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漢語拼音——拼寫規則

2020-12-11 中小學知識分享課堂

一、單音節及音節詞的拼寫規則

1. j、q、x和ü、üe、ün相拼時,ü上兩點要省略。例如:jū(拘),què(確),xún(尋)。

2. n、l和ü相拼時,ü上兩點要保留。例如:lǖ(旅),nǚ(女)。

3. 聲母g、k、h不和韻母o、i 、ü相拼。

4. 聲母z、c、s、zh、ch、sh、r不能直接和韻母o、ü相拼。

5. 韻母i上需加聲調時,i上的點要省略。例如:lì(li歷),nín(您),dǐng(頂)。

6. 韻母o一般只跟聲母b、p、m、f相拼。例如:bó(脖),pò(破),mō(摸),fó(佛)。也可跟y、w相拼,例如:yō(喲),wō(窩)。

7. 韻母e,除「麼(me)」字外,不跟聲母b、p、m、f相拼。

8. 韻母ü不跟聲母b、p、m、f相拼。

9. 用漢語拼音書寫句子時,詞要連寫。

例如:

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Wǒmen de shēnghuó chōngmǎn yángguāng

小學漢語拼音——拼寫規則

二、隔音符號

隔音符號是為了區分並間隔某些容易發生混淆的音節而設的。當a、o、e開頭的音節連接在其他音節後面的時候,如果音節的界限發生混淆,就用隔音符號(』)隔開。例如:名額(míng\\\\'é),皮襖(pí\\\\'ǎo)。為了看清楚,有時也用隔音符號。例如:海鷗(hǎi\\\\'ōu)。

小學漢語拼音——拼寫規則

三、拼音大寫規則

1. 句子開頭的字母和詩歌每行開頭的字母要大寫。

例如:

我是一個小學生。—Wǒ shì yígè xiǎoxuéshēng.

2. 專有名詞的第一個字母大寫。

例如:

北京—Běijīng

長城— -Chángchéng

由幾個詞組成的專有名詞,每個詞的第一個字母大寫。

例如:

國際書店— Guójì Shūdiàn

光明日報— Guāngmíng Rìbào

在某些場合,專有名詞的所有字母可全部大寫。

例如:

現代漢語詞典— XIANDAI HANYU CIDIAN

3. 專有名詞成分與普通名詞成分連寫在一起,是專有名詞或視為專有名詞的,首字母大寫。

例如:

漢語— Hànyǔ

唐朝—— Tángcháo

4. 漢語人名的姓和名開頭的字母要大寫。

例如:

李白—LǐBái

梅蘭芳— -Méi Lánfān

相關焦點

  • 小學漢語拼音基礎知識
    小學漢語拼音基礎知識字母表(印刷體):大寫: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in、un、ün後鼻音:ɑng、eng、ing、ong整體認讀音節(16個):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ɑn、yin、yun、ying1、單音節的拼寫規則
  • 「按漢語拼音排序」的規則
    本文是基於音序規則,說說音序在姓名範疇的運用。所謂音序,就是「按漢語拼音字母排序」(GF 3003—1999《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語言文字規範》·GB 13000.1《字符集漢字字序(筆畫序)規範》3.9字序),也稱「漢語拼音排序」(GB/T 13418—92《文字條目通用排序規則》5.1漢字字符排序)。
  • 英語為漢語拼音「讓道」 允許小學二年級起學拼寫
    提案英語為漢語拼音「讓道」    致公黨市委的提案指出,一年級的學生尚處於知識懵懂時期,漢語拼音作為一種拼音教學也使用到音標的26個字母,如果此時將英漢兩種拼音系統同時教學,容易給孩子造成混淆。
  • 幼升小必備:一年級漢語拼音的拼讀+書寫規則,孩子學習如虎添翼
    幼升小必備:一年級漢語拼音的拼讀+書寫規則,孩子學習如虎添翼這幾天,各小學完成了期末考試,進入了暑假階段。老師們討論得最多的還是同學們此次的期末考試成績。有位一年級的語文老師有些無奈,說這次考試班上成績不太理想,閱卷的時間發現有很多同學在拼音這一塊上出錯,前面的基礎題失誤,後面看圖寫話,用拼音代替不會寫的字也出現拼寫錯誤,這位老師也抱怨「腦殼疼」,也有五年級的老師附和說:我們班上也有不少同學在拼音上出錯,丟些「冤枉分」,所以這個暑假就給他們布置了拼音作業,假期裡自我提高,把拼音知識補上去。
  • 小學漢語拼音小課堂——聲調和標調規則
    今天讓我們繼續走進拼音家族,認識聲調和標調規則,一起開啟奇幻之旅吧。拼音家族裡有四頂神奇的帽子,小夥伴們戴上之後名字就不一樣了,這些帽子被稱為聲調。一聲平 ,二聲揚 , 三聲拐彎 ,四聲降。我們把這幾頂帽子戴到 ɑ o e 的頭上,讀一遍。
  • 用拼音拼寫人名,你能做對幾個?
    【按】筆者最近發現網上有許多關於誤解、曲解漢語拼音的問答、文章,為此,決定運用自身在漢語拼音研究方面的專長,創作《請不要再對漢語拼音發生誤解系列》專業化、大眾化、科普化的文章,以期幫助大家消除對漢語拼音的誤解,曲解,普及漢語拼音發展常識,提高大眾漢語拼音知識素養、促進小學拼音教學實踐規範化發展
  • 我國首部《人名漢語拼音拼寫規則》將出臺
    無獨有偶,教育部組織的「中國人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則」課題,已經通過了專家鑑定。但對於如何為文學人物譯名,至今尚未有明確定論。這般無視專有名詞、語法規則,將武俠小說裡的人物名字直譯成英語,一經網絡傳播,頗能製造出「笑果」。儘管這樣的雷人武俠人物譯名很抓人眼球,也很搞笑,但還是被批評為「有無聊和低俗之嫌」。有專家表示,從學術上來說,因為沒有遵循有關英語語法和規範,肯定是不可取的,如果只是為了娛樂自己或大眾,博人一笑,倒也無可厚非。
  • 小學語文漢語拼音知識乾貨,正確的拼讀方法拼寫規則
    因此,小學階段一定要學好漢語拼音。今天為大家整理了漢語拼音的知識乾貨,供學習使用。3、拼寫規則1.y與ü相拼時,ü上兩點要去掉。拼寫口訣:小ü見大y,脫帽行個禮,去掉兩點還讀ü。2.j、q、x與ü相拼時,ü上兩點要去掉。拼寫口訣:小ü寶寶有禮貌,見到j、q、x就脫帽。
  • 道路指示牌漢語拼音謬誤百出-
    本報訊「在主城一些幹道上,道路指示牌上的漢語拼音大多拼寫混亂,甚至還有錯誤的,這容易誤導孩子們。」昨日,重慶第一實驗小學教師戴蒲生致電本報「迎接直轄10周年,我幫城市糾錯字」活動時說:「道路指示牌代表一個城市的文明水平,拼音普遍出現低級錯誤實在不應該。
  • 語委官員:中國人名地名拼寫必須使用漢語拼音
    中新網1月25日電 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司長王登峰在今天舉行的教育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中國的人名、地名拼寫必須使用漢語拼音。  王登峰指出,《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我們國家的標準,也作為國際標準,它是拼寫中文人名、地名唯一的、排他的標準。
  • 用世界眼光看漢語拼音
    作者:蘇培成(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漢語拼音已經深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文化工具。在拼寫語言方面,它可以用來給漢字注音、拼寫普通話、設計特殊語文;在技術應用方面,它可以用來編排各種辭書、檢索圖書、檔案、病歷、文件等各種資料、形成拼音轉換法將漢字輸入計算機,極大地促進了中文信息處理的發展。
  • 我國首部《中國人名漢語拼音拼寫規則》將出臺-搜狐新聞
    我國首部《人名漢語拼音拼寫規則》將出臺,專家認為——  文學人物譯名應有意譯空間  王蔚  最近,網上流傳一則「武俠人物英文名對照表」。無獨有偶,教育部組織的「中國人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則」課題,已經通過了專家鑑定。但對於如何為文學人物譯名,至今尚未有明確定論。
  • ...姓和名首字母大寫-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 大寫 地名 字母 Zh...
    名字拼音「姓前」「名後」  東方網9月24日消息: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新修訂的《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將於今年10月1日起實施。如何拼寫漢語的人名地名,如何拼寫漢語的數詞、量詞、連接詞、形容詞等,都有了「法定」規範。
  • 漢語拼音:從掃盲工具到文化橋梁
    記者:作為小學校長,您怎樣看待漢語拼音的文化價值?翟京華:漢語拼音雖然歷史不長,但有著重要的文化價值。一是助力掃盲。中國現在是全世界會讀寫人口最多的國家,漢語拼音為掃盲、提升國民文化素質作出卓越貢獻,也為建設文化強國發揮了無可替代的力量。
  • 是外國人發明了漢語拼音
    那麼漢語拼音之父到底是誰呢?漢語拼音的西方之路明朝末年西方傳教士來中國傳教,為了學習漢字,他們開始用拉丁字母來拼寫漢語。1605年,義大利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MatteoRicci,1552-1610)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蹟》
  • 漢語拼音使用越來越規範
    漢語拼音使用越來越規範 2012年10月08日 14:5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現在,你再也不用煩惱了,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新修訂的《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簡稱《規則》)從今天開始正式生效。有關人、名地名以及數詞、量詞、連接詞、形容詞的漢語拼寫,都有了國家級的「法定」規範。
  • 當自然拼讀遇到漢語拼音 Phonics VS Pinyin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有很多家長對於自然拼讀與漢語拼音的學習會產生疑惑,首先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自然拼讀和漢語拼音的概念。自然拼讀法(Phonics)是英語為母語國家的孩子學習英語讀音與拼寫、增進閱讀能力與理解力的教學法;同時,也是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英語初學者學習發音規則與拼讀技巧的教學方法。
  • 我國首部《人名漢語拼音拼寫規則》將出臺-上海外國語大學 英漢語...
    無獨有偶,教育部組織的「中國人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則」課題,已經通過了專家鑑定。但對於如何為文學人物譯名,至今尚未有明確定論。這般無視專有名詞、語法規則,將武俠小說裡的人物名字直譯成英語,一經網絡傳播,頗能製造出「笑果」。  儘管這樣的雷人武俠人物譯名很抓人眼球,也很搞笑,但還是被批評為「有無聊和低俗之嫌」。有專家表示,從學術上來說,因為沒有遵循有關英語語法和規範,肯定是不可取的,如果只是為了娛樂自己或大眾,博人一笑,倒也無可厚非。
  • 漢語拼音運動的歷史回顧
    Wade)出版了北京語音官話課本《語言自邇集》,他設計了一套拼寫法,用拉丁字母來拼寫中國人名、地名和事物的名稱,叫做「威妥瑪式」。  1931年到1932年間,有兩個外國傳教士提出了「辣體漢字」,這是一種根據《廣韻》設計的、以音節為單位的漢語拉丁字母文字,同音字幾乎都有不同的拼寫法,拼寫的是方言。  這些用拉丁字母拼寫漢字的方案,為以後的漢語拼音運動提供了經驗。
  • 天津地鐵站名為何使用漢語拼音標註而不用英文
    天津北方網訊:《政民零距離》欄目網民「鄧賢」留言:天津地鐵英文站名為何用漢語拼音來標註?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回覆:經組織市規劃局、軌道交通集團研究溝通,市規劃局提出地鐵站名作為地名,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城市軌道交通客運服務標誌》 (GB/T18574-2008)及《天津市地名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即:「地名應當按照國家規範漢字書寫,地名的羅馬字母拼寫,以國家規定的漢語拼音方案和拼寫規則為標準,不得使用外文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