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零下30度!中印邊境對峙進入嚴冬後,印軍新難題開始逐一浮現

2020-12-25 騰訊網

2020年還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要結束,而此時的各地的氣溫已經降到了最低點。對於邊境地區來說則是更加的嚴峻,在中印邊界的雙方對峙地區,甚至達到了零下30度!

據印度媒體12月21日報導,中印兩國今年處於40年以來最嚴重的邊界對峙,雙方布兵在喜馬拉雅山脈爭議處,海拔近5000米,零下30度的環境讓參與對峙的印軍難題逐一浮現。包括前線醫療匱乏、水電供給匱乏、無溫控維修棚裝備難保修、道路簡陋運補困難,以及新冠疫情問題。

印度政府為了增大在中印邊境地區的影響力,今年可謂是將所有家底都押了上去,目前在中印邊境地區的印度士兵達到10萬之多,但是印度政府所購買的抗寒物資卻完全不夠。印度政府是在夏季結束後,緊急向美國加購高海拔冬季服裝,並且和美國籤籤署了《後勤備忘錄協議》,用於採購食物,備用零件,想趕在冬季前為邊防部隊儲備高海拔帳篷、燃料等配給。

但即便如此,印度向美國所採購的物資,依然難以解決這10萬士兵的抗寒問題,有的士兵現在所用抗寒服還是很多年前從義大利所採購的服裝。但有抗寒服在印軍中已經屬於「奢侈」,一向對外出手大方的印度政府此次宣稱,已經沒有多餘的財政去購買抗寒物資,一些印度士兵可能需要自供自給。這就是所謂的「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

而除此之外,印度還面臨的一項特大難題就是,面對嚴寒氣候印度士兵的健康及醫療沒有保障。對於印度邊境的印軍來說,他們唯一的醫療資源就是拉達克當地一個小城鎮的軍醫院,但是這個醫院並不足以面對這龐大的10萬印軍。面對高寒高海拔的環境,失溫、凍瘡、腦靜脈血栓、心臟病等疾病,這個醫院都無法完全提供治療。

嚴重的,還得空運到更大地方治療,但在這樣的情況下,邊境惡劣的暴風雪天氣又成為了空運最大的難題,環境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這些患病士兵只能不治殉職。

這對其他在邊境的士兵來說,心理上無疑會有很巨大的影響,這也是導致每年印度士兵自殺率頻增現象的原因之一。而印度本身就是一個貧富差距過大的國家,而這些士兵通常家庭情況都比較困難,在家庭與印度政府的雙重壓力下,很多印度士兵心理都出現了一定的問題,這樣的環境和這樣的待遇下,心理防線一旦被攻破後果將不堪設想。

而在對峙的另一邊,中方通過後期保障將困難降到了最低。今年的邊境解放軍抗寒物資採購,首次面向了民營企業。這些企業提供了大量先進的抗寒服已經功能車,使得邊境解放軍的保暖抗寒問題得到了最大的解決。另外高原解放軍士兵取水問題也被解決,我國團隊在邊境地區打井取水成功,意味著這些邊防士兵從此以後不再靠融雪取水,到很遠的地方跳水就可以引用乾淨的水源。

而印度方面,冬季後水源結成了冰,洗衣做飯用水現在都成了問題;此前供暖都靠用電來維持,但到冬天后,由於缺乏發電設備,只能用柴油發電,但儲存又不夠,補給又跟不上來,供電也開始出現問題。此外,印度將T-90坦克等大量高端裝備都拖到邊境,冬天在沒有溫控維修棚保修的情況下,一旦出現故障,就只能「趴窩」了。最要命的是疫情,邊境對峙部隊出現後,沒有隔離點,後方完成隔離後的士兵,也無法回到邊境。這一切,恐怕都是印度當初決定冬季對峙時無法想到的,現在到了為自己衝動付出慘重代價的時候了。

相關焦點

  • 印軍在中印邊境大修地道,軍事專家:地道戰我們是祖宗!
    本以為印軍在班公湖山頭被中國微波爐武器炮轟,然後做鳥獸四散逃竄,領略了中國軍隊和中國高科技的厲害後,可以消停一大段時間了,但是印軍只是消停了一口氣後,就又開始捲土重來了。你說這印軍,可真是真「擰」呀。但這次印軍也變換了新花樣。
  • 零下40度極寒令印軍崩潰,拿出14年前淘汰睡袋,更慘的在後頭
    目前中印雙方已經進行了八輪軍長級會談,我國除了迫使印度軍隊從對峙前線地區撤走了部分重裝備之外,依舊沒能達成什麼實質性的終止對峙協議,也就意味著雙方至少會在第九輪軍長級會談之前一直對峙下去。如今中印邊境地區已是嚴冬天氣,部分高海拔地區的氣溫甚至能降到零下40度以下。
  • 中印邊境局勢:氣溫降至零下40度,印軍掏出14年前買的廢舊睡袋
    目前中印邊境局勢依舊處於緊張的對峙階段,解放軍一系列邊境線上的大動作讓印度軍隊看傻了眼,傻了眼的印度軍隊做出了進一步向前線增兵的決定,然而進一步向前線增兵會面臨更大的險境,一是天氣、二是後勤保障,印度軍隊在此情況下做出了令人訝異的舉動。
  • 邊境氣溫零下50度,印軍凍成「冰雕」,解放軍卻在吃火鍋
    目前中印對峙的拉達克地區已經普降暴雪,在這樣的情況下,邊境的氣溫也降到了零下50度到60度左右,在這樣的情況下,根據各方媒體給出的信息,我們會發現一個鮮明的對比,當印度的士兵在自己的帳篷裡被凍成「冰雕」的時候,我們的解放軍卻可以在暖和的營房裡吃火鍋,不過這樣的後勤差距也引發了多方的討論
  • 中印邊境零下五十度,解放軍吃熱騰騰的火鍋,印軍卻啃冰涼的大餅
    目前邊境氣溫已經逐漸逼近零下五十度,得益於完善的後勤系統,部署在喜馬拉雅山區中印邊境地區的中國解放軍擁有豐富的飲食選擇,除去常規的食物之外,他們甚至可以吃上由無人機送來的熱騰騰的火鍋。而在邊境,蔬菜供應是比肉食供應更難解決的問題,因為高原地區大多是山地和凍土,很難種植蔬菜,而從山下送上來的話,很難保證其新鮮程度。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解放軍拉土上去建溫室大棚,讓邊防戰士們吃上了新鮮的蔬菜。而且後來又出現了恆溫恆溼的專業儲藏室,這也能讓蔬菜保存更久。而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國解放軍甚至可以在高原上吃上自己親手包的餃子、無人機送來的火鍋。
  • 解放軍穿著外骨骼吃火鍋,印軍翻出多年舊睡袋
    到現在為止,中印邊境的對峙依舊還在持續,若是在往年,中印邊境雙方的對峙局面在面對嚴冬時都會暫時擱置,但是今年卻不太一樣,而且根據印度媒體的報導,印軍似乎也並沒有撤兵的打算。不過,雖然同在中印邊境駐守,中印士兵的待遇可是相差甚遠,不僅有無人機送火鍋,還用上了外骨骼防護服,但是印軍用的卻是十幾年前的舊睡袋。印度三軍齊聚中印邊境,靠人數取勝?根據環球時報的報導,印度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已接到命令將被部署到拉達克東部的班公湖地區,並稱他們很快將得到新的船隻。
  • 10月3日中印邊境軍情報告!印軍連水都喝不上,多人被活活凍死
    印軍補給困難,飲用水短缺是面臨的大難題中印邊境的拉達克地區每年10月份就已經入冬,整個冬天會持續到來年的2月底。加之這裡的海拔平均在4千米以上,最低氣溫甚至能夠降到零下40度左右。以往印度軍隊為了維持拉達克地區的冬季兵力部署,往往提前半年開始囤積物資。
  • 為讓邊境士兵度過嚴冬,印軍拿出十幾年前的舊睡袋,保暖效果堪憂
    據《印度經濟時報》2020年11月25日報導稱,隨著中國在中印邊境採取「更激進」的軍事行動後,數千名印度士兵被部署到所謂拉達克東部地區的新前沿陣地,為保障新部署的邊境守軍度過嚴冬,印度陸軍被迫從儲備倉庫中找出質量低下的舊睡袋來幫助士兵禦寒。
  • 印軍向中印邊境運送大量物資 包括開心果、方便麵等食物 他們要幹...
    【環球網報導】中印邊境局勢持續緊張之際,英國路透社當地時間15日透露,從騾子到大型運輸機,印軍已啟動了整個後勤網絡,向中印邊境沿線的軍人運送物資,以度過嚴冬。報導援引印度官員的說法稱,近幾個月來,印度將大量彈藥、裝備、燃料、冬季物資和食品運往「拉達克地區」。
  • 邊境積雪40英尺,氣溫驟降至零下20度,印軍建造緊急避難所!
    據環球網最新報導,最近印度一直在邊境防風,《今日印度》18日報導稱,邊境地區即將迎來大雪,氣溫即將降至零下40度,印軍為了保證士兵的安全,已經開始在所謂的「拉達克地區」建造起了「特殊庇護所」,其中提供了很多的電力設備以及供水、供暖設施,甚至還有保健、衛生等方面的服務,在外部還建造了掩體來保護
  • 中印第六輪軍長級會談達成共識停止增兵,印軍卻換主帥,幾個意思
    印度媒體承認,到了冬季這裡的積雪將達40英尺,氣溫下降到零下40度,而且所有空運來的雞蛋,植物油,果汁和麵包都會變成石頭一樣堅硬。因此,就需要大量燃料。各種補給食品,放多久都不會腐爛,在零下20度的時候,就已經凍透。
  • 印軍在寒冷邊境裡煎熬,蔡英文在「秋鬥」中苦笑
    自中印第八次會談無果之後,印度依然表現的很強勢。但是,寒冬就在眼前,印度真的要死守到底麼? 11月下旬,中印對峙的「拉達克地區」氣溫驟降,在兩軍對壘的一線地區,氣溫降至零下二十至三十度不等。到12月,列城前線最低氣溫將降至零下四十度左右。
  • 解放軍可抵抗零下40度,印抱怨進口不到同款
    據悉,這種新型睡袋填充了1300g防水灰鴨絨,它適用於海拔5000米以上氣溫零下40度左右的高寒環境。消息人士稱,印度軍方對於我軍新配發的單兵睡袋非常羨慕,但是他們卻採購不到同款的睡袋,雖然印度軍方從美國採購了禦寒物資,但是美方交貨的速度並不快,這也引起了印度當局的抱怨。
  • 死撐不撤軍的下場,零下50度邊境印軍睡雪坑,可能一夜就凍死
    圖為印度士兵大雪中睡覺最近,一張零下50度邊境印軍士兵睡在雪坑的照片傳出,隨後立刻引起了網上輿論,由於印度軍隊在邊境的很多崗哨沒有建立崗亭,因此很多士兵在執勤的過程中,只能待在大雪中站崗,晚上也只能躺在雪坑中睡覺,這就是死撐著不撤軍的下場,而且由於邊境地區的冬季氣溫經常能到零下50度,甚至更加糟糕,所以士兵在雪坑中睡覺,可能一夜就會被凍死,難道說印軍還要死撐不撤軍嗎?
  • 最低氣溫零下40度!印軍整個步兵師被困山谷,恐活活凍死在雪山
    最低氣溫零下40度!印軍整個步兵師被困山谷,恐活活凍死在雪山隨著天氣越來越寒冷,印度部署在邊境地區的20萬軍隊已經是強弩之末,眼下雖然印度全國上下都在支援邊境地區拼命運送補給,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天氣已經越來越寒冷,現在樂達克地區的最低溫度已經達到了零下40度,如果照這種速度,恐怕等不到12月份大學就會封山,到那個時候印度這20多萬人的部隊該何去何從,還是一個未知數。
  • 印媒:效仿中國抗戰經驗 印軍在中印邊境用上「地道戰」
    根據印度軍隊高級指揮官的說法,印軍在地道中設置了大直徑的鋼筋混凝土管道,以保護部隊免遭襲擊。這些鋼筋混凝土管道的直徑在6到8英尺(1.8米到2.4米)之間,能夠讓部隊很便捷地在不同地點之間進行轉移,而不會暴露在敵人的火力之下。這些地道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供暖,保護部隊免受低溫和暴風雪的影響。
  • 外媒:印度在中印邊境地區加緊路橋建設 預算加倍
    據報導介紹,該建築工地位於印方所謂「拉達克地區」一個村莊附近,距離中印軍隊對峙地區以西約250公裡。一旦建成,這條公路將成為唯一一條全年可通往「拉達克地區」大部分地區的道路。報導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印度與中國「同等水平」,中國在其邊境一側擁有公路網絡和直升機停機坪。「這條路修完後,軍隊的日子會好過很多。」利根·埃利亞斯說道。
  • 印度中將怒火衝天:零下50度嚴寒,缺數萬件冬裝,早晚出大事情
    印軍副參謀長塞尼中將還表示:目前有大量的印度陸軍部隊正被部署在氣溫達零下50℃的極高海拔地區,由於「缺乏可行的本土解決方案」,印度不得不繼續從國外大量進口防寒設備、服裝和其他裝備。
  • 中印邊境對峙走向和解,誰是輸家?
    關於中印在加勒萬河谷地帶和班公湖附近的對峙,目前最新的消息是印度媒體報導稱,中印邊境軍隊都已經從對峙狀態後撤。局面進入了比較平穩的狀態,不過談判及溝通似乎還在繼續。 根據中印外交和軍方最新發出的消息,中印雙方已從喜馬拉雅山邊界的緊張衝突中作出退讓,並承諾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解決領土爭端。
  • 新的對峙點?印軍官曬中印邊境坦克對峙照,照片背後能看出啥
    中印出現新的對峙點?推特上9日出現一張頗吸引人的照片,照片是一名印度退役軍官上傳的,照片拍攝於中印邊境西線楚舒勒地區。從拍攝角度來看,照片是從印控區一側拍攝的,照片中是中印兩軍對峙的場景。可以看到中印雙方都搭起了帳篷,部署了裝甲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