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是哺乳動物,用肺呼吸,可上岸之後就會死?專家一語道出真相

2020-12-11 子曰奇趣

鯨作為一種生活在海洋中體型龐大的動物,想必大家對於它不陌生吧?或許人們對於鯨的了解是從它對人類有著一種莫名的友好開始的,或許人們對於鯨的了解是從海洋館中鯨的表演開始的,也或許人們對於鯨的了解是從一些新聞中鯨擱淺在海岸後死亡開始的,人們了解鯨這種生物的途徑有很多,只是在眾多認識鯨的途徑中最讓人感到困惑的可能就是鯨上岸後死在海岸邊了,因為眾所周知鯨是一種會用肺進行呼吸的哺乳動物,並且鯨還有著比較高的智商,可為什麼只要一上岸之後鯨就會死掉?

就有專家道出了其中的真相,其實,鯨有兩種,一種齒鯨一種鬚鯨,而齒鯨與鬚鯨之下又有著不同的種類,對於不同的鯨來說,它們上岸之後死亡的原因是不同的,第一來說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鯨,藍鯨擁有著超級龐大的體型,它的體重可以達到18噸,這個數字真的是非常可怕的,對藍鯨來說,它的大體型帶給它沒有什麼動物敢招惹的地位,但是同時也帶給它一定程度上的麻煩,當藍鯨上岸之後,它過重的體重會成為它的負擔,海洋中有浮力存在,當藍鯨在水中時,它會在依靠浮力漂浮起來,可是上岸之後,它失去浮力,身體沒有辦法漂浮,就導致它承受不了自己的體重,從而內臟受到壓迫然後死亡。

第二來說體型相對藍鯨來說比較小一些的鯨類,這些鯨類因為體重跟藍鯨相差得比較遠,所以在上岸之後不會像藍鯨一樣面臨瞬間死亡,雖然它也會承受體重帶來了的壓迫感,但是它的身體器官不會因此受到非常巨大的損傷,而它們的死亡主要是在岸上停留的時間太久,身體器官沒有辦法正常工作,於是就會出現一部分器官壞死的情況,之後在比較久的時間之後它們就會面臨死亡,抹香鯨就是代表之一。

第三來說體型相對藍鯨來說更小的鯨類,這類鯨類離開水上岸之後能夠存活比較久的時間,因為它並不會受到體重的巨大壓迫,它面臨的主要困境是上岸之後受到陽光直射,並且溫度相對也比較高,會引發它產生脫水的情況,在脫水並且溫度較高的情況下,這類鯨的生存就會受到威脅,如果它們被及時發現並被運回海中的話,它們還是能夠遠離死亡的邊緣重獲新生的,海豚就是代表之一。

所以,鯨雖然是用肺呼吸的哺乳動物,但是它們早就已經習慣了在海洋中的生存,就像是生活在陸地上的人類早就已經習慣了在陸地上生存一樣,如果人類在沒有任何裝備的情況下進入水中也會危及生命。(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同為海洋哺乳動物用肺呼吸,為何海獅可以曬太陽,而鯨魚擱淺就變鯨爆?
    我們經常會在網際網路看到一些擱淺的鯨魚,它們龐大的身軀在沙灘上一動不動,如果沒有人類的幫助,它們就會漸漸死亡,然後再過一段時間就會變成一次「鯨爆」。 它們和我們一樣是哺乳動物,呼吸的是空氣,依靠的是肺,它們無法長時間呆在水下,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回到水面呼吸。 但是為什麼它們不能和我們一樣在陸地上多生活,哪怕是一小段時間呢?
  • 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動物是怎麼哺乳的?
    1海洋裡的哺乳動物哺乳類動物(Mammal)是恆溫脊椎動物,大部分都是胎生,並藉由乳腺哺育後代,且大多數的哺乳動物都是用肺呼吸,科學家目前為止還未發現不用肺呼吸的哺乳動物。這一切聽起來在陸地上都很好實現,而在水中要用肺呼吸、保持恆溫,並完成哺乳顯然是個很大的挑戰。
  • 最大的哺乳動物是什麼 森林驛站5月25日每日一題答案為你奉上
    最大的哺乳動物是什麼 森林驛站5月25日每日一題答案為你奉上時間:2020-05-25 12:08   來源:優遊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最大的哺乳動物是什麼 森林驛站5月25日每日一題答案為你奉上 最大的哺乳動物是什麼?藍鯨、鯨鯊、猛獁象。
  • 印度漁民表示曾抓到一隻,專家道出真相!
    印度漁民表示曾抓到一隻,專家道出真相!通過了解其實這位印度漁民所抓獲動物,其實就是儒艮。這種生物是海洋當中最特殊的一種哺乳動物,主要生活在熱帶淺海這個區域,並且它們需要隔一段時間就會浮出水面呼吸,所以很多出海打魚的漁民們,當看到這種生物之後就以為是美人魚。畢竟儒艮是一種性情溫和的海洋動物。它們平時主要生活在海洋當中,吃一些常見的海草。
  • 連呼吸都要浮出的鯨類,在海裡睡覺時怎麼不會被憋死?
    例如,流線型的身體、特化的鰭狀肢、毛髮退化和鯨脂層增厚等,都減少水中阻力,讓其在水下暢通無阻,活像一條魚。但鯨並不是魚,和我們一樣,鯨類屬於哺乳動物,同樣用肺呼吸。進化,並不會完全拋棄既有的系統,而是一個在已有的基礎上縫縫補補的過程。本來就用肺呼吸的鯨類祖先,很難再演化出魚類的鰓以利用溶在水中的氧氣。
  • 鯨魚、海豚等海生哺乳動物是如何在水中睡覺而不被嗆著的呢?
    在這裡,小編首先要闢謠,網絡傳言「海豚是不需要睡覺」的論斷絕對是錯誤的,作為高智商哺乳動物,即使生活在冰冷、深不見底的海洋當中,也是需要睡覺的。然而,對於大自然中許多生物而言,它們並不需要像人類一樣每天要至少長達八小時的連續睡眠。
  • 為何考研上岸大多是二本學生?211高校生也會落榜,導師道出真相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其中的原因,為何考研上岸的大多是二本學生?211高校生也會落榜,導師道出真相。趕緊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來看一看吧:第一:有些二本學生在準備考試的時候會更用心不少二本學生的學習能力都很不錯,他們在準備考研的時候會更加用心,為了有更大機率順利考研通過,他們會在很早的時候就會準備進入學習狀態,不少人早在大二大三的時候就開始學習了,平時的學習也會非常用心。
  • [教育百科]與鯨有關的資料之鯨的分類
    [教育百科]與鯨有關的資料之鯨的分類 2011-10-11 10:59 來源:百度百科 作者:
  • 美國科學家發現新的鯨魚種類:喙鯨將成為巨型哺乳動物新成員
    據《都市報》12月11日消息,研究人員三周前在墨西哥西海岸發現的新物種:全新的喙鯨。專家們通過圖片、視頻和聲音記錄表示,這種海洋哺乳動物並不為人類所知。如果被證實,喙鯨將成為巨型哺乳動物的新成員。研究人員立即開始追蹤聖貝尼託群島附近不同種類的稀有喙鯨,目前他們已經拍了了許多照片,視頻和錄音。聖地牙哥斯克裡普斯海洋學研究所的傑伊·巴洛教授說:「毫無疑問,我們發現了新的物種。」隨後,巴洛博士發布視頻公告:」這真是一次驚人的遭遇,這些動物突然出現在船旁,的確是很少見到喙鯨,而且它們非常友善,這很難得。」
  • 美科學家發現有毒化學物質可能造成鯨聽力損失
    新華網華盛頓1月29日電(記者曲俊雅)美國耶魯大學科學家研究發現,有毒化學物質TBT可能會造成海洋哺乳動物聽力損失,進而可導致鯨、海豚等撞擊船隻或上岸擱淺。  TBT為三丁基錫類衍生物,被廣泛用於船舶防汙漆中。
  • 死一條鯨魚養活12490個生物體,鯨落到底是給海洋多大的回饋
    一鯨落萬物生一頭鯨魚的死亡往往意味著其他生物的誕生。當一頭鯨魚在大海中死亡之後,它的屍體將會從海底落下,它所留下的地方都會給予其他生物足夠的回饋。可以說鯨落是溫暖的,是唯美的,用它的生命來回饋大自然,在黑暗冰冷刺骨的海洋中,它就是深海生命的「綠洲」。那什麼是鯨落?鯨落又有什麼重要的價值?
  • 鯨死後去了哪裡? - 中科院物理所
    古生物學家傾向於把有機體的生與死看作是從出生到死亡的一條連續線索——這條線索一直延伸進博物館的展櫃。我們把這條線索可視化為一條信息流,在這條信息流中,各種各樣的生物和物理過程在腐爛的路徑上逐步剔除數據:一具被食腐動物破壞成碎片、沒能完整埋葬的屍體;一具在並不樂觀的環境中安息的、完整或殘破的骨架;遭到意外破壞的、包含化石的巖石。
  • 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世界上最唯美的死亡,一鯨落,萬物生
    本航次自3月10日開始,航次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據專家介紹,目前國際上發現現代自然鯨落不足50個。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鯨落,而且該鯨落尚處於第一個階段,其長期的觀測價值不言而喻!
  • 「哺乳動物」的名稱是怎麼來的? 用乳房來區別最方便
    亞里斯多德的「有血動物」中,四腳獸是很重要的一類,包括所有用四隻腳走路的動物,而鳥類有兩隻腳和翅膀,腳不能直立,等級要低一些。另外魚類生活在水裡,沒有腳、前肢和翅膀,被認為是不完美的。   17世紀英國科學家約翰·雷首次對亞里斯多德的分類提出了挑戰,他認為有機體內都有維生體液,不能憑維生體液的顏色來分類,他還指出鯨和海豚有紅色血液、二心室心臟和肺等主要四腳獸特徵。
  • 全記錄|幼年座頭鯨之死:兩天救援與死在礁石灘上的深海歌者
    座頭鯨每年遷徙的路程可達兩萬五千公裡,它們在熱帶和亞熱帶水域交配,並重新遊回涼爽的高緯度水域,北半球甚至可以抵達白令海峽,因此被稱為哺乳動物中的「旅行愛好者」。它們的身上藏有令科學家著迷的深海奧秘:雄性座頭鯨每年用六個月左右的時間歌唱,並會不定期更換新歌。
  • 鯨死後要經歷什麼過程?為什麼有「一鯨落,萬物生」的說法?
    鯨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它們在整個的海洋生態系統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鯨落」就是鯨對海洋生態最大的貢獻之一。不過,鯨落的形成條件非常的苛刻,到目前為止,已知的鯨落不超過50次。那麼,鯨落是如何形成的呢?它對海洋生態有什麼作用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 英讀廊——能夠用肺呼吸的海豚和鯨魚為什麼不能生活在陸地上?
    * 用英語自身來理解和學習英語是最好的方式,《英讀廊》是《滿庭說英語》中的拓展閱讀系列,這一系列的文章力求幫助大家在英語閱讀能力上有所提升,並樹立英語思維;* 推薦的閱讀的方法是:先原文,適當看解析閱讀,還有疑惑再看雙語對照。
  • 什麼動物超過40℃就會被熱死?為什麼?
    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排除幾個可能性。正常情況下,哺乳動物的體溫在34-40℃之間,比如生活在海洋中的鯨的平均體溫就在34.5-36.5攝氏度之間(±1℃),而我們人類的平均體溫就在36-37℃之間。也就是說40℃對於大多數的哺乳動物來說已經屬於高熱的範圍了,像我們人發燒時,通常也達不到40℃,如果到了40℃通常會有一些強烈的身體反應,比如驚厥。但是,相對來說,40℃對於哺乳動物來說還不至於被熱死(短時間)。
  • 專家道出真相!
    專家道出真相!計劃生育的實施,對我國的人口數量起到了一定意義的管控作用,如果任由人口數量增長,不僅會對一些家庭帶來負擔,也會給社會發展帶來很多不利因素。可印度的人口密度那麼高,為什麼還不控制一下呢?專家道出真相,接下來就和我看看吧,印度與我國相鄰,當地的土地面積並不如我國遼闊,但他們的人口數量卻非常密集,這就導致當地的經濟發展較為緩慢,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受到了影響。在一些貧困地區長大的孩子,因為沒有辦法接受到教育,所以就有很多家庭會帶有越窮越生的理念,久而久之,當地的人口數量也變得越來越多,那印度為什麼不像我國一樣用到計劃生育來對人口數量進行管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