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未能及時注射狂犬病疫苗,浙江一位54歲患者在被野狗咬傷一年後突發狂犬病不幸去世。在對這一事件感到心痛和惋惜的同時,狂犬病的嚴重危害也再度引發了人們的關注。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的急性傳染病,病死率極高,一旦發病,幾乎百分之百死亡。在國際狂犬病控制聯盟的倡議下,世界衛生組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及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多個組織和單位,共同將每年的9月28日設立為世界狂犬病日,希望通過集合眾多的合作者和志願者,群策群力,儘快使狂犬病成為
傳染病專家表示,人感染狂犬病的途徑主要有3種,即被患狂犬病的動物咬傷、抓傷;黏膜、破損的皮膚或開放性傷口被患狂犬病的動物舔舐或被狂犬病病毒汙染;移植了狂犬病病人的器官或組織。狂犬病易感動物主要包括犬科、貓科及翼手目動物(蝙蝠)。我國的狂犬病病例主要為狗或者貓引起,尤其以狗為最多。
根據人跟動物接觸的狂犬病危險程度,又可以分為Ⅰ級暴露、Ⅱ級暴露、Ⅲ級暴露。Ⅰ級暴露是指接觸或餵養動物、完好的皮膚被舔、或完好的皮膚接觸狂犬病動物或人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洩物,這種情況下確認接觸方式可靠就不用處置;Ⅱ級暴露一般是裸露的皮膚被輕咬或無出血的輕微抓傷或擦傷,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傷口沒有出血,也需要立即處理傷口,並接種狂犬疫苗;而Ⅲ級暴露的危險性最高,即存在一處或多處貫穿皮膚的咬傷或抓傷、破損的皮膚被舔舐、開放性傷口或黏膜被唾液汙染,此時就需要立即處理傷口並局部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並接種狂犬疫苗。
當被咬傷後,應當立即使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鹼性清潔劑)和一定壓力的流動清水(自來水)徹底衝洗所有咬傷和抓傷處,較深傷口用注射器或者高壓脈衝器械伸入傷口深部進行灌注清洗,衝洗至少15分鐘。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塗擦傷口,儘可能的清除傷口內的淤血、凝血塊、碎爛失活的、可能被狂犬病病毒汙染的組織。在清理傷口後,可以根據暴露情況,在傷口周圍浸潤注射狂犬病被動免疫製劑,並進行縫合、包紮。處理傷口後,應該儘快前往醫院,按照4針法(2-1-1,第0天2劑、7天及21天各1劑)或5針法(第0天、3天、7天、14天、28天各一劑)程序接種人用狂犬病疫苗。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包括狂犬病防疫在內的健康問題,已成為許多人關心的首要問題,而快速發展的網際網路技術以及其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正在為人們的日常健康保駕護航。不久前,京東健康推出家庭醫生服務。籤約後,消費者可通過圖文、視頻、電話等方式,享受全科室醫生7*24小時在線問診服務,以及48小時內專家團隊在線會診、全國三甲醫院名醫面診預約等醫療健康服務,實現「一人籤約、守護全家」。當遇到被動物咬傷、抓傷等突發情況,但不能確定是否需要注射疫苗時,可以第一時間通過京東網際網路醫院,針對接種預防、傷口處理、急救應對等問題,向專業醫生諮詢標準的處理措施,在及時處理的同時有效避免不必要的二次傷害。