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對峙點?印軍官曬中印邊境坦克對峙照,照片背後能看出啥

2021-01-15 時報看點

中印出現新的對峙點?推特上9日出現一張頗吸引人的照片,照片是一名印度退役軍官上傳的,照片拍攝於中印邊境西線楚舒勒地區。從拍攝角度來看,照片是從印控區一側拍攝的,照片中是中印兩軍對峙的場景。可以看到中印雙方都搭起了帳篷,部署了裝甲車。

15式輕坦

雖然圖片拍攝的角度比較遠,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印方部署了兩輛BMP-2步兵戰車在較近的地方,此外還有三輛主戰坦克,據推測,應該是T-72坦克。照片中很明顯,中方的十多輛裝甲車形成了數量上的優勢,大概率能推測出解放軍出動的是15式輕型坦克。

惡劣環境下,更能體現坦克裝甲的威力。15式輕坦在高原地區的綜合作戰能力堪比重型主戰坦克,非常適合快速穿插作戰,令敵人防不勝防。簡單來說就是:打得過15式輕坦的,機動性比不上;機動性比15式輕坦好的,打不過它。在面對印方T-72、T-90主戰坦克時,15式輕坦可輕鬆壓制對手。對峙時把坦克擺出來,展示強大的裝甲「拳頭」,往往起到的是震懾對方的作用。

印度退役軍官上傳的照片

雖然印度洋洋得意,認為自己擁有一支強大的坦克裝甲部隊,但不論是其自主研發的「阿瓊」坦克還是T-72、T-90這些重型主戰坦克都更適合在平原地區作戰。一旦到了高海拔且地理條件惡劣的中印邊境,先不說上不上得了高原,這些坦克的行駛問題都夠印軍頭大的。

早在2020年6月時,印媒就爆出,中國將高達200輛的15式輕坦運到了「拉達克」前線,同時在阿克賽欽高原地區,中國還部署了大量99式坦克和96A坦克。而印度也用C-17運輸機空運了大量T-90坦克,要知道這可是目前印度陸軍中最管用的坦克了,然而由於海拔已達到5000米,印度無法將足夠數量的T-90坦克運上去,T-90S發動機的最高使用海拔只有3000米,而中印邊境西線海拔最低的地區也有4000米。

這次中印坦克對峙讓人想起2017年時的「國際軍事競賽-2017」,中國派出的是96B坦克,印度派出的是T-90S主戰坦克,這場「中印坦克大戰」以印度T-90S全部趴窩收尾。

圖說:印度T-90S坦克在演習中進行坦克集群衝鋒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們的坦克早已自成體系。並且60年前嚴重製約高原作戰的老大難問題——後勤保障體系也已經徹底得到了解決。

西藏軍區所有的邊防點位已全部開通了公路,此外,青藏鐵路的開通極大提升了中國軍隊的後勤機動及後勤補給能力,印媒稱「它可以使中國政府每年向西藏運送500萬噸物資,可以在一個月內運送多達12個步兵師」。完善的地面交通網絡之外,目前西藏還有5個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的機場,還有些在規劃建設中。屆時,除了中國空軍的運-20、運-8/9運輸機可以在西藏地區實施快速兵力投送之外,還可以緊急調用大量民航客機進行有效補充。

而此次也是,解放軍能在具體地點迅速形成坦克數量優勢,裝備技術水平的高下立見。

印度空軍戰機

陸軍不行,那空軍呢?當前印空軍部署在前方的主力型號是升級版米格-29。美媒分析稱,升級版米格-29對抗不了中國的殲-10C、殲-16和殲-20等新一代戰鬥機,例如殲-10C集成強大的AESA雷達,並配備霹靂-15空對空飛彈,射程是米格-29同類飛彈的2-3倍。

美媒還提了個意見:想改變被動局面,印空軍只能指望俄制蘇-57等更新一代戰鬥機。

「章魚」自行反坦克炮

印度還被爆出在與俄羅斯談判,想要引進俄「章魚」M1自行反坦克炮。「章魚」實際上不是坦克,但因為印度找了一圈都沒發現國際坦克市場上有能與15式輕坦抗衡的,於是只好找了唯一一款看起來像輕坦的「章魚」,並且要求俄羅斯對其進行改進,讓「章魚」能夠在中印邊境西線的高海拔地區使用。

自印度在邊境挑釁中國以來,印度可是下了血本派兵進駐高原地區,印媒也不止一次詳細描述了位於所謂「拉達克」地區的印軍是如何艱難地生存著,更別說還要巡邏、作戰,畢竟印度連防寒服都沒法自產不得不花高價進口。如果印度打算長期對峙下去,首先還是考慮下高海拔環境下,T-72還走不走得成。

指望著買來的裝備改變被動局面,還不如自己端正心態!(嚨咚腔)

相關焦點

  • 中印邊境對峙走向和解,誰是輸家?
    華春瑩同日也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印雙方近期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就妥善處理中印邊界西段有關事態進行了有效溝通,並取得了積極共識。 目前可以看出,兩國前線軍方就解決近期邊境事態,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穩定進行了磋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另外,中印雙方除了軍事渠道外,還通過外交方式就解決當前邊境事態保持了密切的溝通。
  • 中印邊境對峙進入嚴冬後,印軍新難題開始逐一浮現
    對於邊境地區來說則是更加的嚴峻,在中印邊界的雙方對峙地區,甚至達到了零下30度! 據印度媒體12月21日報導,中印兩國今年處於40年以來最嚴重的邊界對峙,雙方布兵在喜馬拉雅山脈爭議處,海拔近5000米,零下30度的環境讓參與對峙的印軍難題逐一浮現。
  • 中印邊境對峙結束,如何告慰犧牲的英魂?
    去過峨眉山的人都知道,拿著食物餵猴子的後果,往往是被猴子扇臉、抓頭髮、搶包、撓臉……本次中印邊境對峙,是2017年洞朗危機後的又一次邊境緊張局勢,造成雙方多名軍人犧牲。中國軍人犧牲四人,重傷一人!這些最可愛的人,以生命兌現了誓言!「寧將鮮血流盡,不失國土一寸」被很多官兵自發寫在了頭盔裡、衣服上,刻印在青春的胸膛裡。
  • 中印邊境高寒對峙持續 印度陸軍司令在聖誕前夕帶著幾大包糖果慰問...
    印度陸軍司令納拉萬的專機23日抵達列城 【大軍事消息】11月6日的第八輪軍長級會談之後,中印邊境對峙持續。此前,一些涉軍媒體紛紛強調,後勤保障相當不力的5萬現地印軍,會難以撐過高寒山地的嚴酷冬季,但目前來看,似乎沒有發生太大問題。
  • 中印邊界對峙細節 解放軍英文橫幅示印軍越界(圖)
    印媒發布的照片顯示,中國軍人5日打出英文橫幅勸印軍後撤。原標題:中印「帳篷對峙」和平解除 印媒質疑有交換條件「兩軍指揮官握手告別,雙方部隊隨後各自撤離」。5日晚,喜馬拉雅山脈上已持續3周的中印邊防軍「帳篷對峙」突現令印度媒體錯愕的「和諧轉變」。中印兩國官方昨日證實,雙方邊防部隊已解除在天南河谷地區的對峙。
  • 印媒:印方要中方退出對峙點 並制定清晰時間表
    《印度教徒報》21日援引印度軍方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印中兩軍代表於當地時間21日上午舉行第六輪軍長級會談,此次會談在兩國邊境實控線中方一側舉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1日下午在例行記者會上證實,第六輪軍長級會談正在進行中。如果有消息的話,中方會及時發布。他表示,近期中印兩國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就解決當前邊境事態保持密切溝通。
  • 印度外長談當前中印對峙:有些複雜問題需要時間來解決
    「第八輪中印軍長級會談尚無突破,新一輪會談時間遙遙無期,約5萬名印度士兵駐守在與中國對峙的邊界實控線沿線,而那裡冬天的極寒、強風、缺氧的氣候條件對每名士兵都是考驗」,《印度快報》3日在一篇報導中如此形容「拉達克東部」地區的對峙現狀。
  • 印軍重新調整全國部署,更多聚集中印邊境
    如今為了更好的應對面向中巴兩條防線的壓力,同時也為了打贏所謂的「雙線作戰」,印軍正重新調整全國130萬的兵力部署,現今已有多支山地師部隊聚集中印邊境。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由於中印邊境目前對峙狀況並不激烈,因此印度將更多作戰力量傾斜到印巴邊境,但印軍高層現在注意到,他們在面向西線也就是克什米爾方向,已經部署了三支打擊軍的雄厚兵力
  • 對峙還在繼續,中印關係如何重歸理性?印度專家這樣說
    編者按:2020年恰逢中印兩國建交70周年,但5月以來,發生在中印邊境的兩軍對峙事件似乎給兩國關係的發展蒙上了陰影。目前,中印雙方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就解決當前邊境事態保持著密切的溝通,兩國邊境地區局勢總體穩定、可控。
  • 中印邊境曝光震撼一幕!解放軍「最強神獸」挺進高原,意味不言自明!
    最近,解放軍坦克兵99A主戰坦克和04式步兵戰車出現在了中印邊境對峙線上,這其中傳遞出的重磅信號不禁讓人大吃一驚,印度方面在中印邊境附近集結的兵力和構成的軍事壓力已經相當不可小看了。但99式坦克在設計過程上就跟傳統坦克有所區別,其設計幾乎整個都是圍繞著125滑膛炮火力優勢而展開,這跟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面臨的國際形勢息息相關。 當時中國和蘇聯正處於高強度的對抗中,如何在中蘇邊境蘇聯T-80坦克的包圍下保衛國家領土主權安全是當時我國需要面對的主要問題,那時西方陣營中的豹2和M1坦克也已成型,而中國坦克幾乎落後了兩代。
  • 班公湖對峙持續,印度部署24艘國產超強快艇力拼解放軍
    該篇報導指出他們現在部署在班公湖的船隻只能容納十多名士兵,而這些新的船則能容納25到30人左右,和中國部署在班公湖的人員相當。 印度安全部門認為,這些船隻會扭轉班公湖上印軍不利的情況,代表著班公湖的局勢將在明年發生改變。
  • 凜冬已至,與我軍對峙的印度部隊扛不住了,媒體曝光「求放過」
    據環球時報12月25日報導,負責在中印邊境西段與我軍對峙的「印藏邊境警察」(ITBP)部隊因扛不住高原的寒冬,其指揮員要求政府將他們調到後方執行國內安全任務,以便讓飽受惡劣天氣折磨的ITBP官兵得到「健康休息」。
  • 印軍凍成「冰雕」,解放軍在吃火鍋,這一幕似曾相識…
    隨著冬季臨近,天氣轉冷,曾經一度瀕臨戰爭邊緣的中印邊境地區,也進入了一個新的對峙階段,在往年每到了這個時候,一般情況下雙方都會因為惡劣自然環境的原因而轉入一個對峙的「低谷期」,但是在今年,顯然雙方都沒有從一線熱點地區做任何讓步的意思
  • 印度外長對中印對峙表態 印度外長說了什麼
    【印度外長對中印對峙表態】12月10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以下為部分實錄。印度廣播公司記者:印度外長蘇傑生稱,中國為其在實控線上部署數千名士兵提供了不同解釋,將雙邊關係推向了有史以來最困難的階段。
  • 10月3日中印邊境軍情報告!印軍連水都喝不上,多人被活活凍死
    印軍補給困難,飲用水短缺是面臨的大難題中印邊境的拉達克地區每年10月份就已經入冬,整個冬天會持續到來年的2月底。加之這裡的海拔平均在4千米以上,最低氣溫甚至能夠降到零下40度左右。以往印度軍隊為了維持拉達克地區的冬季兵力部署,往往提前半年開始囤積物資。
  • 2017年最後一晚,印內政部長去中印邊境幹了這事
    印度內政部長辛格前往中印邊境地區與印軍共度新年。(圖源:《印度時報》)海外網1月1日電 當地時間周日(2017年12月31日)晚,印度內政部長拉傑納特星·辛格(Rajnath Singh)前往位於中印邊境地區的印度「印藏邊境警察部隊」營區,與營區軍人共度新年。據《印度時報》報導,辛格當天傍晚抵達「印藏邊境警察部隊」營區,受到儀仗隊歡迎。
  • 印新書渲染洞朗內幕 稱中國這件秘密武器逼退印
    印度新聞網站ZeeNews宣稱,讓印度感受到威脅的不只是中國在邊境部署的坦克,還有另一件「利器」:中國士兵用可攜式揚聲器(portable loudspeakers)喊話來「恐嚇」印度,「這就好似1962年中印戰爭一幕重演……」
  • 中印邊境對峙最新情況!印度人越界沒趕回去,跟印度說再多有用?真要幹一戰了!
    圖註:中印邊境地區                                                                                印度前線對峙部隊,再次越界引發班公湖衝突
  • 死撐不撤軍的下場,零下50度邊境印軍睡雪坑,可能一夜就凍死
    圖為印度士兵大雪中睡覺最近,一張零下50度邊境印軍士兵睡在雪坑的照片傳出,隨後立刻引起了網上輿論,由於印度軍隊在邊境的很多崗哨沒有建立崗亭,因此很多士兵在執勤的過程中,只能待在大雪中站崗,晚上也只能躺在雪坑中睡覺,這就是死撐著不撤軍的下場,而且由於邊境地區的冬季氣溫經常能到零下50度,甚至更加糟糕,所以士兵在雪坑中睡覺,可能一夜就會被凍死,難道說印軍還要死撐不撤軍嗎?
  • 中印第六輪軍長級會談達成共識停止增兵,印軍卻換主帥,幾個意思
    印度媒體22日稱,印度陸軍正考慮在中印西段邊界(拉達克)的實控線上增派一支12000人的部隊,以對付中國的重炮、飛彈和坦克。目前該地區印軍已經有4個師的部隊部署,這意味著再增加一個師。圖說: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在列城飼養了雙峰駝 (圖源:《今日印度》)最近《今日印度》還透露,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目前正在飼養雙峰駱駝,計劃將其部署到西北邊境地區,用於印度軍隊的巡邏和物資運輸,據悉雙峰駱駝能在超過17000英尺(約5181米)的高度負重170公斤,看來印度是鐵了心要對峙到冬季,甚至連駱駝都被拉來運物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