環比下滑,並創2007年5月份以來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